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强汉 >

第171章

强汉-第171章

小说: 强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道是知耻而后勇,决策上的失误全部被林斌担当下来。他没有去责怪任何一名部下,重新站在正确的位置向部下解释稍前出现了那些失误,探讨应该怎么做才能弥补回来。

“卫氏朝鲜袭击医无虑山和秀水河的行动失败后进行了适当的收缩,目前盘踞于黑山一带摆出防御的姿态。看出一点什么了吗?一击不中马上龟缩,他们是在等待什么?”

军参谋范森犹豫道:“是否等待汉国出兵攻击我军后翼?”

林斌认为一定还有一只黑手藏了起来,想要等待辽地到了最关键地时刻冒出来给自己最后一击,而最有可能发兵的国家当属前些日子吃了大亏的汉国,毕竟很多人都认为汉国没有进行报复太过反常。

瞧帐内诸将的反应。他们基本上也认同范森的猜测,只有韩安国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末将以为……汉国必不会发兵北上!汉国如今最大的威胁乃是内部的淮南,若不解决刘安等有反意地诸侯王,当今天子怎会发兵北上?”

樊亥当即就问:“可有根据?”

韩安国笑道:“如今汉国屯于渔阳、右北平两郡只有五万戍卒,举国兵力不是在淮南一线便是在北地郡与上郡,步军调动需时日久,粮草调集更难,如此一来如何北上?”

校尉赵苏先是恭敬抱拳为礼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北沃、南沃可在半月之内发兵十二万,汉国为何不可?”

韩安国沉默了一会,他有点为难地看着林斌不知道该不该说出来。谨慎如韩安国选择了闭嘴。他可不想得罪林斌。

林斌平淡说:“卫氏朝鲜在我们进入辽地时应该就做了两个准备,一方面与我方接触,一方面暗中联系北沃、南沃等部族。”

众将无不愕然,愕然之后选择集体沉默。

问话的赵苏回过神来立即向林斌请罪,“卑下……”

林斌抬手打断,“没有什么。做事不是成功就是失败,再则……就是卫氏朝鲜得逞又怎么样,目前战局依然对我们有利。黑旗军目前离肃慎都城只有三十五里,我已经命令狼军向黑旗军靠拢,以两军之力合击肃慎王城;虎军南下布防,只要拿下肃慎的都城,北沃援军来与不来都无法改变辽地联军最终战败的结果。”

事实上林斌绝对不会因为北沃、南沃等势力的突然参战而命令前线的部队后撤,战局打到这个份上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一旦后退或是停懈不前必然会造成整条战线严重的后果,要知道一支军队往往都是败在后撤被紧咬着啃,一点点的把士气啃没了演变成全军的崩溃。他现在唯一需要做地是增兵,派兵保护好前线部队的补给线。军需只要能跟上鹿死谁手还是一个未知数。

已经部署下去的大战略不是说变就变,军队运动起来需要时间准备,士兵的情绪也会因为矛盾的命令而不知所措,直接影响到的便是军心士气,将领们在地图前看了

列出三个可以防御地地段,有人开始产生疑问,虎军怎么布防?

“末将以为可命虎军退后二十里于三统(吉林靖宇附近)设防。”

地图无法看清楚某个地段的地势,上面的标志只大概标出是山地还是平野,韩安国说的三统靠近索拉河(松花江),一般来说靠近河段的位置都是树林,他说出这个建议立刻被人质疑。



“既是河段必有江防(河堤),我军骑兵皆懈怠弓弩,可依地势而守,敌军来攻可借江防地势痛击之,若敌军放火烧林亦可就近取水,此乃军行布营之篇。”

连林斌都被唬得一愣一愣,他们都是打骑战的能手,但是比起步战来说还真的没人比韩安国更在行。

韩安国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谨慎,他见帐内的所有人都在看自己,嘴巴张了张竟是又不说话了。

林斌心里一阵郁闷,他也不逼韩安国,心想“等会把他留下来单独问问”,开始吩咐在场地几名参谋整理前线传回来的战报。

参谋们中规中矩的向将领读蒙诏发回来的军情,林斌借机把韩安国叫到一边。

林斌还是很能理解韩安国地心情,如果不是强行把韩安国一家子‘请’到辽地来,按照韩安国的处世为人之道恐怕就是嘴上答应出谋划策,实际上找到机会肯定会溜走,韩安国留在军中效力的心态一直都很矛盾,不然林斌也不会用一个中枢院总长的品阶来笼络,要让人卖命总要给好处不是?

北地郡也是多山地段,地形与辽地除了气候的不同外基本相同,韩安国在北地郡当了差不多两年的校尉,其中不缺乏在山地作战的经验,如果不是还不完全信任又不想让蒙诏等先秦派别的将军寒心,其实林斌是非常愿意派韩安国到前线去规划作战的。

两人一开始没有谈战事的发展,他们说起了民生的建设,韩安国对民生建设也有自己的见解,目前很多地方都是在韩安国的建议下在进行改进,比如汉民(新从汉国来的民众)与部众(草原人)之间的安置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林斌提出来半农耕半游牧式的大框架。

还是那一句话:林斌不但缺时间更缺乏相应的人才。

话说安置部众,大框架是有了,但是真正执行的人都是半吊子,最近林斌新提拔起一些从汉国抢过来的人,有些赶鸭子上架地安排下去基层做事,虽然没有出什么大差错但是小错却不断,若不是正处于战争状态,部众也一直在随着战线的推进安排过去,不然首先该乱的就是内部。

“……?末将无法作答,再则中枢院也非大司农属部(汉国管理民生杂事的部门)。”韩安国苦着脸,“若君上实在缺乏,待末将族人到来,末将可举荐相应官员……”

家族……又见家族!似乎现在的人都喜欢不留余力的帮助族人上位,不管是蒙诏还是吕炎等人,一旦林斌说职位有空缺,他们拐弯抹角推荐的人绝对是自己的族人。拿萧夫子为例,刚接了一个匠作营亲人来了也不管合不合适就塞进去。林斌虽然不是特别反感,但总觉得这样不好,至于什么不好他临时还没想出来,现在又见韩安国推荐自己的族人,他下意识就转移了话题。

“你觉得下一个跳出来的人会是谁?”

韩安国越来越发现自己应付林斌跳跃的说话方式很吃力,他愣了半响才小心翼翼答:“末将觉得不是汉国便是匈奴,其中以匈奴最有可能。”

“知道神策军为什么会集结吗?”

“……”

“三万神策军骑士将和十万附属军队前往悖论可大草原,在那里等待狼群的到来。”

“原来君上早已猜到……”

“呵!不是早猜到,是你给出了答案。十三万大军原本是要再次南下,不过嘛……既然你说不是汉国,我应该相信韩将军的判断,只好放弃南下作战的计划改为防备西面的匈奴。”

‘唰——’的一声,韩安国的额头瞬间就冒出了冷汗。

林斌对韩安国笑了笑,那意思是说:既然上了船就该认清楚站在哪一边,别再犹犹豫豫。

第二百四十八章:小人物的猜想

这鬼地方,不是山就是林,虫子也这么多!”

‘啪’的一声,大巴掌落在扭到一边的脖子上,手掌移开时脖子上出现了一个血点以及蚊子被拍扁的尸体,那不断颤动的眉毛之下双眼里尽是血丝,不断扇动的眼皮仿佛在下一个瞬间阖上就会沉沉睡去。

鸟啼虫鸣,阳光从树杈的空隙照射而下,身穿脏兮兮黑色战袍的士卒席地而躺,他们呼吸着潮湿的空气,有些个士卒不断抓扰胯下骂骂捏捏,说是再不出去晒晒太阳卯子都要烂掉了。

‘喀吧——’

树枝被踩断的脆响惊动了士兵,他们抓起兵器成下蹲姿势,眼睛死死地盯住声音来源的方向。

“谁!?”

五个模糊的身影在杂草丛那边不断靠近,偶尔还能听见模糊的交谈声,被喝问时五人停了下来,其中一个没好气答:“还能有谁,我们——送饭菜的!”

黑夫放下兵器松了口气,他在四天前被调到前线,现在也已经是一名屯长。他奇怪在外围警戒的哨兵为什么没提前通知,招呼旁边的袍泽:“你带人出去看看。”

一张发苦的脸,他摸摸扁平的肚皮无奈应“诺!”又招呼几名相熟的袍泽,他们瞬间消失在杂草矮树之间。

“老张,看见其他人了吗?”

刚步出杂草丛的伙夫兵愣了愣,其中一名伙夫手里提着的是一个装满木碗和勺子地箩筐,后面背着份量颇重的长形桶。依稀还能看见盖着白布的桶口不断冒着热气;另三名伙夫手里依然提着箩筐,背上背的也是筐,从竹条的缝隙可以看见是黄糊糊的饼馍;最后一名伙夫正在找地方想要放下背后的桶子,随着身体的晃动似乎听见了‘哗啦——哗啦——’地水声。

老张由于长途提着重东西双手地青筋像是蚯蚓一般地浮着,他甩了甩手臂活血,疑惑声道:“咋了?”

附近的士兵眼巴巴地看着黑夫,希望黑夫能够赶快问完,他们已经在这个破地方待了两天一夜。除了不久前那次慌忙的果腹已有将近六个时辰没有用食。现在闻到饼馍和骨肉汤的香味眼睛已经在发绿。

黑夫也饿。但他仍是详细寻问老张是怎么穿过树林,路途中有没有发现异常。

“没看见?”一阵沉吟,语气里满是担忧的波动:“将食物分给将士们,你们分完后暂时待在这里别回去。”

五名伙夫当然是愣神,早已经饿慌了的士兵听到可以用食的命令立即很自觉地排队领取食物,他们不断催促“快些儿”,接到半温不凉地烧饼一口咬下去。闷闷有声地骂具“娘地,总算啃上了粮食!”,喝上一口温温的碎肉汤十分满足地半眯起眼睛。

黑夫点了几个人名,这些都是要去代替外围袍泽警戒的士卒,被点到名字的人应了声“喏!”不忘把木碗里面的碎肉汤‘咕噜——咕噜——’全灌进肚子里面,伸出爪子多带两张饼。

与肃慎的战争打响了近一个半月,最开始的一个月黑旗军监督夫余军队势如破竹地伐下娄,一举杀进肃慎境内。一路基本上没有遇到多少抵抗。但是到了中期由于肃慎猎人不断袭扰粮道,部队(包括夫余军队)的推进速度不得不降慢下来,直至六天前西林发来强攻肃慎都城地命令。部队这才紧急补充粮秣继续向前推进。

按照某些有知识地军官的说法,他们说与肃慎的战争已经打到后期,只要攻下肃慎地王城就能结束这场战争。士兵们听后自然十分高兴,原本有些萎缩的士气慢慢有些回升,他们虽然不至于说厌倦了整天在树林里与肃慎散兵游勇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但也是被潮湿的山林折磨得浑身不舒服,就像某些士兵说的那样:老是待在潮湿的山林胯下的卯子都快烂掉了!

不是亲临前线根本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战场,那根本不是两军摆阵厮杀或是你攻我守的方式,真正大兵团作战的次数少之又少,更多时候是在山林里面你找我、我找你,谁找到谁便一声不吭地厮杀,有时候某个小队被全灭了都要几天没有得到该小队的消息才知道几十个人又阵亡了。

黑夫一边啃着馍馍一边眼神锐利地打量周边,他明明知道不远处就是本方军队的军营,基本上遭遇敌军的机率很少,但总是感觉有些不对劲,他派出去寻找哨兵的袍泽去的时间也太久了点……

“你们从营地走到这里花了多久?”

老张就坐在黑夫旁边,他‘呵呵’笑着答:“该有半个时辰,小火还差点没滑进水渠里面。”

黑夫之所以担心而不慌张正是因为军营离这里近,方圆五里内到处是像自己这种待在外围警戒的步兵屯,如果有敌军靠近的话树林里早就飞鸟惊觉厮杀声不断了。

肃慎猎人,他们数量众多分散于山林之间,找到机会就进行偷袭,可谓是防不胜防,不过在确定卫氏朝鲜、北沃、南沃等势力参战后,肃慎的骚扰变得少了一些,士兵们私下猜测肯定是在准备大战,有这个猜测是因为大量原本在后方剿杀游击队的部队都被调到了前方。

一声突然的号角声作响,吼较声从远处到近:“集结!校尉大人有令:林中所有士卒前往军营集结!”

两百余名士卒拿着饼馍、捧着木碗先是发愣,随后像是被电触到一般站起来。

黑夫也是霍地站起来,他吼道:“整队!”,转头看向哨岗的位置,低声咒骂:“他们都应该吃军棍!”

方圆五里的树林,被声音惊吓到的鸟类振翅而飞,偶尔竟是听到树林有野兽在咆哮,千奇百怪的声音汇集在一起时,再加上树林透光度不够,竟是有种阴森的气氛。

整屯一点名,黑夫纳闷的发现派出去的士卒一个都没有回来,他沉着脸命令队伍先前往军营集合,自己则是没入草丛之间。

军人对血腥味的味道总是比较敏感,黑夫跟着人走过的痕迹大概探索了近五六百米闻到了血腥味立刻匍匐下去,他扫视四周没有发现明显的搏斗痕迹,试着匍匐一段距离后伸出去的手肘碰到了什么,低头瞧去时怔了怔,看见一条被刀切成两半的红白相接的蛇!

黑夫刚刚一直把视线持平,等待将视线下移时终于发现地上满是乱脚印和蛇的尸体,再继续往前探索一段距离终于发现第一名袍泽,不过却已经是躺在地上卷成一团,脸色也是一阵青白,鼻子还在不断往外面冒出黑血。

‘嘶嘶——’

一条全身青色的蛇吐着蛇信从被毒毙的士卒袖口扭着身子划出来,这一幕瞧去霎是让黑夫一阵心悸,过去的一个月中许多士卒都是在不小心的情况下稀里糊涂被蛇、虫子等奇怪的昆虫或是野兽要了命。他向四周探索了一下陆陆续续又发现三名袍泽的尸体,无一例外都是中毒而死,另外两名袍泽却是怎么都找不到。

“蛇窟……”

冷血性的动物,一条条不断划过去冲击黑夫的视觉感官,他终于找到另外两名失踪的袍泽,他们正在一个约三米深的凹窟里面被蛇怂着不断翻滚。

一阵轻微的‘唦唦’引起了黑夫的警惕,他非常快速地闪到树干后面,耳朵里传来了细细的说话声。他可以肯定来人讲的不是中原话亦不是草原本说的阿尔泰语系,心里惊骇地想:“肃慎人!!?”

不得不惊讶和骇人,就黑夫知道的消息,附近的肃慎人应该早已经随着大部队撤退,就算是没走,肃慎人是怎么躲过其它友军的探索如此地靠近军营!?他不敢动,肃慎人的耳朵十分灵,细小的杂草摩擦声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也没有探出去看,有一次斥候明明躲在坑里探视竟然也受到肃慎的箭袭,不明就理的士卒便说肃慎人有一种叫猎人的直觉,能够感觉到别人在盯视。

听上去似乎很玄乎,但是黑夫真的相信直觉那种东西,他压低呼吸的频率等待说话声以及脚步声远去后才探出脑袋观望,他看见了五个缓缓没入林丛的背影,他们走的方向明显是避开了军队集结的范围,忍不住想:“附近还有多少肃慎人?”

毋庸置疑,肃慎人都是合格的猎手,黑旗军的士卒和肃慎人在丛林里作战若是单对单的话基本不是肃慎人的对手,黑旗军士卒无法像从小生活在树林山地的肃慎人那么灵活地穿梭,黑旗军大部份士卒以前用的兵器也是戈矛,换上战刀后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黑夫没有跟踪离去的肃慎人也没有去掩埋袍泽的尸体,他奔跑向军营的方向,心里迫切地想要通知官长附近有肃慎人的存在,并且数量不详!

“如果……如果军队向前开拔,后面的肃慎人点火烧林的话……”

剧烈的喘息声——它越离越远……

第二百四十九章:过犹不及

军大帐之内竹简杨动,相碰之声悦耳如常,坐于主位深锁,眼神锐利地扫视竹简上的字体,下首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