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的大吼声果然吸引了参战双方士卒的注意力,除了实在无法停止厮杀的敌我双方,几乎每个人都在看公孙熬在城楼上光着膀子挥舞铁剑大吼,他的吼声像极野兽在咆哮!
很是神奇的,竟是无人向公孙熬射冷箭,就这么任由他在那里咆哮。
汉军士卒或听或看,知道军候大人与他们坚持在第一线,且已经脱掉玄甲准备参战,一时士气大振。
远处的白羊王也听见了公孙熬的吼声,他呆了一呆,有点丧气的问部落的巫师:“昆仑神或许不希望我们在今天就攻破这座兵堡?”
匈奴人原本信心满满的突袭战打成了消耗战,消耗战又打成了攻坚战,匈奴人不喜欢攻坚战,因为那要死很多人,这对草原上相对比较弱小的白羊部有点不划算,此次他们南下是要劫掠,死的人多了就意味着不但实力被削弱回去没好果子吃,军队人少了能抢到的战利品也就不多,草原人习惯用拳头讲话,弱小只能等着被吞并。
巫师,其实也不知道是医生还是什么东西,每个匈奴部落总会养这么一些人,他们无论治病还是传达昆仑神的旨意,都是在一堆石块旁边乱蹦乱跳,然后忽悠上位者或病人,该如何如何。
此次白羊部会进攻兵堡,就是巫师传达了昆仑神的旨意,说必需攻下这个兵堡,否则不能劫掠,没有攻下兵堡而劫掠就是违背了昆仑神的旨意,会遭到天罚。
白羊部的巫师是一个行木将朽的老人,或许是忽悠了大半辈子,今天看到死的匈奴人多了点,他突然良心发现了,竟然推翻了自己先前必需一战攻下的说法,同意白羊王暂且罢战,还堂而皇之的说,昆仑神明天会向他传达新的旨意,昆仑神会帮助匈奴人拿下兵堡,打开南下的劫掠的光明大道。
……
看到匈奴人丢下受伤的同伴仓皇退去,包括脱力倒在死尸堆中的林斌,所有汉卒全部兴奋的大吼起来,他们喊着军候公孙熬的名字,喊着汉军威武,挥舞武器庆祝得之不易胜利。
汉卒们尊重勇悍杀敌的战友,他们小心翼翼的将满身刀伤,成了一个血人的林斌抬下城墙,每个人都是默不作声,眼神里满是敬佩的看着林斌,看着这个从上午一直奋战至下午的勇士。
而林斌现在却还是有点精神恍惚,唯一的感觉就是口渴,希望喝水,直至喝下整整两袋的水,他才呆呆看着拿着空水袋不断发颤的手,手背上有一条深可见骨的刀伤,但他却感觉不到疼痛,满脑袋全是“窦史颜死了,鹿吾左木也死了”在重复,这句话不断在脑袋里盘旋,怎么甩都甩不掉。
林斌在呆呆出神,公孙熬却没有精神恍惚的资格,他已经重新穿好衣甲,站在城楼之上遥望正在安营扎寨的匈奴人。他的兵堡被匈奴人来个出其不意的突袭,准备不足导致折损了近三成的兵力,光是激战最惨烈的城墙段就战死了近二十名戍卒。
“这样下去,我们坚持不了十天!”公孙熬握紧拳头,十分懊恼弩手太迟爬上箭塔,会损伤这么多汉卒,其主要原因也是城防设施没有被完全利用起来。
不过怎么说第一阵也总算是胜了,开始有人急不可耐的贺喜公孙熬,说此战能胜皆是出自军候大人的武勇和谋略,一吼吓跑匈奴人。公孙熬脸上淡然谦虚,心里却也感到自豪,在这个如此注重名声的时代,传出去不但是美谈,更是官场上的资本。
“晚上多加警觉,命令士卒和衣而睡,防止匈奴人夜间攻城。多准备擂木、石块、箭矢,让弩手在箭塔上不必下来,另,把那个……唔……什么来着?噢!林斌,把那个林斌叫来见我,本军候要见他!”
说完,公孙熬面无表情走下城楼,他很饿,而且也需要养精蓄锐等待又将开始的大战……
—://。。
第二十一章:战争法则
汗,总算赶上了,今天已经更完,明天继续。
正文:
天终于要黑了下来了,残阳照在兵堡墙面,上面尸体成堆、血迹斑斑,用鲜血汇集而成的血流顺着凹槽流淌着滴落城下泥土,渐在倒毙在城墙下汉匈双方士卒的身上。
民玞们忙碌着搬动死去汉卒的尸体,他们是这么的小心翼翼,深怕侮辱到捍卫家园的战士遗体,他们又是这么的憎恨侵略者,把死去的匈奴人尸体唾弃地丢下城墙。
一面面扭曲着的脸,在说,他们奋战致死,不管是捍卫或侵略。
民玞们废力的扳开一张张紧握兵器的手掌,把武器整齐摆在一旁,有汉军的铁剑、矛戈,有匈奴的弯刀、大斧,无论是汉军的弩机或是匈奴牛筋弓,插在人体上的汉军三菱角箭,匈奴人的狼牙箭,这些东西在未来的几天里将变得十分珍贵,死守兵堡的汉军需要依靠这些器械坚持下去。
直至天完全黑下来,一队又一队戍卒又开始了他们的警戒,他们站在城墙之上遥望匈奴人的兵营,坚毅的脸庞在火把的照耀下显得极为肃杀。等待戍卒们各自进入了位置,火把被丢出去,落在城外远处,城墙之上不准生火,城墙外的火把却是为了防止匈奴人趁黑偷袭。
之后……,片刻没有休息的民玞又开始了他们的作业,一根根擂木,一块块石头被搬上城墙,堆积成山。
经历一天苦战的汉卒们再也没有初来时的轻松,也就是在今天,他们当中有人战死了,战死者里面可能有他们的父亲或是儿子。许多人紧握零碎不值钱的东西,把它当成无价之宝捂在胸口,这件东西可能干净无比也可能沾满血迹,遗留在上面的含义无法用眼睛看,只能用心去感受,那是亲情和想念。
游牧民族总是瞧不起农耕民族的懦弱,认为农耕民族只会守着脚下的土地,像极羊群们只看到眼前的青草不愿移动。匈奴人永远不会理解,汉人正是对家园感到眷恋和深深的热爱,这才拚死作战。
战死对草原人来说是光荣的,习惯肉弱强食法则的匈奴人一生都在追求暴力的快感,杀人和被杀对于草原人,特别是匈奴人来说,那是昆仑神赐予他们的荣耀,死者光荣,活者劫掠,这是匈奴人认可的真理。
不可忽视的是,只要是人,总会想念一点什么……
医匠已经为林斌清理好了伤口,那是一道非常简单的程序,只是用清水用抹布擦拭伤口的血迹,然后用粗布简略的包扎。心情恍惚的林斌也忘记自己是怎么回到屯兵屋,又是怎么拆掉包扎好的伤口重新消毒,换上共和国伞兵专用的绷带。
他的眼睛甚至没有看过自己身上的伤口,只是呆呆的看着麾下战死者曾经躺过草榻,他抚摸凌乱的薄毯,似乎可以感觉上面还遗留,但却根本不存在的体温。
战争就是看着一个又一个熟悉或者陌生的人在眼前死去,他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没有看见窦史颜和鹿吾左木是如何战死,他甚至有点记不起和窦史颜、鹿吾左木相处时发生的很多事情。只依稀记得,窦史颜是一个大老粗,待人真诚;鹿吾左木是一个沈默寡言的家伙,做事直接。
今天,林斌失去了七名曾经生活在一起的战友,熟悉的或是不熟悉的,他们为了一个信念奋战——保卫家园!
公孙宏走了进来,他张嘴想说些什么但没说出口,他也满身是伤,伤口的粗布上涩出了血迹。他默不作声的坐在林斌旁边,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野心能够实现的前提是自己能活下去。
林斌发现了公孙宏的到来,他也没有说话,而是伸手拆开公孙宏身上包得十分不专业的粗布。公孙宏不呼疼,说实在话,他正是为了伤口而来找林斌,相比起医匠的医术他更愿意接受林斌的医疗,至少那干净白皙的绷带看上去比较能安慰一名受伤战士的心灵。
“窦史颜和鹿吾左木死了。”林斌的语气很萧索,他扯断绷带,将两条绳头绑结实,“我没有找到他们的尸体,可能是摔下了城墙。”
公孙宏看着林斌的眼睛,他看到的是一双深邃不可见底的眼眸,里面有烈火在燃烧,像极要吞噬任何人。他迟疑了一下,扭动受伤的右臂,发现疼痛减少,“那罐铁疙瘩是什么?里面的水冰冰凉凉,喷上十分舒服。”
林斌问,“你看到窦史颜和鹿吾左木是怎么战死的吗?”
公孙宏眉头皱了一下,似乎十分不愿意说出答案,一直在左右它言。他似乎对军候公孙熬十分崇拜,滔滔讲述公孙熬的指挥若定,讲到脱去衣甲激励汉军士气,他不觉间将声音加大了。
“我和公孙军候同姓”他玩味的说,“只要有时间,我也会成名立腕,你要帮我!”
林斌默视公孙宏,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喜欢他眼睛里的阴沉,似乎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在为未来铺垫。林斌不是完全不知道公孙宏这段时间在准备什么,只是林斌不想去干涉,林斌才不在乎他在别人面前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名头在造势,也不在乎公孙宏在要求韩助晋升他为伍长时,告诉韩助那是林斌的决定。
公孙宏十分有耐心,他安静地等待林斌做出承诺,从以前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里,公孙宏得知一个事实,那便是林斌十分在意自己的诺言,不然也不会在独自逃生更有希望的情况下,还带着两个累赘。
林斌收拾好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医疗品,然后站起起来,他看一眼公孙宏转身要走……
“稍等!”公孙宏苦笑,“我原本不想这么早告诉你……”
林斌静静地看着他,原本暴躁的心,开始要被勾出怒火了。
“鹿吾左木和窦史颜没死,他们在伤兵营。”公孙宏抬手阻止林斌发言,看着一脸惊喜和激动的林斌,心里更加肯定林斌是一个愚蠢重义气的武夫。他继续说:“窦史颜伤重被民玞抬下,你此时不能去找他。鹿吾左木为了替你挡箭身受箭伤,至今仍在昏睡,你也不能去找他。”
林斌死气沉沉的脸终于有了活力,他急不可耐,“他们在哪?都好么!?太好了!我……,哈,,哈哈哈!我太高兴了,那两个家伙竟然没死!”
“镇定下来,镇定下来……。我有重要的事情对你讲!”公孙宏也露出高兴的表情,“军候大人要见你!”他说还说什里的大多数人都没死,只是受伤被抬下去,说完露出期待的表情。
林斌喜出望外,但绝对不是因为军候的特意召见,而是战友们大多还活着。
他真的不了解冷兵器战争的规律,其实在作战中直接死亡的士兵很少,大多只是伤重,在战场没有得到及时和良好的医治而丧命,真正直接战死当场的士兵十不过四。
“我知道!知道你的意思,等等……,我现在心情很乱,不过乱得好!太好了,真的太好了,他们都没死,我还在担心怎么跟陵子解释她两个叔叔都是怎么战死的。”林斌双手一直蹂躏自己的头发,大有不蹂躏成地中海不罢休的架势,“好!你随我一起去见军候,稍后带我找窦史颜和鹿吾左木!”
他又将藏在草榻下的消毒药品和绷带翻出来,说着就拉公孙宏往外跑,到外面他却呆住了,愣愣问:“哪里找军候大人?”
公孙宏心中的鄙夷又强烈了一分:果然是个憨人……
—://。。
第二十二章:下位者卑
集中精力狂念票票……收藏……
正文:
“见了军候大人切记行大礼,军候大人问话也需详细作答,若军候大人问及贯籍,你切勿要说是咸阳人,可说来自上党,特来投军效力。”
林斌一直在点头,公孙宏交代的十分详细,只差告诉他公孙熬祖宗十八代的喜好,离城楼越近,公孙宏的表情越兴奋,来到城楼边上,公孙宏又不厌其烦的重新交代一遍,这才向走前和一名头盔插着一根白色羽翎的士卒交谈起来。
一曲之长可以挑选自己的两什亲兵,一般是头盔插着白色羽翎以示身份,军候亲兵在一曲之中身份特殊,他们护卫军候的人身安全,言行举止所代表的是军候本人的威风。
林斌得知军候的名字叫公孙熬,有点吃惊,凡是对汉朝历史不陌生的人基本上会听过这个名字。林斌的记忆中,公孙熬似乎是卫青卫大帅帐下的三大战将之一,后来好像是建立了什么军功被封侯,至于是什么候林斌记不起来,唯一清晰记得的是公孙熬被封侯后,原本骁勇的战绩却没有了,换之而来的是一败再败,屡次损兵折将,最后被武皇帝削掉了侯爵位。
得知窦史颜、鹿吾左木和什内战友大多没死,又听到军候叫公孙熬,林斌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他猜测,如果这里的军候是历史上的那位公孙熬,那么兵堡应该不会陷落。
……
“你笑什么?军候大人的亲兵自然有一股威风,切莫得罪了他们。”公孙熬一看就看见林斌在笑,心下不爽,但又想清自己的利益已经与林斌挂钩,埋下怨气,“来的匆忙,未配甲衣,我等举止应当更加谨慎才是。”
林斌收敛笑容,跟在公孙宏后面向登楼马道走去,一路两边站立着数十位戍卒,这些戍卒头盔上插着黑色羽翎,胸甲处有一种雕纹,太暗了林斌没看出是什么。等待他们走上了城楼,却又是被拦了下来,负责守卫城楼的戍卒详细检查了两人有无携带兵器,没收了林斌的匕首还有手表,这才放行。让公孙宏埋怨林斌不懂规矩,竟然要见军候大人还佩戴凶器。
兵堡的城楼就是军候的住所,也是兵堡内唯一一处用瓦砾当房顶的建筑物,这里墙面厚实,中间留有一处壁洞,黑漆漆看不清楚里面是些什么,两边是封闭的房屋,其中一间房屋的窗户露出了微弱的灯光,看来就是军候公孙熬的歇息场所。
“在此处稍候,我去禀报军候大人!”一个看起来像是小校的军官很是威严的摆着臭面孔,缓步走向有灯光的房屋门前,像是在和房屋内的人说话,没一会就又转了回来,但他却没有说可见,或是不可见,就是这么站立着不动,一双眼睛在林斌身上乱瞄,像极把身材高大的林斌当作潜在威胁。
林斌和公孙宏身上都有伤,他们根本无法不动站立很久,时间一长身上的伤口似乎变得又痒又酸,再则,北疆的也十分寒冷,只穿单薄戎袍的两人开始要搓手取暖,却又被小校喝阻,搞得俩人十分不舒服。
在后世林斌见过很多将校级别的领导,这样等的先例不是没有,但那是室内,与北疆寒冷的室外不是一个概念。由于手表被没收,林斌无法得知到底等了多久,他这时只有一个想法,那便是痛恨阶级制度,心下发狠,总有一天也玩玩所谓大官们的威严,召见人,然后又不见,把来人丢在冰窟里熬上几个小时。
林斌虽然心下不耐烦,但他却还是依借长久养成的军人习惯笔直站立;公孙宏则是开始大小腿打颤,咬着嘴唇硬撑,他要一个见大人物的机会,从中获取资本,光为了这点他必需忍耐下去。
房屋的矮小的门终于打开了一个空隙,里面走出来一个人,但绝对不是公孙熬,而是一幅文士打扮的冉越闵。
冉越闵来到林斌俩人跟前,和蔼笑道:“久候了,军候大人有请。”
林斌艰难的迈动发僵的双腿,他脸上没有表情;公孙宏痛苦的神色听到“有请”两字一扫而光。两人跟在冉越闵身后走去,来到门前,冉越闵脸上的表情因为有光线而变得更加和蔼,他说,“进去吧,莫要让军候大人久等了。”
一伙人进了房屋,却是看见公孙熬半趴在满是竹简的案几旁,用手支撑着腮部,两眼紧闭,不断发出鼾声。身边是一名童子,童子见有人进来,用食指比了一个“嘘”的动作,之后又轻手轻脚的整理竹简。
在冉越闵的示意下,俩人默不作声地跪坐,却也是见冉越闵走到房屋右边的案几,拿起竹简看了起来。
林斌不习惯‘坐’,这时所谓的坐其实就是双膝着地,屁股靠着小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