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门外卫士声音传来:“韩总长到!”
声音刚落,韩安国洪亮的笑声便响了起来,他一进门便问:“诸君谈论何事?何处一战可下啊?”
一言难尽啊……
第三百零一章:一头老狐狸
屋内诸位将领对韩安国不是很了解,秦人也是热情豪放,对上喜欢内敛的人一直都是没什么好办法,他们干脆没语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韩安国问完见没人回答自觉没趣的笑了笑,他说好听了就是为人谦和外加做事小心,其实啊就是害怕与人争,这是长久做幕僚养成的习惯,毕竟在梁王手底下办事久了,对上一次与同僚争斗却落得下狱的结果很是忌讳。
其他人可以冷场,蒙诏为了以后的协同却是不能没有表示,他“哈哈”大笑:“韩总长可来了!”
众将之间彼此相视一眼,他们选择集体抱拳:“末将等告退!”
“也罢!诸君各回本部等待本统领军令!”蒙诏说完看向韩安国:“韩总长内间请!”
众将安然应:“喏!”随即转身向房门走去。
韩安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刚从细作那边得到一个重要的消息,的确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和蒙诏商量。
汉部与卫氏朝鲜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半年多,前期因为汉部的主攻对象是肃慎所以对卫氏朝鲜的攻伐节奏一直不快,再则负责对卫氏朝鲜攻伐的也是不擅攻城的豹军和虎军,战线一直胶着在医无虑山附近,战争节奏的缓慢等到肃慎陷落黑旗军南调才有所好转。':'
目前黑旗军已经将卫氏朝鲜在西线的钉子全部拔掉,卫氏朝鲜失去险渎城这个军事重镇后就等于已经敞开大门。尔后辽阳城、辽队城、襄平城、房县几乎都是被黑旗军一战攻下。现在挡在黑旗军面前地只有一个障碍,那就是室伪水,可以说只要黑旗军渡过室伪水并攻下外强中干的居就城,那么整个辽东就将易手,掌握了整个辽东的汉部剑锋所指就是卫氏朝鲜的腹地!
卫氏朝鲜的版图并不大,辽东是卫氏朝鲜在西部的屏障。卫氏朝鲜一旦失去辽东就会将自己地腹地暴露出来,而这个腹地可以说是非常脆弱的,其原因有很多。'网友手打上传;:'而最重要的是地形大多是平原,民族构造也相对比较复杂。
在卫氏朝鲜腹地有一个十分龌龊地民族,这个民族叫高句丽,高句丽人口不多,他们的分布却是很广,在汉国有高句丽人存在,他们一般生活在右北平郡的靠近卫氏朝鲜的边缘,而原先的肃慎也是有高句丽人存在,高句丽人聚集最多的国家是卫氏朝鲜,他们就生活在卫氏朝鲜腹地的平原地带。
正统的卫氏朝鲜人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名为高句丽的小民族。因为高句丽人极其擅长聚众暴动,但是喜欢暴动并不足以表达这个民族的龌龊,最龌龊地是高句丽极其反复。':搜_搜___'他们暴动后局势好时可以无恶不作,局势不好时则空言投降。所谓空言投降就是口头上的降服。并且不会因为答应投降了而付出什么代价,一旦别人放松了,那么这些小人又开始重操旧业,干起暴动的行当。
就实而言,卫氏朝鲜地政权对高句丽这个极其容易反复的小民族也是十分痛恨。但却没有办法根除。
为什么谈起高句丽?答案就在于韩安国得到地那条消息上面。
韩安国进了内间方才坐下蒙诏就走了进来。'
蒙诏脸上有着难掩的疲惫。他十分随意地坐在韩安国正对面,才刚坐下就有亲兵送上茶水。他一饮而尽轻轻地叹息了一声。
韩安国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放下茶盏问道:“统领因何而叹?”事实上他有点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蒙诏果然苦笑:“韩总长明知故问。君上委你为东线战场总指挥,你倒好,整日游走于各部之间,遇事则推于我。”
“非也!非也!如何是闲逛呢?”韩安国正色道:“向统领赔罪……赔罪啊!然则,君上委以重任,我初来乍到对各部战力不熟,若不熟悉如何统筹?”
虽然有些牵强,不过这也算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了。'本站推荐'
其实蒙诏比谁都明白一个道理,在攻下辽阳城前卫氏朝鲜的战局并不明朗,而且在那之前东线的战局一直都是他自己在部署,可以说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东线战场地发展了,韩安国初来乍到地确是对战局不了解,为了避免出现不应该发生的错误韩安国选择避开是绝对正确地。这样一来如果辽阳城攻不下是蒙诏的指挥失误,同时如果辽阳城攻下了功劳也归于蒙诏,韩安国这么做可以说是非常聪明的,既不得罪人又能表达自己没有霸占同僚功劳的意思。'
蒙诏能怎么样?他只能一笑而过,之后再含有深意地看韩安国一眼。
武将有时候并不需要用太多语言来交谈,他们不是文人墨客,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抒情,一旦事情明了了,那么就不会再继续纠缠下去,这样是给人面子也是自己长脸。
韩安国“呵呵”笑着又举起了茶盏,他的一行一举都透出浓厚的华夏贵族风采,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不过嘛,这种斯文举动在热情豪放的秦人看来是一种矫情行为,韩安国就从蒙诏脸上看到了不耐烦。
“统领可曾收到西林的战报?”
“嗯?”蒙诏不解地看韩安国一眼:“西林的战报?”
汉部的军事系统比较合理,各军团之间的战报都是交到西林的密枢院,再由密枢院向各军团之间互相转发,这是为了让各个军团的统领了解友军的动向,容易让高级军官了解整个战局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统军将领做出最快、最及时、最合理的判断。
韩安国点头应“是”随后莫测高深的笑道:“乌穆草原的豹军已经和伊稚斜的右谷蠡王庭军进入对峙阶段。'本站推荐'”
蒙诏略一想就反应过来:“君上的匈奴攻伐战略第一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正是!”韩安国铿锵有力:“君上攻伐匈奴的第二阶段部署已经启动,如今只待撑犁孤涂的单于王庭军从狼居胥山开拔。”
蒙诏对攻伐匈奴的作战还是很有兴趣的,不过他不知道韩安国现在谈起西线战场是什么用意。
韩安国也不再故弄玄虚了:“卫氏朝鲜的战争统领打得太快了……”
蒙诏真正的愣住了,他压抑道:“韩总长此言何意?”语气听上去极度不爽和惊讶。':'
确实!从黑旗军南调之日开始,在黑旗军的攻伐下卫氏朝鲜的城池一个续着一个的陷落,汉部对卫氏朝鲜的战争可谓是进展迅速,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打下去,不出意外的话黑旗军在将来的三个月内就可以攻到卫氏朝鲜的国都王俭城,若黑旗军攻下王俭城那也就等于卫氏朝鲜覆灭,卫氏朝鲜覆灭后北沃和南沃的征战基本没什么难度,那么汉部扫清了东线的敌军下一个进攻对象会是谁?
“统领稍安勿躁,且听在下往下说。”
“你说!”
作为一名最正统的武将,蒙诏最郁闷的就是在打下一片大好局面的时候有人跳出来说“那么做是错误的”,这样怎么能叫蒙诏不恼火?
“纵观全局,卫氏朝鲜覆灭之后,黑旗军下一个攻伐对象是谁?”
“北沃、南沃!”
“是是……,统领先勿恼,且听下去。那么北沃、南沃覆灭之后呢?”
“当然是汉国!”
“如此一来就对了!统领且想,如今汉国内部局势如何?”
“这还用说?刘安等王造反,汉天子委派窦婴为大将军全面平叛,如今汉天子与刘安等反王与九江一线对峙,情势尚不明朗……”蒙诏总算反应过来了,他瞪大眼睛:“你是说……君上本意是不着急攻下卫氏朝鲜,我军陈兵于卫氏朝鲜境内,汉天子就需派重兵监视,如此一来窦婴兵力见窘定然无法快速平叛?”
韩安国很认真地摇头:“汉天子顾忌的不是我们而是是匈奴!统领莫要忘了,刘安勾结的乃是匈奴非是我汉部。”
蒙诏其实是很聪明的,但他现在却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很蠢,原因是他基本听不懂韩安国在说些什么。
“统领莫非忘了一事?我军目前也在和匈奴交战啊!”
“罢了罢了。统领相信我便是,君上本意绝非快速攻下卫氏朝鲜,统领需得有张弛,待君上想要拿下整个东线的土地时,统领再将整个卫氏朝鲜连同北沃和南沃一起送予君上便是。”
蒙诏陷入了沉思,他需要理清楚韩安国那么将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韩安国却是老神在在地品起了茶……
第三百零二章:武将的天职?
蒙诏仔细回想西林方面发来的每一条命令,他没有看出西林方面不希望黑旗军快速攻下整个卫氏朝鲜的痕迹,相反地,西林对黑旗军战事进展快速多次进行嘉奖,从来也没有吝啬过对有功将士的提拔和物资上的奖励。
黑旗军在两月前,也就是一月初的时候从肃慎开拔,漫长的七天行军后到达卫氏朝鲜战场,经历医无虑山战役的作战,整个军团五万余正规军被西林方面提拔了近三百名基层军官,另有二十六名中级军官和两名高级军官军功爵也得到提升,财富上的奖赏更是厚重。千万不要小看那些数据,就是这么一小撮数据所代表的是西林对黑旗军的看重,毕竟各支军团从来都有过那么多人同时得到提拔。'网友推荐'
现在蒙诏被韩安国这么一提醒算是有些顿悟了,上次灭掉肃慎的时候西林的奖励还算正常,到达卫氏朝鲜战场后局部战争的军功却是比灭国战争丰厚,从这里就能看出一点端倪……
“君上想大规模扩编步军,为此才大量提拔步军的有功将士,如此是在储备军官以备后用!”
现在汉部的步军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谁都能看出来这是在为入主中原做准备,而扩军的首要条件不是物资调配而是后备的军官是否充足,如果没有足够的军官就算是扩充步军物资充足也不能马上形成战斗力,这样一来关注的重心稍微偏向黑旗军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网友推荐'
黑旗军的成员大多来自先秦部,他们是汉部中最为擅长步战的人群,无论是攻城拔寨还是山地作战都是其它以骑兵为主的军团所不能相比较的,上次用骑兵军团进攻卫氏朝鲜就是在说明一件事实,那就是什么样地地形就需要用什么样的军团。每支军团都有各自发挥的作用。
对黑旗军厚待,那是林斌在拉拢军心,而第二步恐怕就是对蒙诏进行补偿。为什么要补偿呢?答案已经呼之欲出,林斌想从黑旗军抽调有步战经验的军团,让这些军官到新扩充的步兵军团当骨干,以此让新成立的军团能够快速形成战力。'网友推荐'
韩安国已经说地很清楚了。林斌不想卫氏朝鲜的战争那么快结束,这里面恐怕有许许多多的用意。
蒙诏被提醒后只猜出了几点:
其一是造成一种直观印象,那便是汉部的军队被拖在卫氏朝鲜战场,用这样的表面事实告诉汉国天子“你放心,我不会派兵南下。所以你安心平叛吧”,同时也是在迷惑匈奴人,给匈奴人一个胡思乱想地空间,既是在说明“我汉部两面作战”又是在说“既然是两面作战,我恐怕无法专心应付你们匈奴人了”。'网友推荐'
汉国是不是会那么认为首先不谈,但是匈奴人绝对也是在让汉部两面作战的主意,不然匈奴人何必勾搭上卫氏朝鲜这个军事实力并不强大的国家?
其二恐怕林斌很早已经就提起过了,汉部缺少有实战经验的步兵,而想要南下作战绝对不能缺少能够在山地作战和攻城的步兵,汉部扩编步军已经成了铁定的事实。那么应该怎么快速让新扩充的步兵拥有实战经验?毫无疑问是将这些步兵拉到卫氏朝鲜战场,让他们去熟悉血腥!
正在交战的卫氏朝鲜战场不是一个好的练兵场所吗?绝对没有任何疑问,战力不强的卫氏朝鲜军队绝对是汉部一个很好地练兵对象。'网友推荐'卫氏朝鲜境内的地形也十分适合历练刚刚进入军团的新兵,虽说不可能马上让新成立地步兵军团变成精锐部队。但至少他们会在卫氏朝鲜战场亲身经历攻城战和山地战,不至于等以后南下作战时遇到相同的情况而感到惊慌失措。
那么事情似乎一下子全部浮到水面了?卫氏朝鲜战场地战争可以慢慢打,等待林斌觉得时机对了再全面拿下卫氏朝鲜,只要想清楚这一层也就不难理解西林方面为什么只是一味的嘉奖而没有下达全面进攻命令。'网友推荐'
蒙诏看一眼韩安国,眼前这位已经到了中年的武将可能是长期混迹于门阀势力对事情看得很透。蒙诏只是怀疑韩安国这个提升是自己的意思还是林斌委托转达。如果是韩安国自己的本意。蒙诏还需要私下请示林斌,而如果是林斌让韩安国转达。那么蒙诏自己就需要好好检讨一下了。
韩安国被蒙诏瞧得有些不习惯,他似乎知道蒙诏在想什么,淡淡说道:“此些乃是本将胡乱猜测,统领勿要往心里去。”
蒙诏相信那些真地是韩安国自己胡乱猜地吗?这个问题先不考虑。'网友推荐'他算是明白自己与韩安国的差距在哪里了,从而也清楚林斌为什么看重韩安国。
“韩总长不要说笑了,我在塞外久待,忘却了诸多华夏风情,以后还要劳烦韩总长多多提醒才是。”
韩安国忙说“不敢不敢”,他见蒙诏已经悟透并且知道该怎么做也就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费时间,毕竟人情已经卖出去了,按照先秦人有仇必报有恩必还地性格,以后需要蒙诏帮忙只要不是太难的事情绝对不成问题。
韩安国没有忘记来这里的目的,他又是抿一口茶水方才道清来意。'网友推荐'
“我这几日行走于各部之间,看各部将士军心士气皆高,蒙统领带兵有方啊!”
华夏民族的行事作风,凡事都是要先恭维几句,这个已经成了交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蒙诏对自己带兵的手段还是很自信的,先秦人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行事作风,稍微点头静待韩安国继续往下讲下去。
“各部粮秣等物资也充足,箭矢却是稍显不足,该让西林多多运送箭矢才是。”
蒙诏:“……”刚刚的好印象快被一连串的废话给驱散了。'网友推荐'
韩安国似乎一点都不急,他又是扯了一些有的没的,等待蒙诏露出不耐烦的表情这才说到正题。
“蒙统领可曾听过高句丽这个小族?”
“识得。”
“如此便简单多了。想必蒙统领也知高句丽人习性,本将巡视各部期间获知一件趣事……”
蒙诏实在不想韩安国又东扯西扯,虽知截断别人谈话不礼貌,但他还是插话:“韩总长可是要说高句丽此小族聚众暴动一事?”
韩安国讪讪笑了笑:“原来蒙统领知晓此事。'网友推荐'”
其实蒙诏想不知道都不行,他刚刚率领本部来到卫氏朝鲜战场第一件听到的事情就是高句丽又在卫氏朝鲜腹地聚众作乱,那时因为要统筹战事也没有多去注意,要不是韩安国现在又说起恐怕连想都不会想起。
“高句丽此小族极其反复,韩总长为何提起?”
“如此才需提起。高句丽反复对卫氏朝鲜是坏事,对我军来说却是好事。其中大有可为啊!“韩总长是要联系高句丽人?”
韩安国极其有深意地看了蒙诏一眼,他需要留点时间让蒙诏思考,而这一个举动恰恰又体现出韩安国身上的那种华夏贵族风气,只有长期在贵族阶层游走的人才会注意到看似微小的这一点礼貌。
事实上能够爬上高位绝对没有一个蠢货,他们之所以站上高位并且站稳脚跟正是因为眼界比人广,反应速度比人快,能够在一件看似平凡的事情上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高句丽在卫氏朝鲜有八万人口,部落大多在南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