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北美大唐 >

第197章

北美大唐-第197章

小说: 北美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走了一些机器,开设起了自己的工厂。仅一年的时间内,广州府就有大小三十家使用大唐机器的工厂建立起来,包括生产水泥的水泥厂、造纸厂、印刷厂,靠着缝纫机缝纫衣衫鞋帽的成衣厂。面粉加工厂等。

可以说,从工业化的角度。广东甚至是跑在江南全面的。即使治权被转交,新任的广东巡抚也不会贸然地开倒车。可能开设工厂的审批程序将会变得困难,不过这仍旧阻挡不了一批新兴资本的崛起。

在广东和江南等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势——投资田地的回报率会是相当得低的。这是因为清国在外贸政策上无法自主,使得大唐商品无限制地杀入本国市场。尤其是在大唐严重过剩的粮食。都在疯狂地涌进来。大量的劳动力在大唐不可能全部都云集在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相当一部分还是进入了农场。截止到1780年10月份,仅珈州一地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亩,而如果开足马力整个大唐每年的粮食产粮已经指向千万吨每年。

这是个无解的问题,一方面农业技术反而是大唐最接近现代的技术,无论是从良种还是其他耕作方式、肥料和轮休轮作之类,比起工业中什么单晶叶片涡扇发动机、石墨烯一类的东西容易实现得多。而且大唐粮食比例中,高产作物比例也比较大。另一方面。大唐现在本土人口仅为200万左右,每年粮食的直接消费量撑破天也就是三四百吨,以人均消费量计算的间接消费量,也最多只有七八十万吨的样子。可以说。打1776年开始,大唐共和国的粮食生产的供需关系一直都是严重失衡的。

国内大喊着要均衡发展农业,中央谷地开始大面积地种植蔬菜、水果、干果乃至棉花和亚麻,可是这仍没办法阻止粮食产量的暴增,尤其是不断地有新的农民进入农场的局面下。原本国家认为国内移民增长过快,不宜限制粮食生产,应为新移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供应。但国政院农业部在今年召开了紧急农业发展会议。如果继续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不仅会带来大量的粮食浪费,而且还会出现农业的崩盘。大唐已经执行了粮食官方计划定价多年,如果以市场自主定价,那么粮食连一斤一分钱都卖不到,甚至农场无法支付自己的化肥和农机成本。另外,大唐共和国储粮量,已经突破1200万吨,哪怕未来大唐人口飞速增长,也根本不惧出现什么情况。

为了解决粮食产能过剩,大唐粮商极为努力地向全世界推销本国出产的粮食。现在大唐粮食主要出口地是新西班牙殖民地和欧洲,不过出口量比起生产量还是不足。此时大唐已经基本控制了墨西哥、格林纳达、秘鲁和智利等地的粮食价格,当地本身产粮就很少,在有了大唐稳定的供应后,甚至很多人抛弃了农场去作别的了。可是这些地方的出口量,总共加起来,也只有几万吨。毕竟像墨西哥这样的地方,很多人种玉米都是自给自足的。

清国于是便成了大唐共和国重要的粮食出口市场,相对较低的亩产、庞大的需求、以及被控制的外贸海关,都使得大唐能够大量地倾销自己的过剩粮食。于是在这一年,大唐中华三特区,都出现了极为强劲的大唐粮商,他们带来了百万吨的的粮食,并且以低价开始倾销。这部分粮食在大唐没有丝毫价值,可是运到清国来,卖出去全都是利润。不过对于清国本土农业经济的打击也是极重的。

长此以往,不管是湖广还是江南,农民靠着耕田能够养活自家,但是以剩余粮食换取其他生活物资的能力就大为下降了。特别是自己无地的佃农,本身生活就比较拮据,在完粮纳税之后,剩下一点口粮和换钱的粮食。可由于大唐粮食的倾销,必然导致他们收入严重减少,甚至几乎没有银钱的收入,最终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破产。一年两年,清廷还发现不了这其中的奥秘,但是长期以后清廷必然会发现唐人的粮食倾销,正在动摇他们的统治。

随着大唐建造出越来越多的岛礁级万吨货轮和海洋级小型货轮,粮食的出口量会不断攀升,甚至在未来达到数百万吨乃至千万吨。跟另一位面21世纪中国本身粮食供不应求必须进口的情况不同,实际上清代的粮食产量是不仅能自给而且还略有盈余的。但市场上出现更廉价的粮食,自然会严重大家清朝的农业生产,哪怕进口量只有清国粮食产量的百分之几,也足够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了。

对于大唐来说,产粮的可不止是西海岸的三州。东南三州现在还没有多少人口,暂且可以忽略不计。以流放的满人为主要人口的固威领,虽然整体农业产出远不及本土,但是也有近百万吨的粮食产出。刚刚入手不久的奥羽海外领,那里还有二百六十万的日本农夫,大唐一时还不希望工业化这个海外领,所以主要还是维持其种植业渔业和林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而且这里也正在进行农社改造和农业技术的改造,显然不久之后这里也将会成为粮仓。因为另一位面中,奥羽本就是日本重要的产粮地。当然,奥羽的粮食可以卖到日本去。东南亚的三海外领,受限于人口,不会主要发展种植业,他们的粮食将由本土进行供应,但也会形成一定的自给能力。

可以说,粮食已经变成了大唐共和国,用来蜕变中国的一个重要武器。大唐粮商们夹杂在形形色色的其他大唐商人中,带来了他们的货物,似乎很难进行分辨。因为大唐商人的作用都是类似的,他们带来的商品,要么是清国没有的,要么是清国有而他们卖的价格低质量好的。尽管如此,这批粮商将成为改造清代小农经济社会的重要推手。

大唐粮商们往往主动接洽各地的粮商,向他们进行供货,有些甚至更主动地在一些地区开设粮店,专供大唐出产的各种粮食。当然,很多粮商也不仅仅只提供简单的脱壳粮食,而且提供粮食的加工品,面粉、机制面条、米粉等等,在经过加工后,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对于普通的清国消费者来说,这些粮食加工品的价格可能会略贵,他们不会主动选择,但终究会这类货品会走向每个人的家庭。

真正算是高利润的,还要说到大唐的油和糖。另一位面里中国的大豆已经几乎全面依靠进口,中国人的油脂摄入掌握在了世界四大粮商手中。此时的情形也有些类似,大唐任一一种作物供应本国都是供过于求的,本土出产的大豆、花生和油菜,经过加工后,出产大量的优质食用油。而清人的油脂摄入一直是不足的,生产升本高、价格昂贵是主要的因素。而从大唐出口的食用油,因为低廉的价格,很快就受到了欢迎。

同样待遇的还有食糖。大唐在夏威夷群岛开辟了大量的甘蔗田,又被运到本土加工成食糖。在近代以前,不止中国,就连欧洲糖的摄入量也有限。一度从美洲带回来的白糖,是要放在伦敦的药店里当成药品出售的。可以说,跟油脂一样,糖也是有着巨大需求而供应不足的货物。几乎有多少白糖来到三特区的港口,一周之内就有多少货被分流到各地去售卖。再加上欧美等地的需求,大唐出产的白糖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中。

实际在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时代,农业和简单农产加工品,都是社会消费的主力。大唐经济部门在把握这个脉络之后,尤为重视此类行业的发展。

379中华特区的一年(下)

1780年冬,武卫军完成了江南的平叛任务,开拔返回北方。从组建至今的武卫军,也算是战功赫赫,连战连捷,按理讲应该被朝廷倚仗重用,但由于武卫军中军官大部分为唐人,而且从兵饷和后勤等诸多方面都受唐人的节制,所以清廷无法对武卫军真正信任起来。甚至,对于武卫军的北归,朝廷都有些不太情愿的。

唐军进行换防,之前京师事变中驻扎北方的唐军已经走得差不多了,现在除了南苑还有一个骑兵团、山海关和塘沽各有一个步兵团和一个机步团,已经没有什么更多的军力。反观清军这一年中,靠着军购和拿着唐人给他们的操典,已经编成了不少的部队。首当其冲的就是以福康安关外八旗为核心组建的禁卫军,员额三万人,装备清一色的大唐主流外贸武器,已经完全担负起了京师的防卫工作。

嘉庆甚至自觉,有了禁卫军在侧,就算是京津地区有唐军的一个混成旅,也足以应付了。稍稍可能有些麻烦的就是驻扎在塘沽的那一个大唐机步团,装甲车的厉害清军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乃至在军购的时候,清人首先提出的就是购买装甲车,但是大唐自然不会出售这种武器给他们。

除了近卫军之外,清廷还正在组建直隶新军六镇,由于原本直隶绿营被唐军一锅端,而且相当一部分人投靠了唐军。变成了后来的武卫军,所以直隶新军还要重新招募兵员。虽然新军不是完全的火器化军队。但是规模也不算少了,这让嘉庆也多少有了一些安全感。

而这个时候,三万武卫军北归,让嘉庆不知道是喜是忧。一方面武卫军名义上是归朝廷调遣的,而且从建立至今,朝廷的调遣武卫军都没有含糊过。但是武卫军同时又受唐人指派这一事实。像一根刺卡在清廷和嘉庆的喉咙中。

现在。凡是唐军有驻军的地区,都是朝廷优先组建新军的所在。江南闽浙五省新军十一镇,两广新军四镇,这就是十五万人的兵力,朝廷的旨意是,务必在嘉庆二年确凿练成。这些新军都是选拔原本绿营士兵,然后又招募了一部分民勇重新组成的。采用的是全新的编制,不过军官却还是以前那一拨,虽有唐军教官的帮助。但究竟能够新成什么样子,也是很值得怀疑的。

广东治权移交,唐军也相应开始抽调原本驻扎广东的兵力回国。原广东有唐军一万多人,大多是原本的婆罗洲卫戍军。这一群士兵家族大多在粤省。也有很多人的家室已经迁往大唐本土。所以陆军第五旅和第六旅按理讲在广东才算是驻扎本乡本土。即便清廷的广东巡抚来到广州后,第五旅和第六旅仍将会将散布在该省的各地,特别是移民潜力较大的嘉应、惠州、潮汕等地。另外第五旅还有一部分兵力驻扎于东南亚的海外领,配合外籍兵团作战。

武卫军离开江南所留下的防卫工作,由江南新军接手。不过,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另一支由唐人出资和训练并担任军官的武毅军。也基本编制完成了。武毅军是从清国全国招募士兵组成的专业军队,兵员来自广西、四川、山西、河南、山东、江南等多个地区。甚至初时,由于地域不同乡音差距,很多士兵都无法畅通地进行交流。虽然这个年代也有官话,可是一般普通的农家子弟也根本用不上这东西。

武毅军也将驻扎在江南各地,主要在苏南、浙北、皖南、赣东北和上海这些地区。与武卫军一样,武毅军装备的是制式的唐军武器,s1栓动步枪、s6冲锋枪、s8轻机枪等是他们的主要轻武器,同时部队中还有一定数量的60毫米迫击炮、81毫米迫击炮以及70毫米的步兵炮。可以说,大唐国防部对于打造武卫军和武毅军还是很上心的,基本上就等同于早期的唐军水平,跟现在的唐军相比,也只不过是在火力水平上逊一筹。

武毅军自然还需要更多的训练和磨合,白南并不着急,暂时这支军队不会有什么派上用场的地方。即使再花一年时间才能最终形成战斗力也并不算晚。

武卫军和武毅军在手,再加上唐军的正规部队,白南在中华联合特区能够调动的兵力就相当可观了。就算是脑子坏了的嘉庆利用新军和禁卫军与大唐对抗,也讨不到任何的好处。实际上武卫军和武毅军的成形,也方便了白南可以调动更多唐军的兵力,投入到远东周边其他地区的作战中。

现在大唐还仅仅是在日本、东南亚巽他群岛上兴起了一点波澜,朝鲜半岛、中南半岛等地,仍旧有大量的利益果实,等待着唐人去采摘。

海军方面,特区也进行了不少的建设。海军的远东第一基地就是建设在宝山县吴淞口的吴淞口基地,在另一位面这里同样是中国海军的锚地。海军在此驻扎有两艘平海级巡洋舰和四艘自由风级护卫舰。另外再塘沽港,海军还有一艘巡洋舰和两艘护卫舰,香港的海军基地亦然。其余远东海外领没有常驻的舰船,不过海军仍旧会不时派遣舰艇过去巡航。为了加强基地的防御,海军还开工了三级舰艇,也就是近海炮艇。

大唐海军一级舰艇就是涿鹿级战列舰这种级别的,二级舰艇则为巡洋舰、护卫舰,是一般作战的主力,三级舰艇则为500吨以下的炮艇。海军开发的虬龙级炮艇,已经逐渐开始配备个基地。这是一款吨位仅200吨,装备有一门76毫米舰炮和一座双联装57毫米炮塔,航速在16节的小型作战舰艇。制造这样一款以近海作战为主的舰艇,没有什么难度,一个月造上十艘都不成问题。

就算是以虬龙级炮艇对抗那些卖给外国的蒸汽铁甲战舰,在岸炮的配合下,速度快、火力猛的小炮艇也不会吃亏的。

380一七八一

1780年的12月26日,这一天是西方现代社会的boxingday,意思就是圣诞节后开礼物的日子,当然也有一些华人蹩脚地翻译成拳击节。在这一天,许可馨为白南诞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白南为他取名白恩,全家人都充满了欢乐,包括小丫头白欣,也满足于自己未来终于有了一个小打手。

在儿子降生的喜悦中,新的一年也来临了,大唐一晃已经在这个时空渡过了七个年头。而与之相随的是大唐国力的暴增。1780年底,大唐西海岸三州人口达到了203。51万人。内陆二州和东南三州总人口约为6。6万人,本土总人口达210万以上。而几个海外领中,奥羽海外领人口260万,是人口最多的海外领,不过尽皆日本和族。固威海外领人口为68万,以满族人口为主。东南亚三海外领以及大洋洲三海外领暂时人口无法统计,实际也可以忽略不计,夏威夷理论上不属于大唐的领土,所以也不予计算。

仅仅以人口论,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唐,以18世纪末的标准,已经不算是一个小国了。而国家统计局根据移民数字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计算,居然得出了在1785年末,大唐人口怎样都会突破700万这个数字了不计算海外领和特区。即便一手将这个国家建立起来的人们,也对此觉得难以置信。因为18世纪中期,英国人口也仅为这个数字,半个世纪之后,大不列颠的人口才达到1050万人。而大唐人口突破1000万的预计时间为1787或者1788年。

这跟从清国大批的移民,以及本国医疗条件高社会福利水平高和此时华人仍旧有着强烈的生育意识有关。所以,大唐共和国会比英国更早地成为千万人口国家。而且当英国人口突破一千万的时候。大唐的人口应该稳稳突破三千万了,是英国的三倍还多。

基本上,在白南这一代人处于年富力强年代时。大唐本土出生的一代就已经成长起来,而且大唐将处于持久的人口红利之中。并且为国家不断向外殖民提供人力。在这样的人口增长预期下,大唐领袖们更加乐观,而施政举措和国家战略也更加主动和积极。

不仅是人口一方面,大唐本身在经济上的建树,也越来越引人瞩目。这里仅拿出国家财政一项,作为说明。

1778年,当乾隆中止与大唐共和国贸易的时候,大唐共和国的财政收入约为三亿九千万唐元。而根据国家经济部门的计算。在刚刚过去的财年中,大唐共和国的财政总收入,已经达到了12。38亿唐元,折合英镑近1。7亿,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