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伐-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这个时候。才让所有人看清洪过作出预算的好处,更见识了洪过捞钱的手段,以前还说三道四的人,到了这个时候纷纷闭上嘴。
金国皇帝完颜亮也很高兴,是他摆脱重重阻力起用了洪过,现在的一切都证明当初他的眼光是多么正确,虽然制作预算之后,他花钱时候不能金口一开就撒钱,稍微有些憋屈,但是,皇帝花销有度,不正显示他是个不崇尚奢靡的皇帝么。
至于南宋方面则是出现了两难的局面,洪过帮助金国打开国门,以前所未有的重视,迈开大步向海洋进去,等于是在抢南宋海商的饭碗,同南宋争夺税赋,这让南宋朝廷上下重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洪过,过去的一年,也就是绍兴二十七年中,宋廷热议最多的人物就是这位洪改之了。
但是,金国开放临洪镇港口作为海上榷场,不仅帮助宋廷打探金国朝廷内部。大开了方便之门,更增加了宋金之间的贸易量,着实为不少宋朝商人找到了新的发财之路,从这一点上,又有不少宋人对洪过心怀感激。
正隆二年十月末的一天,临洪镇的三司衙门来了几位宋国商人,这本是正常手续,所有来临洪镇的宋国商人,不仅要在登岸时候向临洪特别行省报备,如果是第一次来做生意的宋商,还要来到三司衙门备案。然后就可以随意找金国商人交易了。
不过,这几位商人进入三司衙门后,很快因为资金和手续的问题被责难,继而待到后面的小房间单独询问。其中两人一进房间,就见房中站着一人,见到两人后,那人长笑一声:“彬甫大哥,殿下,两位可好?”
虞允文也随之一笑:“洪改之果然高明,这样一来我们见面的事,就没人能说出问题了。”
赵瑗也对着洪过抱抱拳,“洪改之好手段,区区一个临洪镇,前次来时不过是个荒僻渔村,经你这么一圈,如今竟是如此兴旺,洪改之大才,堪比汉之萧何蜀之诸葛。”
此时的诸葛亮还没被传的神乎其神,但是诸葛亮治理蜀地,也着实兴旺了蜀地经济,使得蜀地足以用一州之地对抗占据中原的曹魏,至于萧何,那更是汉初的重臣,有他在,才保证了楚汉争霸时候,刘邦的后勤供应源源不绝。
而且诸葛亮与萧何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两个都是丞相。赵瑗如此作比,岂不是在夸洪过有丞相之才。
虞允文听了笑着对洪过道:“改之不知,自从下船后,殿下已经几次夸赞临洪镇的变化,真真是三日不见刮目相看啊。”
洪过倒是没有太兴奋,对于赵瑗的夸奖,他只是打趣道:“希望宋国朝廷不要骂我就好喽,我可是听说,已经有人说我数典忘祖了。”
赵瑗和虞允文微微有些尴尬的对视下,何止是数典忘祖这么简单,宋廷的一些御史甚至弹劾。说洪过是为虎作伥,只不过现在绍兴和议还在,金国还是宋廷宗主,这样的话说的人并不多,可他们两人也知道,不少宋臣,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宋廷官员心中,早将洪改之和张邦昌刘豫之流划上等号。
这些事情洪过怎么会不知道,但是他现在豁出去了,不会去管那些古代愤青的想法,抱定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在自己设计的道路上走下去。
知道洪过不愿意多解说,虞允文也放弃了继续劝说的想法,他干脆直言不讳的说出这次来的想法,就是南宋又面临了钱荒,需要大量的铜和白银用来铸钱,此时金国最大的铜来源恰恰是高丽,所以他们也找到了高丽的实际控制者,希望用宋朝御前兵器司制造的武器,来交换大量的铜和白银。
闻言洪过心中大吃一惊,一年中他也没闲着,偷偷派出人手去,着实收编了不少人,都是在两淮地区,有盗匪也有残存的抗金武装,去芜存菁加以整编后,得到了万人的部队,分别藏在几处山中严格训练,但是人员有了,缺少武器来装备,以日本的武器打造技术和产量,远远满足不了这支军队,所以他非常希望能从南宋购买武器。现在虞允文一句话,就让发觉,在他的身边存在南宋的奸细。
按住想去挖出奸细的想法,洪过思索了一阵,现在的时代,铜到了哪里都是战略物资,而且还是最重要的那种,一旦被人发觉他偷偷向南宋运送铜,在完颜亮那里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大事,也难怪,这件事竟然要如今南宋走私大总管虞允文,和普安郡王赵瑗亲自出头。
看着洪过陷入思索,虞允文和赵瑗也没有出声,整个屋子进入一种凝滞的安静中。
就在三人会面的同时,远在北方几千里之外的草原上,一队长长的人马在一阵阵干冷的寒风中,顶着风霜向前行进。
今年的草原至今没有下雪,虽然以前并非没有这种情形,但是不少老人还是将心高高提到嗓子眼,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来年就是个缺少雨水的荒年,还不知会有多少牛羊饿死渴死,到那个时候,怕是草原上又会掀起剧烈的争斗。
队伍中一个中年人坐在马上,全身包裹在皮裘中,头脸也裹得紧紧的,需要露出来的身子都涂着厚厚的油脂,饶是如此,这种刺骨的寒风还是让他不住的剧烈咳嗽着。
前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响,紧接着一名身着华贵的草原骑士跑到近前,“忽图剌,蒙古部尊贵的可汗,你的病拖延不得,实在不成就登上宫帐吧,前面的一战,我们蒙古是磨尖利爪的狼,那些懦弱的家伙只是一群羔羊,有我合答安就足够了。”
马上的忽图剌又是一阵咳嗽,然后才笑着道:“合答安,泰亦赤乌部的首领,伟大的俺巴孩可汗的儿子,你放心吧,长生天还没将我召唤走,我这个垂死的人还要为蒙古部的未来继续操心,要事真的有一天,长生天将我召唤走,那个时候就是将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你的肩上了。”
合答安在忽图剌马侧说了几句,然后便飞奔着离开。待到走的远了,一群合答安的亲信凑上来,抱怨着忽图剌临死的人了,还占着大汗的位置不挪窝,真是不知羞耻。
合答安倒不是这么想,随口骂了几句,制止了自己这些那可儿的话头,他分析着刚才忽图剌的话,将所有的重担落在自己肩头,这句话是不是暗示着什么,“一旦老家伙挂了,大汗的位置就要传给我了?”他转头看着左右的亲信们。
这些人抱怨有能耐,真要说出些道道来,可就没了底气,一个个支吾着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看到合答安离开,也速该缓缓的来到忽图剌马侧:“可汗,日后的蒙古部,就真的要交给这个人?我看他现在就有些迫不及待了。”
忽图剌咳嗽了一阵,才嘿嘿一笑道:“蒙古部自然要交给最有实力的人手中,这是草原的铁律啊。”
“那可汗刚才不是说……”
忽图剌打断了也速该的话:“真到了那一天,我都被长生天招走,谁还管我曾经说了什么。”
也速该恍然大悟,有些兴奋的点点头。
蒙古部的队伍一直向东而行,早已经离开了他们的草场,缓缓来到了勤勒豁河与斡难河的交汇处,到了这里,基本是走到了蒙古部草场的东部边缘,再向东科就是扎只剌人的草场了。
忽图剌望着两河交汇的雄壮景象,许久之后,心中下了一个决心,提起马鞭指着东方:“蒙古的勇士们,过河!”
这些蒙古的战士嗷嗷叫着,冲过了两河交汇之处。
若是以往,渡过这里不久,很快就会见到扎只剌的牧人,但是,今日的扎只剌早已并非往昔,过河后继续走了三四天时光,足足走了上百里,蒙古部才遇到几个零星的牧人。
这些个牧人见到了大队的蒙古部人,立时吓得远远逃窜,可也有些胆大的,过来向蒙古部的首领献上了羊羔,这在草原上就算是蛮隆重的礼仪了。
忽图剌亲自接见了这些献礼的牧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年轻的牧人,都是在与金国大军的战斗中失去了父亲,他们瞧不起现在的扎只剌的首领阿勒孩,想要投靠蒙古部,摆脱现在屈辱的身份。
忽图剌很高兴,大手一挥就收下了这些年轻的牧人,让他们为蒙古部指路,去向东寻找今年扎只剌避冬的牧场。
有了这些现成的向导,蒙古部很顺利就找到了扎只剌的牧场,此时几乎所有扎只剌人都聚集在这里,躲避并不存在的大雪。
此时的扎只剌人本就是四分五裂,部民被瓜分一空,剩下的人还不足原先极盛时候的五分之一,所有的帐幕聚集在往年避冬的山谷里,稀稀落落的显得十分可怜。
即使这样,听说蒙古人堵住了山谷唯一的出口,扎只剌人还是勇敢的聚集起来,数千扎只剌部民跨在马上,挡住了蒙古部的道路,那位阿勒孩首领站在最前面,冷冷的看着聚集过来的蒙古人。
终于,阿勒孩见到了合答安,本来合答安是看到扎只剌人少,想劝说下让他们放下武器,如此一来就少了蒙古人的损失,在他看,这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
谁想到,阿勒孩指着合答安就是破口大骂,他单手戟指着告诉合答安,现在的扎只剌人不是草原部族,已经成为金国糺军一员的扎只剌人,不是那样好欺负的,如果蒙古人敢动手,就要想好日后如何去面对金国大军的报复。
合答安气急败坏,反是一阵的狂笑,这个时候劝说已经没有意义,反正现在蒙古部兵强马壮,即使泰亦赤乌部一家的实力,就远强于扎只剌人,此时,他当先射出一支箭,宣告了蒙古对扎只剌人进攻的开始。
看到头领发令,泰亦赤乌部的骑兵勇敢的冲上去,扎只剌的部民也抽出长刀,纵马扑向了对手,双方就在谷口混战厮杀起来。
一场混战下来,才个多时辰,几乎所有扎只剌人就倒在血污中间,甚至连那个经过金国册封,堂堂扎只剌糺详稳的阿勒孩,也身中数刀,仰面朝天的倒在地上,双眼大大的睁着,似乎要看破天际苍穹,看看长生天究竟是怎么一个安排。
蒙古部的战士冲进了扎只剌的帐幕群中,合答安大步走进的正是阿勒孩的帐幕,也不管那些躲在一边的女人,他大喇喇的抓起放在一个漆盒中的包裹,用哆嗦的手打开来,果然看到一方用青铜铸成的大印,正是金国赐给阿勒孩的详稳大印。
得到了大印,合答安得意洋洋的,亲自将之献到了忽图剌马前。
南宋绍兴二十七年,金国正隆二年冬十一月,草原蒙古部鞑酋忽图剌举起叛旗,攻打金国治下扎只剌糺,杀糺军详稳,草原之上再次战云密布。
第二六五章暴怒
第二六五章暴怒
洪过终于还是答应了赵瑗的请求。他要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富裕而且汉化的金国,同时还要让南宋始终在经济实力上压住金国一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遏制战争,维持两国之间危险但是稳定的和平。只要时间拖久了,金国的汉化开始见到成效后,这个雄踞北方的庞然大物,不用百年就会轰然倒下。
送走了赵瑗和虞允文,洪过左思右想,感觉不能从高丽调拨铜器,最稳妥的,莫过于从日本直接发船,双方在临安外海的岛屿上交易,至于如何在临安港报关上岸,那就是赵瑗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洪过也很高兴,他这次终于得到了制造精良的御前兵器司的兵器,而且还包括了五千具神臂弓,这个种威力巨大的兵器,一旦在战场上集中使用,将会给对手带来连片的杀伤。
当然,按照他心目中的军阵。一万人的军队还消耗不了五千具神臂弓,他这次纯是狮子大开口,准备坐地起价讹赵瑗一把,谁想到,赵瑗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那种爽利劲头让他吃惊不已,不过,转而想想,赵瑗这是在自己身板安了奸细,洪过心中就没了多大感觉,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这批军火。
摇头苦笑下,自己虽然要保持两国之间的和平,但是不知为什么,洪过总是感觉心里不踏实,他记忆中那次完颜亮南征,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梦魇,不知不觉的,他总是想在身边留下足够的武力,或许就是后世某个网络小说上提到的:即使同盟,也要给自己找根打狗棍吧。
为了这件事能办的隐秘,洪过一方面从高丽召回刘明镜,一方面派出心腹前往日本安排一切,当这些事情办好,他就静下心来继续草拟明年的预算,眼看就要到新年大典了,这一次完颜亮发来明令。洪过必须在新年大典时候露面,不许躲在外面避清闲。
既然要回去中都,正好将预算带回去,洪过估计下,如果能够继续按照预算来执行,正隆三年的财政盈余就会达到百万贯,支付这一年到期的债券绰绰有余,至于那些从商户手里借出来的钱,他准备再发行第二期债券,正好用债券去还商户,拆东墙补西墙么,既然预算都制定出来了,要是不能搞点赤字经济,还怎么看得出近代国家财政特色?
就在洪过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的时候,一道尚书省的命令紧急传到,命令上什么都没说,只是要他迅速赶去中都,据说是有要事商量。
接到了命令,洪过先坐下来琢磨半天,自己最近又干了什么愣头青的事了?还是三司衙门里这帮子小子,又给自己惹了什么篓子了?左思右想的似乎都不是。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尚书省那班执政大臣,连最后一个月都等不了,就这么匆忙的要他进中都?
现在的洪过可不是在高丽时候,说离开迈步就能走,现在三司衙门一堆的事等着他处理,还有年关要他安排,怎么可能是说离开就离开的?是以,即使接到了尚书省的命令,洪过也只有苦笑着放下,一边将手边的事压缩下来,看看能不能分流下。
即使是这样,还是拖延出足足十日,洪过才登程上路,这中间,尚书省又一封命令传到了,要他放下所有事情火速起程,这下洪过感觉不好了,难道说,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虽然路上洪过左思右想不知所以然,而且他在中都的关系网,这个时候突然变得无力起来,只是隐隐约约的打听到,似乎是北面出事了,只不过,这个消息仅限于在皇帝和执政大臣中间流传,至于那份送到皇帝面前的军报,也被扣在皇帝的书殿,除非洪过的情报网胆大包天。去皇帝的书殿偷东西,否则无从打听出来。
北面,洪过咧咧嘴,那里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估计又要钱了,所以尚书省现在急嚯嚯的要自己去中都。
既然心里有了准备,洪过就不再着急了,他选择了从海路前往武清县,如果一路顺风顺水的话,估计只要十来天就能到达。
当洪过进入中都的时候,感觉这里一切正常,百姓继续准备过年的一切,眼看着就要进入腊月了,中都的买卖铺户愈加兴旺起来,尤其是因为过去一年山东的巨变,无数从海外运进来的货物,堆满了中都商户的货柜,同时也带动了中都百姓的购买,让年关的购物潮更加炙热。
虽然山东的海商,能将数不清的南宋货物贩来中都,但是对于南宋管制的货物,比如茶叶,比如蜀锦。却无论如何买不到大宗,一些南宋的紧俏货物的发货权,还控制在洪家商号的手中,因此,洪过手上那张因为宋货而编制的商业网络,并未因为山东海商的发达而崩溃,相反的,从山东海商的介入,让这些金国的大商号真正见识了洪家商号的实力,这张商业网反而更加紧密起来。
刚进城的洪过准备先回家看看,到底是一年多没有回家了。不仅想念母亲,更思念家中后宅的几个女人,现在终于抽身回来了,正好今晚去温柔乡里打个滚,休息一个晚上之后,明天再去面见皇帝和诸位执政。
谁想到,这边洪过才进城,就有几名书办冲上来,一把拉住了洪过的马车,亮出身份,竟然是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