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他们想回的话,己经不是那么容易了,先过挑选那关吧。
当然了,现在的老营堡镇虏营待遇好,训练也是非常严格,都是照搬五寨堡全套的训练条例。各种列队,认旗,拼杀,野外负重行军等训练课程,一系列下来,让很多原老营堡士兵们有些人受不了。
有些人要逃,不过逃到哪去呢?逃到别处去,有镇虏营过得这么舒服吗?再说了,黄来福对军队的军纪规定极严,对逃兵,抓回来后,处罚是极为严酷的。退下来当屯丁?看着老营堡屯丁们那羡慕的神情,自己有脸退下去吗?看人家五寨堡来的兄弟都能坚持,为什么自己不能坚持?
最后,各人还是坚持了下来。这些原老营堡的士兵们,本来他们身为营兵,底子就在,再经过严格的训练,很快,那战力就如火箭般提高,而且那军容军姿,也是让人刮目相看。
眼下的老营堡军队走到外面,军官有铁甲,头戴红缨凤翅,系着大红披风,威武不凡不说,就是普通的士兵们,一身的呢绒面料制成的战衣,一个个穿戴整齐,英姿不凡,加上刻苦训练后的那种钢铁男人气质,看得老营堡内的一干大姑娘和小媳妇,个个都是啧啧称赞不己。
就是走到妓院,那些青楼大姐们,偶尔两次不花钱也愿意让他们上啊。
……
在镇虏营严酷训练的同时,老营堡的屯田工作也开始。
虽说这些屯丁们,有一部分是营兵们退下来的,不过这些人还是很高兴。至少比起以前,他们每天能吃饱,每月的粮饷也是实在的,不会再象以前一样,动不动就半年一年的不发饷。他们都打听清楚了,五寨堡各农场中,只要努力干活,会有什么样的待遇。对他们来说,干活算什么呢?对未来,这些人,都是充满了希望。
特别是原来老营堡的那些军户们,他们本来过得就比营兵们还惨,眼下自己和家中的老婆孩子人人能吃饱,他们己经别无所求了。
偏关境内,后世约有耕地五十万亩,很大部分,是位于关河的两岸。虽然这两岸的田地,不象五寨堡清涟河边那样的平坦,不过毕竟靠近河边,相对引水来说会方便些。由于田地支离破碎,这里不好搞大农场,不过只要水利灌溉系统修建上来,黄来福估计到时这里田地亩产一石,还是会有的。
当然,沿关河两岸的土地,有一半是位于偏关境内。不过眼下的偏关堡,依朝廷的意思,其治下的土地,都是归了黄来福治理。这些时间老营堡原军队的变化,偏关堡的军队们也都是看到眼里的,很多人都是羡慕。很多人心中打了主意,逃到老营堡去。
在黄来福放出治理二堡田地的风声后,偏关堡的新任参将和兵备官,也是拜访了黄来福,希望多多合作。黄来福也是乐见其成。
虽说偏关堡的土地,现在都是归黄来福治理,不过由于屯田的人力问题,还是需要偏关守将协助,毕竟他们手下也有几千的人力。况且偏关一带,和蒙古人开有多个民市,很多商人来往贸易,老营堡将来要经营贸易,就要和偏关守将合作。
关于偏关,由于黄来福是老营堡副总兵,平时有照应偏关安全的义务,有战事时,还可节制偏关军队。当然在平日里,依大明军中大小相制的潜规则,黄来福并不能对偏关的内事指手划脚,只能商议合作。
黄来福答应偏关参将及兵备官,如二堡合作,每年黄来福将分润多少银两给他们,不过他们必需出人力,一下子,偏关参将及兵备官,都将自己治下的军队赶到田地里去了。反正在黄来福在,对于偏关的防务,他们都是很安心,很有安全感。
毕竟黄来福手下的军队战力强悍,威名远扬,有几千首级摆在那,就算蒙古人来了,又担心什么呢?
商议后,老营堡沿偏关关河一带,热火朝天,己是开始了屯田之事。
经过几年的发展后,五寨堡内,己经有了丰富的屯田经验。黄来福从五寨堡各农场中,调来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屯丁,屯长们,来老营堡一带担任管理工作。相信有他们在,老营堡屯田之事,很快便可以上了轨道。
和五寨堡一样,老营堡及偏关一带,主要问题就是缺水,特别是眼下大旱连连的情况下,关河的水,水量己经减少了许多,很多地带,河岸都是高出河沿许多。
还是老办法,黄来福让人制作黄来福大水车,将一些能屯田地带的关河之水引上岸来,并大修水利水渠,让河水可以直接流到田地旁。
在老营堡屯丁及偏关军士们的努力下,一丈一丈的水渠不断修建出来,当然,那些大水车及大灌井水车,都是从五寨堡运来。眼下的五寨堡民器坊,制作各样水车,己经是非常成熟了,除了满足五寨堡的需要外,还远销各地。
往常,这样的大工程,需要大笔的财力,不论是老营堡,还是偏关堡,都没有财力建设,但对黄来福来说,这当然不是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他的钱财还是丰厚的。
特别是有成功的经验在前,那些五寨堡的商贾们,可说是非常乐于投资。黄来福走到哪,他们都是跟到哪。这不,黄来福刚在老营堡站稳脚跟,就有大批的五寨堡商贾们,纷纷涌入了老营堡,特别是渠源锐这个急先锋。早跟了过来,他现在是黄来福走到哪,他也就跟到哪,不单是他,很多晋商们,都是这个心思。
原来在五寨堡时,很多晋商只是家中的掌柜,或是偏房族人才到五寨堡去经营,但到了现在,很多家族,己经是家中的重要人物,在五寨堡设号,重点关注了。
有五寨堡的先例在,商贾们都相信老营堡将来也会建设得如五寨堡一样。而且老营堡靠近蒙古部落,每年都有着大量的贸易量。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这里设店,对将来的贸易,都方便了很多。
他们来到老营堡后,或是和黄来福商议屯田地事,或是在老营堡内开设店铺。老营堡内原来只有几家商店,才十几天后,就变成了几十家。
商贾们想得很清楚,眼下的老营堡可不比以前,有副总兵黄大人的军队在,这消费能力,可是猛地提高了一大截,特别是他们很看好老营堡以后的发展前景。连原来一些在偏关设店的商贾们,来赶来凑热闹。这些偏关的商贾们,当然都听过黄来福的大名。五寨堡的发展,还有随之那些商贾们的发财,他们都是羡慕不己的。眼下黄来福这个财神来了,他们可不能错过。特别是一些延绥镇的商贾们,也是纷纷赶来。
按黄来福的规定,只有投资的商贾们,将来才有权购买五寨堡的粮食,投资越多,将来的价格就越优惠,眼下最优惠的就是渠源锐,每石粮,仅以六两银的价格卖给他,余者的商贾们,都是七钱,八钱,或是九钱不等。眼下大明的粮食,一直都是供不应求,无论是运到哪里去,都可很快销售一空,可以预见,在未来大明的很多年里,卖粮,都是非常有利可图的一件事。
在大量财钱的投入下,老营堡各地屯田的水利,以极快的速度修建着。除了安装河边的水车外,就是打井以安装不近河边的灌井水车了。
要提高农田的产量,最不好就是提水灌溉农田,灌井水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中国从唐代开始应用水车提取井水。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的《旱田用水疏》中,根据不同的砌护材料将水井分为石井、砖井、苇井、竹井和木井等,并明确提出井以深、大为佳。
依五寨堡的经验,五寨堡大灌井是晋西北最好的选择。灌井水车,早在五寨堡就使用成熟,只要照搬过来就是了,而且由于水泥的使用,眼下的五寨堡各农场大灌井,可以打得更深,更减少了塌方的危险。
除此之外,黄来福也考虑过,偏关之所以缺水,除了降水量少外,境内缺少树木,也是原因之一,为了将来老营堡等地的长期,这种树,也要提上议事日程。
不过按传统的方法种树,怕是难成活,偏关这个地方,本来降水量就远远少过篜发量,可说是树一颗,死一颗。不过黄来福查看过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后,找到了后世有效的一种植树方法。
20日时,在关河边,在视察老营堡屯丁们的屯田情况时,黄来福对老营堡千户石泽道:“石千户,经我搜寻有关资料,发现要在旱地植树成活,有一个良方,那就是,可将树苗劈头剁脚成一个光杆,留芽,顶部抹上漆,以防止水分蒸发,然后将树根浸于一个空罐之中,以防止根部渗水。然后将罐中置水,连罐带树一齐放在树坑里埋好,来年一定成活。”
石泽听得眼睛都直了,种了一辈子田,植了几十年树,还没听说过这种方法。不过既然是副总兵大人说的,那自己就试试,至于情况怎么样,等以后再说。
在黄来福大力指挥老营堡的屯田之事时,老营堡内的修葺,也一起开始。
首先,就是老营堡那条主街道的建设问题。坑坑洼洼的土路,要铺上水泥路,余者街道,等以后老营堡的田地搞好再说。当然,眼下进入老营堡的商贾们,这水泥的集资建设,他们必需出钱出力,只有出钱出力的人,才有资格进入老营堡开业设店。
眼下五寨堡的水泥,己经使用普遍,不单是五寨堡内,就是附近的州县,也多有购买,这让大五寨堡水泥厂的建设,越来越大。此次老营堡内铺水泥路,只是这应用广泛的一个表现罢了。
……
此外,对于老营堡及偏关的防务问题,黄来福也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只单纯防守的话,军堡建设得再坚固,如有外敌入寇,也是被动。
去年冬天时的五寨堡保护战就是如此。虽说斩敌甚重,也没多少人员上的伤亡,但却财物上损失惨重。这对黄来福来说不能忍受的。光防守,这不是黄来福的风格,要打出去,走出去,增加缓冲地带,最少也要御敌于国门之外。眼下的大明,因为财力问题,己是无力攻入草原,但对黄来福来说,他这个问题不大。
眼下,摆在黄来福面前的,可以境外防守的,就有两个良好的地方,就是老营堡外及偏关堡外的两个地方,一是偏关西方,也就是后世鄂尔多斯市的准格尔旗,一是老营堡前方,后世呼和浩特市的清水河县。
这两个地方,一左一右,位于二堡的前方,位于蒙古境内,只要占了清水河及准格尔旗,对老营堡及偏关的安全,将形成极大的缓冲。眼下,这两个地方,蒙古人的势力都不强,天授不取,反受其咎!黄来福不占,谁去占?
而且,在黄来福心中,他有着极大的野心,关外的蒙古地带,虽在大明人眼中都是些荒漠,但对黄来福来说,却是巨大的财富之地。那里有大片的耕地及草原。
从老营堡到清水河,再由清水河再往上,是后世的和林格尔县,也就是明初的镇虏卫,云川卫等地,不过明中期后,这些地方都放弃了。从这些地方再往上,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眼下叫三娘子城,大明称之为归化城,为此时蒙古顺义部落的居住地。这个后世叫呼和浩特的地方,有土地约一万七千多平方公里。
而从偏关西边过去,经由准格尔旗到包头,整个鄂尔多斯的面积达八万多平方公里,而且这里有西北最肥沃的河套平原,农业灌溉方便。
如果说黄来福现在在五寨堡及老营堡等地经营还只是小打小闹的话,扬扬名的话,将来只有河套与包头一带开发起来后,才能真正影响与改变整个大明朝,实现黄来福农业救国的梦想。
在黄来福的打算中,他准备先占清水河及准格尔旗,增加老营堡及偏关堡的安全防务,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黄来福会慢慢蚕食鲸吞,老营堡正前方,一直推到呼和浩特。偏关堡西前方,一直推到河套包头一线。
当然,眼下黄来福不能亲自动手,否则,他会有被弹劾挑起边畔的危险,不过黄来福有自己的办法。
第117章 垦殖农场
公元1592年3月23日。
这天,老营堡仍是春寒料峭,漠北的风吹来刻骨的冷,不过此时堡内却是商贾云集,大多是那些操晋西北口音的五寨堡商人,特别是那些有身份地位的商贾们,眼下都聚于堡内的副总兵府内。
“各位,事情就是如此,大家看看如何?”
说完一大堆话后,黄来福端起身边的茶盏,轻轻地吸了一口。
刚才,黄来福说的是到塞外经营土地农场的问题,最主要的第一步就是经营堡外不远的清水河及准格尔旗,最后依后世的地理,一个县一个县地兼并推进。
在黄来福的打算中,他决定以后在口外大搞垦殖农场,种植粮食兼事畜牧,他出武力保护,而那些商贾们力主屯田经营,最后的收益大家按几成几分帐。这样,既可以避开被弹劾挑起边畔的危险,又可以得到实在的屯田收入,可说是一举两得。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最好的方法,还是黄来福能有机会借口,光明正大地吞并这些地方,由自己经营农场,特别是包头河套地区。
听了黄来福的话后,各个商贾们都是心动,这几年来,和黄来福的合作中,这些商贾们,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不过商贾们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眼下大明的粮食需求极为旺盛,以五寨堡几堡的屯田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各方需求,这就需要更大的粮源。
其实到塞外的屯田经营,商贾们不是没想过,只是那里是蒙古人地盘,危险性太高,抑止住了他们的行动,而在眼下的大明,又找不到合适的土地经营。
其实在座的商贾们,他们的家族中,或多或少,都有过屯田的经验。在大明朝英宗时,由于军屯废弛,大明使行开中法,以粮换盐引,使九边一带的商屯曾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大同镇、宣府镇和山西镇这几镇,当年商人们曾争出财力,募民垦田,使粮米大丰。在成化年时,当时九边一带,一两白银可买4。5石米,对于现在的一两银子还买不到一石粮,更不要说崇祯年后五两银子都买不到一石粮,真是天壤之别。
商屯自弘治中期户部尚书叶淇变法后衰败,商人撤离,边地为墟,米石值银五两,一直到万历时,才恢复到现在的每石粮一两多银。
不过就算如此,对很多粮商来说,九边还是一个极大的粮米市场,更不要说还有一个大明北方,几千万人口的庞大市场。在眼下的大明,做粮商,决对是暴利之事,不过这也需要有粮源就是。
黄来福这个提议,极有可行性。想到口外那大批的耕地和草原,将来大把的粮食与牛羊,众商贾们都是眼红起来,以渠源锐为首,大家都是七嘴八舌,连声讨论。
临汾的亢家,更是大明北方的大粮商,亢家在其它地方呼风唤雨,不过在五寨堡,却是被渠家压得死死的,眼见这两年,渠家的势力,如吹气球一般膨胀起来,隐隐己有与亢家分庭抗礼之势,就是因为当年和黄来福合作的结果,让他们嫉妒不己。
这两年,亢家也在五寨堡设了一个粮米分店,由亢家的三子亢友渔亲自坐镇,此时,那肥胖的亢友渔更是连声道:“黄大人但有吩咐,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黄来福微笑点头。不过也有人心怀疑虑,那介休的侯家掌柜道:“塞外经营,虽是土地不少,不过那里都是蒙古人的地势,如我们进入经营后,那些蒙古人骚扰,以老营堡将士的战力,当然不惧,只是大明的军队进到塞外,会不会有朝中人弹劾大人挑起边畔?”
黄来福笑道:“如果有蒙古人的骚扰,我手下的儿郎们,肯定是会救援的,至于到时去救援,肯定不会穿着我大明将士的衣甲,可以以农场护卫队,商队护卫队等名义嘛,就是到时顶个马贼的名义,也不是不可以,活人还能让尿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