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243章

春秋我为王-第243章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恤听闻有从须句过来的人后,还特地去看了看,却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隔离区的病榻上,嚎嚎大哭向子阳悲呼。

“邑大夫不理政务,不封锁边境,那些齐人便带着疫病到了须句。伤寒夺走了小民幼子之命,邑大夫每日只知道派巫祝在居室里占卜祈求,说这是晋人和齐人交战惹怒了昊天,降下灾祸,只要诚心侍奉鬼神,伤寒自然能消除。”

“小民一开始也信了,只是伤寒非但没消,粟米钱帛倒是被那巫祝收走了不少。最后小民次子、长孙也死了,小民全家恐极,眼见邻里纷纷倒毙,只能西行逃难,到此地后,只剩下幼孙与老朽了。若是须句能像贵邑这样延医送药、放粥赈衣,小民全家焉能落到如此下场!”

他说起往事时悲痛至极,捶胸大哭一番后,又抱着奄奄一息的幼孙向众人祈求道:“这是小民一家唯一的血肉,还请疾医能救之,小人世代愿为隶臣,肝脑涂地,不能为报!”说完稽首不已。

当时扁鹊师徒听得是勃然大怒,虽然此时去古未远,许多人认为鬼神作祟是致病的原因,赵氏下宫之难后“晋景公梦大厉”的故事就是著名的事例。但那些实事求是的顶尖医者,却开始与巫术分离,他们拨开鬼神笼罩的迷雾,探寻疫病的真正源头。

半个世纪前,晋平公有病,虒祁宫内的卜者说是参商之星神作祟。晋侯又派人问郑国的博物君子子产。子产一方面承认,星辰山川之神可能为水旱疫病之灾,但平公的病与之无关,而在其太过好色无厌,劳逸饮食哀乐不当。

晋人又请秦国名医医和为平公治病。医和视之,说,病不能治了,病因不在鬼神,而在太好女色。他讲了一番道理,要点是,六气调和,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四肢)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总之跟鬼神作祟没有半毛钱关系,晋人称他为“良医也”,厚礼而归之。

到了扁鹊一派,更是自行与巫术划清了界限,在每次治疗前都会宣称的“六不治”里,本就包括“信巫不信医,不治”一项。前年赵无恤提出的“细蛊致病说”,更是为扁鹊一派注入了理论上的立脚点,绝对是划时代的事情,所以扁鹊才那么激动,在赵氏一留就到了现在。

总之,当时扁鹊师徒在为那须句老者遭遇的不幸而哀叹,咒骂须句大夫不救民而害民,非民主,是民贼也!扁鹊还萌生了立刻赶往须句,救治万民的想法,现在或许还来得及。

但在赵无恤那颗越来越像成熟政治家的脑袋里,同情和愤怒之余,一个想法也脱颖而出。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这便是他今日在赵鞅和赵氏众家臣面前,认为要攻取须句的缘由。

“须句大夫资敌,害民,两罪并立。小子作为鲁国小司寇,西鲁诸邑之首,不能再坐观其残害须句数万斯民,还望父亲以霸国次卿的身份,允许我率半师之众,随医扁鹊去武装救疫!”

第439章 灵鹊(上)

时间进入十二月下旬后,秦邑的疫病基本绝迹了。

虽然荒野里多了数百无名坟堆,其中多数是齐人俘虏,而幸存下来的人在赵无恤的有心宣传下,得知齐国境内也是伤寒肆虐,导致了数千人死亡,吓得不敢想归家的事情,暂时就在秦邑和西鲁各邑老实地度过这个冬天。

他们甚至开始庆幸自己战败后能被赵兵俘虏,毕竟齐国俘虏里身份最高的人,齐公子阳生也被迫出面,向他们宣扬赵氏的俘虏政策。

“赵氏不会肆意虐待俘虏,但汝等这些日子里吃的食物,用的医药也不是免费的……”

五千不到的齐卒就样成了免费劳役,修缮城防,帮各乡里重新搭建起齐军南下时破坏的房屋阡陌。待到开春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被赎回,但大多数人可能就得永远离开东国,跟随赵鞅回千里之外的晋阳拓荒了。

随着隔离区里的病患逐渐痊愈离开,扁鹊的治疗压力也减轻了不少,有更多的时间写那本记载如何防疫治疗伤寒的小册子了。此刻他就跪坐在案几后,提笔在光滑的楮皮纸上书写,而一旁就有弟子帮忙传抄。

纸张是种好东西,劣质的麻纸可以用来包裹松散的药材,中等的公输纸则能用来传抄医书,无论是书写还是阅读传播,都比笨重的简册要方便。但此物才出现不久,众人尚不习惯,所以也会在竹简上刻一份副本,藏于府库。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写完这句话后,扁鹊才抬头看着对面席上的赵无恤道:“小君子此话当真?赵氏真愿意让部分疾医与吾等同行,前往须句救疫?”

赵无恤今天还是一身暖和厚实的常服,面含微笑坐在扁鹊对面,恭敬地一拜后道:“别看夫子这几日安坐,可小子却知道,夫子心念须句的疫病灾情,早已心急如焚了。夫子和众弟子虽然医术精妙,但也只是几人,投入有千余病患的须句就成了杯水车薪,根本忙活不过来。”

“然也,还是小君子考虑的周到。”

“我父子深受夫子大恩,怎能不出几分力?而且同行的不止是疾医,还有兵卒。”

“兵卒?去救疫带兵卒作甚?”扁鹊眼睛一闪,正要说话,却被赵无恤制止了。

“大灾之后,须句周边必然十分混乱,堤道旁有齐国的一些残兵,有从大野泽流窜出的盗寇,还有饿极了见人就抢的灾民,所以沿途需要兵卒保护。而须句大夫信巫不信医,一向对延医施药不闻不问,难说还会插手阻止,就像他拒绝了我的防疫建议,又扣押了传信使者一般。所以到时候,说不得还得靠赵兵逼他就范。一旦救灾开始,搭建粥棚和施药之所都需要劳役,到时候还要靠赵兵出力,夫子说,兵卒是不是很必要?”

要知道,后世天朝遇上灾荒,战斗在第一线的基本是“人民子弟兵”,牺牲自然是难免的,但成效也极大。所以赵无恤在治疫时也有意效仿,驻留在秦邑的赵兵身体比较健壮,扛过了伤寒的流行,再去的话染病的概率就低了。

扁鹊虽然担心这次“武装救疫”背后,赵氏父子也有别样的用心,但赵无恤说的句句在理,他也无法否认。只是心里还是有些不情愿吗,不情愿让单纯的救疫举动被政客利用。

就这么,当扁鹊这无私的“人道主义”碰到了赵无恤的阳谋后,场面一时间有些沉默和僵持,只听得到屋内扁鹊弟子的抄书沙沙和捣药咚咚声。

迟疑了一会,赵无恤又开口了,虽然他不知道这个主意对扁鹊,对时代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且不提这些,小子还有一个想法,想说出来与夫子探讨一番,可乎?”

扁鹊还在思虑着让赵氏介入这次治疫究竟孰利孰害,就含含糊糊地答应了。

他没料到,这是一场划时代的对话,影响之深远不亚于赵无恤在他面前提出“细蛊致病说”的那一次!

……

雪已经不再降了,虽然鲁国人过的是鲁历新年,如今早已到了鲁侯宋十年,但赵兵们是晋人,过的是夏历,所以接近年关,又逢腊祭之日,虽然身在异乡,营中却也分发了些酒食,热闹不已。而齐国俘虏们则只能咽咽口水,继续做着安排下来的劳役。

秦邑现在处于宝贵的和平时期,但只是短短的休战,连赵无恤也不知道,下一场战争将会以何种方式展开,最终演变为席卷整个中原的大战。

他从窗外安逸的休战气氛里回过神来,对扁鹊说道:“传闻宗周礼乐尤存时,君子作战时不重伤,不擒二毛。宋襄公效仿此举虽然被人笑作迂腐,但若是诸侯卿大夫人人都能如此,战争对民众的杀伤或许能降低许多。”

扁鹊感慨道:“不可能了,弭兵之盟还维系的那些年尚好,但从吴师入郢开始,就老朽所见,吴楚两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淮汉之间城邑数屠。此番齐国攻夷仪,赵氏败之于西鲁也是一样。败绩之军,死者蔽草,尸且万数;若逢饥馑之岁,则饿者满道,温气疫疠,千户灭门,这是常态。”

“何苦来哉。”

后世深入骨髓的大一统观念,浓郁的文化熏陶,让赵无恤眼中对无论晋、齐、秦、楚,甚至于在春秋时中原人看来是蛮夷的吴越,纵然如今互为敌人和竞争对手,却没有太多的此疆彼界,不会有灭其国还要亡其族的残酷想法。

因为他知道,不用几个世纪,当秦汉第一帝国形成时,所以以上邦国族别都会真正融合成赫赫华夏。

争霸统一的战争必有死伤,但像伊阙斩首二十四万,长平埋骨四十万等惨重杀伤,即便是记述夸张,哪怕有其时代的合理性,但在无恤看来,每一条在战后屈死的生命都是极为可惜的。

冠带之国何苦难为冠带之国?

反正他是绝不会超越自己的底线,去做“人屠”的。

以前的感触还不明显,但雪原之战是赵无恤参与过的最大战事,齐赵双方当场死伤数千,更多的人却是在战后治疗无效死去的。伤病营房里的嚎哭和惨叫,还有那带着腐败的死亡气息,让巡视其间的赵无恤印象深刻,心生忐忑。

所幸有扁鹊,这才让赵兵的伤亡降低到了一定程度。

这时代的苦难又何止战争一种?疫病横扫而过,一邑二三成人口消失是常态。

无恤道:“然,正如诗言: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本来这些是由周室天子来赈济的,此乃为人君,为民主者必行的义务之一。可到了平王东迁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霸主迭兴。于是扶助诸侯,防治疫病灾荒的职责也落到了侯伯的身上,当年齐桓公和管子做的就极好。”

“到了晋楚争衡时,在第一次宋之盟上也有盟约,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那几年里但凡王室、诸侯有灾荒,晋侯或执政还是会召集诸侯共同输粟,出劳役去救援的。”

第一次弭兵之会上的这些盟约,到了第二次弭兵之会时依然有效,那四十年算是中原不可多得的好时代了。叔向、季札、子产、晏婴四杰辈出;老子、孔子、扁鹊、邓析等开后世百家先河的人也成长于这时代里,并不是巧合。

“但如今诸侯也失权了,礼乐征伐由卿大夫出,说句不客气的,晋国六卿中,除了我赵氏还心存邦国外,其余都是乐于私战而缺少公义之辈。于是,同恤灾危,备救凶患的举措也无人主持。所以正如晏子和叔向大夫所言,现在真是到了季世了,今岁有疠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谁不胜数,见者心怜。我虽为卿族、大夫,也是如此。”

赵无恤说的诚恳,扁鹊也忘了方才的小小不快,他知道无恤新奇的想法和主意最多,便焦急地问道:“那小君子觉得,应当如何做,才能挽救此季世,让民众少些苦难?”

若是自己的到来只给时代带来苦难,赵无恤不觉得自己和泯然历史的那些暴君有何区别。也许,在私心争强之余,是该为这时代做点什么了?

在这个理想主义者草创文明的时代,他这个满腹现实的人时不时理想一把,也是改变世界的契机。

“饥馑疾疫焦苦,此乃臣主士人共忧患也,既然天子、霸主、诸侯都不能主持救患,莫不如……莫不如就由士人自己来救!就像夫子现在行走列国,救死扶伤一般!”

扁鹊有些灰心,他叹息道:“就像小君子之前说的,我只有弟子数人跟随,每到一处得先为当地大夫贵人诊治,才能博得他们的好感,再施之于民众。能救十人百人,却救不了千人万人……”

赵无恤身体前倾,双手直接拍在了案几上。

“但若以夫子为首,在诸侯中号召更多志同道合的士人加入呢?若是像此番救治秦邑,接下来还要救治须句一样,有我赵氏在背后资助呢?”

赵无恤的话为扁鹊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老医者的眼睛开始发亮,开始激动起来!

“若是能成立一个跨越邦国界限的医者组织,不卷入战事,只在战后救助伤病,行走于民间延医施药呢!?”

第440章 灵鹊(下)

在秦邑,乃至于整个中原,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可是个大日子,因为今天便是腊祭日。

按照周人的传统,逢腊月便要围猎,以猎获的禽兽作“牺牲”祭祀祖宗,以求来年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往年这时候,据子贡叙述,赵无恤亲眼所见,鲁国人腊祭时“一国之人皆若狂”,正如诗言:“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和后世的过年气氛何其相似。

今年因为战争,还有那场突如其来的伤寒,秦邑腊祭的准备活动并不算全面:因为要囤积粮食,所以酒酿的不多;因为坚壁清野,民众们也没法去城外十多里的地方砍柴来生火。不过用烟熏走老鼠、清扫垃圾等事项,民众们在预防伤寒时就顺便做了。

秦邑大夫在伤寒肆虐时吓得跑到郊外去了,现在疫病虽已消除,但他也不好意思立刻跑回来,便依然告病不理事。如今邑中事务就由晋国赵卿及鲁国小司寇赵无恤主持,腊祭这天他们祭祀了战争和疫病中的死难者,向昊天祈求死者早日魂归蒿里,不要停留在人间作祟。

看着巫祝在场中带着狰狞的面具跳来跳去,赵无恤对站在一旁皱眉观看的医扁鹊说道:

“普通民众认为疾病产生的原因是鬼神作祟,这一时半会是纠正不过来的,细蛊致病说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让他们接受。现如今,连吾等也只能敬鬼神而远之。”

华夏的自然观虽然早熟,但唯物的观念毕竟是少数智者的专利,想要传播开来何其难也。作为主政者,即便心中不相信,也得做出一副敬畏的模样来,以安定人心,何况无恤从后世嫁接来的一些理念太过超前了。

“得病的原因足足有百门之多,主要是寒暑失调和劳苦过度,敬鬼神只能闭其一门,并不能完全防止疾病的侵入。”扁鹊表示理解,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换成小君子的这种说法后,民众们果然更容易接受些。”

“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就是夫子以后游历行走时需要传播的东西了,只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学会防疫,有了治愈疾病的信心,才能救治更多的人,乃至于救治这个季世,还望夫子及众师兄弟勉之。”

“这是自然。”

时已近傍晚,寒风中,一轮红曰西沉,天空晚霞灿烂。

虽然要面临的困难何其多也,但扁鹊只觉得前路一片坦荡。

因为今天的意义还不仅是腊祭日,也是名为“灵鹊”的组织在秦邑宣告成立的日子!

……

后世载,鲁侯宋十年冬,齐国大军与晋国赵氏—西鲁联军共五多万人激战于大野泽西岸的雪原上,士兵伤亡惨重。医家之祖扁鹊途经此地,为惨象所震惊,当即决定将个人的事业放置一边,投入战场救护。

随后扁鹊还救治了疫病流行的西鲁,遏制伤寒造成更大的伤亡,此事之后,他又在秦邑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传播防疫和救治之法。

他在全书的末尾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医扁鹊”及其弟子将广召天下能救死扶伤的医者,共同行走各国,传播防疫之术,救治战争伤员和各邑饱受疫病之苦的民众。其二是请求诸夏的盟主晋国,乃至于周天子能加以重视,重拾“同恤灾危,备救凶患”的职责,再颁布一份策书给予扁鹊及其弟子,保证其中立的地位。

他的建议,得到晋国次卿赵鞅和鲁国小司寇赵无恤的赞赏和支持,并决定提供劳役、医药、辎车和在晋、鲁的无条件保护等。

于是腊祭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