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福王 >

第178章

大明福王-第178章

小说: 大明福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强度的持续作战,不但为大明重新打造出一支虎狼之师,还让朱由骢也有了意外收获。当天子之剑出鞘之后,他的坐骑不再是公平与正义化身的獬豸。仿佛是为了证明莫忽尼那外星友人没有说谎,这头无耻的骡子居然也玩起了变身。全身漆黑散发着死亡的气息,刺眼的火红鬃毛和尾毛仿佛能烧尽一切罪恶,凛冽的目光更是让人寒彻心脾。

那个随军的洋神棍奥雷利奥甚至在私下里用主的名义发誓,连坐骑都是恐怖使者梦魇兽的大明镇国将军不是人。当然了,这个念头也仅存在于奥雷利奥的心里,他可没胆子说出来。否则数十万兵痞会在镇国将军做出反应前,就让他知道什么叫做恐惧。

对于倭岛上发生的这一切,正呆在新京都城里顶着奥特曼名头的政仁和有哥斯拉封号的德川忠长都没空去发表任何意见。城外?城外的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倭岛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把新京都以外的地方租给大明又怎么了?只要他们能吃得好睡得好。能走在大街上随时扒下裤子配种,他们也就感到满足了。更何况来自大明的镇国将军已经明确表示过,他们俩的子孙都可以延续这种歌舞升平的幸福生活,既然是这样那干嘛还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而且这两位的配合也不是完全没有成效的,大明的镇国将军已经在一个月前就通告全岛,他麾下大军即将开始为期一年的休整。在这个期间内所有新京都城外的倭寇也可以走出他们藏身的地方,开始繁衍自己的后代,大明军队保证不再主动剥夺他们的生命。只不过正在倭岛上挖银子的那些jiān商如果感受到威胁,做出点什么过激反应。那可不在承诺范围之内。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朱由骢做出这个决定不是因为他心软了。从倭岛战役开始到现在,大明的两支军队才砍掉不到四百万的倭寇,离让倭寇彻底灭种还差得远。他之所以这么做。仅仅是因为想了另一个时空中有人说过,占领一个国家的领土很容易,但要征服这片领土上的民族则是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既然时间会很长,现在的这批将士也已经成长起来。那就该换一批登岛继续开始磨练。如果倭寇真有蟑螂一样强大的繁殖能力和适应xìng,则朱由骢会留下遗言让他的继任者在一万年后宣布倭岛战役结束。在这之前么,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倭岛只是大明培养新兵杀气测试各型武器的地方。

而撤回大部分兵力留下一年的空挡期,朱由骢也有着自己的安排。他要借这点时间,让大明的商人们知道,海外扩张不是那么好玩的事。想要在一个新的地方站稳脚跟,就得跟那些四处建立殖民地的西方盟友一样,不但会玩腹黑还要能下得去死手。

但大多数人都知道的是,镇国将军在战场之下也是个挺和蔼的年轻人,嘴角边永远都挂着无耻的微笑。躲进了自己的住所里,他也会没脸没皮地调戏自家娘子。也会被从辽东赶过来的大夫人教训得掩面而逃,更有可能让正在研究空中作战的小夫人给踹出房门。而他的骡子也会恢复正常,然后执迷不悟地趴在门口缠着三位主人要酒喝。

然而从崇祯六年十一月初九开始,连续几天出现的情况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从来都不安分的镇国将军居然一直都没有出来溜达,这该不是又犯了什么错,被两位夫人给收拾了吧?但这个解释好象有点不合理,因为没人发现他灰头土脸地去找南大人,更没看到这俩祸害跑到军中跟人拼酒力。

而随着距离最近的茅元仪和曹变蛟走进那座临时建筑,李自成等稍有点名气的海外军团指挥陆续到达,正在外游荡的查干巴拉和多尔衮紧急收拢军队。全军将士仿佛是明白了点什么,开始磨刀霍霍严阵以待,他们就等着那小胖子心情一好,突然改变决定不再跟倭寇继续玩下去了,好立即荡平倭岛。

可惜的是,现实永远离美好的愿望很遥远,从镇国将军那窝棚里传出来的消息让全军上下沮丧不已。皇帝下旨了,要急召镇国将军回国述职。所以这小胖子正在安排撤军事宜呢。

难道是哪里又冒出来了不开眼的敌人?这个想法让全军将士怒火中烧,却也无比兴奋。那突然在倭岛上空弥漫开来的杀气,吓得远在新京都的政仁跟德川忠长差点这辈子都没法配种。

“哎……”摊坐在椅子上,朱由骢一个劲地哀叹着。说实话倭岛这破地方他早就待腻了,却一直控制着自己对家人的思念没有离开。

一个倭岛是不值得他顶着大明镇国将军的名头跑来闲逛这么久,他不回大明的原因崇祯和朝中jiān佞虽然没法认同却也是知道的。作为一个意外出现的搅局者,他虽然没什么能耐却也希望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贡献出一切,但他不愿意留下过多的个人印记。这个时代应该是属于大明的时代,所有的辉煌应该是华夏民族共同创造。

但让这个无耻的小胖子没想到的是,那个坑弟的崇祯居然比他还要会胡闹。想出个那么不靠谱的借口来调他回国。而包括张家姐妹在内的所有人,竟然还真接受了这种荒唐的理由。

“将军,不是属下多言,您还真就该奉旨回朝了。”作为朱由骢的首席军师,南居益也是知道其中原由的。但他还是率先站了出来,并表示了对皇帝的支持。来了倭岛这么久杀人到是杀过了瘾,但天下这么大哪能老呆在这破地方呢?他琢磨着,怎么也得在有生之年跟着镇国将军把大明疆土扩大一倍再说。更何况,皇帝这次说的那事的确也很重要。

“将军。南方兵团的十万大军和卢大人招募的三万新兵都已经抵达棒子国完成了集结,您还有啥不放心的?”孙传庭在海外军团的身份只是实习生,真正属于他的位置是zhōngyāng集团军的一师之长。反正他还得留在倭岛上继续折腾出一支恶魔军团来,那就顺便再帮皇帝一个小忙呗。

“哎……”无耻!败类!这俩家伙好歹也算是自己的心腹了。怎么就能帮着皇帝说话呢?朱由骢翻了翻白眼,最后还是只能无奈地叹息。

“将军!您就别哎了成不?这一阵一阵地让人揪心!”倭岛上能抢的地方都抢过了,几座已经探明的银山金矿也都被大明商队接手过去,李自成和他那海外兵团的土匪们实在没什么事好干。早就等着朱由骢为他们选择下一个打劫目标了。“不是末将罗嗦,咱几个人的娃可都会叫爹了啊!”

崇祯这次调朱由骢回国的理由非常传统,他当然不会告诉这死胖子是要进行报复。虽然朱由骢头上顶着的依然是镇国将军这种低级爵位。他也一直在努力让自己不要显得那么引人注目,但不可否认的是用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来形容他现在的地位已经太过谦虚。

从朝堂到民间所有人的目光总是会不自觉地落在他身上,甚至连崇祯这个做皇帝的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把他视为jīng神支柱。即便不提他当年拯救大明江山于危难,也不去考虑他亲率大军收复辽东除掉了大明的心腹大患,更不讨论他以一敌百将危害沿海地带多年的倭寇彻底消灭还没花一两银子租下了人家几座破岛。仅他征战多年拓地数千里,却没有为大明百姓增加任何负担这事就够让人感激的了。更何况还有来自官方的最可靠消息称,大明正在实施的各项利民改革都是由他在幕后推动并提供支持的呢?

而罗伊爵士等西方盟友的再次到访,更是让朱由骢的声望被推向了及至。百姓们可不知道那些家伙背地里打的什么主意,他们只知道根据迂腐的文人所言,华夏数千年来送出去的女人不少,强汉有昭君盛唐有文成,那都是拿自家的公主去换取一时的安宁。但象大明镇国将军这样不动一个手指头,就可以让万里之遥的番邦异族主动送上最动人的公主到大明和亲,还顺带恬着个笑脸来花大价钱购买破烂的事,他们真没听说过。

然而,声望过高也会造成危害。大明百姓这几年的生活好了,自家的后生也被强征进了官学念书识字,闲得无聊的他们也会坐下来讨论下家长里短。在不经意见,他们发现那个万众瞩目的镇国将军居然无后。

这还了得?无论是儒家道义还是民间习俗,正统嫡传那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在彻底转变观念之前,一个家族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都需要这种凝聚力来发挥着稳定一切的作用。虽然大明的皇帝现在也没立太子,但百姓们不着急,毕竟有那么多皇妃在小皇子也有了那么几个,说不定皇帝哪天心情好了就拧一个出来呢?

但镇国将军就不同了,他到现在为止也就两位夫人还都没生育。别看镇国将军现在才二十岁出头,讨论继承人什么的是稍微早了点,但华夏民族流传了千年的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不是说着玩的。而古人更有未雨绸缪的习惯,而镇国将军无后这个发现不但让普通百姓感到了惶恐,就连军中也开始出现了不安情绪。

受到这种影响,崇祯皇帝仿佛也意识到自己亏欠了这位替大明消除各方隐患的弟弟太多。再三考虑之下,他觉得在倭岛上训练新兵这种事不需要那个小胖子亲自盯着,干脆就把他给调回来休息休息,顺便生一打儿女来给崇祯封赏着玩。

而为了不让那个死胖子有机会耍赖,朝廷再次发出了十二道金牌令箭。也为了让天下百姓知道朝廷现在有钱了使的不再是前些年那种破木板,传旨天使每到一地都会把那足有半斤重的令箭挂高捧在手上臭显摆,顺带地也会把皇帝的圣旨宣读一下。

崇祯这招够狠,明告天下让那小胖子不得不遵旨回国。虽然朱由骢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声望,却必须顾忌耍赖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一旦百姓们误会他要拥兵造反的话,人心惶惶之下谁还有心思配合朝廷的改革措施?

“将军啊,征战这么多年,您还有啥好怕的?不就是生个娃么,瞧您这脸都快能挤出水来了。”左良玉是比较善解人意的,他接着补充道:“要咱说啊,既然两位夫人都不反对您纳妾,这趟回去就干脆再娶几房……”

“滚!”还娶呢?让朱由骢头疼的不是调他回国,反正倭岛上也没什么事可做了,回去跟那两个祸水躲在小院子里画眉为乐也不错。但他才刚过二十岁,他可还没折腾够,造人这事好象也太早了点?

“将军!您还是回去吧!”查干巴拉和多尔衮也站了出来,此次倭岛战役这俩祸害可是连砍带买地弄到了三百多万个脑袋的,即便是要继续打劫,那也可以趁这个机会赶在名额用完以前先回去给自己多留点种。

“将军……”这次负责宣旨的可不是宫中太监,而是那个同样不太安生的孙奇逢。只听他一本正经地道:“这鼓励生育的办法可是您提出来的,若连您自个都不遵守的话,那可真会让天下人寒心,更会严重影响到大明的改革进程,还会……”

“想想,你们让俺想想成不?”朱由骢现在真的是yù哭无泪了,原本他召集这么多人来为的是商量出个办法把这事给糊弄过去,可真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一章宝山拍卖(上)

不管朱由骢打的是什么主意,有了崇祯那则圣旨在,再加上手下兵痞的轮番忽悠,他回国述职这事已经不容更改。

崇祯六年十一月十三日,海外军团在留下十万骑兵等待从国内调来的那十三万新兵后,李自成等人率主力部队随同正规军一起开始了撤离。

对于倭岛,朱由骢再没什么好惦记的。他只承诺一年内不主动发起大规模做战,但并没有禁止新来的那些将士顶着商队名头跟倭寇玩反游击战,而秦良玉的南方兵团将来要应对的作战环境本来就是人口稀少丛林茂密的南亚地区,正好借这个机会多锻炼一下。

至于镇守倭岛的将领么,那就更没什么担心的。如果没有朱由骢在这里束手束脚,非要在这倭岛上割什么韭菜,从而限制住了手下大军的行动。那个自称有个六表哥的五姑姑的四外甥的三叔叔的……也不知道绕了多少弯的亲戚被倭寇给杀害过的孙传庭,早就向李自成借兵把这倭岛给犁上了数遍,海外军团能带走的也肯定不止那三百多万颗人头。现在朱由骢一走,解除了封印还统帅中央进团军三万新兵的孙传庭,会让倭寇知道什么叫做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而此次奉调率领南方兵团前来训练的家伙虽然是两员老将,但他们在另一个时空中名头却实在不小。被称做疯子,能把李自成给困在陇州不得不诈降的贺人龙;五天内三战三捷,揍得张献忠丢下三员大将狼狈逃窜的郑崇俭。就这俩相互攀比战功的祸害凑一块,那是谁碰上都会有个头疼脑热的。

倭岛百姓不会这么快就忘记这支恶魔军团曾经创造的辉煌,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后,死亡对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但那死胖子也太过分了点吧?只因为他心情烦闷,就可以下令全军一字排开从江户城到下关港扫荡前进?虽然这次他没食言而肥。麾下的恶魔也只打劫不杀人,仅沿途抓走几万倭女了事。但那些好不容易盖起来隐藏着的破草棚都被烧掉了,这大冬天的叫人怎么熬?

政仁跟德川忠长也不会忘记,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永远面带笑容的胖子到来,他们一个还得继续呆在庙里做和尚,而另一个更可能变成了自家兄弟刀下的冤魂。现在虽然还是没能做到醒掌天下权,但至少可以号令全城,更过上了衣食无忧醉卧美人膝的逍遥日子。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他俩认为这个大明来的镇国将军是大好人。为了表示感激。在大军路过新京都的时候,他俩甚至申请了出城十里相送。

崇祯六年十二月初五,近六十万出征倭岛的大明军人陆续登船回国。此战他们除了胜利以外带走的就只有数不清的真金白银、数十万倭寇女和无形的杀气。而留下来的东西那可真是不少,宽恕这种东西值不了几个钱,大明也不好意思拿出手。到是那永无休止。会一直着陪伴倭岛民族直至它们彻底灭亡的痛苦还比较适合。

经过大半个月的航行,就在中军主力即将抵达的时候。那个尝到了猛士归心甜头的崇祯又出现了。虽然这次他不可能再送出一座承天门。也不可能再建一座忠烈祠,但皇帝率朝廷大臣出白水洋亲迎凯旋大军的举动还是让不少将士感动落泪。

没有花费重金场面恢弘的欢迎仪式,但皇帝却给了将士们最需要的尊重。军中的那些文化教员也解释过了,镇国将军率领大军东征西讨为的不是耀武扬威,而是想让大明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

现在大明兵强马壮,平定倭岛这种小事不值得劳民伤财地搞庆祝。有了朝廷发的那种巴掌大小的勋章就行,百姓们还是忙自个的去。大明朝廷这些年是富了,可那些金银上都浸透着将士们的汗水甚至鲜血,如果朝廷能把每一分银子都用在刀刃上。让大明百姓过上幸福的好日子那就足够了。

“老鲍,你这一大清早的就跑来码头干嘛?”连续好几天,殷德贵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宝山所外的码头跑。没办法啊,这年头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前些年北地刚刚平定,朝廷刚下令废除贱籍,禁止大明子民以歌舞为生的时候,继承了祖业从事青楼经营的他还能凭借鞑子带来的新鲜感撑撑场面,勉强维持生计。

虽然这个时代的青楼是属于功能比较齐全的娱乐场所,不仅限与解决生理问题。但稀罕劲一过,那些唱个小曲都老是跑调的鞑子可真没啥吸引力,如果再不能完全恢复传统的经营项目那他就真要破产了。

要说这鞑子女人也不是不肯从事皮肉生意,但现在大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