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福王 >

第191章

大明福王-第191章

小说: 大明福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场暂时无法公开的谈判,更是没让大明帝国得到一点好处。出钱出力还要调动那么庞大的军队。换来的仅仅是毫无意义的空口许诺而已。就那些已经被镇国将军给盯上了的地方,还需要获得别人的同意才能占领?大明海军真想收拾荷兰舰队,用得着安塞尔搞里应外合?

不过。谁让大明帝国是个文明国度呢,吃亏都成习惯了。老祖宗也说过,君子要成人之美,别人开心了自己也才能快乐。所以,对于这次谈判的结果崇祯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满意归满意,该发的牢骚还得在私下里宣泄一下。

“骢弟,这个条件你也答应?”崇祯才没那工夫去审查采购合同什么的,他只需要知道那些破烂到底换了多少钱就成。但其他的几份和约跟安排,则实在让他感觉有点不高兴。

“皇兄,您看清楚点好不?那可不是俺签的字,要找您得找熊文灿!”连续忙了好多天,朱由骢这还是在谈判开始后第一次进宫,正巧赶上崇祯心情比较好同意设宴犒劳众臣。嘴里嚼着八宝熊掌,右手夹着块金钱鳘,眼睛盯着满桌子的山珍海味,朱由骢还是用余光看清楚了崇祯手上的那本奏折。

“臣启圣上……”熊文灿没有等崇祯把眼光落在自己身上,就将面前的美酒一饮而尽,然后壮着胆子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

在东番岛设立番学馆,并允许西方盟友自由进出,这也是熊文灿的无奈之举。虽然这次从西方拐来了不少的儿童,但要让他们承担起文化侵略的重任还需要等待些年头。这事大明不着急,但西方盟友可等不了啊。有那么巨大的利益摆着,他们也不可能每次都组团前来采购,所以要求大明帝国为他们修建一所专门的语言学校还真就不过分。

从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大明现在不能让西方商人参观的东西太多了,与其让他们在国内四处溜达,还不如选个地把他们给集中起来管理。本来琼州府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那里已经被朱由骢划为了军事重地,是严格禁止外人在未获得允许的情况下进入的。

既然是这个目的,崇祯也不好意思再坚持什么。只能忍着心疼大笔一挥,数万两银子的拨款就这么没了。但他也没忘交代道:“这个番学馆可别给朕修太好,除了咱大明教职员工的住所外。其它地方意思一下就可以了!能省就省点!”

“臣领旨!”具体负责实施的孔衍植没提出任何异议,那是给西方盟友学习用的地方,又不是大明自用的官学。修得太豪华了,人家赖在里面不走怎么办?

“那这一条呢?只派五万人过去,能站得住脚?”花点钱是小事,但对于朱由骢的做法崇祯还是不能理解。文化侵略,宗教战争……等等一系列的事都和西方有关系,这个死胖子居然在奏折里明确提出不再继续增派兵力。

“臣启陛下,此策乃老臣于众位同僚商议的结果!”朱由骢既然一直视西方为最大的威胁,现在有了机会他能不想吞下那个地方?而阻止他这样做。并最终让这个穷兵黩武的死胖子放弃原有计划的正是韩爌等一票不务正业的老滑头。

“韩爱卿?你这又是何意?”很怀疑这老家伙是在替自己的徒弟背黑锅,崇祯其实也想趁这个机会把对手给彻底消灭,即便现在做不到也应该在那边布好局。

“就目前而言是,臣等建议留着他们为了让我大明君临天下……”

要发动一场足以改变整个世界格局的战争需要很多条件。当初朱由骢提出的那些要求,大明都可以自己解决。有了已经实施的鼓励生育政策和不断涌现出来的隐户,人口问题将不再是最大的麻烦。以大明帝国现有的疆土而言,战略纵深也根本不是问题。支撑大规模战争所需要耗费的资源,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而正在开展的工业革命,将为大明帝国提供这个时代最为完善的后勤保障。粮食虽然是一个短板但保证自给能力还是足够的。或许吃得不太好,但绝不至于让前方将士和国内民众饿肚子。

但还有一个问题是大明自己无法解决的,盟友状况将直接决定大明军队的作战环境。一个四面树敌的国家无法长久地存在下去,当全世界都联合起来反对大明的时候。即便有再强大的军队也难以兼顾所有战场不失。

所以大明需要盟友,强大的盟友不需要太多但必须存在。这些盟友可以协同作战分享利益共担风险,甚至有能独力发动战争。而那些弱小的不为人所重视的盟友,也不能或缺。别看他们在战场上帮不了什么忙,却能提供道义上的支持在背后摇旗呐喊,减少大明所受到的指责。关键时候他们也能替前方做战的大明军队提供补给。

弱小的盟友可以用傀儡来代替,但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帮大明背黑锅的盟友还真就不太多,西方那些有着一定战斗力,又具有侵略传统的国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需要一直把他们给留着!”受到了朱由骢的影响,崇祯对于潜在敌人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同样认为没有敌人的大明才是最安全的。

“臣启陛下,为我大明永远屹立在世界的颠峰,为我华夏民族的千秋万代计,也必须留着他们!”这个问题困绕了韩爌很久,直到最近他才和那群老滑头讨论出了解决方案。“养狼!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养一群白眼狼!”

因为出了朱由骢这个妖孽,大明帝国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所应该拥有的一切,有了他们这一代人打下的坚实基础,君临天下不再是一种自大的奢望,但这样就够了吗?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很容易就安于现状沉迷于享受之中。

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之内,大明帝国可能都是最强大的,华夏民族也会因为这个帝国而成为最高贵的民族。但做到了这一切之后呢,没人愿意被永远地踩在脚下做奴仆,那些被征服的民族也会吸取教训在暗地里发展出自己的科技,产生出自己的英雄,他们也会在忍耐中爆发。那个时候的华夏民族还能够继续保持现在的优势吗?

韩爌不能做出回答,但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给子孙留下庞大遗产的时候也埋下隐患,让他们随时感受到压力,永远不敢骄傲自满。除非有一天,后代们找到了新的目标,发现了更加强大的敌人而愿意奋起直追,继续推动整个民族的发展。

“养狼?”默默地念叨了好几次,崇祯突然眼前一亮,做出了决定。“好!朕就给后代们养一条随时要命的恶狼!朕会把这做为国策,将西方诸国列为不征之国。刺激对手发展的科技同时,也让我华夏子孙不敢懈怠!”(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七章伴君出游

连续大半个月,通往澳门的所有官道上一支支庞大的运输队往来穿梭,随着最后一批货物开始进入广东境内,在大明呆了大半年的西方使者们终于离开了。原本他们不会走得这么快的,毕竟送了那么多公主过来,他们还在琢磨着是不是该让大明方面开个收据,或者让那个得了便宜的昏君给点优惠待遇。

可负责外交工作的熊文灿熊大人说了,大明是礼仪之邦,皇帝娶亲更是头等大事一点也马虎不得。为了能够让西方来的公主们有足够的时间学会宫廷礼节,避免在将来因为犯错而受惩罚,更为了体现大明帝国对盟友们的尊重。所以,大明决定再用大半年的时间,为这些远离家乡的公主筹办一场豪华婚礼。

届时,大明会敞开大门欢迎西方使者们的再次到来。虽然不稀罕陪嫁什么的,但熊大人还是好心地提醒各国使臣,下次来的时候最好把炮给拆了船上装满银子,这样才能购买更多精美的商品回家。

当然了,这样的解释也只能哄哄那些西方盟友。在明代,纳妾其实是不需要进行任何仪式的,东汉大儒郑玄在为《礼记》注释的时候就说过,“妾合买者,以其贱同于公物也”,妾的地位虽然比小三高点,但也很少有人愿意敲锣打鼓地迎进家门。而皇帝做为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想要个小老婆就更简单,用斯文点的话来说那叫宠幸,完事后心情好就给个名头,心情不好也不用承担任何后果。

熊文灿之这么做,并不是皇帝要收的小老婆有点多,而且来头都还不小,所以需要给娘家人面子。他仅仅是在替施维拉和安塞尔的主子找借口,让他们能利用参加婚礼的机会。派出更高级别的谈判代表。

“骢弟,你这吃相就不能斯文点?”南京城,一座极其普通的酒楼上,风度翩翩的公子哥盯着同桌哪个正在狼吞虎咽的胖子,很想抽他两巴掌。这都什么人嘛,才让他陪着逛了半天街,就跟饿了一整年似的。

坐镇南京这么多年,崇祯一直是在皇宫和朱由骢家的王府之间溜达,最远的一次也就是去帝国学院呆了两天。现在西方盟友们已经离开,朝中大小事务也有那一票奸佞打理着。闲得无聊的皇帝终于能抽出空带着某个无耻的胖子在城里玩起了微服私访。

“斯文?俺这是在吃饭,又不是跟人谈判,那么讲究干嘛?”朱由骢是经常跑宫里去蹭饭,但象这次需要皇帝亲自讨银子请客的事他也是头一次遇上。拧着最爱吃的酱肘子,朱由骢口词不清地嘀咕道:“这里更非洛阳,认识俺的人可不多。”

“行!你吃!撑不死你,为兄的就再在给你叫两桌来!”虽然是第一次逛街,但崇祯这次还真没忘带银子,出宫的时候周皇后可是准备了好几百两。让他身边那几个不起眼的侍卫给背着。

“还叫啥?吃完这个肘子就差不多了!”朱由骢很想看崇祯付不出银子时的窘样,无奈这个时代的物价太低,那几百两银子买的食物足够他这样吃上一整月。

“不吃了?那为兄的可结帐了哦!”皇帝苦皇帝累,皇帝忙了这么多年只捞到三天假期。崇祯还想着多逛几处地方呢。朝着雅间外吼道:“小二,结帐!”

“二位客官,酒菜可还满意?”楼下的店伙计一脸笑容走进了雅间,点头哈腰笑道:“承蒙惠顾。一共是十六两七钱银子,多谢了!”

这么大一桌子菜肴外加两坛女儿红味道都不错,价格也的确不便宜。但皇帝花十多两银子请客这事说出去很常丢人。第一次逛街的崇祯犯起了傻,有点不敢相信地质疑道:“多少?”

“这位公子爷,您看啊,这可是最新鲜的海参、石斑……”听到人家说的是外地口音,店伙计害怕被顾客认为自家开的是黑店,赶紧解释道:“我们这里的价格可是全应天府最公道的了,不信您可以打听打听……”

“这位小二哥,你误会了。朕……”发觉自己说错了称呼,崇祯连忙该口道:“真的就六两七钱?这么大一桌子菜,你确定没算错?”

“嗨!瞧您说的!”放下了心思,店伙计估计这个公子哥应该是属于白痴那一类的。“哪能错呢?小的虽然没什么学问,但也在官学开办的那个夜校念着书呢,若是这么点小帐都算不好,那还不得被人家给笑话死?”

“哦……”听到这话,崇祯满意地点了点头。当初孔衍植提议在各地官学开设夜校,方便那些白天需要为生计奔波的百姓接受教育的事,在朝堂上还引起过不小争议。大臣们主要是害怕百姓们太过忙碌抽不出时间来学习,而让朝廷浪费资源。但现在看来,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只要有机会百姓们是愿意去接受先进知识的。

皇帝当家却很少过问物价,从他手里花出去的银子向来都是以万为单位。店伙计无意间的这句话又让他圣心大悦,也不打算再多说什么让自己显得很无知。

“不对吧,这鱼怎会如此贵?”店家今天的运气不是太好,陪同皇帝和镇国将军逛街的是新上任的兵科给事中吴麟征。虽然海盐不出产石斑,但他对于海产品的价格还是大体上知道一点,即便是在嘉兴府最豪华的酒楼里也不可能象这里一样卖到二两银子。

“这位客官,您有所不知!贵的不是这鱼,而是一路上舟车劳顿的花消。”店伙计进一步解释道:“这还是当今皇上圣明,允许商户们走海路过来。否则您要赶上前些年来啊,我们这小店可没这稀罕物,要吃您得去兴泰楼那种大地方,而且比这还小的人家得找您要十两银子!”

“既是如此,那到也公道!”都说要打听消息得去茶楼酒肆,但崇祯今天是出来逛街的,他可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这里。听人家说,哪有自己去看的真切?如果不是来这里吃饭。怎么知道夜校已经如此受欢迎,而原本是为了能更方便从西方盟友家掏银子的政策,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给大明百姓带来了实惠?

“这位公子爷……”皇帝已经显得不怎么耐烦了,吴麟征也只能乖乖地从随身包裹里掏出银子付帐。但看着那一大锭官银,店伙计却显得有些腼腆。

“怎么了?可是这银子有何不妥?”吴麟征手上拿着的可是皇后的私房钱,怎么也不可能出问题。

“不是!不是!小的这就去给您找银子去!”吴麟征的样子还真有点让人害怕,店伙计接过银子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吴爱卿,你这张驴脸就不能改改?”所谓近墨者黑,跟朝中的那票奸佞呆久了,崇祯还真不习惯身边带着这么个不苟言笑的跟班。“难怪吏部和刑部都推荐你最适合去法学院那边进修。你这样子也只能坐在堂上审案,否则实在有损朝廷官员的亲民形象……”

“臣谢主隆恩!”这都什么逻辑啊,感情成天跟那些奸佞一样嬉皮笑脸的,不把你这皇帝当干部才合格?但去法学院深造,学成后秉公执法伸张正义,这还真就是吴麟征的最大愿望。

“笃笃……”很轻的两记敲门声,在获得允许后一个老者走了进来。“老朽是这里的掌柜,敢问这位公子可是从北地而来?”

“我家公子从何而来,跟你有甚关系?”为了能顺利地让皇帝把自己给踹进帝国学院。吴麟征的那张驴脸拉得更长。

“本公子是由京城来的,有什么问题吗?”狠狠地瞪了吴麟征一眼,崇祯自己接过了话头,打算再也不给这家伙吓人的机会。

“没有!没有!公子您衣着华丽。身边仆从又鹰扬虎视,显是大富大贵之人。既然您来自北地,可否容老朽斗胆问一句……”不敢再看那边铁青着脸的吴麟征,掌柜的陪着笑脸对崇祯道:“请问公子您可有朝廷新发的宝钞?”

“宝钞?”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崇祯在这件事上做得极其谨慎,到目前为止朝廷一共让研究院那边试印了不到两千万两。而且为了防止对大明国内的经济产生不良影响,现在也只是发放给了倭岛那边的商人。让他们在交纳朝廷税收时使用,根本不可能在市面流通。这个小小的酒楼掌柜,怎么可能会问这个东西。

“对!对!就是宝钞!敢问公子可有?”害怕人家拒绝,掌柜的赶紧接着道:“若您能用新宝钞结帐,老朽愿给您打九折!若您手里头还有多的宝钞,老朽也愿意按十比九的价格跟你换!”

用现银亏着本地换宝钞?这掌柜的该不是忙糊涂了吧?崇祯也不明白市面上根本就还没流通的东西,这人拿去能干什么?

“俺这里有宝钞,也可以换给你五百两,但你得告诉俺换来干嘛!”那种花花绿绿的纸片对崇祯没什么吸引力,他更喜欢看到满屋子堆满了金银财宝,但朱由骢第一次见到后就已经爱不释手。在研究院呈送样品的时候,他也费尽唇舌从朱启骥那里骗了两张最大面额的来。

为了能够提高新宝钞的防伪效果,这次研究院抽调出数十名特级大师负责这项工程。为新宝钞专门研制的红蓝纤维纸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