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暴-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升旗,开炮!”快意归快意,罗九河并不准备就此收手。
这五艘战船,是俞国振手中能使用佛朗机炮的全部战船。它们停在离岸边只有十丈处,船头上的佛朗机炮装入子母铳,随着罗九河的船上升起了炮旗,各船便先后开火。
隆隆声里,十二门佛朗机炮先后喷出成百上千枚弹丸,在这不过三十余米的距离内,这些弹丸仍然保持着可怕的破坏力。
岸边被开始爆炸吓傻了的几十个峒人,象是被镰刀收割过一圈般,顿时全部矮了一截。
密集使用火炮,哪怕是威力有限的三百斤佛朗机炮进行近距离霰弹轰击,在岸边下了一场死亡的铁火之雨。当这场雨结束之后,整个岸边,已经变成了彻底的血狱。
在三口木箱被引爆之前,岸边原是有百余名峒人,都是峒人中的勇士,但现在,只有一个峒人还站着。
这个峒人浑身上下已经没有一块完整的地方,衣裳被铅子撕成了碎片,他愣愣傻傻地站着,向着海中伸出了手。
“妈、妈妈……”他口中发出如此的声音,然后人向后倒下去,倒入一片血肉泥污之中,唯有那只手,还顽强地伸向天空,仿佛是等待他母亲将他拉起。
海风中瞬间就充斥着硝石味与血腥气息,罗九河嘴巴又是弯了弯,他轻蔑地看着岸上完全傻愣的黄茂一眼。
刚才还在张口大笑的黄茂,到现在口还没有合拢,仍然保持着那笑的模样,只是眼里全满是恐惧。
“清膛,换实心弹,准备。”罗九河下令道。
佛朗机炮比起红衣大炮,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射速更快,一般每门炮都配有四到五枚子铳,放完一炮之后,稍清炮膛,便可以塞入子铳,再放第二炮。不过数分钟之后,第二轮炮击又开始,不过这一次效果就差得多了,事实上,一枚都没有命中。
最近的一炮,炮弹落在离峒人约七八丈的防城江中,激起的水花,倒是浇了黄茂一脸。
这水也把黄茂浇醒了,他发出狼嚎一般的声音:“汉狗!”
“奸诈!”
“无耻!”
骂声响起了一片,罗九河却甚为得意,他回过头,对着身边的家卫道:“小官人过去常跟我们这些第一期的家卫说一句话,敌人的谩骂便是对你的赞誉,敌人的憎恨便是对你的畏惧……看来今天咱们做得不错!”
“司局,咱们要不要上去再给他们来一下,看他们这模样,只要我们一个冲锋,就可以击溃他们了,剩余的,便是抓俘,咱们窑里还少些劳力呢。”一个家卫跃跃欲试。
罗九河心念大动,然后他笑着摇了摇头,这种事情还是算了,若是自己出现伤亡那可就不合算。
他又看了一眼海边的血狱,心情十分平静,与上回新襄寨之战时他曾经出现的动摇不同,这一次,他冷酷而坚定,没有丝毫犹豫。血的历炼,能让人快速成长,能锻去人性格中的软弱。
“黄少峒主,今日送你们的礼物,你们还满意吧?”他扬声喊道:“我们寨主还有一句话,让我转告黄少峒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屠人!”
“汉狗,卑鄙的汉狗,我们会报复的,我们必将报复……你不要高兴得太早,我会杀了那个姓徐的汉狗……”
“哦,说起此事,小官人还要我转告一句,这几日徐先生就多谢招待了。”罗九河说完之后,便转向身后的家卫:“瞧,你们的准头就这般模样,起锚,升旗,咱们回新襄了!”
船队调头而去,水手们欢声笑语,也不知是谁起的头,众人唱起了歌来。海风将歌声传到了岸上,禤祚汉话最好,听得清清楚楚。
“……汉马援,伏鲸波,石塘万里今属我,明海疆,有郑和,七下西洋慑万国。孰言中华唯中土,海上亦有好男儿,手把红缨长鲸缚,腰悬龙泉敌舟破……”
歌声渐远渐消,禤祚虽通汉话,却不解汉歌,只觉得这些海上汉人唱得粗犷豪迈,自有一种睥睨一切的气势。
“少峒主……”
“哇!”
黄茂一口血喷了出来,整个人向后栽倒过去,禤祚慌忙将他扶住,他支撑着站稳,然后将禤祚一把推开。
“回……回寨,回寨!”黄茂下令道,同时,他的眼中有一种难言的恐惧。
他在最得意之时,被人击破,这种打击,让心高气傲的他难以忍受。更重要的是,他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清醒,一件让他揪心的事情,盘绕在他的脑海之中。
汉人的寨主,那个诡计多端的俞国振,他没有出现在这里,他会在哪儿!
这个问题,象只毒蛇,疯狂地咬着他的内心,注入剧毒的汁液,让他无限痛苦。
禤祚也同样想到这个问题,因此他眼中也满是恐惧,就在峒人准备撤走之时,那些安南莫氏的援兵首领却走了过来:“黄茂,你这边是怎么回事,为何会中了计,害得我折损了不少人手,还失了三头战象……这个损失,你得赔我!”
“莫小王只管放心,所有损失,小峒都会赔偿……只不过如今还有一事相求,莫小王请随我回寨,一应赔偿,都到我寨中取就是。”黄茂抹了嘴角的血迹,用沙哑的声音道。
来时可以顺防城江而下,来得速度较快,去时就不成了,不仅木排与船的速度较慢,而且遇着险滩之时,还需要人力拉纤。因此,尽管黄茂归心似箭,可直到半夜,也没有回到自己寨中。这个时候安南莫氏的援兵不干了,他们也是奔行了数日,这才赶来相助,饥累交加之下,一个个嚷着要歇息吃喝。
黄茂也只能下令扎营休息,准备吃喝,扎腾了半宿,次日大早他催促莫氏援兵动身,结果又是遇到了一个大白眼。直到日上三竿,莫氏的小王莫敬耀才慢条斯理地表示,可以动身了。
动身不过十里,莫氏援兵又开始嚷着午饭,这一次黄茂依然忍了。他不忍不行,在海边的经历,让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若他猜想是真的,那么在他的寨子里,可能会有更多的敌人在等他!
他却不知,当他还在途中迁延时,将岸已经回到了时罗峒。
“这是……谢礼?”时罗峒峒主黄浩看着那些金银器物,犹豫着道。
“正是,我家小官人说了,多谢黄峒主相助,我们已经攻破了那黄茂的寨子,夺了些物什,只可惜我们人少,所运有限,要不然,便可以多带些来给黄峒主充作谢礼。不是黄峒主相助,我们也没有那么容易诳黄茂离开……哦,对了,黄峒主上回送我们的一些东西,也被不小心遗漏在黄茂的寨子里了。”
原本黄浩脸上是尴尬的笑的,可将岸最后一句话说出,那尴尬的笑顿时变成了惊愕:“你这话何意?”
“没啥意思,我们穿着时罗峒的衣裳进的峒寨,不小心遗漏了些东西在那里,不过黄峒主只管放心,寨子里人已经被杀尽了,不会留有什么纰漏。”将岸满脸都是笑。
黄浩有心不相信将岸所说,但是他的人已经看到了徐霞客,这证明新襄寨确实是从黄茂手中救出了徐霞客!
“我一直待新襄有如亲族……”黄浩脸色沉了下来:“你们便是如此回报我的善意?”
“黄峒主待我们有如亲族,我们感激不尽,故此礼物不断,比如说,我们在黄茂的寨子里见到了黄峒主的人,我们也都是善待的。”将岸皮笑肉不笑:“峒主方才的话,在下不大懂,不过我们寨主肯定懂的,因此他来此之前,叫我对峒主说一声,若是峒主觉得自己这边吵得慌,也可以到我们新襄去小住。”
黄浩眼珠转了转,终于挥手:“此事不再提了……黄茂死了没有?”
“让他侥幸逃了,不过他实力大损。”
“好,这厮胆敢到我时罗峒疆界中扣押我与俞寨主的客人,实在是胆大妄为,我就去将他提来,献与俞寨主陪罪!”黄浩道:“贵使先请回去,我的还礼随后就到!”
(在大伙的帮助之下,我们在分类月票榜上站住了足足一周,这一周里,已经停滞不前很久的高订、均订,终于涨了,高订过了两千,均订过了一千二……现在是第二周了,每多站一天,都是我们赚的,都是各位读者对老雷的巨大支持,所以,请大伙投出自己手中的月票吧!)
……
第二卷一七一、破此拘束海天空(十)
更新时间:20127922:19:42本章字数:5085
一七一、破此拘束海天空(十)
(开头就求月票,因为已经跌到分类榜的最后一位,而我们离第七第八的录事参军巨、明辉巨只差十六票,领先第十一位的老虎巨只有一票……这是个绝对不安全的位置,求大伙当一次托举哥,把我往上推推!感谢孤雁=死、李广堰打赏)
“小官人,你说真的打得起来么?”新襄寨的书房之中,齐牛挠着头,向俞国振问道。(《)
“黄浩此人,贪财好物,狡诈多智,老将和他说清楚之后,他便知道他利用我们新襄寨替他削弱如昔峒的念头已经被看穿了。”俞国振停下笔:“而我们留在黄茂寨子里的东西,足以让黄茂认定,时罗峒是与我们勾结在一处,黄浩派人告诉他的,是假消息,狠狠地耍了他一把。”
“黄浩意识到如昔峒与他翻脸是必然的,那么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在翻脸之前多占点便宜,多削弱一些如昔峒。黄茂那寨子离得他不远,又刚被我们破过,不就是一个可以捏的软柿子么?”俞国振笑道。
“九河他们说,黄茂那边有安南人,还有战象!”
“那正好,捏软柿子捏到铁柿子,他受了损失,更需要我们相助……怎么,老牛,你今天为何会问这些?”
齐牛沉默了一会儿,他往常一惯是什么都不问,只要小官人一声令下,那便坚决去执行的,但这一次不同,黄茂寨子里的妇孺临死前惊骇的面孔与无助的神情,仍然浮现在他眼前。
“小人……在想着,寨子里的妇孺。”他低声道。
虽然他声如蚊蚋,俞国振却仍然听到了,愣了一下之后,俞国振坐正身躯:“老牛,年底我要回襄安,此次回去之后,可能便要将襄安所有的妇孺都带到新襄来。”
“是。”
“即使不带她们来,如今在新襄寨里的,有高婶,有小莲,有思乙道姑。圣堂你以为……黄茂想不想攻破我们的寨子,若是他破了我们寨子,高婶、小莲和思乙道姑她们,会是个什么结果。”
齐牛悚然动容。
跟着俞国振之后,他们几乎战无不胜,即使有人敢来捋虎须,结果也必是被抽得鼻青脸肿。屡次胜利之后,齐牛几乎忘了,万一他们失败,结果会是什么样。
见齐牛脸色大变,俞国振没有再说什么,这事情,要他自己去想明白才行。
俞国振自己很清楚,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对于中华来说会是一个什么后果,那种黑暗得几乎窒息的梦,就算是到了钦州之后,偶尔也会来纠缠他。他的床头之下,始终藏着一柄刀。
凡是阻碍他改变那悲惨历史的,他只有一刀。
小莲端着杯子走了进来,她见着齐牛,便横了一眼:“老牛,你这次又让小官人亲身涉险,这笔账,我给你记着了!”
齐牛默不作声,俞国振知道他是个性子执拗之人,如今正在想问题,打扰不得,便拉着小莲道:“这事原本怨我,只此一次,以后必不再犯了……对了,那位徐先生如何了?”
“癸泉子道长给徐先生主仆检查了身体,说那位顾仆受惊过度,需要调理一番,徐先生自己倒是无碍……”
正说徐霞客,门外就传来徐霞客的声音:“俞公子,俞公子!”
俞国振书房外,自有模范伙的家卫值守,除了小莲等寥寥数人,其余人要想进入,总得通报。
“请霞老进来吧。”俞国振笑道。
徐霞客一脸兴奋的模样,丝毫没有跋山涉水同时刚经历生死之险的疲惫,他见着俞国振,立刻道:“俞公子,你那个问题,我想明白了!”
“咦?”俞国振愣了愣:“果真?”
“对,我想明白了,为何《山海经》中所述的诸多异兽,如今都已经消失不见,为何孔子还曾见麒麟,如今也是失了踪迹……原因我想明白了!”
“哦,霞老说说,原因到底是什么。圣堂”
“是因为沧海桑田,它们所生存之境发生了变化,而它们自己却不能适应这变化,故此灭绝。”徐霞客兴奋地掏出一个小布包,包里尽是螺壳:“我在峒人寨子里找到了这些,是夹在石缝中的,不是峒人吃剩的……原本峒人所住的群山,应是水下,地面上升,海底变成了山上,故此这些螺类便死了。同样,《山海经》中所载之物,周围生存之境发生了变化,有的能适应,便留存至今,有的却无法适应,终究灭绝。”
俞国振目瞪口呆,这也可以!
“霞老……为何会想到这个?”好一会儿之后,他又问道。
“前几日得俞公子指点,看《钦州志》中所引《杜氏通典》之文,又在峒寨中见过峒寨的风俗。据峒人自言,他们先祖原本是随伏波将军马援南下的将校,后奉命镇守于此,于是世代成为峒主头目。当时老夫便想,原是汉种,奈何蛮习,再一细思,原因无他,所处蛮夷之地,生存之境发生了变化。由此,我再推之……”
俞国振觉得自己下巴有些不稳了。
他重视徐霞客,不仅因为他是大旅行家,更是因为他是如今读书人中的异类,就象已经去世了的徐光启,还有已经成为俞国振挚友的方以智,他们不仅饱读诗书,同时对于探索自然奥秘,有着一种执著的精神。
徐霞客方才提出的观点,简单地说,就是八个字:物竞天择,适者生ff8存!
这也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对于自然科学来说,这是划时代的进步,将之扩展到社会学上,便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只不过,欧洲人是从自然界推演到人类社会,而徐霞客却是从人类社会逆推到自然界,这就是两者间传统文化的差异之所在,比起欧洲人,中华更重视人伦与社会!
俞国振还没有回过神来,徐霞客啧啧地道:“原来是如此简单之事……也就是俞公子洞察玄机,能窥此细微。”
“这只是细微?霞老,你这可不是细微,这是天地演化之道,是万世变迁之本!”俞国振深吸了口气:“霞老,你所说因为身处环境变化而有些生存至今有些则灭绝之事,我用八字言就,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不错,不错,果然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此一语,就道尽天地演化之道了!”徐霞客连连点头,俞国振这八字,确实准确地概括了他的意思。
“霞老,你记得那《杜氏通典》所说,蛮夷之习,类于我中华之上古么?”俞国振又道:“为何我中华得水土膏美之中原、江南,蛮夷则渐僻居于荒山边远之地,无非是我中华圣贤频出,代代有所增进,比起蛮夷,更适应天地之变化罢了。蛮夷不变,我中华能变,故此中华进而蛮夷不进。若是我中华亦不变,则必为后来者所超越,长此而往,便如现今之蛮夷!”
说到这,俞国振声音忍不住提高了一些:“这又是八个字,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他原本以为,就算是徐霞客这般眼光见识的人,也没有那么容易接受他的观点,却不曾想,徐霞客连连点头:“是极,是极,原本就该是如此,上古之时,刀耕火种茹毛饮血,如今只在蛮夷之处才能见到。”
俞国振再次吃惊,还不等他回应,就听到徐霞客又说了一句:“唉,此事我原本早就该想得到,玄扈先生编《崇祯历书》时,便有言道,今之法可更于后,后之人必胜于今者也,这不就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么!”
“啊……玄扈先生竟然……说过这话?”
玄扈先生,便是已经去世了的徐光启,俞国振虽然与他也有书信往来,徐光启甚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