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风暴 >

第160章

明末风暴-第160章

小说: 明末风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对一千七百贼人来说,炸死炸伤的只是少数,可他们本来就是群蛇无首人心惶惶,猛然遇袭之后,震得七昏八素,就在这时,俞国振又下令:“射击!”

爆破掀起的尘土才散去,连绵不绝的火枪声便又响了起来。家卫依旧是居高临下,一排排的弹丸射了下去,那些晕头转向的贼人顿时更乱,转眼之间,贼人已经溃了。

见到这伙贼人四散逃开,俞国振微松了口气,这战算是真正胜了。

此战至此,混世王自己战死,忠心的亲卫或死或擒,其余附庸,则散乱逃亡,已经不足为虑。对于田伯光来说,看着自家小官人一次次获胜,已经不算什么惊奇的事情,而对于孙临来说,虽然每次都觉得俞国振奇计百出,可象这次这般,将贼人诱使分兵,然后再连战连捷,仍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贼人仿佛就象是棋子,而俞国振就是棋盘外的棋手,调动贼人,让贼人自己步入了死路之中。

论年纪,自己比他要长,论读书,自己比他要多,论武艺,自己箭术他拍着马也赶不上,但他只脑子好使一样,就将自己所有的长处都比了下去!

想到这,孙临虽是不嫉妒,却多少有些沮丧。

俞国振没有想那么多,他已经在思考下一步该如何了。他举起望远镜,又向渡口处看去,渡口那边已经乱了,他向着孙临笑道:“克咸兄长,你领着官兵,是去杀贼还是去救百姓?”

孙临刚想说要去救百姓,忽然心中一动,俞国振年初之时招徕人口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因此话到嘴边便又改了口:“我们追贼去!”

他手下的官兵自然更愿追贼,追亡逐北,有首绩可砍,有功劳可拿,解救百姓却是件麻烦事情,况且这些百姓既然落入贼人之后,必是被收刮一空的,辛苦半天,却没有多少好处。

见他如此选择,俞国振叮嘱了一声小心贼人狗急跳墙,便带着家卫下了山,在山谷中寻回马后,便向着渡口处狂奔而来。

“小官人,这收容百姓可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田伯光跟在他身边抱怨道:“咱们随身带的粮食可不多,若是百姓多了,咱们只怕反受其累。”

“是倒是这个理,但既然咱们将断后之敌击溃了,总不能让百姓被余贼带走。”俞国振笑道:“而且,新襄还要人呢。”

“新襄还要人?”田伯光有些惊讶:“小官人不是说,如今新襄已经不是寨,而是一座镇子么?繁华都胜过钦‘州了,若是再进人口,只怕朝廷会聒噪!”

“还有会安,还有更广阔之地。”田伯光因为留在襄安,因此对于俞国振的一些战略,吃得并不透,俞国振也不怪他:“伯光,天下广阔,只守着大明的这些疆域,如何能成!你也与我去过钦‘州,往常你以为那是蛮荒之地,可到了那边就知道,那边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今在钦‘州之南,南海之外,还有的是这般水土肥美的土地,那些白皮洋夷为何万里迢迢劈波斩浪来咱们这边,不就是来占地盘的么?我们若不乘着如今把占住,必然会遗患未来祸害子孙!”

田伯光闭口不说了,俞国振的心情却依然激荡,说服一个田伯光,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要想让整个华夏都意识到这一点,却极不容易。东南的那些岛屿小国,原本就是向华夏称臣纳贡的藩屏,身为其宗主之国,在欧洲殖民者蜂拥而来之时,维护自己的宗主权利,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在东亚建立以华夏为宗主的政经秩序,乃是身为华夏之民的天职!

不履天职,必遗后祸!

第二卷二六八、筑尸为堰塞柘皋(一)

更新时间:20128249:25:26本章字数:5208

全文字无广告二六八、筑尸为堰塞柘皋(一)

“想来战报该来了吧,也不知折损了多少?那个什么无为幼虎死了便死了,伤了朝廷的兵,可就是大过,若是再折了史巡抚的爱将,那个据说箭术不错的孙什么的小子,那可就更惨了。”

祖宽斜着眼睛,看着与卢象升一起坐在上首的史可法,见史可法一直笑语吟吟,他心中甚为不快,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

卢象升脸色沉了沉,心中一阵烦躁,这祖宽也太没有眼色了些。可惜,自己因为轻骑追寇,故此所辖的亲卫“天雄军”并未跟来,只带了祖宽的三千关宁铁骑,而大队人马尚在后头。

这也是他在到了庐‘州之后不能继续再追的原因,他只有这三千关宁军可恃,若是能在庐‘州城下咬住流寇,还可以拖住敌人等待大队人马上来,否则的话,就只有再等了。

史可法看了卢象升一眼,他与俞国振向来不对付,连俞国振那尖牙利齿都受过,哪里怕祖宽这粗人。因此他只是一笑,一副不与你武人一般见识的云淡风清,而是向着卢象升劝酒。

倒是史可法这边的副将潘可大,品秩与祖宽相差不多,两人又互不统属,对于关宁军的骄横早有不满,因此歪嘴笑道:“祖总兵只管放心,孙克咸英勇善战,俞济民多谋能断,两人此去,必奏奇功,绝不会象祖总兵麾下那位大将一般狼狈而回。”

祖宽大怒,祖全奉他之命追贼失利,其实并未大败,只是见流寇有所准备,不愿意己军伤亡过大而小挫即回,回途也整肃军队,根本没有出现潘可大所说的“狼狈而回”场面,潘可大这般说,分明是当众打脸。他性了暴躁,家奴出身,最恨就是有人瞧不起,因此一跳起来:“你这狗贼,莫非是想要老爷我杀你不成?”

潘可大同样按剑而起:“只你关宁兵的刀能杀人,我潘某腰下之剑就杀不得人?”

两人剑拔弩张,卢象升再也沉默不下去了,他厉声喝道:“天子赐尔等荣华富贵,简拔尔等于草莽之中,莫非就是让尔等自相残杀不成?有这个心气,为何不用在杀贼之上,却在自己人内斗上!朝廷的事情,便是被尔等武人所坏,若是再如此纠缠,莫怪本官手下无情了!”

他如今的实职是总理五省军务,但还挂着兵部侍郎的职司,赐尚方宝剑。理论上说,他是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不过实际上除了袁崇焕那倔头外,很少有文官真的这样做。听得他真怒了,祖宽面上虽然犹有不豫之色,却不得不坐回了原位,而潘可大则无声冷笑了一下,也坐了下来。

“道邻,让你笑话了。”卢象升向着史可法道。

史可法摆了摆手,虽然对于祖宽这厮,他也是瞧不起的,但毕竟要给卢象升面子,因此他道:“总理何出此言,祖总兵性子直率,也是常事,倒是我这下属,冲撞了总理,还请恕罪。”

二人虽然如此,心中究竟有些不痛快,这酒吃得就有些闷闷。两三杯尽后,史可法便要告辞,就在这时,突然一骑来到军营之前,被旗牌官领来见二人。

来的是孙临的一个家丁,他见了二人,便跪下行礼:“孙副使遣小人来报,已败贼军!”

“什么?”祖宽登时又站了起来,大声恐吓道:“你可知谎报军功,乃是死罪!”

卢象升与史可法却是相视一笑,卢象升要借史可法的部下敲打祖宽,而史可法也有意借俞国振之力扬扬威,惩治一下祖宽这样的武人。因此便没有阻止祖宽喝问,而那个来报信的原本不是官兵,是孙临的家丁,随孙临一起跟俞国振打仗打了也不只一次,颇有些胆气,当即昂首道:“我们安庐兵虽是不强,却也不会做那种以败为胜谎报军功的事情!”

说到这,他想起那日路上遇着祖宽部下之事,又冷笑了一声:“我们浴血奋战,方获胜绩,靠的不过是不怕死不敢败罢了!”

史可法心中暗笑,仿佛凡是跟着俞国振身边的人,都染上了几分他的毒舌了,不过见祖宽一张黑脸已经紫里发亮,知道不能再撩,否则这厮当真可能做出拔刀伤人之事,当下咳了一声:“只报战果即可,休要胡言乱语!”

“是,上承巡抚之命,此战大胜,破贼一万,斩首六百绩,俘虏一千一百人,另解救为贼所裹挟的百姓一万三千余人!”

“咦!”

周围一片冷气倒吸之声,或许只有史可法,已经见惯了俞国振的战绩,犹自镇定自若,点了点头道:“倒是一场大胜。”

卢象升的脸色却有些难看了。

他根本不相信这个战果,他与流寇是打惯了的,深知流寇狡猾。虽然他判断俞国振此次出去,应该能获胜,但在他料想中,获得的应该是一场小胜,能斩首数十绩,那就不错了。

可报回来的却是斩首六百绩,俘虏一千一百人,这就意味着连杀带擒消灭了两千贼人,他卢象升四处转战追袭,都没有出现过几次这样的战果!

在他想来,这唯有一个可能,诬良为寇,杀良冒功!

他给了史可法一个眼色,可是史可法却并未意识到他心中想的是什么,还很兴奋地道:“如今孙副使在哪?”

“因为怕贼人回头来夺俘虏百姓,故此孙副使据河而守,正待巡抚老爷遣人去交接战获。”说到这,那家丁又一拍脑袋:“啊呀,小人险些忘了,我家老爷亲手射死一寇,据俘虏称,其人便是寇渠混世王!”

“混世王被射死了?”卢象升脸色沉得更深,而祖宽更是恨恨向地面吐了口唾沫。

若说卢象升只是怀疑这个战果,那么祖宽就是完全不相信!

他们与混世王交手也不只一次,此人奸猾悍勇,虽然不算是十三家大头目,却也是贼寇中的一个巨寇,射死此人,功劳非小!

既然前面已经杀良冒功,那么再弄颗人头来冒充贼渠,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好,好,好,本官……总理与本官必将联名上奏,为你家副使请功!”听得射杀一名贼渠,而且是孙临亲自射死,史可法更是兴奋,他连声说道。

卢象升见他这模样,心中暗暗叹息了声。

早闻史道邻气节刚直不逊于其师,但眼光智慧,却逊其师不只一筹,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竟然给一刁民和一庸官耍得团团转,将对方谎报之绩当真!

他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批评史可法,因此只能咳嗽一声:“道邻,待我们验看过之后,若是属实,自当禀报天子,论功行赏。”

他说得委婉,史可法却没有听出来,连连点头道:“是,是,咱们这就前去验看!”

“还用验看?自是杀良冒功!”祖宽早就忍不住,咆哮着道:“好大的狗胆,竟然杀戮无辜,假充军功,这等鼠辈,当斩,当斩!”

史可法仍旧没有出声,潘可大却不干了,他原本是一游击,如今升到副将,靠的就是年初与张献忠战时,俞国振让出的军功。他心中明白,俞国振对升官不感兴趣,对发财才有兴趣,而他潘可大还指望着这一次,俞国振仍然分润些功劳给他!

因此他冷笑道:“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说谁是小人!”

“自然不是孙副使,他乃名家之后,他之兄长孙明卿,乃是工部给事中,他之岳丈方潜夫,乃是南都尚宝卿,岂是那种谎报军功的小人?”史可法终于忍不住,他为文官,对着武将有着天生的心理优势,因此捻须道:“只因他喜好武事,又有志报国,我才将他请来,屈就监军副使之职。”

他说这话,却是对着卢象升。卢象升一听就明白,这位监军副使孙克咸,竟然是他们东林一脉,原来也是文人!

卢象升心中,向来以东林自居,在他看来,东林的正人君子们显然是高于一切的。因此,他眉头竖起,手抚腰间之剑,对着祖宽喝斥道:“祖宽,你若是再敢胡言乱语,便回关外去!”

祖宽虽然不是非常惧怕他,但比起去关外苦寒之地与凶残无比的东虏交战,在这边打打流寇简直就是轻松无比的活儿,他哪里舍得!当下嘿嘿笑了笑,不再说什么,只是脸上不服气的神情,却比什么都清楚。

虽然喝斥了祖宽,卢象升却还是觉得,孙临可能在谎报军功。他心中已经在想,当如何为孙临转圜,想到与孙临一起去的,还有一个和东林关系说不清道不明的俞国振,他心中一动。

或许……可以将事情扣在俞国振头上,反正他只是一介百姓,最多就是训斥一番,不至于要军法从事。

他打着这样的主意,自然是要与史可法商议的,但如今酒宴之上,当着这么多人,却是没法子说话。因此他道:“既然前方传来战报,道邻,咱们就一起去看看,也接应一下这位孙副使,你觉得如何?”

“正当如此。”史可法见他喝斥祖宽,心里已经极是欢喜,忙不迭地道。

“我也去,末将也愿同往!”祖宽闻言道。

“你要去做什么?”卢象升当然知道他的心思:“留守大营!”

“贼未远遁,末将要去护卫总理!”祖宽理直气壮地道。

史可法再迟钝,此时也明白祖宽的意思了,他嘴角噙起一丝冷笑,若是别人,他倒还真怕谎报军功,可是俞国振,他一向只有少报甚至推让军功的,用得着谎报么?

“既是祖总兵一番好意,那就来吧。”史可法淡淡地道。

他仿佛看到,俞国振曾经抽在他脸上无数次的巴掌,这一次要狠狠抽在祖宽的脸上,将这个令人生恶的骄悍武将,打得抬不起头来!

才子閣

第二卷二六九、筑尸为堰塞柘皋(二)

更新时间:201282423:10:08本章字数:5115

全文字无广告二六九、筑尸为堰塞柘皋(二)

(汗,又多欠一章了……)

柘皋河是流入巢湖的一条支河,此时冬季,水势尚平,因此绕道循水浅处过河,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风从水面拂过来时,还是带着股冷意。

贾甄用随身带的毛巾将腿上的水擦干,再套上棉袜子,穿好长裤,用绑腿将裤腿绑好来。

在他旁边,刘翎啧啧了两声:“你们倒是会保养。”

说这话的时候,刘翎脸上满是羡慕。

他自然要羡慕的,贾甄作为俞国振的家卫,他是第四期中的一员,因此已经被提拔为棚正。但在俞国振的家卫中,无论是身有职守的,还是普通白身,装备都是极齐全。比如说,每个人随身的五件套:水壶、毛巾、绑腿、跨包、搪瓷碗,极为方便,其余四样倒还罢了,那搪瓷碗是特制的,除了可以用来饮水之外,还可以用来煮水和熬粥。

搪瓷的发明,倒是一个偶然,为俞国振研究玻璃制造工艺的工匠中,有一位原先学过制造景泰蓝,他有一次出于好玩儿,在坩锅炉中放入了他自己做的一个小玩意,只不过景泰蓝原先用的是铜胎,而他在新襄能弄到的只是铸铁成而的铁胎。最后烧出的东西虽然有些不伦不类,却因为有了一层玻璃瓷釉的原故不易生锈。在潮湿高温的新襄,这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因此很快在窑匠中便流行起来。俞国振回新襄后发现了这个,当时真是大喜,便重赏了那名工匠,而新襄的物产中,便多了搪瓷器。

首先装备的,就是家卫,原先家卫们使用的葫芦和铁碗,全部被搪瓷水壶与搪瓷碗代替。这搪瓷碗底部还有铁片做的活动把手,既方便家卫将之架上火堆加温煮热,又可以防止温度太高烫着人手。

贾甄笑着道:“我们小官人说了,还望着我们为他效力一辈子,当然都得活长些。刚趟的水可真冷,若是不擦干了,今后便是风湿。”

架在火上的搪瓷碗里传来水开的沸腾声,一股香味传来,让刘翎忍不住深吸了一口。贾甄见他这模样,爽快地将那搪瓷碗拿下来,推到他面前:“吃吧。”

“这如何好意思?”刘翎有些窘。

“有何不好意思的,不过是一餐之食罢了,我们虎卫,随身都带有五日之粮,若是到无法补给之处,也不惧会饿肚子。全文字无广告”贾甄一边说,一边拍了拍肩上斜套着的粮袋,颇有些自豪地说道。

随意折了两根树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