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暴-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出错?”
便是俞国振,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瞪大了眼睛建虏要刺杀他,那很正常,关宁军上下与他的关系虽然算不上和睦,可也有些交情,当初他可是卖了不少建虏首绩与关宁军的,他们为何要行此刺杀之事?
“山海关总兵吴襄与其子吴三桂派来的人”高二柱很肯定地道
若不是高二柱提起,俞国振几乎将吴襄与吴三桂的事情给忘了当初他还见过吴三桂一面,算计了他从家乡带来的黄金,这笔贵金属也成了他在开拓襄之初时重要的资金这些年来,俞国振在大明的影响上升得极快,而吴襄与吴三桂,却仍然只是辽东诸多总兵官将领中的一份,根本不算是什么大人物
不过俞国振手中还是有他们父子的资料
吴襄与高起潜的关系相当不错,在崇祯十一年到十二年初的建虏入侵京畿、山‘东之战中,大批的官员因罪被处死,可是崇祯不但没有处罚高起潜,反而对他为信任在宿将先后或败于建虏,或死于朝廷之后,吴襄这个原本被罢黜的将领于是再升为山海关总兵,进而为辽东副总兵,地位渐渐突出
知道是吴家派来的死士,那么理由也不难猜了,只怕吴三桂已经知道,当初在金陵城外小庄子里挑得他与刘泽清反目的,就是俞国振了
俞国振却不知,这背后,也有张溥的一分气力张溥早就猜到当初是俞国振劫走了他用来运作周延儒起复的黄金,他一直隐忍不说,却暗中告知了吴昌时,又悄悄遣人告诉了吴三桂张溥要对付俞国振,可不只是寄希望于周延儒一人身上,吴襄与吴三桂父子,便是他暗中留着的后手
“将建虏派来的人提出几个,刺杀的事情,栽在他们头上,再请陈子龙来”俞国振背起手,在办公室中转了两圈,突然开口道
高二柱微微一愣:“建虏?”
“嗯”俞国振嘴角噙着一丝冷笑:“吴襄吴三桂,在我眼中也只不过是跳梁小丑,他们成不了什么事情,倒是这次刺杀,可以变成一个机会”
高二柱不大明白,但他近犯错,不敢多说,便依言而去
陈子龙接到了俞国振的邀请时,免不了愣了好半天
他真不愿意来见俞国振,因为这段时间内,每次与俞国振相见,大多时候都是不欢而散
无论他如何强调朝廷法度、大明尊严,但他这个钦‘州知州的号令,不经俞国振的允许,就是传不出他的知州衙门——虽然经过王传胪修葺,这个知州衙门怕是全大明最富丽堂皇也最大的衙门,甚至还有专门的观星台,可陈子龙与王传胪的兴趣爱好不一样,他可不想整天呆在衙门里做那些实学试验
因此少不得去见俞国振,以忠义相激劝,以正气相感染,但论及辩术,他哪里是俞国振的对手俞国振甚至不用说别的,反复一句话,“朝廷既是如此伟大光明正确,为何要猜忌我”,就足以让他哑口无言
前些时日俞国振遇刺的事情,他也听说了,在他内心深处,也极担忧这是厂卫干出来的勾当若真是如此,逼反了俞国振,那么他当如何应对?
投靠反贼他是不做的,看来只有学颜真卿了
想到这,他叫来人力车,便出了衙门
他这个知州,轿子虽然还有,但出门已经乘得少了,因为钦‘州几乎处处都通了水‘泥路,轿夫除了偶尔抬轿外,多的时候,还是为他蹬人力车外头用木板、帆布蒙起来的三轮人力车,跑起来比轿子快多了,让那群衙役不得不总小跑着跟在后边,不过每次去襄,陈子龙都不带衙役,免得俞国振误会
从钦‘州到襄,不过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当他被带到了俞国振面前时,看到俞国振阴沉的脸,便不由得一怔
“朝廷里有奸臣,天子身边有小人”俞国振一开口便恼怒地道
此话让陈子龙心里登的一跳,他知道,俞国振要发作了
“卧子先生,你知道么,前些日子刺杀我的人,还有乘着襄办焰火晚会时出来接应刺客的人,如今都招供了”俞国振盯着陈子龙:“刺客是建虏派出的,接应的人却是朝廷派出的,朝廷里有人要当秦桧,想我当岳武穆”
陈子龙顿时手脚冰凉
月票之战,正值炽烈,呼唤支援,感激不尽未完待续)
—://。。
第八卷五三八、满堂诸公孰为桧(二)
更新时间:201212298:56:35本章字数:4787
“朝廷里有人要当秦桧,想我当岳武穆”
周延儒看着中文网直,手发抖,那信件险些掉在了地上
这是陈子龙给他送来的一封信,信里的话,是十七天前南海伯在陈子龙面前说的托南海伯近发明的蒸汽船的福,如今从钦‘州到金陵,时间只需要十二天,而从金陵到京城,快马传递,又需要五天
周延儒的手在发抖,俞国振这一句话,说的莫非是他?
朝廷里除了他,还有谁能当秦桧,而且除了他这个首辅,谁又有资格当秦桧?
别人不知道俞国振的厉害,周延儒不同,他是知道的当初运河之上的会面,他至今记忆犹,若说会面之前,他还有些小视俞国振之意,那么那次会面之后,他就明白,自己一介文人,终究不会是俞国振这样手绾兵权的武人的对手
崇祯天子若是要他死,一纸诏令即可,但想要对付俞国振……便是千军万马也未必能成
“快请……快请吴来之与董心葵来”
周延儒定了定神,然后向仆人下令道董心葵尚好,不这是京城里的一个掮客,只是得他信用,帮他处置一些自己不宜亲自出面的事情而吴昌时身为官员,一般他要避嫌,不令其轻易上门的因此,话说完之后,他想想不妥,便又道:“不,摆轿,简从,我去董心葵宅你去告诉吴来之,我在董宅等他,要他来”
董心葵原是一游手无赖,跟一个魏忠贤的狗腿子混在一起,这狗腿子触怒魏忠贤被弄死后,他便霸占了其家,挖出三千两白银以此起宅院勾通厂卫、国戚,等吴昌时、周延儒入京后,他便又与这二人勾结起来替他们收取贿赂,做一些二人身份不便亲自出面的事情因此,他极得周延儒与吴昌时信任见到周延儒来了,先是行了礼,然后笑嘻嘻地道:“阁老此际不倚红偎翠,却有闲情逸致来我这里?”
“休得胡言乱语,我邀了吴来之,且等着”
周延儒心情不愉,对他也就不假言色,董心葵笑嘻嘻的,脸色主都没变,不过转移了话题提起京城里一些逸闻趣事,周延儒虽然只是哼哼哈哈,董心葵却说个不停
等了约半个时辰,周延儒心中焦急,正要派人去催终于听得门外一声朗笑:“哈哈,我道今早为何喜鹊跳枝,原是阁老相召”
“来之,这样的话休说了,我这里有陈卧子的一封信,你拿去看看”周延儒哼了一声道
他虽然贵为首辅但很多时候,都得听从这个吴昌时的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这个首辅能起复,靠的就是张溥与吴昌时奔走出力,张溥张天如现在是死了,但是手段为毒辣也为阴险的吴昌时吴来之,却成了他密室中的唯一一人,有什么大事,他都得听吴昌时的意见
这么长时间里,他唯一一件没有听吴昌时意见的事情,就是不曾主动去对付俞国振,甚至还让陈子龙带信去,表达自己的善意
“陈卧子在钦‘州享福,倒还记得阁老,总算是不枉阁老提拔他了”吴昌时对陈子龙多少有些不满,因为在复社发生实质上的分裂之后,陈子龙成了逍遥的中间派,既不站在他和张溥这一边,也不站在方以智一边
“看信,看信”周延儒不耐地道
“不必看,信中内容,下官大致猜得到”吴昌时笑道:“无非是南海伯在咆哮,有人欲逼他为岳武穆,不知朝中谁人是秦桧,岳武穆愚忠,故此至崖山之祸,他俞济民不甘效其愚,黄龙未捣,绝不收兵”
周延儒心中顿时发冷
陈子龙给他的信中,只有前半句,而后面的话,却没有出现显然,陈子龙在给他信的同时,也一定上书密奏天子,毕竟俞国振有可能起兵,这样的消息传出去天下震惊,无论俞国振打出的幌子是清君侧还是直接叛乱,对于风雨飘摇的大明来说,都将是致命一击
同时,周延儒对于吴昌时的活动能力,有了的认识
密奏再快,也不过和给他的信大约同时送到京师,他才看到信,吴昌时竟然就看到密奏了吴昌时与内监王化民、缇帅吴孟明相勾结,中旨未发,他往往便得到消息,甚至大臣们弹劾他的奏章,也要先落到他手中,修改一番才会交与崇祯
“陈卧子密奏中还说了什么?”
“陈卧子言,他在钦‘州一年有余,实在未看到俞国振小儿有反意,但也看不到他对朝廷有恭敬之心,如今朝廷多方困厄,俞国振小儿原本可为朝廷臂助,将其逼至敌对,恐非朝廷之福也”
“大胆,大胆”陈子龙的话分明是在为俞国振辩解,周延儒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陈子龙这样说,朝廷就得推出人来当那个秦桧,然后一刀砍了以安俞国振之心
对于朝廷中的官员来说,谁愿意当这个倒楣的秦桧?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周延儒发泄了一番,然后冷静下来又问:“陈卧子给我的信中语焉不详,只说是俞国振遇到了刺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说,朝廷真的派了人……”
说到这,周延儒闭住嘴,看了吴昌时一眼
吴昌时冷笑道:“此事别人不知,我却是知道的”
若是说吴昌时这个人有什么弱点,那么就是爱好卖弄,有些话,原本该闷死在肚子里的,他却爱卖弄,说给一些他认为他信得过的人听周延儒闻言坐正身躯:“来之,快说,快说”
“此事原是张天如的遗计”吴昌时道:“他当初为阁老谋起复之事,曾寻吴襄、刘泽清等募了些金子,后来在金陵城外,这笔金子为俞国振所夺,致使张天如不敢再呆在金陵,也使得吴三桂与刘泽清反目,几乎在归途之中被刘泽清派人杀死后来俞国振与刘泽清火拼,起因也是这批金子张天如对俞国振一直心存不满,故此暗中将事情告诉了吴襄父子,让吴襄父子遣死士南下”
周延儒看了他一眼,张天如尸骨早寒,吴昌时说是张溥所为,实际上只怕是他自己的计策,他与田国亲关系非常,还托人从家乡为田贵妃带来土特产,而田家对襄财富的觊觎,也早就到了眼珠子快瞪出来的地步
当真是不知死活
周延儒心中如此评价,却没有说出,他有痛脚被张溥、吴昌时拿住
“陈子龙的密奏中说,捕获了建虏派去的奸细,与刺杀俞国振之人同时发动,故此是一伙,而朝廷嘛,厂卫有些人倒是乘机想要寻俞国振的蒸汽机和火枪制造术,也全部被擒两边同时发动,俞国振认定互有勾联,故此说朝中有秦桧”
吴昌时说得轻描淡写,周延儒却听得惊心动魄
愣了好一会儿,他猛然一握拳:原来这不是坏事,原来这是件大好事
这分明是俞国振送给他的一份大礼,他可以用此事来攻讦那些与他做对的大臣
俞国振的意思,他觉得自己已经很明白了,就是要朝廷给他一个交待,也是给朝廷的一个警告这是在发现朝廷中有些人觊觎他的财富后怨愤发作,而朝廷为了不让他将这股怨气变成真正的反意,就必须推出替罪羊来
想到这,周延儒瞪着吴昌时:“来之,陛下怎么说?陛下应当看过了陈卧子的密奏了?”
“陛下只是骂了几句胡闹,还和周皇后说,南海伯终究年轻,有些孩子气”吴昌时嘿嘿笑道:“原本陛下对俞国振颇为猜忌,俞国振这一叫嚷,陛下倒不会与他较真了”
吴昌时算是比较了解崇祯,崇祯心中虽然仍然在猜忌俞国振,可既然被俞国振把这事情喊破了,他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下去
不忍如何,然后真的说朝中有秦桧,而他这个自诩英明雄断的天子是那个被金兵吓得不举的宋高宗?
“陛下,据臣所知……南海伯今年四处开战,先是与大吕宋国开战,夺了其马尼拉城,然后又与倭国开战,不但迫使倭国幕府请降,还将倭国女王掳为小妾,又与郑芝龙、红毛番联军交战,夺占了大员岛他这番言语,十之**,是恶人先告状”
周延儒看俞国振看得透彻,有人比他看得透彻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跪在崇祯面前,秘密禀报自己得到的消息
他取代吴孟明任锦衣卫指挥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且揣摩上意,知道崇祯忌惮俞国振,当然没少进一些有关俞国振的消息不过此时锦衣卫远没有初时风光,他也对索贿比对权势感兴趣,而贿赂——还有比俞国振贿赂得多的么?
崇祯沉着脸,不置可否地道:“朕想派一个人去钦‘州,替朕安抚南海伯,你觉得……缇骑里可有这样的人才?”
骆养性寒毛顿时竖了起来,他自家人知自家事,收了俞国振的贿赂,可是也没有少给俞国振下眼药,特别是锦衣卫的番子,没少往襄派,这次襄抓的人里,有三分之一就属于锦衣卫若是崇祯心血来潮,让他去“安抚”俞国振,岂不就是说要将他当成那个“秦桧”?
“陛下欲派使者,若是公事,自有朝堂上衮衮诸公,若是私事,自有内廷之贵,臣只是陛下爪牙,实不敢多言”
他想了会儿,冷汗涔涔地回答道
睡了个大懒觉,起来求月票……未完待续)
—://。。
第八卷五三九、满堂诸公孰为桧(三)
更新时间:2012122920:13:32本章字数:5142
。。
“我真傻,真的,我真傻!”
南‘京镇守司的太监范闲范公公前几年是炙手可热,内通提督东厂的大太监曹化淳,外与威震南北的南海伯俞国振友善。但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随着曹化淳去职养老,俞国振饱受猜忌,他的门前也门庭冷落,原先奔走于门下的各种人物,一瞬间都不见了。
这个时候,他心中还存着侥幸,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翻身的机会,就连曹公公都暗里告诉他,要他暂时忍耐。但却没有想到,他等了近两年,等来的不是转机,却是这样一个使命。
安抚南海伯?
一想到这个使命,范闲就忍不住开始又念叨“我真傻”了。
朝廷对不起南海伯,天子对不起南海伯,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对不起南海伯,就是范闲的干爹,如今回家给兄长守墓的曹化淳,也对不起南海伯!
别人不知道,范闲却是明白,俞国振虽然桀骜不驯,但是他对大明有百功而无一过!
“这帮子祸国殃民的混球,将事情弄得不可收拾,每每要南海伯去收拾残局,结果还在天子面前进谗——高起潜这厮当千刀万剐,田国亲不是有个好女儿,早该饿死!”
范闲在马车里骂了两声,却也只敢在马车里骂。
“公公,已经到钦‘州了。”
范闲不敢乘船,因此是从金陵乘马车一路行来的,不过他与新襄的关系相当不错。这些年沾俞国振的光,手中也有些银钱,太监又没有什么真正的血亲,便将之用在了自己的享受上。比如说这四轮的马车,橡胶轮胎、弹簧悬挂,让它在崎岖的道路上也可以比较平稳地行走。即使是这样,乘了二十余天的马车。范闲也已经累得骨头架子都快散了。
宁愿选择马车,而不是船,因为他知道。整个东海海面上,如今都是俞国振的天下,那些原本勾通海寇的朝中大员。已经开始怨声载道——因为俞国振可不是郑芝龙,每船收两千两白银就保其平安。俞国振的东海舰队是根据船上货物价值进行抽税,出海船税达两成五,入海船税达三成,这就将一大块利润都收入囊中,不由得朝廷里那些道貌岸然的衮衮诸公不跳脚大骂。
他们以前是不向朝廷征税,朝廷偶有加增之意,他们就咆哮与民争利,现在倒好,要向俞国振交税!
想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