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风暴 >

第51章

明末风暴-第51章

小说: 明末风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郁。

此时人身上有许多习惯,在俞国振看来是必须改的,比如说不注意保密。虽然此刻他的新工坊里还未有什么机密,但若不能从此刻就养成保密的习惯,等到泄密之后再抓,那就是亡羊补牢了。

而且,他原本计划之中的事情,这几天来有些不顺,也让他心情有些不好。

“你来此有何事?”他控制自己的情绪,向纪循问道。

“小人……小人曾是铁匠,听得打铁的声音,便往这边来了。”纪循咬了咬牙,将自己的秘密说了出来:“小人是军中匠户……”

“等一下,你是军中匠户?”俞国振闻言精神大振:“铁匠?”

“是。”

“能铸鸟铳?”

“能铸,只是技艺不精。”

纪循来到细柳别院已经有近一年时间,因此对俞国振也算熟悉,若是放在早前,他绝对不敢说出自己是军中匠户的身份,出逃匠户,这可是大罪!

但自从俞国振先杀了两个晋商代表,然后又弄死州判闻全维,纪循就觉得,小官人不会将他交给官府。

既是如此,他就没有什么隐瞒的,将自己军中匠户的底说了出来,而得知他竟然知道如何铸鸟铳,俞国振更是振奋。

虽然现在的鸟铳铸造起来麻烦,而且质量实在谈不上可靠,但有一个这方面的工匠,开始进行技术储备,这符合俞国振一贯的行事方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你也是铁匠?”俞国振身边的庄大锤顿时意识到危机,他是乡中铁匠,襄安本地人,会打些锄头镰刀,其余的手艺就只能说勉强。他已经感觉到,俞国振对他的手艺很有些不满,但又舍不得俞国振给他提供的优渥报酬。

“是。”

“哼,那这玩意你来试试。”

俞国振目前在制的东西是金属活字,而这个已经远远超过了庄大锤能力的范围,原本俞国振觉得事情不会太难,现在看来,整个过程花费的人力、物力,甚至胜过了雕版。

“此事小人也制不成……这等小巧之物,打制几无可能,唯一之法就是浇铸。”

纪循的建议与俞国振的想法不谋而合,他道:“你懂浇铸之术?”

“小人从冶铁到铸铁,都懂一些。”

俞国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捡到这样一个人物,他大喜道:“那好,从明日起,你便来铁匠工坊!”

庄铁匠在旁边有些讪讪,俞国振看了他一眼,笑着道:“庄铁匠,去账房那儿领五两银,这段时日里,你辛苦了。”

既然有纪循,这庄大锤就可以不用了,纪循有卖身契在俞家,比起自由身的庄大锤好控制得多。金属活字对于俞国振来说,那可是能与火枪相提并论的大杀器,不可轻易示人。也正是因此,虽然俞国振对此有所计划,却并未告诉庄铁匠。

庄铁匠嘟哝了一声,却不敢多说什么。他走了之后,俞国振问道:“浇铸铁器,翻砂铸模,你可会这些?”

“翻砂铸模?”纪循讶然问道:“小人会做用泥范,却不知翻砂铸模是何用?”

(注:就象《大宋金手指》是以《与宋同行》为技术模本一样,《》的技术模本是山鸡桑的大作《东宁记》,在此向山鸡桑大大致敬。如果山鸡桑大大也在看这本书的话,不要追究小可的责任啊,要追究也得首先追究你太监掉《东宁记》的责任。)

————————————感谢分割线——————————

(感谢王孙武阳、甲缘打赏,明天正式上架,拜求大伙订阅支持和月票赞助啊!)

第二卷八五、冲压

更新时间:20126149:33:43本章字数:5318

85;八五、冲压

冲锤被水力扯起,然后沉重地落下,顺着木板制成的引导道,轰的一声。柳如是远远地站着,看到这一幕,眼中有困惑,也有欢喜。

自从得知俞国振与方以智族妹定下婚事之后,柳如是很是惆怅了一场。其实她知道自己的身份,而此时的她也未曾经历过风尘之中的淬炼,更未和陈龙等人有直接交往,尚未心高气傲得非大妇不为的地步。因此,她也只是惆怅,惆怅完了之后,还隐约有些窃喜:小官人成亲之后,便可以纳妾了。

不过,真正让她感兴趣而跑到炼铁工坊来的,是因为今天要浇铸的字模。

即使有纪循这个军中铁匠相助,金属活字的制造过程依然一波三折,前后摸索了八个月的时间,如今都已是崇祯五年的十一月,转眼便又要过年,这算是大功告成。

浇铸这个环节实际上两个月之前就已经完成,但浇出来的铁活字依然让人不满意,于是俞国振采用水力冲压之法,制造铅活字。

俞国振以方仪、柳如是和他自己的字迹为标准,共翻出一万二千多个铁模,这个过程是最为枯燥的。

“小官人,真成了?”小莲看到俞国振露出的满意笑容,在旁边开口问道。

“你看。”俞国振将一个长条状的铅条递给她,小莲调过来一看,这类似于印章的活字光滑平整,摸上去手感非常不错。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以来,活字虽然比雕版使用寿命要长,但雕刻极是不易,雕活字耗费的人力物力,不亚于雕版,而铁活字、铅活字更是困难。”柳如是看的书比小莲多,比如说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她对活字来历极为清楚,也正是因此,她能称赞到点上去:“小官人做这冲压活字,方便省力,只需一次模便可重复使用!”

俞国振笑着点头,然后挥手:“接下来的事情,便是你们两个的了。”

“小官人放心,这事情,我们定然做得妥当!”

中如今有男童少女近五十人。他们每天上午读书,下午到各个工坊帮忙干活,在小莲与如是的带领下,校对书稿和排版这样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并非什么难事。

“小莲办事,我自然放心。”俞国振微微一笑道。

或许是因为有柳如是这竞争对手的缘故,小莲做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她现在是俞国振的内管家,所有和账目有关的事情,都是她来处置。

柳如是则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秘书。随着细柳别院的规模扩大,人员变得多了起来,在管理上俞国振开始将之细化。特别是在发现纪循这个隐藏的军户之后,细柳别院便对所有人进行了一次摸底排察和登记。

在某种程度上,如今的细柳别院,是按照后世的一家正规企业方式进行管理。

“小官人极是欢喜啊?”柳如是细声道:“这铅活字真的有如此大的作用?”

“那是自然……如是,你向来聪慧,我考考你。掌握这铅活字之术,有哪些好处?”

柳如是秀眉轻轻皱起,下意识地咬着自己的下唇,她这个模样,更显得楚楚可怜。俞国振看得心中微荡,伸手便抓住了她的手。轻轻握住。

柳如是挣了挣,却没有挣脱。

“小官人!”

感觉到俞国振的手指头轻轻挠着自己的掌心,柳如是面飞粉晕,她嗔怪地看了俞国振一眼。

“小官人!”小莲见他听拉着柳如是,顿时噘起了粉红的小嘴儿,明亮的眼睛里闪着不满。

俞国振哈哈大笑起来,另一着手牵住了小莲,拉着她们二人走出了铁匠工坊。

如今细柳别院或许要改个名字。叫细柳镇更适合一些。有出售种珠之术所得的八万多两,有从闻全维那儿抄出的十余万两,在这充足的资金支持之下,细柳别院的规模扩大了数倍,占地从最初的不到二十亩。到现在已经是一百四十余亩。西河两岸,靠着小山缓丘,一大片的耕地都被俞国振高价买入手中。

沿着西河是工坊区,规模最大的是棉织工坊,八座水车带动整个工坊,每日源源不断地织出棉布。这些棉布大多都由徐林销往各地,徐林在销售时有意避开了松江,而是选择北直隶、四川。

俞记棉布如今在大明的棉织市场上已经颇有影响,价格比起普通棉布要低上一成,而质量却胜过一般织工织的棉布,产量更是相当于一个雇用了三百名织工的大机户。松江一带的布商,已经有人开始在襄安附近打探,想知道这样好的布究竟是从哪儿出来的了。

“小官人,你发什么呆?”柳如是在想着俞国振刚出的题目,小莲却不愿意去动那个脑,看到俞国振怔怔看着棉织工坊,好奇地问道。

在小莲的想法中,小官人那么聪明,所有的事情,只要按照小官人吩咐的去做就行了,自己动脑……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留给如是那自以为聪明的家伙去做吧。

“唔,没有想什么,只是觉得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又是大半年了。”俞国振目光转到了与棉织工坊隔河相对的铁器工坊,崇祯六年以来,他的大半精力都放在了这铁器工坊上,在这里,他收获的可不仅仅是那些铅活字。

“我想到了!”柳如是突然双眉飞扬:“我知晓小官人铸铅活字的真正用意了。”

“嗯,说说看?”

“其一自然是为了传播小官人经世致用的实学。”柳如是眼里闪烁着钦佩的光芒:“仓廪实而知礼节,若无实学,田地不能增产,财货不能增殖,天下百姓穷困,自然谈不上什么太平。小官人的实学,是真正为百姓谋大公为天下开盛世的学问!”

“还有呢?”

“其二是为小官人在仕林之中积累声名。此前复社诸虽与小官人交往,可是除了密之先生之外,其余之人,大多对小官人都只是表面敬仰,实际上颇为轻视。小官人托密之先生向他们求文,他们当中只有钱穆斋欠了小官人人情,不得不写了一篇,就是张西铭,都敷衍搪塞!”

说到这的时候,柳如是与小莲都两腮微鼓。露出生气的模样,她们正值少女豆蔻之时,粉嫩的脸微微鼓起来,看得俞国振心中甚是欢喜,几乎要忍不住左啄右香了。

俞国振向东林、复社诸邀稿之事只能说勉强达到目标,他原本是想约个一二十篇宏文,然后集中一起发出,但结果到手的,却只有方家父、钱谦益、陈龙等寥寥数人之文。

“呵呵……第二点不完全对。”俞国振笑了一下:“还有么?”

“不完全对?那小官人是何意?”

俞国振笑而不语,柳如是歪头猜了一会儿。回想自家小官人种种做为,仍是觉得一头雾水。

不是为了在士林中获取名声,那又是为了什么?

她限于此时,跳不出局限,自然不明白俞国振研究活字印刷的第二个目的是什么。

争夺舆论阵地,这是俞国振想要做的事情。张溥为何能以在野书生之身,却遥控远在北京的朝堂,虽然温体仁对他百般嫉恨。却一时间没有办法收拾他?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组织了复社,占领了东林之后的舆论阵地。

他所斥为奸者,那便是奸邪,他所赞为忠者,那便是忠臣!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俞国振会与复社分道扬镳,因此在那之前,俞国振必须控制一定的话语权。

而活字印刷带来的新产业能够很好地帮助他做到这一点。

“想不到就别想,再说说你想到的第三点吧。”见柳如是皱眉良久,俞国振笑着道。

“第三点便是在研制铅活字过程之中,小官人也积累了许多……嗯,用小官常对我们说的那个词,叫‘技术积累’。”柳如是有些小小地狡黠:“旁的不说。只那水力冲压之术,奴可是听纪循说了,若是用来铸造甲胄刀具,将既便宜又方便,而且所造的甲骨刀具品质还远胜如今军中匠户所制!”

“你倒是聪明……只是此事。注意保密,纪循那里也告诉他,休要四处宣奖。”

“奴自然明白,这是对着小官人与小莲妹妹,奴会说的。”柳如是没有忘记向小莲示好。

俞国振赞许地向她点了点头,这一点柳如是没有说错,研制铅活字过程之中,俞国振确实完成了水力冲锻的技术积累,不仅仅是培养出纪循这个熟练掌握了水力冲锻工艺的匠师,更留下了一堆厚厚的资料。

有了这资料,即使纪循出了什么意外,俞国振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培养出一名新的匠师。

“小官人,你还没说第二点奴在哪儿出了偏差呢。”柳如是有点打破沙锅问到底。

“以后就知道了,有些事情,如今说出来并没有什么益处……嗯,我有正事,你们去吧。”俞国振说到这,看到高二柱在远处晃来,他吩咐道。

来的除了高二柱外,还有贾太基,高二柱的神情很轻松,但贾太基的神情就有些惶恐了。

“小官人。”

“小爷!”

两人向俞国振见礼,俞国振看到柳如是与小莲已经离开,便问道:“你们二人怎么一起来了?”

“贾总捕头有些事情要禀报,我看过之后,觉得还是他当面向小官人禀报比较好。”高二柱道。

“小爷,安庆府那边,有小人的朋友,他传来消息,说近来桐城一带似乎不太安宁。”

俞国振瞳孔微微一收缩:“哦?”

(感谢7411525、雷奔霄、木头竹打赏,感谢老牛投的第一张月票,求月票!)

85;八五、冲压更新完毕!

第二卷八六、送礼

更新时间:20126149:33:44本章字数:5406

86;八六、送礼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桐城一带的百姓却感觉不到往年过年的气氛。

与中原一带相比,桐城太平久矣,土地兼并极重,文风鼎盛之下,也多官宦豪族。这些豪族中良莠不齐,少不得纵奴行凶之事,就连方家都出了个方应乾,其余人家就更不用提了。

不过如今弄得桐城人心惶惶的却不是各家豪奴,而是最近四处张贴出来的榜文。

“八大王、革里眼、扫地王等雄兵十万,不日将攻桐城……”

这个消息令桐城完全骚动起来,流贼荼毒中原,天下谁人不知,若是给他们闯到了桐城……

方仪也得到了消息,说起此事的是方以智,他一边说时还一边笑:“柠,你怕不怕?”

“我不怕,我姐夫厉害,所有恶人,有姐夫收拾!”小柠仍旧是那活泼的面容,她握着小拳头,恶狠狠地道。

“你是说克咸,他要和我一起去南京了。”

“不是,克咸姐夫除了会射箭什么都不会,而且向来不理睬我,我说的是济民姐夫,是仪姐姐的姑爷,不是耀姐姐的姑爷!”

方仪脸色顿时红了起来,而方以智则哈哈大笑:“若是克咸听到了,定然要痛哭流涕!”

“密之哥哥,你就莫逗柠了。”方仪细声细气地道。

“哈哈,好,好,你们放心,不会有什么事情,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方以智道:“不过,我离开的这段时间……你们是不是回白鹿山庄小住,或者回城中?”

“我想去细柳别院!”方柠跳起来:“姐姐,我们去细柳别院住好么?”

“越发地说胡话了,细柳别院如何能去!”方仪又是双颊飞红。

“是了,姐姐尚未嫁过去。若是嫁过去了,我便可以跟去住……”方柠有些惋惜地道。

她童言稚语,让方以智又一次大笑起来:“仪,这可是在催嫁啊。”

方仪白了他一眼,没有理睬他。

就在这时,有仆妇在门前通禀:“无为的俞公到了,正在前堂等着。”

“咦?”

方以智愣了愣:“说曹操,曹操到了……仪,要不要与我一起去见见?”

方仪又狠狠剜了他一眼,若是两人没有婚约。这样去见虽然略显唐突,却也没有什么大碍,可既然有了婚约,有些事情就要注意了。

她不希望底下的仆妇议论,不仅仅是怕伤了方家女儿的清誉,也是怕会影响到俞国振的名声。

“这是俞公给二位小姐的礼物。”那仆妇又将手中的东西呈了上来。

是两卷书册,方以智想去接,却被小柠抢先夺来,看了看书册上的字,喜滋滋地将厚的一本交给方仪。薄的一本却留了下来:“这本是姐姐的,这本是我的!”

方仪接过书册,便嗅到一股奇异的墨香,这种香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