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暴-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卷一一八、何得满城红袖招
更新时间:20126168:54:27本章字数:5351
整个评议过程,先是诸家推举的名妓在画舫上进行表演,然后由十六位评议点评高下累加分数,最终出结果。
“本次八艳评议,至此便结束了。”宣布完八艳名单之后,钱谦益向四方拱手,四方却是一片寂静。
“当真是……如梦如幻似仙似神!”
“正是,如此姿容才貌,才当得秦淮八艳之称!”
“外乡来的粗贱婢子,哪里比得上我们秦淮河畔的明珠宝玉!”
周围的议论声打破了平静,传到吴三桂的耳中,让吴三桂xiōng中的怒火翻腾不休,可是他却没有办法发泄出来。
就算是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方才结束的品评,实在是再公正不过。
“王微bō!王微bō!”
那些议论渐聚于一起,会成了一片喊声,俞国振在台上微微一笑,向着秦淮河中画舫上点了点头,那靠着岸边的画舫上顿时鼓声响起,将周围的喊声压住,然后喊声徒然增大,又反盖过了鼓声。
就象是后世追星族一般,用尖叫和嘶喊来召唤自己心中的偶像。
那画舫对着河岸这边的红帘被掀了起来,舫舱之中一片漆黑,只是隐约有个纤细的身影在那儿,只是这个模糊的身影,便已经让周围数万人中半数疯狂起来。
紧接着,那模糊身影手中燃起了一团光,那是一枝小小的红烛,这红烛的光芒并不足以照亮她全身,只照亮了她半个身躯,她微微举起烛,那张亦喜亦嗔的脸这一次彻底展lù出来。
对于大多数观者来说,看到的只是模糊不清的脸罢了。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再度欢呼,就在他们欢呼之声中,在王微bō身边,又燃起两枝小小红烛,分明立着的就是这次八艳大评议中的榜眼马婉容与探花顾横bō。
此三人为俞国振推举出来参与秦淮八艳大评议,结果三人席卷前三,虽然单论姿sè,可能三人都不算是此次参与的数十名佳丽中最出众者。但她们的妆扮、台氛、才艺,却让被推为评议的十六人赞不绝口。
为了避嫌,俞国振、吴三桂等推举名姝参与大比的人物,都不在评议之列,这些评议若非名士,便为勋贵,他们品评每一人,褒贬必有缘由。
象王月王微bō,就被公推是南曲前后三十年第一!
吴三桂也不是一无所获,他寻来的三地佳丽。倒也拿到了八艳中的三个名次,但都是垫底,而且他心中明白,若不是他白花花的银子折腾下去。就连这垫底的三个名次,也未必能拿得到!
他扫了在台上笑容满面的十六位评议一眼,心中满是怨恨,这十六位评议中,颇有几位都得了他的银子,可他们却打着两不得罪的主意,虽然将他推来的三位花魁也选进了前八,看上去与俞国振不相上下,实际上却是被俞国振压得死死的。
就在这时。画舫之中,获得此次前三的三位名姝开始齐声唱了起来,为她们伴奏的,是隐在幕后的古琴。
琴声琮琮。那抚琴者的技艺也是极高的,而随着她们曲子唱起,画舫中灯光被人点亮,三人那别出心裁的服饰,也展lù在众人面前。
“这服饰当真出奇,我回去之后,也要寻访名裁,制这般的衣裳。”不知多少女子,此时心中都浮起了这个念头。
而与此同时,在球市子各个入口处。几个仆役正匆匆忙忙将一个个牌子树起来。
墨竹瞪着他们的举动,生怕他们将牌子树歪了。李广堰轻纱笼面,却是从容地看着这一幕。
那牌子上写着“王微bō、马婉容、顾横bō服饰。由云想衣裳攘赞”这一行大字,看着这大字,墨竹脸上就浮起了喜sè。
“咱们的云想衣裳,定然会大受欢迎,接下来,咱们便要雇足人手了。”小丫头仰起脸:“小姐,这不是梦吧?”
“自然不是梦。”
“我就知道,俞幼虎便是老天赐与小姐的英雄,他会到我们身边,帮我们,怜我们……”墨竹喃喃地说道。
李广堰藏在纱巾之后的双颊也不禁飞起酡红,她狠狠剜了墨竹一眼。
然后她们都听得那秦淮河畔惊天地动的欢呼,三位优胜最后的谢幕也已经结束了。
俞国振笑吟吟来到吴三桂面前,吴三桂脸sè铁青,转身就要离开,却被俞国振拦住。
“吴小将军,往日恩怨,就此了结。”他也不行礼,只是吐出这十二个字,然后便去与张溥等人说话了。
“小人得志,终有一日,我会将你调到关外,到那时,让你知道我的手段。”吴三桂收住面上的怒容,当初他可是应下了赌约的,这次既然输给了俞国振,那么双方的恩怨便已经了结。
他自诩英雄好汉,当然不肯在人情落了颜面,一念至此,他反倒不急着走,而是转身回来,插入张溥与俞国振之间:“西铭先生,还有俞公子,今日若是不嫌弃,在下愿意作东,请二位和诸贤共谋一醉——俞公子千万要给这个面子。”
“这位吴小将军果然气度恢宏,xiōng襟就是不一般!”
“是啊是啊,相较而言,无为幼虎……哦哈哈哈哈!”
吴三桂是有意大声说话的,因此早就知晓两人间恩怨的众人中,又有人低声议论起来。俞国振装成没有听到,脸上也挂起了笑:“今日只怕不行,善后事宜还多……若是以后有暇,必到辽东,与吴小将军共饮。”
“正是正是,学生也要寻济民的麻烦,要打他的秋风,哈哈……”
张溥也说道,他此时已经想明白了,他的计划,必须得到俞国振的支持,而且是全力支持。从场外的几万人当中,他已经看到《风暴集》、《民生杂记》和《民生速报》的力量。他必须将这股力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吴三桂也不是真正要请客,只是展示自己气度,实际上他现在对俞国振已经怀有必除之念了。
“西铭先生有何吩咐?”俞国振问道。
大庭广众之下,张溥当然不会将他的计划全盘托出,笑道:“我与你同行,今晚咱们抵足而眠!”
这场八艳大比,说起来俞国振是半个组织者,接下来的就是由八艳评出四才子。结果出人意料,八艳在通读了在场诸士子的诗文之后,竟然将无一文字的俞国振评为四才子之首,不仅仅是王微bō、马婉容和顾横bō这三人如此,就是那几位外地来的花魁,竟然也毫不犹豫地如此品评!
就是俞国振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当钱谦益宣布时,他都愣住了,然后苦笑着摆手:“非是俞某谦逊,俞某自知无诗无才。不敢当这才子之名。”
“俞公子何出此言,我是天涯惆怅客,两年之前,一读此诗。奴就觉得非惊才绝艳不能为之。”众女之中,马婉容最是活泼,王月xìng子清冷,因此便由她替众人发言:“况且虽然今日俞公子未有一诗,但我们姐妹三人,能有今日之荣光,皆是俞公子之赐也。”
“正是。”王月也低声道。
她才十四岁,刚刚出道,尚未梳拢。今日便得了花魁状元,但她出身可是珠市,也就是平庸妓人所在之地,而不是那些花魁红牌所在的旧院。可想而知。在今日之后,她将身价千金,整个金陵城中有钱的男人,只怕都争着要当她的入幕之宾。
但在获取花魁的兴奋之后,王月却没有多少欢喜——自己再是身价千金,终得归于生张熟李,这般的日子,其是她心中所愿?
因此,欢喜过后,此时的她。又有些闷闷不乐了。
与她不同,顾眉倒是人如其名。喜上眉梢。她眼睛看着俞国振,也是目中含bō。仿佛能流淌出水来一般。
“还是老夫来为仲裁,今日俞济民未写一诗,确实不能称才子。”钱谦益呵呵大笑,他在旁道:“但秦淮河畔第一风流人,却非俞济民莫属!”
“秦淮河畔第一风流人!”
对于秦淮河畔见证今日盛况的诸人来说,王月、马jiāo、顾眉三姝争奇斗艳,带给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冲击,绝对是一世难忘的,而且经此一日,此三女的妆扮、所唱的曲风、所跳的舞蹈,都将成为新的流行时尚。众人当然知道,此三女能如此,将她们挖掘出来并推上前台的俞国振,确实功在第一。
也唯有“秦淮河畔第一风流人”,才足以形容俞国振这种手段!
“第一风流人!第一风流人!”
周遭尽是欢呼声,声音丝毫不比方才的小,而且,这次高呼的,多是女子。
谁不希望俞国振在自己身上施展妙手,让自己也成为百花之中最鲜艳的那一枝?
那些自认sè艺不输于王、马、顾三姝的,都觉得,只要俞国振能给她们出出主意,帮衬一二,那么她们自然也有资格名列秦淮八艳!
看到这一幕,钱谦益忍不住又笑了起来,对着旁边的张溥道:“想到什么了?”
“请牧斋公指点。”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钱谦益大笑:“从今以后,想必俞济民要到秦淮河中任何一家为入幕之宾,都无须花费半文银子了吧。”
张溥也微微笑着,心中却在想,自己当如何说服俞国振,用他的财力和印刷之术,全力配合复社行事。
若是换了以前,他对说服俞国振是很有信心的,可在被钱谦益点破,让他注意到俞国振实际上在介入原本由东林、复社一手控制的江南舆论时,张溥便完全没有信心了。
“若是俞济民不答应的话……”想到这里,张溥的心中再度苦涩起来,当初自己怎么就会拒绝他的约稿呢!
(感谢郁闷之死、zccharles、柳仲严打赏,继续求收藏求订阅。)!。
第二卷一一九、幸有浮名换青眼
更新时间:201261620:39:35本章字数:5129
夜幕已经初降,秦淮河畔却依旧是热闹,一日的兴致尚未尽,而一掷千金求欢的好戏,正在上演。
特别是名列秦淮八艳的诸位,更是连连有人问价。
但今夜,王月、马娇和顾眉根本不会接别的客人,便是再一掷千金,今夜她们也已经明花有主。
那个主人,自然是俞国振。
俞国振笑眯眯地看着她们三人,这目光让三人心中有些期盼,同时也有些羞涩。
不过,马婉容、顾横波心中倒是明白,如果俞国振要指一人陪宿,那必是王微波。她们二人,毕竟在秦淮河畔出道已有些时日,而王月,却还是处之身。
站在女的角度,她们都有些嫉妒年方十四的王月,而王月自己,却是垂首不语。
她虽然出身贱籍,心气却并不甘于在这种环境中沉沦。
张溥“叭”的一声,打开扇摇了两摇,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个主意。看模样,俞国振应该是对这前三位的花中魁首起了心思,否则用不着将她们唤到身前来,既是如此,自己何不顺水推舟,帮上一把,也好落个人情,过会儿向俞国振提出要求时他也不好推托?
“咳……”想到这,他一清嗓,正待开口说话,然后俞国振却一拍手掌,一个少女笑吟吟从屋内走了出来,手中托着一个盘。
“好叫三位姑娘知晓,当初定下请三位姑娘替我参加这秦淮八艳大评议时,我就在想,当如何谢过三位姑娘。”俞国振笑吟吟地道:“请看。”
小莲将盘呈在三人面前。三位少女的目光停在那盘上,然后呼吸一瞬间就停了。
身契。
脱离贱籍的身契!
“这些时日托人走了关系,为三位脱籍,总算在昨日成了。”俞国振微笑道:“自此之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他走的就是南京镇守司太监范闲的门路,这位范公公虽然职位不高,可是能力却不小。给三个贱籍女脱籍,不过是小事一桩。但对于眼前这三位刚成为秦淮八艳前三的少女来说,这却是一件让她们命运发生转折的大事!
泪水瞬间盈盈,三女哽咽几乎失声,旁边的张溥也很想哭。他刚想到一个送俞国振顺水人情的法,结果俞国振就已经自己完成了,而且完成得比他想到的更为漂亮彻底。
毫无疑问,如果俞国振这个时候再温柔地说一声:“你们三个脱籍之后若无所依,不妨随我走吧”,这三位只怕立刻死心塌地无怨无悔地跟着俞国振走!
看到那三女拜倒在俞国振身前的模样,张溥真恨不得取而代之!
“这是三位应得的,以三位情。便非我多管闲事,也自有多情公王孙为三位寻个好归宿,哈哈,没准我这一插手,反倒坏了三位的好姻缘。”
俞国振这番调侃,让三人中倒有二位破泣为笑,看着俞国振的目光中,带着水汪汪的妩媚。一副任君采撷的模样。
俞国振倒没有心急,他将三套文书分别给了三人,然后向着小莲抬了一下下巴:“你们若是觉得……无处可投的话,可以随着小莲,她正需要人手相助。”
“三位请随我来。”小莲抿着嘴一笑,心里那个得意。
这一次一定要看紧了,不能让这三位也和如是一样。抢到自己前头来!
三女被带走之后,屋里便只剩余俞国振与张溥,张溥咳了一声,正准备开口,然后就听得门前有人道:“小官人。小官人!”
说话声音带着点稚嫩,是个童的声音,紧接着,一个孩童跑了进来。
俞国振略带歉意地向张溥谢了一下,然后向那孩童道:“怎么了,佑中,你这急匆匆的是为何?”
“来了,来了,我跟你说的那姓雷的来了!”
蒋佑中此时已经有十一岁,个头没有怎么长,仍然是那憨憨的模样,不过身上现在被收拾得极是干净。
他如今是俞国振的随身小厮,也是俞国振见他在机械之上极有天赋,故此带在身边随时提点。不过他这憨哪有侍应人的本领,俞国振前些时日里忙着扩大自己两书一报影响,也没有时间管他,他自己在周围乱逛,倒也结识了一个志趣相投的小友。
“请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蒋佑中领着几个人进来。为首的是一个老者,面容枯槁,十指上全是老茧,胳膊上青筋坟起。在他之后,是两个汉,也是同样形容憔悴,但手掌胳膊都看得出是惯常干细巧活儿的。再跟在其后,则是两个少年,一个十六岁左右,另一个则十三四岁,小的那个正与蒋佑中相互挤着眼神。
“小人一家见过俞公。”
为首的老人恭敬地行礼,其余人也跟着一一下拜,俞国振快步上前将他们扶起,张溥见他这模样,心中暗暗觉得不对劲儿。
将他这复社盟主天下放在一边,却来见这群明显是执下役者,张溥心中确实有些不快。
“雷翁请起,诸位都起来。”俞国振将拜倒的诸人一一扶起,看着他们的模样,心中极是欢喜。
前些时日,蒋佑中在玩耍时见着另一孩童拿着建筑的“烫样”,两人便就工程营建之术聊了起来,相互还比了比手艺,然后通了姓名,得知这个少年姓雷,名为发达。雷家如今寓居于南京,生活较为困顿,蒋佑中是个心软的,恰好知道俞国振需要木匠,回来之后便向俞国振说起这一家人。
而当时,俞国振就隐约猜到,自己捡到大宝贝,便让蒋佑中引他们来相见。
“我听雷翁口音,似乎不是金陵人氏?”为了确认,俞国振问道。
“是,小人乃是南康府建昌县人,因家中甚贫,来金陵讨生计。”
“果然是他!”俞国振心中的欢喜更甚,此时这一家人名声还不显,他的目光转到那两个少年身上:“这二位是令孙?不知哪位是大名发达的?”
“是我。”那年纪稍幼的上前一步,给俞国振叩头:“听佑中说,小官人是天下第一巧匠,小人能跟小官人学么?”
难怪能和蒋佑中谈得来,这又是一个憨货,他祖父与父亲都瞪起了眼,正要喝斥教训,却被俞国振拦住:“不必,不必,哈哈……”
他畅快地大笑,原因无它,终于有历史上的名人真正来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