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风暴 >

第74章

明末风暴-第74章

小说: 明末风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岸!”俞国振突然道。

“在!”那一团和气的少年凛然而立,回身望着俞国振。

一瞬间,他身上的和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煞气。

看着他,俞国振做了个注意安全的手势,将岸点了点头,行了叉手礼,然后转身离去了。他祖籍是河北,流落到山东,后来被俞宜轩带回襄安,颠沛流离之中,他倒磨练出了一样好本领,就是擅习各处方言。河北话、山东话、安徽话、南京话,再加上跟着从辽东流落来的纪家父学的辽东官话,七八种方言他都能说得溜熟。

同时,他也是一员勇将,敢打敢杀,在桐城之战中,手刃乱贼不少于十人,如今是模范伙的伙长。俞国振原本是想再扩一队时,便提拔他当队正的,但手中人实在奇缺,所以不得不将他派了出去。

“咦……你们小公,很有些威风啊。”见离得远了些,黄顺笑着向将岸道。

“那是自然,我们小公,可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杀过水贼,杀过湖匪,杀过山寇,杀过乱逆。”将岸也笑眯眯地道:“我算算……小官人带着我们杀到如今,一千人没杀到,但七八百人总有。”

黄顺激淋了一下,猛地停下脚步:“这……这……俞公是做什么的?”

“哈哈,做些小本生意。”将岸瞧着他的脖:“便是我,跟着我家小官人,也砍过不少脑袋,黄大哥,你可知砍脑袋如何最轻松么,砍脖骨第五节……”

“小兄弟,莫说了,莫说了,你不是想要学我们当地话么?”

黄顺连连摆手,他觉得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时候来至安南的贼人,在钦州便杀得人头滚滚!

他不想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形。

“如此就麻烦黄老哥了……”

将岸明白俞国振的意思,方俞国振种种许诺,都是给这个当地土著蜜枣儿,但是太过优厚的待遇,往往会反让人生出小视之心,将岸就得负责唱白脸,举着大棒让黄顺知道,这群新来者,绝对不是任人唬弄的对象。

不过一天功夫,黄顺便真的拉来了百余号人,都是十五岁到五十岁的男,他们原是附近村落的百姓,既有汉人,也有归化了的侗蛮,受重薪所诱,最初来的时候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

“办得不错,你们先歇一歇!”

看到这么多人,俞国振也有些意外,恰好此时是家卫少年午操之时,他让黄顺领着这些人暂时歇着,自己领着家卫少年踏入临时平整出来的一块荒地。

随他来钦州的一共是十个伙一百人,二十人回了襄安,还剩余八个伙八十人。最初时,看到这八队少年在空地上聚集,那些当地土著还莫明其妙,不知道究竟是何意,纷纷在小声议论,但当他们看到整齐的队列之后,这些当地土人顿时安静下来。

此时的家卫少年队列,可不再是当初二十个人时那么简单,他们的武器也有了变化。

特别是火铳的加入,让黄顺意识到,将岸所的他们曾经杀过不少人,未必是大话。

“黄顺,这群外乡人究竟是什么来头,看模样……很有些杀气腾腾啊,是不是海上的好汉?”有人小声向他问道。

“不是,我听上回那个徽州老客说了,这是自南直隶来的一位世家公,家中僮仆上千,如今来的是第一批,今后还陆续会有人来。”

“原来是南直隶……他不在那边享福,到我们这来做甚?”

“富贵人家的心思,谁能知晓!反正大伙应承就是,他说了,每日管饭,做了事便有三十文,若是做得好了,有五十文甚至一百文!”黄顺鼓动道:“咱们本乡本土的,也不虞他赖账,就算他躲回到南直录去,你们瞧瞧,那一大堆的家当,他总一时半会搬不走!”

众人顺着他所指瞄去,在俞国振他们临时居住的窝棚之中,摆着大堆的物件,不少是稀奇古怪的铁器,也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的。但更多的,则是各种铁制农具,锄头锹铲这些不说了,甚至连犁具都有不少。

这是摆明了要在钦州大干一场的模样。

“啧啧,这么多铁器,若是那几处侗蛮知道了,没准……”有人低声道。

但就在这时,俞国振指挥家卫少年操演进入到最后一环,十余个纸人靶被树了起来,家卫少年排队而站,最前排十人,人手一只火铳,然后一齐开火。

“轰!”

在烟雾蒸腾之中,那纸人靶中有三个顿时碎得稀烂!

紧接着,这十人后退,他们身后又是十人站出,举枪击发,又是一阵轰响,击烂了四个靶。

当第三排再击过之后,所有的靶全部击得粉碎!

(感谢李广堰打赏。)(未完待续。)。。閣

第二卷一二四、劈山断水疑神技

更新时间:20126198:00:54本章字数:4920

那日午操将原本心怀二意的当地土民全都震住了,要知道此时钦州武备实在不敢恭维,武备志中所载,整个钦州卫所,实际上的兵数,只有三百七十六名,拥有火器五十四件!

就在离俞国振基地不远的长门墩,设有长门巡检司,可是兵额也只有二十,如果俞国振愿意,随时可以一举将这小岛上的明军尽数灭除!

因此,在此后俞国振宣布严格的纪律,特别是有关生活方面的严格纪律之后,黄顺招来的两百多人当即散了一半。

剩余的一半是将信将疑地留了下来,他们留下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洗澡。

对南方人来说,洗澡并不是什么大事,可若是洗澡都有诸如耳根之后没有污垢、头发里没有发屑这类要求,那就是苛刻了。因此,一个澡洗下来,又有二十余人离开了。

这一个澡花了半小时,紧接着便是乘木排沿渔洪江向上游溯,大约行了五里,便到了徐林所说有粘土适合烧砖制窑之所。

“这群外乡人,究竟在做什么名堂?”有一人低声问道。

“发了这许多工具给我们,自然是伐树了。”黄顺道。

就在这时,将岸到了他们身边,抓起一件工具道:“斧头诸位都认识吧?”

他用的是当地土话,黄顺缩了一下脖,心中暗暗诧异,这北边来的外乡人学说话倒是快。周围人听得他这样说,都笑了起来,斧头哪有人不认识的。

“拉锯,诸位可认识?”他又拿起另一件工具。

“小人是木匠。大半工具都认识。”听得他能说当地土话,原本有些疑虑不安的诸人中,有大胆的应道。

不过这句将岸不曾跟黄顺学过,向他问了一句后,将岸喜道:“你曾是木匠,那好,你便是一个小头目了,你每日比旁人多十文钱。”

“小人也是木匠。小管家,小人技艺也不差!”顿时又有人嚷道。

“好,那你也多十文……不过若是给我发觉哪个诳人偷懒,钱就没有,人先打一顿赶走!”将岸说完之后。挥了挥手:“你们二位木匠教他们如何用这拉锯,咱们先伐木,这片山头,全部伐掉!”

这原本是荒山野岭,众人得了命令,便拿着斧头拉锯去干活。有两个木匠带队,又有锋利的工具,半天时间里。便有近两百棵碗口粗以上的大树被砍倒,在渔洪江之边,清出了一块场地。

这时送饭的来了,用蒸笼蒸出的米饭喷香,再添上咸鱼阉肉,还有一些酸菜,倒是让众人浑了个肚儿圆。

黄顺干力气活不行,多数时候都是凑数。不过将岸早就说了,也不指望他能做什么,只要能在这里安抚好劳力,将他的意思传达准确便可以。他吃完之后,凑到将岸身边问道:“小官人,要不要开工干活儿?”

将岸笑道:“不急,不急。让大伙儿再歇两柱香的功夫——对了,你问问他们,手套是否还堪用。”

为了避免因为磨破手掌而造成劳作效率降低,每人手上都配了粗麻手套,黄顺听得这个。陪着笑道:“小管家宅心仁厚,这手套,果然有用,没有一人手起泡的。”

正说着间,突然听到渔洪江畔异样的声音,那正是他们登岸之处,黄顺踮起脚尖望去,只见那些“小管家”们正在放火烧荒,江畔老大一片,都成了焦土。到现在,火势已经灭得差不多了,露出足有十余亩的一大片狭长空地,正好是夹在渔洪江与一条小支流之间。

那条支流虽然不大,但水势湍急。

“小管家,烧那么大块地方出来做什么?”

“砖窑设在这,咱们营建,总得要砖,另外,咱们伐下的木头,也在此扎成木排放下去。”

“原来是这样……俞公当真是想在此落籍?”

“那是自然。”

就在两人谈话时,家卫少年们开始将一样样东西拼装起来,他们铲平支流边的土地,将那些铁的木的家什一样样对接,转眼间,一个水排就被安置在支流之中,随着支流河水的冲击,开始迅速转动。

“这是……”黄顺摸不着头脑,他倒是见过水排的,但不是说要在这烧窑么,为何搭起了水排,莫非水排也可以用来烧窑?

“该干活了,黄老哥,黄老哥!”将岸突然喊起来。

原来他只顾看着那边,休息时间已经到了。黄顺告了声罪,将岸吩咐道:“你与他们说,上午大伙做得都极好,今天每人加发五文,若是下午做得好,那么就是加发十文。”

黄顺转述了他的话,顿时一片欢呼,众人脸上都满是灿烂的笑。

“下午除了继续伐木之外,还得将咱们上午砍倒的运到水边去,就是那边空地。”将岸指了指搭起水排的地方:“黄老哥,除了方我说的工钱赏格外,我再开出一份赏格,今日象这样的圆木,运到河边上,每多一棵,便多十文的总赏,也就是说,这两百棵全部送到那边,那么诸位今天除了工钱之外,还能得到两贯钱的总赏,至于诸位如何去分,由黄老哥和两位工头来商量,只要不打起来,我们一概不干涉!”

听得这后一句,黄顺顿时明白,这可是给他和那两个工头中饱私囊的机会,他将两工头拉到一边嘀咕了两句,然后向着那群劳力大声说了些话,将岸勉强能听懂,他将许下的赏钱从每株圆木十文降到了七文,其余三文,自然就归他们三个头目瓜分了。

接二连三出的赏钱,让这些乡民都大是欢喜,他们本来就是劳作之人,有的是气力,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黄顺对那边搭起来的水排好奇,因此便跟着分出的一半人将圆木运到那新辟出的空地去。有足够的麻绳,那些实在太大的,便由十余人同运就是,将岸反复叮嘱他们注意安全,途中虽然也出了点小意外,但还算是顺利。

第一批圆木运到时,黄顺看到已经竖起了三座水排,而且每座水排前都有一座木架,木架正中,则搭着一个巨大的圆形铁器,铁器边缘全是利齿,象他们方用的锯一般。

“这位小管家,这是……什么器物?”他观察了好一会儿,拉着一个家卫问道。

“水力圆锯。”那家卫也不隐瞒:“咱们小官人可是花了半年时间,和蒋师傅、纪师傅制成,你且看着吧。”

他一边说,一边与众家卫少年一起,将运来的圆木架上了那木架,然后他做了手势:“成了,开始吧!”

另一个家卫扣上机枢,水排带动着圆锯开始飞快转动起来。大海碗碗口粗的树木,就在黄顺愕然的眼光中,被截成了两段。

“测试结束,一号机试运成功,接下来你们把滑轮架起来,有些巨木,单靠人力架不上去,得用绞盘和吊车——我去测二号机。”那少年大声向着那边的同伴道。

那同伴做了一个手势,然后招呼人手开始挖深坑。

这一幕让黄顺已经彻底傻了,连回去干活都忘了,就一直看着少年们挖出深坑,架起木架,装上横梁,安好被称为“滑轮”的物件和绞盘。然后,方那个少年测好了另外两座圆锯机床,转了回来。

“你怎么还在这……怎么样,龙吊安稳了吗?”那少年随口说了一句,然后又向这边问道。

“九河,你就放心吧!”

“叫我队正!”罗九河不满地道:“那好,测一测吊车,拿那根大家伙吧,都当心点,出了问题,自保第一,你们的性命,可都是小官人的!”

绳索被套在最粗最大的一根圆木上,为将之拖过来,他们可是用了十多人,但这边却是两个少年转动绞盘,两个少年扶着圆木,轻轻松松便将那棵巨木抬起,然后推到圆锯台上,将之锯成了两截。

“啊啊啊!”黄顺已经说不出话了,指着那根巨木,只能啊啊地叫。

紧接着那被锯成一段段的木头,又送到二号圆锯处,在那儿切成了木板,整个过程,所耗的时间并不长。黄顺是见过木匠处理圆木的,两个手艺好的木匠,想要这般处置如此大的圆木,得有少说八个帮手,再花上半天时间,但在这里,就是五个人,短短的片刻!

“别啊啊了,那边在催你呢。”罗九河见这厮在旁边手舞足蹈的模样,既是自豪,也有些轻蔑。

从崇祯五年初起,俞国振蛰伏襄安两年多的时间,银钱花费接近二十万两,所做的准备极为充足,水力冲压技术,翻砂铸模技术,由水车而来的齿轮传动术,滑轮起重术,种种技术储备,化成了一件件实物零件。象这样的水力圆锯,俞国振准备了不下十套零件,全部由蒋权确定的标准件制成。

在俞家,所有的度量衡标准是唯一的,游标卡尺的运用,让长度计量达到了完全统一,因此被拆解的零件都是相同规格,只要象搭积木一样将他们拼装成,那便可以了。

对于黄顺来说,这是近乎奇迹的变化,他神情恍惚地回到将岸那边,将岸看着他这模样,约摸猜到他是被水边发生的事情惊住了,咧开嘴笑了笑:“黄老哥,我们小官人做的那些玩具……你觉得如何?”

“那是鲁班祖师下凡啊!”不等黄顺开口,自称是木匠的一个工头嚷道。

(感谢江湖不老客打赏)(未完待续。)。。閣

第二卷一二五、安得广厦数十间

更新时间:20126200:34:33本章字数:4707

“休要丢了我们雷家的脸面,这可是我们为官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官人的厚恩,你们吃的穿的,可都要心中有数!”

人一上了年纪,免不了会唠叨,雷王成便是如此。他拿着一只游标卡尺,严励地教训着两个儿子,雷振声雷振宙应了一声,在旁边的蒋权多少有些尴尬。

他确实有些担忧,在船上他与雷家父子讨论过营建之术,至少在建筑房屋之上,雷家父子的技艺要远远胜过他。好在他跟着俞国振时间久了,甚至连标尺都是他定的,在一些细活儿上,雷家父子和他还有差距。

“来了来了,木板来了!”

见从上游飘下的木排,齐牛大叫起来,他嗓门响,炸雷一般,震得众人耳朵里都是嗡嗡的。

“才这么一天功夫,就有如此多的木板!”

看到木排上堆得高高的木板,雷家兄弟愣住了,旁边,蒋佑中向雷发达挤了一下眼:“我说了,小官人的锯子可厉害着,便是外行,也能锯出板来!”

小码头上的简易龙门吊也早就装好,从木排上御木板并不废什么气力,板车将一车车木板从简易的车道上拉到了离码头不过百米的工棚之中。这段沙子车道是少年们花了半天功夫修成的,属于临时便道,因此还不是十分平整。

“大伙手中的尺都是一般的,记着,不要用你自己的尺,若是谁胆敢用自己的尺,立刻驱出师傅行列,改去当学徒,每月就是一两银子的工钱!”

蒋权开始时声音还小。但渐渐便大了。俞国振在南京招募了足足百余名工匠,其中有十余位是木匠,再加上雷家两兄弟和已经有十六岁可以充当帮手的雷发宣,一共是二十人。这些人俞国振全部交由蒋权管理,而在襄安呆了两年,看着一个个少年从傻乎乎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可以管着众人干活。蒋权的长进也不小。

那些木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