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崛起 >

第173章

三国之蜀汉崛起-第173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有认识的,细心的也就察觉出来,那些不认识的但见军中突然出现这样一个男不男,女不女的将军,都不禁私下细语起来。

赵舒虽然深恼孟倩胡闹,但毕竟她身份特殊,只得暂且忍下,不理不睬,转谓桓易道:“将军可带本部兵马先行,本将军大军随后进发。”桓易也没有想带孟倩胆子大到了敢在众将面前胡闹,深恐被赵舒责罚,急忙行礼领命,便要想先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孟倩却不肯罢休,又急忙道:“我也要去。”一时情急,竟然忘了掩饰声音,清清楚楚让众人听得明白。

这一下不仅赵舒面上不好看,桓易脸上也是青一阵白一阵,努力向孟倩使眼色。孟倩却是假装没有看见,仍旧道:“末将奉父王之命,追随大将军,自然要身先士卒,立下功勋,为父王和族人争光。”赵舒见她说的一本正经,心中暗自好笑,知道此次出征,夏侯懋已经是惊弓之鸟,南安郡唾手可得,谅来没有十分的惊险,既然她愿意跟着桓易一起,自己也乐得再做点人情,当即也板着脸,正色道:“殿下能有这番雄心,本将军深感欣慰,也为孟王高兴。既然如此,大可随桓将军一起。”不等桓易开口,孟倩便先笑着领命,桓易也只得无奈点头,自去点兵出征。

看着孟倩离开的背影,赵舒突然觉得这丫头倒是越来越顽皮了,要是那天把自己惹得火起,收回家去,或者还真能让自己的生活多几分色彩。

诚如赵舒所料,从天水到南安,夏侯懋没有派兵马作丝毫的抵抗,想是将兵马都收拢在南安郡中,想要做最后的坚守。非只一日,蜀汉前军便至南安城下,没有将令,桓易不能擅自攻城,遂一面下令安营扎寨,一面使人报于回军赵舒。命令传下去不久,孟倩便打马来找桓易,问道:“将军何故下令原地扎营?”

对于孟倩的心思,桓易一清二楚,明白她的心中想着的是赵舒;但桓易也明白赵舒与这个世道上的很多男人不一样,不会接受三妻四妾的生活,而且还三番五次地找机会帮着自己说合。要说最开始,桓易只是不能回绝赵舒的好意,而且孟倩说起来也是一个难得的美女,所以每次都欣然接受了赵舒的主意。但随着接触的次数增多,在不知不觉之中,桓易的心里居然真的喜欢上了这个俏皮可爱的野蛮公主。这点不仅孟倩不知道,连桓易自己都不敢相信,只是偶尔的思念与梦境,桓易才明白,自己当真是上了贼船。还好赵舒一直心思不变,否则桓易还真不知该如此自处。

这几日行军,孟倩倒也还算规矩,现在却又来当面质问。桓易只得答道:“南安城就在眼前,我身为前部先锋,自当在此等候大将军大军。”孟倩却大不以为然,道:“你既然知道南安城就在眼前,怎么不带兵前去攻打,还要在这里安什么营,扎什么寨?等到大将军到时,直接入城休息,岂不更妙?”

桓易听她说的简单,不仅含笑道:“一则我无将令,不能擅自攻城;二则夏侯懋虽然数败,但仍旧数万兵马。彼依城而守,以逸待劳,岂是能轻易攻破的?”孟倩却并不理会桓易的解释,鼻中嗤笑道:“平日里见你还算得上个英雄,怎么一到战场上就这么窝囊。这几日一路行来,所过县城无不望风请降。早听说夏侯懋是个纨绔子弟,无用至极,只要听说我军前来,必然又要像在天水那样弃城而逃。这样的功劳,现在不取,难道还要等大军前来,让与别人么?”

孟倩这几话先是激将,后是利诱,说完之后,便偷眼望向桓易,希望他能被自己的言语所动。奈何桓易仍旧是淡笑道:“大将军只让我为前部开路,并没有将令要我攻打南安,你再激我也是无用。”

“我看你才真的无用。”孟倩见自己不能说动桓易,不由怒道:“你不去,我自己带人去便是。”随即将手指放在口中,吹出一声哨响。顿时就有几名军士跑过来,道:“公主有何事吩咐?”孟倩乃道:“叫兄弟们放下手中的帐篷,随我去取南安城。”

孟倩随赵舒来成都之时,身边只带有数百人,但这数年以来,孟获怕女儿在汉中的地盘上被欺负,除了每年亲自来探视之外,还带了不少族人。赵舒知道蜀汉兵源远远不如曹魏,也乐意收编,但看见孟获的面子上,将这些南方军士都统一编制,名义上便是以孟倩为主将。此次北伐,虽然孟倩是留在汉中,但军队却是随着赵舒一起征战,而且都在桓易麾下。

现在孟倩拿出公主的架子,这些蛮兵自然要伏首听命,也不顾桓易的阻止,很快就整好队伍,等候孟倩一起出发。孟倩则是一副趾高气扬地神情,斜眼看着桓易,似乎在说,本公主没有你,一样能把南安郡取下来。

第三百八十八章 战越吉初生情愫

孟倩极力想要前去攻打南安郡,心中是有别的打算。数年以来,孟倩一直都被赵舒所拒绝,此番能有机会参加对魏征战,便是想要立下赫赫战功,也好让赵舒刮目相待。如今到了南安城下,见桓易却不肯再进,孟倩自然不悦,也不愿将这大好机会拱手让人,于是亲点兵将,不顾桓易劝阻,便要自行前往攻取南安。

桓易对孟倩的脾气甚是了解,知道这刁蛮丫头认定之事,便是八头壮牛也未必拉得回来。但事干重大,桓易总不能任着对方的性子胡来,当即喝令众军散去,各自休息。奈何这些部下多是孟获族人,平日里虽然听从桓易号令,此刻却是以本族公主孟倩之命是从。再三劝说无效,眼见孟倩就要带兵出战,桓易却无计可施,只能连连叫苦,心怪赵舒怎么给自己派了这么一个惹祸精。

孟倩见自己公主余威仍在,也是志得意满,冲着桓易略微抱拳,便要下令出发。军马未动,却见前面一骑探马飞奔至二人面前,滚鞍下地,道:“禀将军,前方有支军马向我军而来,不足五里之距,人数在万人之间。”桓易与孟倩都稍感吃惊,两人都认定夏侯懋胆小怯懦,即便不是弃城而走,也定然不敢主动出城挑战。桓易恐探马有误,乃问道:“可有看清,是何人旗号?”探马答道:“这支兵马并非曹魏军队,以属下看来,像是羌胡之人。”

陇西地偏西北,近临羌人,但南安郡毕竟是曹魏治下,并非羌人聚居之地,突然出现这样一大队羌兵。桓易第一反应便是想到夏侯懋向羌人借兵来战,急忙传下命令,整军备战。孟倩听到有敌军前来,虽然懊恼不能攻城拔寨,但转念又想着能临阵杀敌,也未尝不是建功之时,于是欣然答应,帮着一起喝令族人列阵等候。

看着孟倩兴奋而略带高兴的表情,桓易只能暗自摇头,心知这个倍受父母溺爱的公主,根本不曾体会过战争的残酷。有心要劝说她带人后撤,可刚一张口,转而又想以她的脾性,是断断不肯错过这样激烈的战事,只怕反要被对方扣上小瞧她的罪名。想到此处,桓易便不再言语,顶多一会交战之时,自己多照顾她便是,谅来这些小小羌人还不在自己的眼下。

蜀军向来训练有素,只要片刻功夫便结成阵势,又过得片刻,便听前方马蹄雷响,大队骑兵迎面而来。队伍杂乱,兵器衣甲也都是五花八门,呼喝长啸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孟倩看着亲切,不仅笑谓桓易道:“这些人马倒像是我父王部下。”桓易此刻却没有心思与她开玩笑,只是看着对面大军,微微点头,算是答应。

羌兵见有蜀军结阵,也都各自停下坐骑,压住阵脚,便有一员大将越众而出,高声喊道:“唤赵舒出来答话。”桓易忙打马上前,道:“大将军不在军中,某乃大将军先锋大将桓易,敢问将军名号?”那羌将手舞大锤,哈哈笑道:“无名小卒,也配问本元帅名号。今日赵舒不在,本元帅便放尔等一马,回去转告赵舒,大魏皇帝授命于天,蜀汉君臣若不早来归降。本元帅便亲自带兵打到成都,杀得你们鸡犬不留。”桓易原本以礼相待。却不想对方如此大言不惭,于是冷笑道:“将军如此狂妄,不妨问问桓某手中这把宝刀如何回答。”

这员羌将乃是西羌国王彻里吉手下第一猛将,号曰越吉元帅,平日里在国中鲜有敌手,自是一副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傲气。当日夏侯懋弃天水而逃之时,参军程武曾建议其向西羌求取援军,夏侯懋虽然不喜欢程武此人,但这样的良策却还是乐于遵从。自己还没有退到南安城中,便先使人携带金银珠宝,前往西羌首领彻里吉处求救。彻里吉向与曹魏交好,又听人挑拨,当即应允,便派越吉元帅带着羌兵赶来救援。

越吉元帅听到桓易的挑战,乃哈哈大笑,不再说话,手挽大铁锤,跃马而出,直取桓易。桓易见对方来得凶狠,也不敢大意,举刀小心迎战。两人你来我往,二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但越吉所用乃是极重的兵器,耗费甚巨,饶是他气力过人,数十回合之后,也渐渐感觉臂力不支。桓易却是越战越勇,见到越吉后力难继,便刀刀不离对方要害,将越吉迫得连连后退。

越吉元帅自知桓易武艺了得,眼见不能取胜,乃思得一计,拔马便走。桓易恼他言语无礼,不肯舍下,遂在后急赶。越吉但见桓易跟来,忙将铁锤挂在马前,取过背上宝雕弓,转身一箭径向桓易面门射来。桓易立时伏鞍回走,越吉自以为得计,复取大锤在手,喝道:“哪里走。”

孟倩在后面见到桓易受伤,心中着忙,打马越众而出,大声道:“贼将休得逞凶。”话音未落,便又见一支羽箭射出,正中越吉元帅肩胛。再看时,桓易已是傲然伫立,笑骂越吉道:“如此雕虫小技,焉能骗过本将军?”却原来是桓易见越吉不败而退,心知必有奸计,虽然假意追赶,心下却是十分提防。但见对方冷箭射来,桓易将计就计,假装中箭,反引越吉追赶,乃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两骑相距不远,越吉又无防备,饶是他反应机敏,也难以躲避,肩上中箭,顿时血染征袍。

孟倩才明白桓易并不曾受伤,待坐下胭脂宝马到了桓易身后,不禁嗔道:“你尽用这些奸计害人,险些吓煞我了。”桓易不曾想到孟倩如此担心自己,而且还有这等娇媚作态,心中不由一动,竟忘了赶杀敌将,只是呆呆看着眼前娇态十足的俏皮公主。

孟倩原本为桓易不曾受伤而感到高兴,却又见他一言不发的傻傻望着自己,顿时明白对方的心思。有人爱慕自己,对于任何一个女孩子开说,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孟倩的心中总是有着赵舒的影子,方才不过是一时失言,并不代表自己就对桓易有多少好感。但见对方如此凝视自己,孟倩只道是刚才的那句话引起了桓易的无限遐想,不禁恼怒,重重哼了一声,道:“将军不乘胜追敌,只是看着本公主何干?”

桓易被孟倩这冷冰冰地一句话惊醒,自知失态,尴尬一笑,便要再行追杀越吉。转眼看时,对方已经隐入羌兵阵中,哪里还找得到踪影?

第三百八十九章 铁车阵桓易战败

桓易虽然武艺不俗,但若想要如当年张翼德一般,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却还是远远不及。但见越吉躲入军阵之中,无计可施,也只得暗自懊悔,深恨自己错过斩将立功之良机。但对方主将既然已经受创,正该大军乘势冲突之时,桓易便要转身下令众将士冲杀。长刀举起,还未落下,就听旁边孟倩喊道:“那是什么……”

桓易转身望去,但见羌兵前面游骑左右分开,中军却推出一排排战车,都是铁皮包裹,外面尽是尖利钢钉。桓易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兵器,还不曾转过神来,就见西羌骑兵分作两队,直插蜀军两翼,中间铁车却是一字排开,潮水一般涌向蜀汉阵前。

蜀军上下连同桓易在内,都是头遭见识这些铁车兵,不由军心浮动,各有胆怯之意。眼见对方压上前来,蜀军也急忙以硬弓强弩,妄图压住阵脚,奈何这些箭矢大半都被羌兵前面的铁车阻挡,能伤人的却是寥寥无几。反是羌兵跟在铁车之后,箭如雨发,倒伤了不少蜀汉军士。蜀军多是步卒,而且立营未稳,如何能用血肉之躯与羌兵的铁车相抗衡?前面铁车过处,便是一片血肉模糊。桓易想要上前阻击,除了白白死伤士卒,竟不能有丝毫成效。

配合正面铁车冲锋,左右两翼的羌骑直插蜀军阵后,欲将蜀军合围全歼。桓易久经战阵,岂能不明白羌人的心思?眼见形势不妙,趁对方骑兵还没有能够形成合围之势,便亲自带人在后,复令别将先退。见到蜀军后撤,羌兵自以为成功,便有不少饶开铁车阵,向蜀军冲杀而来。羌骑虽然快捷,没有了铁车的掩护,在蜀军的连弩之下,连人带马成片成片的倒下。然而羌人弓马娴熟,蜀军也伤亡不少。

桓易知道羌兵最厉害之处,并不是骑兵,而是那些刀枪不入的铁车兵。一旦两军纠缠在一起,对方的铁车便发挥不出来威力,于是下令暂不放箭,等到羌兵靠近之后,再肉搏混战。蜀军对曹魏骑兵的这几次胜仗,都有赖于厉害的弓弩,如今与羌骑近身肉搏,步对骑的劣势便很明显的显现出来。骑兵的机动力,冲刺力,以及居高临下的优势,都让蜀军损失惨重。

最初桓易还能指挥若定,喝令军士结阵抵御,但羌骑越聚越多,不断冲击蜀军阵营,后来还是将蜀军分割成块,互相不能接应。桓易自知此战于己方大为不利,只好再次下令后撤,但阵型已乱,军心已失,所谓后撤不过是逃命罢了。至于桓易自己则是有武人的尊严,即便是战死疆场,也不愿在蜀军连战连捷之时,回去当一名败军之将。是以孤身在前,以一柄长刀,力敌周围聚拢的无数羌兵。

桓易固然勇猛,终究只是血肉之躯,身被数创之后,也觉得气力不继,眼前已经一片模糊,只有手中的长刀仍在习惯性的左右挥舞,脑袋中除了存着多杀一个便是赚的念头之外,再无他念。桓易本有必死之意,却被一阵娇喝打断。这样熟悉的声音,让桓易身上不由一震,脑中顿时清醒大半。举目望去,就见孟倩也在不远被羌兵团团围住,身上衣甲几乎被血迹所覆盖,左右也只有少许族人,皆陷入死战,生死也只在一线之间。

多年征战为将,桓易对自己的生死向来不放在心上,但却不能眼看着孟倩也葬身乱军之中。一时之间,原本有些麻木的双臂,却又似乎力量无穷,高声喝道:“桓易在此。”宝刀过处,羌兵不是折臂断手,便是身首异处,无人能与争锋。

孟倩初经战阵,不知凶险,只想斩敌立功,竟全然不观察战局变化,只是一味带人向前冲杀。直到左右族人越战越少的时候,孟倩才猛然省悟自己已经身陷敌兵重重围之中,想要后退,却是不及。只能竭力拼杀,冀望能有人来援救,好容易听到一声“桓易在此”,抬眼果然便见桓易向着自己冲杀而来,孟倩便如见到救星一般,也忙向着桓易的方向靠拢。

两人相距只在咫尺,却又感觉远在天涯,中间无数羌兵的阻拦,刀枪箭戟,十八般兵器一应俱全。身上又各自添了不少伤口,才最终合在一处。孟倩终究只是一介女流,见到桓易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竟然喜极而泣,不由自主的哭了起来。

桓易只道她是受伤太重,不能再战,虽然明知自己也是强弩之末,未必能成功地带她冲出重围,却道:“有我在此,定将你完好无损的送回大将军面前。”他知道孟倩心中只有赵舒一人,现下只希望能以赵舒来激发孟倩的斗志,一同度过这个难关。

孟倩哭了几声,发泄完后,也明白眼前局势凶险,固然知道桓易武艺了得,只身突围或许能有几分把握,但要带着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