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汉阳铁厂跟汉阳兵工厂,常在武昌三镇停驻的维尔纳少校并不陌生,事实上这两座张之洞为后人留下来财富,所用机器大多是跟德国洋行采购,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礼和洋行经手的,他曾经看过第一手的数据!
李汉笑了笑,放下酒杯,微微松了松军服上衣的铜扣领子,吐出口酒气道,“没有自己工业基础的势力,永远没有资格成为真正的朋友,不是吗,少校……这件事我知道你做不了主,回去可以跟贵国请示,我需要一位能够做得了主的来跟我谈……请不要怀疑我的决心跟实力!”
他这话说得有些难听了,不过维尔纳少校却好似没有听到一般,只是看了一眼他的表情,然后点了点头,“请放心阁下,等会我就去联系公使大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派出专员前来与您协商这些事情的!那么,将军阁下,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先离开了!”
“这是最好的,阁下,请便……”
维尔纳少校急匆匆而去,他这次来荆州,所获可是无比丰厚啊。不但谈成了全部军火订单,又提前得到了李汉要建设自己的钢铁厂跟兵工厂的事情,并且为帝国探明了他之态度,至于那份文件……他虽然没有提起,不过李汉在清点了船上的货物之后,自然会派人给他送去的……所以,跟李汉碰了个面之后,他便回到荆州城内,李汉为他安排的住处。
次日,李汉来不及休息,就开始匆匆忙碌起来。首先是建设他的‘黄埔军校’的选址问题,应城等地不太适合,毕竟现在应城太小,将来又在他的规划之中,成为轻化工基地,不太适合建立军校。思考了一阵之后,最终还是张炳乾的提议打动了他,在解决了荆州满城之后,荆州府空闲出了大量的土地,加上荆州挨在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交通十分便利……无论怎么看,都比偏僻的应城更适合成为军校的选址地点。
他还没拿定主意,毕竟荆州虽然有它的优势,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始终认为,军校是以培训合格的军官为首要认为的地方,而它不应该被建立在经历太过繁华的地方,年轻的目光总是很容易被身边的其他事物所吸引,他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自然对此更了解。
除了军事学院的选址工作,然后是扩建新军军营,军政府如今面临着无兵可守的困局,仅仅只是北线襄阳、武胜三关便集中了军政府一半以上的力量……虽说是为了抵御清军南下,但是如今抽调了第三协入川之后,他所掌握的大半汉江平原之上就只剩下一个第二协了……这样很不稳妥……面对着武昌三镇随时可能被攻陷的困境,再加上他还要分兵推进四川,征兵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举了!
如今他已经在起草军政府令了,预计就在这两日之内出台,除了颁布标以下革命新军新编制、规划各地分军政府管理措施、推行仿照后世身份证实行的新户籍方案、发布经济振兴计划、鼓励并保护工商实业、并出台荆州土地改革计划草案之外,征兵令也一并出台。
剩下的便是安置数千死伤士兵的家属与安置问题!
结合后世西方诸国以及共和国的一些经验,酝酿了大半个月之后,在后世被大书特书,曾号称开创新共和之始的‘荆楚新政’!
11月13日,李汉以荆楚镇守使之名义,宣布鄂中分军政府第一号军政府令,宣布自即日起鄂中军政府所管辖之荆楚五府实行初定新户籍身份证明制度,所有五府之内百姓需在一月内至各地军政府办事处内更换军政府认定之新户籍。一月后,所有原清廷施行户籍将全员作废,一切原清廷认可之户籍所属田亩、财产均得不到军政府承认。当然,为奖励更换新户籍之百姓,凡新户籍身份证明入库者,军政府宣布将全免其未来三月赋税,已上交十月赋税者可凭借证明至缴纳处军政府办公处获返还50%十月上交税款!
之所以宣布免除未来三月内百姓税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战事,多数地区都有户籍损毁、遗失之情况。清朝统治多年,又因为境内有京汉铁路经过,他所管辖之地区内,有不少地方都出现了户籍缺损,或者干脆有些村庄、乡镇瞒交赋税的情况。加上军政府新建,不少地方的底层政权都跟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干脆就是些原清廷官员,上梁揭了几片瓦、放了几节爆竹就混入了各地军政府政权之中。这其中虽说有不少在当地名声不错的乡绅之流,但是作恶多端欺诈一方的恶吏也不少,私吞赋税的事情没少干,甚至也有少数的他任命的年轻革命者都被带坏了。
李汉之前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如今却是要趁机狠狠清理一批变了质的官吏们!当然这些还都不算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他要借实行新户籍的机会,统计自己统治范围之内的乡绅、地主之流到底麾下有多少田产,好为日后的军政府的真正土地改革收集数据。
何况统一了税收户籍之后,军政府对于地方各地的管理也将上了几个台阶,才能彻底将五府掌握在自己手中!
随后,军政府宣布第二号军政府令,颁布‘关于革命军士兵奖励与受伤、阵亡保障法案’,以法律的手段保证了革命军中有功之臣所享受之物质奖励、精神荣誉,并且重点提及因保卫军政府而受伤战死的士兵之补偿问题。在法案中,对于参军超过三个月的新兵,或在战中获得战功之普通士兵,除去军队之中的奖励与正常军衔晋升之外,其参军期间,父母、妻儿可凭借新户籍身份证明获得军属身份(家庭军属身份持续时间为家人参军时间+三年),享受特别福利体系,其家庭每月所需缴纳之税务将减免50%,每户每月将获得军政府发送食盐一斤、猪肉三斤、杂粮面粉(以玉米、土豆面粉、红薯等高产作物所打面粉为主,小麦跟稻米成本过高不适合,谢谢老猫书友的建议)二十斤,绢布一丈,凡家中父母、妻儿均有者可凭借户籍享受双倍军属福利!此福利将持续至其退伍之后三年!士官除可享受此福利之外,还将每月获得一定的钱财、绢布奖励!
轻伤士兵将获得除获得以上福利之外,将享受三个月到半年伤病补助,每月可领两枚银元。
至于重伤士兵,除家中可享受以上福利之外,每月军政府将按照其军衔所对应之薪酬,连续发放五年薪酬。并将为其家人购买一块最小为三亩之土地,其家庭免除五年全部赋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战死士兵补偿计划,其战死之后,军政府除支付一笔不低的战死补偿外,其父母妻儿将父母、妻儿可凭借新户籍身份证明获得永久军属身份,享受永久军政府特别福利体系,其家庭二十年内缴纳之税收将免征,每户每月将获得军政府发送食盐一斤、猪肉五斤、杂粮面粉三十斤,绢布一丈,领取五枚银元补偿,并将获得一块五亩耕地,此土地过户后五十年内不得转卖,五十年内军政府将为其免除一切土地税收!
或许这份补偿法案在后世的一些人眼中可能低到没影了,但是在这个年代,却无疑是国内最好的补偿法案。对于他制定的这份法案,无论是陈天祥、李东来还是张梅生等几个被那找来参考的人都站出来,明确的表示了反对。
虽说三人中只有张梅生对于财政略有涉及,但是三人都知道,这一份计划一出虽说军政府从此无兵员不足之危机,但是,其高昂的补偿,绝对不是军政府现在的财政所能支撑起来的。
但是最后在李汉的一力力行之下,三人还是无奈的后退了!
不错,李汉计算了一下,如果实行了此法案之后,比方说之后他麾下将有五镇约四万士兵,按照该福利提薪,军政府每个月需多花费近十一到三万两白银,这还是不完全的计算。因为李汉只计算了如今军政府的重伤跟牺牲士兵。战事还没结束,也就意味着牺牲跟伤亡名单随时都可能再继续增加……或许就如张梅生所说的那样也就意味着,这一份保障体系所需开支日后只会越来越多,直到拖垮了军政府的财政!
第四卷帝国东升第357章争执
夏蕴贞和黄婉秋两人听得面面相觑,刚刚听过一个士子口出狂言,这边就听到有人说自己的女儿会成为贵妃,要想成为贵妃,可比中举又困难的多,现在大明后宫最高的封号才是婕妤、婕妤上面还有一个九嫔,九嫔之上才是贵妃,无论他的女儿长得如何花容月貌,要想成为贵妃几乎都是万难之事。
不过,听到中年人这么一说,众人都大感兴趣的朝中间那名女子看去,只可惜看不到脸蛋,单从身材和露出的眼睛来看,确实是位体态妖娆的佳人。
这么多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自己身上,那名女子虽然蒙着面纱,脸上也瞬间红了起来,几乎要把头低到胸间。
“看什么看,贵妃娘娘岂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可以任意看的?”中年人又是瞪眼叉腰的道。
中年人张狂的样子,许多士子脸上大为不忿,不过,中年人既然如此说,眼前的女子即使成不了贵妃,至少也是有秀女的身份,多数人不愿惹麻烦,大家只得把目光转到一边。
见到大家都不回嘴,中年人脸上露出一丝得色,又指挥几名仆人将一辆马车也搬到船上,另一辆马车派了一名仆人赶回,好在这艘船大,甲板上可以轻易容纳马车和马匹,只是许多原本已经站在甲板上的人只得移开,嘴上虽然不说什么,脸色一片难看。
对于船上人的不满,中年人仿佛毫无所觉,刚才是那些船上的人员催促船老大开船,现在则是那名鹰钩鼻的中年人催促开船,看了看船上还有不少空位,船老大虽然有几分不愿,还是升起风帆。
趁着这个时间,夏蕴贞和黄婉秋两人连忙在船上订下一个仓位,只是船上上好的仓位已经都被订走了,只留下了数个空位,两人只得订了一个看上去比较干净的仓位,这个仓位太过狭小,只能容两人刚刚躺下,两人自然不愿意呆在仓中,重新来到甲板上。
“等一等,等一等。”船只刚刚开动,前面道路上就传来一阵喊声,只见四名士子模样的人正气喘息息的向前跑来,可惜,他们还是晚来了一步,等他们赶到码头时,船只已经离码头十数米远了,只能望船兴叹。
“嘻嘻,师姐,看来那四个书呆子没有吓傻,只得吓得慢了一点而已。”黄婉秋轻声道。
夏蕴贞露出一丝灿烂的笑容,她们早来了快小半个时辰,若不是被她们一吓,这四名士子应当可以赶上这班船,如今只能花上一两个时辰等下一艘了。
夏蕴贞的笑容看到周围几名士子一呆,一人拱了拱手问道:“这位兄台请了,小弟唐明扬,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听到这名姓唐的士子问话,周围几人也连忙竖起耳朵,就连不远处那名少女的目光也望了过来,仿佛对夏蕴贞两人挺感兴趣的样子。
同在船上,若是从水路一路到南京,差不多要四天时间,这四天时间除非一直躲在仓中,不然,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夏蕴贞并没有如路上般拒人于千里之外,淡淡的道:“敝姓夏,这位是我表弟,姓黄。”
“原来是夏兄弟和黄兄弟。”虽然两人只说了一个姓,叫唐明扬的士子才没有在意,热切的问道:“两位兄台可也是上京城赶考。”
“不是。”
“那可是寻亲访友?”
“不是。”
“要不就是探幽寻胜?”
“算是吧。”
唐明扬总算松了一口气,眼前这名俊美非凡的年轻人冷漠无比,要是连续三四次都问不出来,那他可没有那么厚的脸皮继续问下去,只能失之交臂,此刻总算问出了两人的目的,唐明扬顿时脸色一喜,道:“原来如此,只是看两位兄台也是一幅士子打扮,如今天子开恩科,为何不应试一下。”
“这个,我等才疏学浅,此次恩科殊无把握,反正再过两年又是大比,想等两年再说。”夏蕴贞敷衍道,只想将眼前之人快点消失才好,可惜对方显然没有弄懂夏蕴贞之意,一直喋喋不休的在夏蕴贞身边轰炸,直到夏蕴贞实在受不了,拉着黄婉秋进了船仓,唐明扬才没有跟了过来。
“师姐,这人真能说,唐明扬,又是唐,又是明,他实在辜负了这个名字,应当叫他罗嗦扬才对。”
听到黄婉英的话,夏蕴贞又是忍不住一笑,那名唐明扬的士子确实有一些罗嗦,不过,人家一直彬彬有礼,倒是不好说人家什么坏话。
“师姐,你的笑容真好看。”黄婉秋补了一句。
夏蕴贞忍不住捏了捏师妹的脸蛋一下,其实自己师妹笑起来又何尝不是如此,自己两人女子的身份恐怕多半是被人家看出来,虽然不怕,只是免不了麻烦,她此时才微有一些后悔,早知如此,出门时就该易一下容。
隔壁几名谈话的声音传了过来,却是几名商人,此时正在议论的却是那名中年人和她的女儿,虽然在甲板上大家不说什么,此时进了仓室却毫无顾忌,这些商人走南趟北,说起话来毫无顾忌,以前坐船,除了歌妓外,少有良家女子,不一会儿,话里中就夹杂着不少污言秽语。
船上的仓室只是隔着一层木板,很容易就让人听去,只是这艘船载有六十多人,仓位也有二十余个,这几名商人却没有防备隔壁就是那对父女带着仆人的住处,这对父女同样没有订到好仓位,只好将空着的仓位全订下,倒是让船老大喜出望外,此刻正在作整理,对于几名商人的谈话,原先并没有在意,不过,听说谈到自己的女儿,顿时一下子恼怒起来,砰的一下将几名商人的仓门踢开,喝道:“你们好大的狗胆,竟然敢对贵妃娘娘无礼,来人,给我打。”
中年人话声一落,跟在他身后和几名健仆手持着长棍,气势汹汹的扑了过来,几名商人谈兴正浓,被人突然打断,顿时一惊,看到是那名鹰钩鼻子的中年人时,心中后悔不迭,只是见对方用木棍打过来,当然要躲避,一时乒乒乓乓的声音在船仓响起,还夹杂着人的惨叫声。
黄婉秋用目光向夏蕴贞询问了一下,示意要不要插手,夏蕴贞摇了摇头,这几名商了也是嘴贱,受点教训也是应该,那名中年人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女儿才刚刚选为秀女就耀武扬威,真让他女儿当了贵妃,不知会如何横行霸道。
船仓的声音很快惊动了大家,许多在甲板上的人也不忍不住跑过来,将通道堵得严严实实,差点连船老大也挤不进来,好在船老大和水手都孔武有力,很快在狭窄的通道中间挤了过来,船老大威严的打量了一下才问道:“怎么回事?”
见到船老大过来,里面停止了撕打,中年人抢先道:“这几人竟然在背后对贵妃娘娘污言污语,船家,还不把他们拿下见官,我要他们一个个抄家斩首。”
“船家,冤枉,我们只是谈论几名歌妓,哪知道这人突然冲过来说我们污辱贵妃娘娘,还把我们打伤,这到底是什么人啊,船家,你要为我们作主。”几名商人大声叫道,其中一人头上已经见血,好在仓中狭窄,长棍施展不开,否则以这名中年人的恨意,恐怕几名商人要爱伤更重。
“呸,敢做不取认,刚才的胆子到哪里去了,船家,把这几个对贵妃无礼之人速速拿下。”
“船家,我们是冤枉的,把这个行凶凶手拿下见官才是。”几名商人打死也不愿承认刚才的话是针对那名少女,虽然对方不是什么贵妃,但既然选做了秀女也就算皇上的人。
这种大型的渡船有着半官方的性质,随着满人入关,南北对立,南北之间的漕运也完全中断,数十万原先靠着运河为生的船工没有了生计,为了解决这些人的生计,除了大力抽调其中精壮为水军外,剩下的那些人必须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