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本王给你一个机会,你率所有部下为先锋,冲入明狗阵内,没有消灭明狗前,不准回头一步。”
“奴才遵令,多谢主子!”额隆多又在雪地里咚咚的磕了几个头,从雪地里翻身上马,望了望身后的数百名满人最精锐的白甲,眼中转为一片杀气,拨出长刀前指,大喊道:“满洲的巴图鲁们,明狗就在前面,杀!”
“杀!”三百余名白甲一起拨出长刀,大喝起来,蹄声响起,数弦的箭支一样向前冲去。
苏克萨哈和其余满人将领心中都涌出一股苍凉的感觉,以三百余骑冲杀明军大军,不许后退,这些人无疑不可能生还。
“额尔克戴青,你领兵六千,冲击明狗左翼骑兵,务必将明狗骑兵击溃。”
“奴才遵令。”一名三十多岁的大将抱了抱拳,拨转马头下去,不一会儿,满人当中分出一大半人马将明军左翼击去。
满人整个队伍才一万五千余人,这六千兵马已是满人的四成,多尔衮此举分明是想与明军决战,苏克萨哈大惊:“主子……”
多尔衮打断了苏克萨哈的话:“不用劝了,本王已经决定了,满洲的勇士即使是死,也要用脸朝天,决不能如猪狗般任由明军宰杀。”多尔衮此话看似说的豪气,其实却是充满悲凉和无奈,若是能逃跑,满人绝不会介意名声,可是眼下就算逃跑也不得,自然要表现得英勇一点。
“是,主子。”苏克萨哈低着头应道,脸上的泪水已经流了出来,明军早有准备,以前种种自然是假像,他知道,今日估计大部分人都是战死的下场,就算逃了出去又如何,失去了这支军队,满人只剩一些老弱妇孺,离灭族已是不远了。
多尔衮的目光扫向其余将领,最终目光落到济度身上,济度是济尔哈朗之子,虽然济尔哈朗与多尔衮的关系不算太好,可是多尔衮对济度却很相信。
“济度,你率三千人,冲击明军的右翼,只需牵制即可,决不能让其抽出一兵一卒增摇左翼人马。”
“遵令。”济度大声应道。
“其余各将听令,随本王镇守中军,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准后退一步,违令者,斩!”多尔衮语气森然的道。
“遵令!”
去掉左右两翼的九千人马,留给多尔衮自己也不过六千人,要抵挡明军中军一万火器部队绝无可能,只能死挡,能否有胜机,就看清军先不能先一步击溃明军左翼的骑兵,失去左翼骑兵护卫,明军火器部队的空挡就会露出来,当然,如果让明军先击溃满人中军,满人就大势已去。
六千骑兵对一万步兵,若明军不是火器部队的话,清军骑兵恐怕要占据绝对优势,可在一万火器部队面前,清军又不能后退,即使将清军全部人马押上也是有败无胜,何况只有六千人,各个将领脸上都浮现出一股悲壮之色,默默的向多尔衮抱了抱拳,随着马蹄翻飞,离开中军大旗所在,他们要到前方亲自督战。
“呜!呜!呜!”
“咚!咚!咚!”
……
鼓声和牛角声同时响起,声音充满着雄壮,战场上,如同一红一黑的海浪正在缓慢却坚定的向彼此前进。
“杀!”冲到最前面的是额隆多所领的三百余骑白甲哨探,在明军二万大军前面,三百人的清骑明显有点单薄,王公略疑惑起来:“鞑子搞什么鬼,拿这点人马冲击我军?”
“统领大人,不管鞑子有什么鬼,敢来冲阵,杀了便是。”
“哈哈,说的是,鞑子来多少杀了就是,前方准备射击!”王公略大笑着道。
“是!”
额隆多冲在最前头,正盘算着双方的距离,他此时心中充满悔恨,竟然只顾着朝鲜人却没有查探到明军的动静,如今只有一死报国,只盼望着能多杀几个明狗。
“快了,还有十余步可以射箭了。”额隆多左手往箭壶一摸,一只长箭已经到了他手上,只要弯弓搭箭,前方“砰!”的一声大响,明军的火枪先响了,额隆多只觉得胸前被猛烈的撞击了一下,眼前一黑,向马下载下,可惜,竟然没有杀到一个明狗,闪过这丝念头,额隆多的尸体已经重重掉到地上。
枪声响个不停,冲往明军中军的三百满人白甲在明军火枪打击下如同豆子一样从马上纷纷掉下来,只是却无人回头,亦无人动摇,他们接到的是死命令,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当最后一名白甲兵从马上倒下时,明军的枪声才骤然停了下来。
看到三百名精锐的白甲兵就这样毫不费力的被明军消灭,后方的清军将领脸色异常难看,只是眼下双方大军已经越来越近,多尔衮就是想再调整战术也来不及了。
“轰!轰!轰!”
明军架在山梁上的大炮开始发言,数十发炮弹落在清军的右翼,无数烟尘从地上扬起,等到尘烟散开,清军右翼前进的地方形成一个空挡,地上到处是人马的残肢,原本白天的雪地上,布满了大块大块的紫黑色。
第四卷黑幕下的南北议和第三百三十三章就任川督(下)
时间一点一点渡过,过了九点一刻,就听见马蹄声响亮,人群中闪出一条路来。十几匹马载着一队青年军官走了过来,最中间一个大概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穿着一身众人从未见过的华丽新式军装,看上去格外的威严与肃穆,他戴着大檐军帽,穿着高及膝盖的崭新马靴,马刺铮铮,可不正是李汉!
李汉在马上四下顾盼招手,无论下面甘不甘愿,人群看着他挥手,都非常给面子的爆发了一阵巨大的欢呼声。
李汉等在刚过了朝天门之后便下了马,方才大步的走上了木台。然后在木台上漂亮的一个转身,啪的向台下的人群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后,然后就朝木台上的主席台走去。人群看着他的这一个动作,更是爆发出更巨大的欢呼声。
主席台上坐着几人,何进跟在李汉后面上来,为他自己介绍几人。其中有两人需要他特别注意。
第一个乃是个约莫四十岁上下的中年文人,身上穿着一件清末很常见的普通青灰长褂,外面套着个棉袄。看得出来他头上的辫子才刚修剪没多久,脸色略有些发黄、看上去似乎并不是多喜悦的样子。一看到李汉看向了他,那人明显愣了愣神,不过还是抱拳朝他一躬,算是打了个招呼了。何进连忙上前给他小声耳语,这人不是旁人,大名——萧湘!
萧湘,字秋恕,清朝四川省重庆府涪州武隆分州人,对于中年人李汉其实并不陌生,因为他也是重庆涪陵人,对于这位重庆涪陵的老乡的纪念馆在未来没少看到。他1871年生于武隆巷口镇,后来迁居涪陵。他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31岁时乡试中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后来他被派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其间,他和蒲殿俊、梁启超来往密切,他还参加了中国同盟会。1906年5月,萧湘、蒲殿俊等在东京成立川汉铁路改进会,要求清政府将川汉铁路由官办改为商办。1908年秋,萧湘、蒲殿俊从日本回国,被清政府授法部员外郎。1909年10月14日四川咨议局在成都成立,他任四川咨议局董事议员、副议长、董事,曾发起成立宪友会,曾参加国会大请愿和保路运动,结果被湖广总督瑞澄拘押于武昌,直到武昌起义后方获释。有消息称他还是最近都在传刚组建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代表之一、只是不清楚他是代表的四川还是湖北都督府了。
跟李汉一样,他也是最近才刚刚回到四川的。
对于这位在四川很有些威望的中年人为什么对自己有些不满,李汉还是知道的。一来萧湘乃是四川同盟会的重量人物,虽然他一直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立宪的观点令他逐渐被省内同盟会之中的激进派所排挤,但是四川咨议局副议长的身份,还是令他成为了省内关注的重量人物,他会出席李汉的就职川督的现场,还被请到了主席台上,只怕会后少不了要遭到有心人责难。
李汉跟他点了点头,又看向了他旁边的另外一人。这人年龄也在四十多岁的样子,是个长相英俊的洋人,出乎意料的是,能够坐在主席台上的他既不是各国驻重庆领事,也非欧美来华商人,他只是一位普通而又有些不普通的美国传道士兼教育家——毕启!而他旁边的另一个洋人也很特殊,他的名字叫做启尔德。
毕启,英裔美国人。1899年,受基督教会差遣只身赴华传教。1903年,来到四川,眼见当地教育落后,便亲自筹资并聘请教师,先后创建了重庆求精中学,成都华美中学。1904年,创建成都华英中学,并任校长。1905年,参与筹建华西协和大学,去年华西协和大学这所成都乃至中国西部所建立的第一所现代化意义的大学正式成立,学校欲推选出力甚多的他为校长,都被他几次拒绝了。坦白说,来华洋人之中能配得上‘国际友人’这个称呼的寥寥无几,但是毕启绝对能配得起。
教育是衡量一个民族强弱的主要砝码之一,就想后世欧美教育界公认共和国已经灭亡一样。每年共和国培养出的中高等人才之中,五成最终选择了移民、还有两三成在申请,剩下的是暂时经济环境不允许的。而在底层人才之中,向往欧美富强的更是不在少数。也难怪这么一个沦为外国培训机构的国家,会被认定为已经灭亡,连自己国家辛辛苦苦培养出的顶级人才,都不愿意待在你这个国家之中,甚至甘心情愿的换肤色、换发色、换国籍,将一身所学用于帮助外国打败自己的母国,这样的国家未来在何方?
真的很渺茫!
启尔德,1867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弗兰克威尔,他是四川成都西医院的最早创建者。1892年到四川后,他与斯蒂文森在成都四圣祠北街12号开办了一所小福音医院,后有加拿大的余安、赫尔和王春雨等医生加入。虽为一个诊所,但仍是四川成都最早的西医院,也是华大附属医院最重要的渊源之一。1905年他得到了四川政府1500两黄金的补助,修建四层楼的大楼,于1907年峻工,设病床120张。后来医院与红十字会达成协议,命名为“四川红十字福音医院”,开院典礼时,四川各界均来祝贺。
加拿大启尔德家族在四川很著名,李汉小时候便听说过这个家族。跟为中国教育牺牲了一辈子的毕启一样,启尔德家族先后三代十四人为中国医学跟教育贡献了七十二年青春,也是近代少有的配得起‘国际友人’称呼的洋人之一。
李汉在入川之前便命令何进四处搜罗精于教育的教育家,并向他们发送邀请。毕启跟启尔德就是其中两位,尤其是毕启、他的华西协和大学成立之后,苦于教学楼过小、宿舍楼简陋、办公处甚至根本没有,面对这种情况,他一边委托好友同样兼任了华西协和大学校董事会主席的启尔德帮忙,另一边也不忘跟大汉四川军政府大都督尹昌衡求助,尹馈赠一千两根本不足以解他之难,在接到了重庆传来的邀请之后,他想都没想到就拉上了本不愿离开医院的启尔德,一同前来重庆希望能够说服李汉给华西协和大学捐款!
至于主席台上的其余几位,都是军政府的要员跟将领,李汉基本上都认识。走到主席台,又和主席台上的所有人都一一打了个招呼,给何进打了个招呼之后就坐在了主席台的最中央属于他的那个位置。当他坐下后,园子里面的人群也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川东镇守使何进会意,起身走到台前,扯着嗓子向大家发话:“诸位同胞们,重庆的各界代表和朋友们请暂且安静一阵。今天是重庆历史性的一天,也是四川历史性的一天。相信数十年后,每每有人谈起这段历史,也会想起今晚待在这里的每一位,因为这一天它注定会永远的被记载在历史之上。有人或许该好奇为什么了,因为今天是我们四川军政府正式成立便宣誓接管整个四川军政权力的日子,也是李帅宣布就任四川军政府大都督的日子。从今天起,被满清鞑子统治奴役了二百六十九年的四川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手中了!”
顿时,响彻天边的欢呼声从园子里猛地爆发出来、不过高声欢呼的都是。不过下面的情况,站在主席台上的何进一目了然,除了少数一些真心依附军政府的商贾跟哥老会势力之外,其余大部分人都只是象征性的拍了两下手,脸上或鄙夷或气愤,更多的却是面无表情根本让人分不清他们心中所想,好似完全跟自己无关一般。
何进冷笑,不过旋即小心的看了主席台上坐在正中的李汉一眼。瞧见他正小声的跟旁边的那个叫做‘毕启’的洋人耳语,他方才松了口气,以后有的是时间收拾这些人。
何进等着下面的人群慢慢的平静下来才继续道:“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一定很期待我们的闻名全国的武昌首义功臣、荆楚镇守使——李汉、李帅为大家讲几句。这里我就不耽误了,下面,就有请这次我们即将就任四川军政府大都督的李帅为大家讲几句。”
看着台下的人潮汹涌,挥舞成一片的标语和旗帜。李汉跟身边正在小声交谈的毕启说了声抱歉,然而站起身来,站在这高台正中。也像是站在了这个大时代的风头浪尖之上。他又一次的给下面的所有人行了一个军礼,这次没有巨大的欢呼声响起,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脸上。
不过,他还没来记得开口,便听到下面一声冷哼,然后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请等一等!”
李汉只是微微愣了愣神,对于这个不礼貌打断自己讲话的行为,他也只是嘴角冷笑,心中暗道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吗?面上却微笑着很有风度的冲着那位打断了自己讲话的男所在的方向做了个请的姿势,笑着道:“看来有些朋友有问题已经急不耐的要先行开口了,也罢,本来李某是准备将问答设在就职仪式之后的,那么,既然有朋友忍不住想要先行发问,这位开了口的先生,请您先发问吧!”
朝天观内顿时所有的注意力都哗的一下投向了捣乱的声音方向了,那里站起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身着一身黑色西服,脖子上还打这个蝴蝶结,看上去略有些瘦、不过倒是书生气十足,跟他坐在一起的还有几人,看他们在下面拉着他衣服的样子,似乎都没想到他会突然开口扰乱了会场秩序。
那人明显没想到李汉竟然未生气,本还想借他忿怒而趁机讽刺一般,好叫他在四川省内名流之前落脸,日后看他如何还能在四川待下去,现在看来,这个能在武昌起义之后短短两个月之内影响力扩及到川鄂豫三省的年轻将军,还真是不简单!
不过他身份特殊,根本不害怕得罪人。
只听他起身抱拳先跟附近诸位建了个礼,又跟几位洋人领事小声道了声抱歉,晾了李汉一阵,做足了姿态之后,才说道:“鄙人吴玉章,字树人。李帅方才提到吴某有惑可先行发问,如此吴某便起来,代表我四川七千万同胞问上一句心中疑惑!今个这会议委实突兀,看着横条字符,乃是四川大都督就职仪式。吴某不才,敢问李帅,是谁给了你权力,任命你为四川大都督的?是孙大元帅还是黄大元帅?如果是,请出示两位先生的任命书,好叫我七千万同胞瞧个清楚明白,免得给某些人打着迷糊上位,误了我们四川的革命大业!”
瞧这话说得多打脸!
下面顿时有人叫起好来了,李汉看了一下,暗自记下了几个,嘴角冷笑更多了三分。
下面有心人都在等着看他出丑呢,这一点从集中在他二人身上密集起来的镁光灯就知道了。
不过李汉很有风度的依旧用他温和的语气,盈盈带着笑意询问道:“原来是四川同盟会分会的会长吴先生,失敬……失敬!怎么,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