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段时间军政府为了缓和地方因‘三七五减租’而引起的动荡,除了选择了低价出让了部分原本麾下的官督商办实业的股份之外,他还费劲脑筋的又想出了不少技术含量不算多高,但是短时间之内却能够赚到钱的实业。比如依托于军政府大量收购的红薯,以粉碎打成浆糊的红薯跟少量的面粉再加上一丁点的砂糖,便可以制出来的前世他小时候经常吃的特色美食红薯糖。除了大量的打浆需要用到机器以外,根本没有半点生产技术可言,但是荆州糖果厂成立之后却成功招股四十多万两白银,短短半月销售的红薯糖便赚到了两万多两银子,因为国内糖价高昂加生产力较低的原因,结果造就了一个堪称暴利的市场。
除此外还有味精这种神奇的东西。说起来这味精的出现完全是个意外,李汉虽然模糊记得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并且中学时的化学课上学过,但是根本不知道这玩意该如何从大豆跟小麦之中提取出来,所以,他虽然记得味精这东西的暴利,但是因为不具备相关技术,根本没想过该如何去弄出来他。但是二月中旬,新上任的工商总局局长周善培却带着一个年轻人来到了他的面前。他叫吴蕴初,来自上海。是跟一个叫做杜博的德国人一起来湖北的。德国人杜博曾在陆军部上海兵工学堂当教师,前段时间他派人往上海等经济繁华地区大量招募教师,这个化学知识非常渊博的德国佬在获得了军政府花费七万两给他置办一个化学实验室的承诺之后,带着他的得意门徒——吴蕴初一起来到了武昌。
吴蕴初化学能力青出于蓝,家中贫瘠的他想要靠自己的能力赚更多的钱反哺家中,于是便到工商总局毛遂自荐,称自己掌握了日本人才掌握的‘味之鲜’提取技术,希望能够获得军政府的投资办厂。日本人在1909年发现了味精之后,这两年通过在华众多的洋行,将味精卖到了长江流域大部分省份,周善培自然分得清轻重,便将他带到了连面前来。吴蕴初果然发现了味精其实就是谷氨酸钠的事情,不过他的技术却落后了日本人不少,而且,也是从海带中发现的谷氨酸钠!
意外的发现了一位化学天才,李汉自然心中欢喜。他还记得似乎书上曾经提到过从大豆跟小麦中也能提取出谷氨酸钠,并且产量还是海带的数倍,于是指点了他一下,立刻拨款在汉口租界采购了不少他需要的机械之后,汉阳味精厂便诞生了!
不过相比较现在地方县镇的一些动荡,李汉其实更担心的还是川鄂财政。直到现在他还没能做到完全将湖北财政握在自己手中。汉口、重庆两处租界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了他对两省财政的掌握,尤其是两省的关税还被洋人所把握,这无疑是他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这段时间来他没少跟他的财政部长,也是汤化龙推荐给他的胡瑞霖一起商谈着这些事情。胡瑞霖能力不错,不过他还是将财政部副部长换成了自己手下少有的精通经济、金融的陈耀祖,这段时间来三人一直在商量着如何解决两省混乱的财政控制权,目前已经得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结论——川鄂联合军政府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满足了发行属于自己的货币的条件了!
而张梅生提到的那些人,正是他派人北上从北京那边的原清廷度支部绑来的专家!
当然,这一次跟一行人碰面可不止发行属于湖北自己货币这一件事情!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问道:“南京那边昨天突然发来电文,说宋先生不日将亲自抵达武昌见我。那边打听的怎么样了?倒是所谓何事?”
蔡庆道:“陈副官还没派人过来提醒,想必南京那边还没打听到吧!南京这一次的表现的确古怪,前几日袁大总统推说北边事务尚未解决不愿南下。南京推选宋先生跟蔡公一同北上迎他南下。不止为何临时换了人,改成宋先生往咱们湖北来了!都督,这里面会不会有问题?”
李汉靠在椅子上,让自己躺着更舒服下。
“没问题才怪呢,等会你去通知陈副官,让他再联系南京那边,尽快打听清楚南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最近不太平,南京留守政府也快结束了,南方,可能要乱一阵子了!”
他闭着眼睛养神,大脑却快速的转动起来。湖南前天派遣了代表前来武昌拜见他,领队的龙绂瑞不单是华兴会成员,更是曾经救过黄兴一命的人物。他来湖北只有一个意思,湖南正巧卡住了西南王蔡锷的大门,滇军连黔军副都督都杀了,谭延辏УP牡峋桓艺腥谴ǘ蹙南蚬阄骰蛘吆侠┏溆跋炝ΑL费雨'跟他一样不是党人出身,湖南兵变又跟他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他恐怕有人秋后算账。所以主动找上了李汉,意思很明确,川、鄂、湘三省三省联合起来,两人结为同盟共同应对风云巨变。
从龙绂瑞多次拜访他来看,湖南结盟的态度还很殷切。
除此外新当上安徽军政府大都督的孙毓筠也派了人往他湖北来,除此外安徽的真正掌握了兵权的柏文蔚也派人到了武昌。柏文蔚的代表几次拜见他是都暗示他背后似乎站着一位南京的实权大佬,似乎安徽内部也出现了问题!
这一切联系到了一起,一股因为清帝退位而缓缓抵达的寒流似乎令南方多了不少的躁动与不安。
照这么看下去,但时间之内他还要再忙碌很长一段时间了!
靠在椅子上,边想边思考,不知不觉间,听着江风卷起浪涛怕打在船身上的声音。没多久之后,船舱内突然传出一阵轻轻的鼾声。旁边,他的副官微微一愣,他竟然就这么沉沉睡去了!
船舱外,突然一个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蔡庆惟恐惊扰了他休息,连忙除了船舱,“嘘,小点声。都督刚睡着!什么事情!”
船舱外一个急促走来的参谋一愣,连忙放缓了脚步,踮着脚走到他面前。
“长官,是武昌刚传过来的消息!”
他手上还拎着一只信鸽,解下了它腿上的捆缚之后,信鸽咕咕叫了一阵。
蔡庆点头,“知道了,抵达码头之前不要来打扰都督!”
“是!”
参谋离开之后,蔡庆打开纸卷一看,上面只写了一行小字,“蒋方震携二人抵达武昌,已安排暂作休息!”
“蒋方震?”
蔡庆一愣,都督最近似乎经常提到这个名字,并且每一次提起都是眉飞色舞,据说是一位军事大师,都督欲邀请他往湖北,帮忙组建一直困于无人的属于川鄂的军校!
难道是他?!
第四卷帝国东升第419章明军;出击!
作为皇长子,朱慈焯曾观看地数百门火炮一齐发射的情景,那感觉绝对是天崩地裂,只是演习就是演习,即使是数百门大炮也不如眼前数十门大炮在冲锋的蒙古人中间炸开震撼人心。
“王副官,感觉如何?”杜小山关心的问。
“还好。”朱慈焯的脸色稍微有点发白,这对于初次见血的人来说,这样的表现算较好。
郭符甲和张仲翁两人对望了一眼,眼中都是疑惑万分,对于这个领头上司两人都很了解,从军二十年,从小兵一步步做起,除了得到上司孙克咸赏识外,更多的是依靠实打实的战功,按理杜小山不是一个趋炎附势之人,为何好象对这个副官总是特别关照。
王副官家世显赫,这是守备旅军官的共识,有人甚至猜测王副官是内阁大臣王铎的子侄,只是无法证实而已。
大明军队更改了很多陋习,原先那种军职父传子,子传孙已经没有了,再也没有那种七八岁的小孩就是将军的荒唐事,即使是大明皇家军校出身的武官也要基础做起。
年纪轻轻成为副官没有问题,副官是将军的助手,没有具体品级,只是杜小山在对待这位副官的态度上无论如何也不是对待一个助手的态度。
皇长子的身份在乌尔格城只有数人知道,杜小山哪敢真的把皇长了当成自己助手,幸好军队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大家虽然对王焯家世好奇,王焯自己不说,别人也无法强行打听。
“呜!”蒙古人的号角声又起,明军的火炮虽然厉害,可是并不足予让噶尔丹就此退让,这次噶尔丹吸取教训,命令骑兵远远兜了一个圈,绕到明军后方再进行攻击。
“轰。”明军的大炮又响了起来,炮弹准确的落在蒙古人冲锋的队伍中,将蒙古人冲锋队伍炸得七零八落。
草原上无遮无拦,明军早已考虑到这种情况,火炮分成了两部分,前后各置了三十六门火炮,蒙古人从后面进攻,一下子撞了一个正着。
当然,如果蒙古人从侧面进攻,那么就要受到大明火炮左右夹轰了,这次冲锋在大明火炮的打击下,蒙古人又一次丢下数百具尸体狼狈败下来。
“难怪父皇总说大炮是陆地和海洋的战争之神,只要有足够的火炮压制,两军还没有接触就已经分出了胜负。”朱慈焯暗自念道。
噶尔丹手中紧捏着马鞭,手指发出“格吱,格吱”的响声,所有将领大气都大气不敢出,生怕触了大汗的霉头。
又一名千夫长被押了上来,正是刚才进攻的带队千夫,那名千夫长远远就大喊起来:“大汗,饶命啊,饶命!”
噶尔丹厌恶的看了那名千夫长一眼,眼中毫无怜悯之色:“拖下去,斩。”
“大汗,我不服,这不是儿郎们怕死,明狗的大炮实在是太猛烈了。”千夫长大叫道,可押着千夫长的怯薛对他的话毫无反应,拖着那名千夫长下去,不一会儿,一声惨叫之后,千夫长的声音消失不见。
杀了那名千夫长,噶尔丹脸色稍缓,望向众将道:“明狗前后防范严密,该如何进攻,诸位可有什么办法。”
各人都低下头,不敢接大汗的话,在明军如此强大的炮火面前,什么武勇都成了笑话,谁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去试明军的炮弹。
见到众人不说话,噶尔丹愈发恼怒,脸色阴沉的象滴下水来,他毕竟才二十岁,还没有学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步,几个贵人偷看了噶尔丹一眼,愈发不敢开口。
“大汗,汉狗炮火凶猛,若是依老法冲锋,儿郎们死伤太重,不如将马队分散,四面发动进攻,明狗火器利远不利近,只要近身,这一仗就能胜利。”策妄阿拉布坦给出了一条建议。
若噶尔丹不想无功而返的话,这条建议恐怕也是唯一可行的建议了,噶尔丹脸色变缓,将命令传了下去,一刻钟后,蒙古人开始了第三次进攻。
看到四面八方,分散极开的蒙古骑兵,杜小山脸上现出一丝笑容:“看来这些蒙古人不笨,很快就想出办法来了,可惜……”
“将军,可惜什么?”亲兵凑趣的问道。
“可惜的这些鞑子持的是弓箭不是火枪,若是火枪或许还可以有效,拿着弓箭,分散着冲击只有送死的份。”
杜小山的话刚落下,明军的大炮已经开始炮击了,炮弹落在稀疏的蒙古军阵中,带走一条条生命,虽然不如前几次杀伤的人多,可带给蒙古人的压力却丝毫没有减轻,冲阵的蒙古人分得越来越散。
“砰!砰!砰!”
当蒙古人进入明军一百步左右时,明军阵前硝烟弥漫,爆竹一般的火枪声响起,侥幸从炮火下余生的蒙古人很快倒在火枪下,这次攻击蒙古人损失更惨,足足一千多人死在两军阵前。
若说坞堡是一个核桃的话,野外的明军就是刺猬,没等蒙古人下口,全身已经扎出了无数血洞。
短短半天时间,连续遭到三次失败,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自己死伤数千人,对方却毫无损伤,这种仗怎么打?蒙古人士气大挫,再也没有人想进攻。
看着因后退被押上来的几名军官,噶尔丹眼神中现出一丝茫然,不是他不明白,还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以前一个蒙古人可以打十个汉人,可是如今十倍的兵力在汉人面前,却碰得头破血流,而汉人连毛都没有伤一根。
是蒙古人不行了吗,噶尔丹无论如何也不承认,虽然丢了漠南,可是准噶尔依然是一个疆域万里的大国,在中亚纵横,灭国无数,与罗刹国交战数次也是互有胜负,从没有象现在这样以十倍的兵力而处处受制。
那只能说明汉人太强了,汉人的人口是蒙古人百倍,如果战力再是蒙古人的十倍,那蒙古人还有活路吗?噶尔丹打了一个冷颤,他仿佛看到准噶尔汗国就在他手中灰飞烟灭。
“大汗,这几个人如何处置。”见噶尔丹迟迟不语,一名怯薛问道。
噶尔汗挥了挥手:“押下去,打二十棍,让其带罪立功。”
“是。”怯薛疑惑的看了噶尔丹一眼,可汗怎么一下变得如此软弱。
“多谢大汗不杀之恩,多谢大汗不杀之恩。”几名军官没想到还能死里逃生,大喜谢恩。
几名军官被押下去后,帐里又恢复了平静。
“大汗,这仗没法打了,退兵吧。”阿巴哈鼓起勇气道,其余将领眼神一亮,眼巴巴的看着噶尔丹。
任凭噶尔丹如何刚强,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得不动摇,只是现在的汉军可不是以前的步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蒙古骑兵呼啸而来,呼啸而去,占领漠南后,汉人养马百万,每年可挑选十余万匹军马,眼前的这队明军,人不过三千,马匹至少超过五千。
现在全军虽然还有二万五千铁骑,人数远超明军,可是士气低落,准噶尔汗国承袭了蒙古的部落制度,这些铁骑平时为民,战时才为兵,一旦下令撤退,很可能被明军一追四散而逃,到时就不败而败,纵有回天之力也难予挽回。
为了保证撤退成功,必须要有人留下来阻击明军,噶尔丹眼光在帐中各个贵人身上扫去,让噶尔丹失望的却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
这不是个人荣辱,而是关系到全部落的生存,谁留下来断后,一旦损失惨重,在场的人立马会将他的部落瓜分个一干二净。
噶尔丹自然清楚这些勾当,此事也不能强命,否则留下来的人出工不出力,甚至先一步逃去,那样对明军的阻击就会成为泡影。
“你们认为该如何?”
“大汗,不如围着他,等其粮尽。”一名贵族出着主意。
“对,围着他。”几人附合道。
攻不能攻,退不能退,看来也只能暂时围着了,就在噶尔丹正要传令时,一名百夫长急步走进帐蓬,脸上呈现出一股惊慌之色:“大汗,不好了,明军出击了。”害怕之下,连平时常称的汉狗也没有用。
“轰!”明军的大炮响了起来,接着是“哒、哒、哒。”不停的枪声响起,蒙古人的惊慌声也传了过来。
“不好,明军杀出来了,快跑。”
“挡不住了,大家快跑吧。”
……
听到种种喊声,噶尔丹气得脸色铁青,抓起一支令箭,丢给身边的怯薛首领道:“传本汗命令,凡是敢擅自逃跑者,杀无赫。”
“是!”
那名怯薛首领接过令旗,很快,营中到处传来怯薛的喊声:“大汗有令,擅自后退者斩!”
噶尔丹松了一口气,他身边的精锐怯薛有三千人,这么多人一起弹压,相信很快就可以将形式稳定下来。
只是明军的枪声好象越来越接近,甚至传来了活捉噶尔丹的口号。
“怎么回事?”
噶尔丹迷惑不解,自己的怯薛都派出去了,难道连明军半刻进攻也抵挡不住吗。
正在此时,刚出去不久的怯薛首领闯了进来:“大汗,不好了,明军手中有一种可以不停发射的火器,冲上去的儿郎们都死了,他们很快就要杀过来,这里守不住了”
第四卷黑幕下的南北议和第三百六十七章货币
“蒋方震到了?”
李汉疲惫的脸上多了些笑容,术业有专攻,让他分神掌控川鄂两省已经耗费了他太多的精力了。他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且军校跟军官培训明显不是他的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