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31章

南宋不咳嗽-第31章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不知洪兄打算去往何处、作何打算?”罗有德让洪涛一番话说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他和洪涛接触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对洪涛这种丝毫不掩饰的交流习惯是又爱又恨。爱的是真省心,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用费心思去猜,搞不好还猜错了耽误事;恨的是真打击人啊,每次洪涛都能看透他在想什么,然后赤果果的提出来,让人很尴尬。

“这个嘛,很简单,我要造更大、更多的海船,然后去大食、去大秦、去黑人国,把那边的风土人情都记录下来,再把大宋没有的物产带回到大宋。等我回来的那一天,会画一张巨大的地图给大宋所有人看,看看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国家、多少土地,罗兄觉得小弟这个志向能成否?”洪涛只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半,至于要霸占大海的那部分没提,光捡美好的说了。

“……到时候洪兄的船上可否给为兄也预备一个位置,我愿给洪兄当水手!”罗有德终于放开了那个油灯,站起身,看着洪涛楞了几秒钟,然后双手举起整了整自己的头巾,又把原本很干净的衣服掸了掸,抱拳给洪涛作了一个大揖,一直把腰弯了九十度,并且保持着这个状态。

“哎哎哎……我只是说说,你等我大船开始造的时候再行礼不迟。不过去大海上航行是很危险的,我以前的大海船有十丈长,还是被大风毁掉了,你就不怕和我一起淹死?”洪涛一看罗有德这个架势,得,这是等着自己去扶了,很有点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的意思。没想到这个罗有德还是个喜欢冒险的人,想想也是,在这个年代就敢坐着船满东南亚跑的人,还是个官宦富家子,确实应该算是有点探险家的意思了。只是因为自己看惯了世界地图,老觉得东南亚就是一个水坑儿,不觉得有什么风险而已。

“君子一言!”罗有德直起身,一点没把洪涛的恐吓当回事儿,伸出右手,把手掌对着洪涛。

“得,你不怕死我就不怕麻烦埋,驷马难追!到时候你不上船,我也把你绑上去!”洪涛也伸出右手,和罗有德击掌为誓,只是他嘴里的零碎太多,一点都没有那种豪迈气概,嬉皮笑脸、唠唠叨叨的很破坏气氛。

罗有德走得很快,他要马上出发去琼州和广|州,一边打探灯油行情,一边筹建名为寰球宇宙开发有限公司的店铺。这个名字一听,就是洪涛起的,太俗!对于洪涛随口而出的这个古怪店铺名字,罗有德倒是没反对,他对洪涛家乡的商业模式很好奇,反正大宋朝在商业经营活动上也没什么太多限制,很多南番客商都能用自己家乡的名字给店铺命名,有限公司就有限公司吧。

这次罗大财没跟着他这个宝贝外甥一起走,因为洪涛这边还得靠他来采买一些物品,比如说熬制鲸油的陶瓮,存储鲸油的陶罐,另外西瑁洲岛上那个玻璃生产基地也还在建设。这是他和罗有德的私人产业,托付给别人不放心,大事小情全要由他操办。

搬家!这是洪涛在罗有德走后,宣布的第一件大事!他已经和罗有德商量好了,西瑁洲岛将会被罗有德找朋友出面买下来,建造一座造船厂。不过这只是个借口,造船厂要造,但不是现在,现在需要的是码头、仓库、玻璃窑和炼油坊。合作社里这些疍家人,就是岛上的第一批主人和工人,他们的连排船就停在岛边上,除了几个青年要跟着洪涛一起学习驾驶帆板的技术之外,老人、孩子、女人都留在岛上,一边熬制鲸油,一边帮着建设,不用再下海操劳了。

“我还要住在我的船上!疍家人不能没有船!”泊福老人在合作社的扩大会议上,听了洪涛的发言之后,果然又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了。他并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本能的觉得改变不是个好事儿,还是守着祖先的规矩生活最稳妥。另外他对洪涛和罗有德走这么近也不太满意,在疍家人看来,土人是不能相信的。

“福伯,没说不让您上船,只是打渔的事情就交给我和二哥、三哥吧,您把他们都养大了,也该在家里享受享受啦。没事的时候您就盯着嫂子们熬鲸油,谁偷懒您就用扣她们工钱!等阿珠有了孩子,您还可以在家里帮我看着孩子,我总不能背着孩子出海去追鲸鱼吧。想出海您还可以出海逛逛,不光是您不能忘记大海,小鱼小虾他们也的跟着我慢慢学习驾驶帆船出远海,以后他们还要独自去捕杀鲸鱼。咱疍家人离不开大海,咱疍家人还要去征服大海,不能光让大海祸害我们,还要让它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啪,哎呀……阿爷,您干嘛啊!”洪涛早就知道泊福老人就不会轻易同意搬到岸上居住,不管他有没有理由,自己都能说服他,只要能把他的弱点抓住,他不想搬也得搬!可是这个慷慨激昂的结尾还没说完,后恼勺上就挨了陈名恩一巴掌,打得洪涛都迷糊了,怎么自己这个干爹比泊福的反应还大呢?刚才不是私下里都统一好口径了吗?

“不许瞎说,大海啥时候祸害过疍家人了?你这么说不怕妈祖怪罪你!”陈名恩到不是反水了,而是责怪洪涛口无遮拦。做为一个疍家人,可以在大海中丧生,却不敢埋怨大海,只要大海能每天带给他们收获,他们就知足了。

“好好好,那一句不算。福伯,您看我说的成不成?愿意住船上就住船上,愿意住岸上就住岸上,不强求!其实吧,我也不想搬家,可是咱熬油这个动静太大了,万一有人发现了咱的秘密,看着眼红,跑来抢,咱们人可以跑,这些陶瓮跑不掉啊。再说了,以后温伯帮我建造新船,也不能让别人看见,偷学了去,我温七哥他们以后就没了吃饭的手艺,您说是不是?”洪涛在罗有德走后,就找到陈名恩、黄海、温老二他们几个分别谈了,用不同的利益已经都把他们说服,这才召开了动员会。没把握的事情洪涛从来不干,这要是自己的提议没通过,多失威信啊。

温家对洪涛已经言听计从了,因为洪涛确实在教温家的几个儿子如何造船,只要自己孩子能学到真本事,你让温老二搬到山顶山去住他也同意。黄海一直也是洪涛的追随者,现在洪涛又要让黄浪和黄涛进入即将成立的捕鲸队,算是要把绝技传授给他们啊,于是黄海也和温老二一样,倒向了洪涛这边。陈名恩就别提了,洪涛是他干儿子,干好干坏他都跑不掉,只能跟着走了。这次弄出了鲸油,很快就能有钱了,洪涛还要在岛上建个学堂,答应由陈名恩当教习,老头立马就服了!做为一个读过书的人,他骨子里还是认为能读书是最好的,就算他知道自己已经脱离不了疍民这个身份了,可是能在疍民里当个教书先生,他也万分满意。

剩下的翁家、布家是刚加入合作社的,既没有股份也没有功劳,基本就算是合作社的雇工,根本没啥发言权,只有听的份儿,于是泊福老人就成了洪涛唯一的对手。其实洪涛不光不烦这个顽固的老头,反而更看重他。他是个有坚持的人,不会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改变自己的坚持,就算自己是他的女婿,他依旧直言相谏。这种人不能多,多了就让人烦,但也不能没有,没有了就会让人失去了约束。

洪涛就是把泊福当成自己的一个约束,每当自己想走捷径、破坏合作社的规矩、搞阴谋诡计时,就会想起泊福那张扑克牌脸,于是就会收敛一些。一个人如果没有制衡,就算是洪涛这样穿越了三次,三世为人的怪胎,照样也会走歪路的。时不时有人刺你一下,让你感觉到难受了,才会提醒你先别看天上飞舞的天鹅,还是低头先看看路上有没有坑吧。

“是这个理!小二,带着你兄弟们,把沙滩上的东西收拾好,明天天一亮就回宁远河口,把咱几家的连排船弄过来。我以后就在这里帮你妹夫看着这个岛,谁也不能上来乱看!”一听说熬鲸油和造船的手艺有可能泄露,还有可能被土人抢了去,泊福老人立马屈服了。他可以整日啃芋头过活,可是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孙也和自己一起吃苦。鲸油能卖钱,造新船可以去捕杀鲸鱼,这个道理老人明白。

PS:点击、收藏、推荐票!使劲扔给洪扒皮吧……

第八十一章西瑁洲

说服了泊福,就等于全票通过了洪涛的提案,搬家这个事情也就定下来了。其实疍家人并不是人人都像泊福这样固执,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一辈子住在船上。谁也不傻,有干燥、稳当的房子谁不愿意住啊?以前不是没有这个条件嘛。土人不卖给他们地,更不让他们上岸耕种,迫不得已才以船为家,现在洪涛给他们找了一块土地,据说还有一半是属于合作社的,那凭什么不去住?即使上面没有淡水也没关系,船上也没淡水,岛对面就有小河,每天用船去拉就是了。

和普通人搬家比起来,疍家人搬家的效率已经不能用高来形容了。他们就像是背着壳的蜗牛,连排船就是一切,把船头船尾的石锚提上来,再把船篷上的破布缝一缝,找几根细竹竿一穿,挂上桅杆就算是帆了。什么破洞、裂口都不考虑,大船上由女人掌舵,男人全上小木船,拉起小帆摇起木橹,拉着大船顺着海岸线几公里远的海域,白天走晚上歇,走到哪儿算哪儿。其实整个大海就是他们的家,搬不搬家对他们来说,无非是从家中的一间屋子挪到另一间屋子去的事情,只是两间屋子之间的过道有点长。

洪涛当然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像乌龟爬一样在海上慢慢蹭,他还像赶大海时候一样,用自己的帆船拉着那些连排船走,能快一点算一点。据泊福说这几天他的双腿和手指一直酸痛,恐怕暴风雨就要来了。台风、飓风、热带风暴这些名词儿宋朝人并不十分明白,只是知道有暴风雨,也没有级数的约定,飞沙走石、房倒屋塌就是他们形容热带风暴的词汇,根本听不出有多大来。不管是不是真有热带风暴要来了,洪涛都愿意让他们早一日就位,然后尽快把那些鲸脂熬制完,等罗有德打听好价格、收拾好店铺之后,就该出货了。两家店铺每家怎么也得备上一千斤存货吧,否则还真不值当跑一趟的。

十月中旬,振州港外的西瑁洲岛上冒起了烟雾,十多艘连排船一字排开,停靠在小岛西南角的深水中。温家的几个小伙子正用砍伐下来的粗樟木在这里打桩,要在这里建一座小码头,这样大一些的船只就不用停在远处靠小木船上下了,可以直接停在码头上,搬运货物很方便。温家的造船厂也选在了这里,岸边的一片树林将被砍伐掉,一部分用来造房子,一部分就变成新船的脚手架。

玻璃窑的选址更靠北一些,正好是山坡上的一片空地,有岛上那座小山挡着,大陆方向来的人根本看不到这里的情况,顶多是能在天气晴好时发现有烟雾。熔炼鲸油的作坊则在岛的正西边,这里有常年的东南风,可以把臭味吹到大海上去,不至于在岛上蔓延,闻着那种味道洪涛真是吃不好睡不好。

岛上的住宅区集中在岛北部,那里地势平坦,有南边的小山挡着,风力也不会很大。此时黄海正带着几家人在这里砍伐树木,然后拿到温家的船厂去锯开,回来之后钉成那种地板离地一米左右的木板房。这也是洪涛的主意,他不想再去睡竹楼了,那玩意也不太像正经房子,四处漏风不说,风一大还摇摇晃晃的。

要说这个年代的海南岛上真是可以用郁郁葱葱来形容,就连这个方圆不到两公里的小岛上也全是树林。砍吧,随便砍,岛上的林子百分之百都是无主之物,等罗有德那个朋友在吉阳军里办好手续交完钱之后,这里就属于私人物业了,除了官府之外,谁过来都可以驱离。当然了,这个破岛也没人来,就连疍家人也不怎么爱来,没淡水过来干嘛?

男人们都在干重体力活儿,女人们则守着那些陶瓮熬制鲸油。这个活计简单,只需要把鲸油炼出来,然后用几层纱过滤一遍,再装到小口陶罐里封好即可,一罐装满正好三十斤。泊珠带着两个女人,把那些鲸须用海沙清洗干净,然后一端用砍刀削出子母槽,两根两根卡在一起,再用细麻绳牢牢绑好,就是一根轻便有弹性的帆撑了,用这个把帆上原来的竹子帆撑换下去,既轻便又耐用。

现在洪涛已经有了六具帆板,如果不是温家正忙于建造码头,还能多做出来几副,能让每个参加了洪涛捕鲸队的疍家仔人手一副。以目前的造船技术和速度算,用帆船去直接追逐鲸鱼还是很危险的,所以洪涛决定暂时还是使用这种帆板捕杀鲸鱼,只要人手够多,就不会太累。当然了,必要的帆板训练还是得有,但凡不是很熟悉帆板性能的都不允许跟着捕鲸船出海,对于这些疍家人,玩熟练帆板都不是什么难事儿。

别人都在干活儿,洪涛在干嘛呢?他在当先生呢。虽然搬家的问题大家最终都听了他的,可是在教书育人这个事情上,任他说的天花乱坠也无法说动泊珠之外的任何一个人。大家都一致认为,他除了出海捕鲸当船长之外,只能做一个工作,那就是教这几家的孩子读书认字,其它的活儿都不用他干,别人不会的他可以去指点,但不用亲自动手。

这下洪涛就成了闲人了,给孩子上课也不能整天上啊,那样不光孩子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自己也受不。所以他偷偷的以手工课的名义,开始教孩子们雕刻手工艺品,材料就是那些鲸须。那玩意太多了,放着也没啥用,洪涛琢磨着不如把它们利用起来,做成一些小玩意,说不定换来点铜板花花,顺便也锻炼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雕刻什么呢?算盘!洪涛小时候学过珠算课,虽然达不到双手上下翻飞的技术,但是正确使用算盘还是会的。在这个年代里,想用上计算器估计是别指望了,除了计算器之外,中国古老的算盘就是唯一的快速计数选择了。可惜宋朝还没有算盘这个东西,他们使用的是一种叫做算筹的计数方式,应该是算盘的祖宗。可惜比起算盘来还是差很远,尤其是后世几百年间总结出来的算盘使用方法,不光可以加减乘除,还能开乘方、开平方甚至开高次方,基本已经和计算机没啥差别了。

只要洪涛是在教授孩子知识,不管做什么大家都支持,至于做出来这些东西干嘛用,整天用手指头扒拉上面的珠子,嘴里还念念有词的能学到什么,根本就不用洪涛解释。每天晚上这些孩子不等他们的父母问,就会把今天学到的新东西显摆一遍,不让说都不成。这倒让洪涛省心了,不光帮自己正了名,还等于把当天的功课复习了一遍。

洪涛利用孩子们学算盘的时间,还悄悄干了点私活儿。他用鲸须刻了一堆弯弯曲曲的东西,然后又是钻眼又是打磨的,学生们都不知道这位老师在干嘛呢,也不敢问,还不能多看,让老师发现就是一个小石子扔过来,打得还特别准。

十一月初,罗有德终于回来了,见到洪涛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货。琼州和广|州的两间店铺都整理完毕,掌柜和伙计也安排妥当了,就等着把唯一的货物鲸油摆上柜台开卖呢。至于鲸油的售价,罗有德只能按照目前最好的菜籽油价格上浮了一半儿,500文一斤。

“不贵,那些冒黑烟又呛人的胡麻油还要300多文一斤,此等好油自然不能贱卖。洪兄放心,我已找了三五好友,在广州宴请了几次,席上用的全是咱家的香油,无不称赞。士人偏爱风雅,如果此油卖的太贱,他们反倒不会购买。”罗有德这次给洪涛上了一课,合算他已经把前面的宣传推广工作做完了,还进行了市场调研,才弄出这个价格来,并且还有一套理论。

“罗兄也是大才啊!那就按罗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