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这两个玩意洪涛到底能不能做出来呢?或者说依靠金河湾目前的技术水平能不能制造呢?洪涛觉得可以试试。青铜炮管就用硬木代替,外面再包裹上一道一道的铜箍,怎么结实怎么来。不怕笨重,反正也是放在帆船上又不用人拉着四处跑,下面做一个有轨道的炮车,还能减少后坐力呢。
炮弹更好办了,就用普通的生铁铸造成一个空心球体,然后把一堆碎铁片用软蜡固定在球体里,中间装上**。至于**嘛……这玩意再造不出来,那洪涛就别混了,其实造不出来也没关系,随便去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找个烟花作坊里的大匠,抓过来让他造就OK了。只不过在配方比例上按照后世的标准调整调整,再加入鲸油压制,干燥后粉碎成颗粒。洪涛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可不想从头试验这个玩意,万一炸了那不是自己找倒霉嘛,有现成的人手为啥不用呢?至于抓来、骗来的人可靠不可靠,必须可靠,因为洪涛连他们家属都骗来了,敢耍花招全都死啦死啦滴!
光用生铁铸造炮弹还不成,生铁这个玩意太脆,哪怕是臼炮的膛压低,它也禁不住。就按照迫击炮的膛压算,也有50兆帕,一兆帕差不多是每平方厘米承受10公斤左右压力,50兆帕就是半吨啊,一个空心生铁球,压半吨重的东西,分分钟咔嚓嚓了。
“嘿嘿嘿……可算轮到老子的专业了!哈哈哈哈!”这时候就该轮到洪涛出手了,好歹也是学金属热处理的,就算再混,最简单的生铁韧化工艺他也能记得。因为这个题目是年年考,为啥呢?它是八路军里的一位军工专家陆达发明的。当年在解放区,他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土造手榴弹和炮弹,自家人发明的玩意,那当然要写进教科书里啦,还得是重点。
洪涛的方法非常非常简单,就是把这些生铁球烧红了之后放到一个铁箱子里封起来,同时往里喷鲸油。这叫做球化热处理退火,等这些空心铁球自然冷却之后,生铁就变成黑心韧性铸铁了。这种铸铁韧性很强,还带自润滑刀具特性,方便加工,比如钻个眼啥的,同样薄厚的黑心韧性铸铁比生铁的抗压能力提高了好几倍。
“大人!您收我为徒吧,我不回去了,一直在这里干!”看到洪涛像变戏法一样把扔到地上就摔碎的生铁球变成了扔到地上满地乱滚就是不碎的黑铁球,刚被骗回来没两个月的的铁匠直接就服了。
“滚一边去,收徒弟也轮不到你啊,我都来半年了,按顺序排也该是先收我!”齐祖虽然进了董事会,但他一直没把自己当管理人员,还是每天和高炉为伴,熔炼那些和铜矿一起采出来的铁矿,给金河湾打造各种铁器铜器才是他的最爱。对于洪涛在金属冶炼方面的知识,他早就有接触,但总不好意思说出来,现在一看有人要抢师傅,立马急了。
“不用拜师,我这点技术也教不了你们,我只懂一些窍门,真干还要靠你们。这些东西我会写下来,然后发给你们每人一份儿,谁都有。不过你们可得去学校读书认字才成,否则我写了你们也看不懂不是?”洪涛没有当别人师傅的爱好,但是他有传授知识的兴趣,著书立说一直是他梦想的境界。
有了能用的炮弹壳,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软木多得是,这玩意是东南亚特产。在软木棍里刻纹路、计算装药量和燃烧时间的活计,洪涛就交给陈名恩了,让他带着学校的孩子去做。这些孩子不光要读书,还要根据喜好自己选择一两个学习方向,每天都得跟着师傅去学习手工,不管是种田也好、造船也好、炼铁也好、炼油也好,反正你最少选一个,动手能力并不弱。至于他们怎么干、如何干,洪涛不参与,只给他们提出一个要求,过程自己摸索去,不光要摸索,还得把过程全纪录下来,以后说不定就是现成的教材了呢。
往炮弹里装碎铁片、装火药的活儿不能让孩子们干,但也不用洪涛亲自出马,他又找到了泊珠,自己这个媳妇是妇女联合会的主任啊,手下管着几十号妇女呢,让她们来干这个活儿最合适。至于怎么干、如何干,洪涛还是不管,他只提出要求和结果,何如达到让她们自己想办法去吧。
第八章红木大炮
“我艹,这么粗一根菲律宾乌木,这得多少钱啊!”炮弹的问题基本解决了,还得有炮管。看着温家的几个兄弟把一根直径半米多的硬木锯成一米多长的短节,洪涛心如刀绞!这玩意要是放在后世,估计一根木头就换一门真正的大炮了。不过这种刺激他已经慢慢习惯了,这几艘船上都有不少名贵硬木,很多滑车和小配件都是紫檀雕刻出来的,下次要是再穿越,洪涛打算把自己绑在这些船上,必须带着船一起穿,全尼玛是钱啊!
这个年代没有镗床,无法钻大口径孔洞,温家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硬木桩一破两片,分别凿出两个半圆的槽,打磨光滑,然后再用咬合榫槽把两片炮筒子和在一起,外面用一圈又一圈的铜箍箍死。当第一门木炮造好之后,洪涛带着几个工匠在河边试射了一次,效果很不好,炮筒可以箍死,但是炮尾很难密封,漏气。对于这个问题,温七提出一个解决办法,不要把木桩整体刨开,只需要刨开一多半就可以了,尾部直接挖,然后把炮身用铜箍固定,这样炮的尾部是个整体,可以做厚实一些,再箍上铜箍,应该可以好用点。
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啊,按照温七的办法做出来的新木炮,果然不漏气了,配上早就生产出来的开花弹,可以射击到百米多左右。准头嘛,还凑合,散布点在10米方圆吧,有了软木托装在球形炮弹后面,不光可以分清装弹前后、更好的密封炮管,还不影响炮弹的飞行轨迹,反起到了稳定尾翼的作用,这点有点像羽毛球的原理。
炮弹的威力呢?洪涛觉得也很一般,差不多150毫米口径的炮弹杀伤半径只有5米左右,这还是靠里面装填的那些碎铁片完成的,如果光靠这个炮弹壳子,杀伤力更低。但还真别说,这玩意动静足够大,烟雾也足够壮观,自打洪涛开始在河岸边上试炮,打击了半年多也不见少的猴子立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之后再也不来了。估计它们是进行了集体搬迁,嫌这里的噪声太大,严重影响睡眠。不光猴子没了,其它野生动物也跑了,这下营地里的人又不太乐意了,再想打打猎换换口味可就难喽,还得往更远的地方跑。
150毫米!这放在后世要算重炮了,大家可能要问,你这是不是在吹牛啊!其实这里有个误解,后世的炮弹都是整体的,而且是筒状,目前的炮弹就是一个圆球,两者之间的装药量、装药种类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吧,在科技不太发达的时候,造大一点的炮管反倒可能,你要让洪涛造一门20毫米机关炮,打死他也造不出来。再说了,这是一门臼炮,炮管短的可怜,只能发射榴弹,不能直射,再不让口径大一些,那这种炮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吗?
有了炮弹和木制臼炮,是不是就能生产出来,装备到船上海战了?还是不成,经过几次试验之后,洪涛基本放弃了把这种臼炮装上船的企图。它太不稳定了,一共三门样品炮,一门只发射了不到十次,木料上就出现了开裂;一门已经发射了几十次,依旧好好的;另一门还算凑合,打了二十多发试验弹才退休。总体上说,膛压还是有点高,这个没办法,发射几十米霰弹所装的火药和发射一颗大铁球到上百米远之外肯定是不一样的。这玩意在技术上没法弥补,只能等待这里的铁匠们摸索出用青铜铸造炮身之后再说了。
不过这几个月里洪涛也没白折腾,木质臼炮虽然不适合大规模装备,却可以当做训练器材使用,先让水手们简单的熟悉熟悉如何使用前装炮,一旦能把青铜炮造出来了,这些水手直接就能当炮手,或者帮着洪涛去训练新人,可以省掉大量的时间。
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开花弹,虽然没搞出真正的火炮,这些造出来的空心大铁球只能当训练弹用,但是它的铸造、退火工艺都没白费。不光不能费,还得时不时的再制作一些出来,在实践中逐渐让那些铁匠自己去摸索更好的工艺,争取能把外壳做得更薄更耐压,那样就能装填更多火药了,直接增加了爆炸威力。而且从这种开花弹的原理上,洪涛还搞出了更适合弩箭发射的燃烧弹,就是在细竹筒里灌上重油和混合油,用蜡封口固定在弩箭杆上。
再制作一种和开花弹定时软木塞引信差不多的弩箭引信,它也是软木棍做的,只是尖端装药量加大一些,延迟时间和弩箭飞行速度重新校正一下。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按照不同的距离,把软木棍剪短到合适的长度,然后抠破竹筒上的蜡封,把这个软木塞塞进去,点燃之后发射即可。
这种弩箭不用再被动等待火箭去点燃了,它会被软木塞尖部的火药炸开并点燃,就像是一个大个的烟花。不过它炸开的不是炫目烟火,而是黏糊糊、黑乎乎的重油火焰。为了提高重油的燃烧成功率,在经过多次试验之后,洪涛还往竹筒里先倒入一些混合油,再塞上软木棍引信,基本是百分百燃烧率了。不过这种燃烧弹必须发射前临时添加混合油,否则那些混合油把软木塞浸湿之后,就会加快爆炸速度,很可能飞到一半儿就自己爆了。
折腾完了武器装备,洪涛不得不把注意力重新又转回到农业生产上来。已经五个月了,按照他授意开辟出来的大片甘蔗田里还是一片一米多高的小苗,丝毫看不到甘蔗的踪影。难道说自己从真腊那边带回来的甘蔗有问题?不应该啊,自己嚼了好几根,甜得很!或者说种植甘蔗的方法不对?也不应该啊,美国人就是把发了芽的甘蔗砍成小段儿,然后平着埋进土里的,难道说美洲甘蔗和亚洲甘蔗不一样?
这个问题没人能帮洪涛解答,金河湾的农民没有种过甘蔗的,奴隶们大多都是沿海的渔民,种水稻都得现学,更别说甘蔗了。咋办呢?还得去找罗有德!能自己琢磨的洪涛一般都自己琢磨,实在琢磨不出来,只能找罗有德去请教明白人。宋朝有红糖,那必然有榨糖业,有榨糖业,那就必然有种植甘蔗的,找个蔗农来问问就什么都清楚了。如果有必要,绑几个、骗几个到金河湾定居也不是不可以。
另外,洪涛还得去向罗有德显示显示自己的实力。现在罗有德已经在临安开了第六家香油店,据说用香油做的蜡烛已经被朝廷当做宴会指定照明设备采购,并已经开始在临安进行小规模批发业务了。他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琼州罗家的庶子,而是一个春风得意的商业巨头,每个月的鲸油销量可以达到十吨左右,用宋斤算的话近一万六千斤,每斤卖五百文,就是八千贯之多,再加上肥皂和蜡烛,月销售额就能突破万贯了。罗有德占了寰球宇宙开发有限公司三成股份,还有一成的营销费在手,一个月就能收入四千贯。
南宋朝是标准的高福利高工资,宰相的月工资差不多有5、600贯钱,据说相当于后世的3、40万美金,和美国总统差不多。也就是说罗有德的月收入顶一个南宋宰相或后世美国总统小半年的收入,应该算是一步跨入了富商阶层。虽然还不敢说是身家百万贯的顶级富商,但照这么干下去,他很有希望达到,因为鲸油的销量才算刚刚打开,离普及还远,更谈不上热销。
面对一个突然成功的富商,洪涛觉得自己不能太低调,商人大多都是势利眼,总喜欢用实力评价别人,包括他们的合作伙伴。一旦你的实力离他过远、或者他认为你实力不济的时候,他们就会动很多歪脑筋。这也是洪涛一直强调的那个平衡,在合作过程中,双方最好的状态就是平衡,千万不能出现等级差异,否则很难长久合作下去。
可是如何去向罗有德展现自己的实力呢?总不能把铜钱全装船去给他看吧,再说了,洪涛和疍家人分到的钱大部分都换成了生产和生活物资,真要比钱的话,搞不好还真没有罗有德多。洪涛才不会傻傻的去和罗有德比现金流,他要用一种更隐晦、更震撼的方式让罗有德不敢轻视自己和疍家人,同时也给罗有德更多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让他能安心和自己合作,至少短期之内别有什么非分之想。
第九章理论和实际
这个办法就是船,洪涛要驾驶着海波号到南宋的首都临安转一圈!30米长、三根桅杆的海船在南宋算大吗?真不算,洪涛看到过更大的海船,它有5根桅杆!看那个体量,排水量至少要有500吨了。不过洪涛还真没见过和海波号一样的横帆船,更没见过和海波一样挂着如此多块帆、桅杆如此之高的海船。真要是比桅杆高低,海波号绝对能排上第一名,其它的南宋海船都是硬帆,无法把帆做得太高大,所以才采用增加桅杆数量的方式弥补。
另外,从香港向北的海图还没勘测过,洪涛也想借着这次机会,连带着把湾湾岛、琉球群岛、日本群岛、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中国东南沿海都转一圈,就算是把亚洲这块儿的海图基本凑齐了。尤其是黄海和渤海沿海地区,洪涛要特别留意一下,那里是蒙古人的占领区,自己说不定会和蒙古人开战,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测绘战场地图更是重中之重。
在金河湾过完了雨季,刚刚进入十月份,海波号带着60名船员,迎着有些凉意的北风,向湾湾岛进发了。这个时候正是顺着季风下南洋的季节,一路上海波号还碰上了两支大型阿拉伯纵帆船队,估计是从泉州或者广州出发,载着货物返回故乡的阿拉伯人。卡尔对他们的船只比较熟悉,因为他在上面当过几个月的船奴,不时的给洪涛指点哪一艘更像阿拉伯战舰,哪一艘里面有多少船奴。
对于这些纵帆排浆帆船,洪涛没啥兴趣,它们的吨位很少有超过100吨的,船体细长两头尖,一般都有两层甲板,下面一层就是划桨的船奴。如果赶上风力小,风帆无法驱动船只,那些船奴就得把长长的船桨伸出去,开始没日没夜的划船了。这种纵向三角帆,对于小型船只在风力比较弱的海况下非常好用,不过和中国的硬帆一样,它不适合远洋大船高海况,推动力不足。
“可惜了,我还想抓几个阿拉伯奴隶呢!”看着五六艘纵帆船离海波号越来越远,洪涛吧嗒吧嗒嘴。刚才他一直都在琢磨如何能把这几艘船全都留下,可是想了半天都没想出合适的办法来。要是海波号上装了火炮,他倒想试试能不能歼灭这样一支小型船队,可惜现在是弩箭,就算配备了燃烧弹,威力也太小,一旦这些船分散逃跑,又都是桨帆船,短时间内还真不好追,因为几个阿拉伯奴隶就把海波号陷入海盗船的境地,还是有点不划算。按照罗有德的说法,这些阿拉伯人不管在广州还是泉州,势力都挺大,因为他们有钱啊,太有钱了!真要闹起来,以后海波号就别想舒舒服服的去南宋港口了停靠了。
“阿拉伯女人非常好,我表兄就很喜欢!”卡尔一听洪涛有心要和阿拉伯人作对,立马来了兴趣,做为一个欧洲十字军骑士,他恨不得人人都是阿拉伯的敌人。
“哦?那我得找机会和你表兄聊聊,看看他有什么经验心得没有。对了,你说我现在的拉丁语去了你们那边,别人能听懂吗?”洪涛一听女人,也来了精神头,这叫死性不改啊,虽然自打娶了泊珠之后他一直都安安分分的,但一有机会,还是会暴露本来面目的。
“大人的拉丁语比我的汉语说得好,只是带着一种口音。不过这没关系,如果您能带着一船甜甜的糖,他们马上就会忘掉您的口音,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