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破唐-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茂把丘亢宗叫过来,道:“把你的人撤下来。”
丘亢宗道:“规矩不可破。”
话刚说完,李茂的斩铁刀就架在了他的脖子上,李茂苦练的刀法已有小成,出刀之快,让自诩快刀手的丘亢宗也吃了一惊。
“这些人是你付钱杀的,咱们两不相欠。”
丘亢宗说完这话,打了声呼哨,正在尸山血海里翻检战利品的马匪,闻呼哨如闻军令,迅速停下手上的活集合起来,丘亢宗打了个响指,众人便乐呵呵地扛起了兵器,背起了战利品,踏着血水,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军事厅。
“果然是匪性难改,呸。”
青墨冲着众人的背影吐了口吐沫,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件金光闪闪类似如意的东西,递给了突吐承璀:“这么重要的东西都能忘,你能活命当真是运气好。”
此物名叫金龙杵,是内廷宣旨宦官用以证明身份的信物。突吐承璀欲哭无泪,此物若是早一步到手,何至于弄的死去活来?他陈中研胆子再大又岂敢抗旨不遵?
突吐承璀接过金龙杵,摸了又摸,连叫宝贝儿,亲的不行。
有此物在手,便坐实了突吐承璀天使的身份,他刚才说的话自然也就是圣旨,加上有贾耽在下面维持,威远军上下莫不心服口服。
见镇住了三军,突吐承璀悄悄对李茂道:“某家要先去如厕,你先顶着。”
方才那番惨烈搏杀,让突吐承璀裆里又添新物,此刻大局已定,老宦官觉得是时候清理一下了。
李茂扯住不放,打发青墨把吐的死去活来的贾耽请来,让其召集军中剩余将领,贾耽望了眼满厅残缺不全的尸体,不觉泪下,令左右将各营实际统兵的正将以下校尉以上军官集结起来。
军事厅的大混战早已惊动了各营,诸将聚拢在厅外,无令不敢擅入,又不忍离去,正惊惶不安时,忽听贾耽传召,众人一起涌入,却被眼前这惊悚的血腥场面惊的目瞪口呆,他们中的许多人尚未经过战阵,自也无从见识这等惨烈情形。
贾耽训令众人列好队伍,领衔参拜天使突吐承璀和李茂。
突吐承璀只得硬着头皮,向众将说道:“陈中研勾结奸佞,阴谋作乱,业已伏诛,作乱的是他一人,与尔等无涉。尔等但持忠义报国,朝廷自要犒赏。”
贾耽高声应诺,展颜欢笑,军心粗安。
突吐承璀目视李茂,哀求放心,李茂挥挥手,突吐承璀如遇大赦,跳跃着走了。
李茂令将诸将拘在院中不让走,又对贾耽道:“陈中研谋反被诛,与各营主将无涉,请军使即刻晓谕三军将士,勿使惊惶。”又将李淳所赠天子剑塞在贾耽手上,暗嘱道:“有抗命者可就地处决。”
贾耽道:“祸首陈中研已伏诛,将士正惶恐,亦安抚,不宜再行诛戮。”
李茂道:“陈中研党羽众多,不斩杀几个,何以立威?”
贾耽叹道:“作乱的就那么几个人,今已然伏诛,大局即定,何必再杀人?”李茂也不想多杀人,却也不愿因心慈手软而失大局,心里祈祷道:“千万莫有那不长眼的自己撞将过来。我不想杀人,不想杀人。”
到底担心贾耽心软误事,嘱咐青墨随行前往。
青墨陪着洋川王李纬在西内苑转了一圈,眼见李纬脸色白的怕人,手脚又冰凉,怕他死在自己手上,连忙将他背回了太极宫。
李茂和突吐承璀去了安善坊后,李淳在杜黄裳的辅助下调派了几个亲信朝臣和内侍宦官去六军和左右神策军抚慰。
六军辟仗使多和俱文珍好,对俱文珍的诡计也心知肚明,见其失败,皆惊恐不已,恐惹祸上身,只是左右神策中尉皆按兵不动,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正是惶惶不安之际,宫里的安抚使到了。
安抚使声言皇帝驾崩,枢密使俱文珍自杀相殉,做了忠臣。太子已受遗诏前往太极宫,准备天明在太极殿昭告百官,以定天下,要各辟仗使务必监押本军,不起祸乱。
待军心粗安,安抚使又及时宣布了太子对六军将士的善意:六军将吏各升一级,军士每人赏钱三十五贯。
首鼠两端的辟仗使们至此方才暗暗松了口气,而今军心已被太子收买,他们再有什么想法,就要冒着极大的风险,而顺从天意,则仍不失富贵荣华,权衡之后,谁还有作乱之心?
杨志廉、第五守亮领衔六辟仗使遣使向李诵表白了忠心。
第273章 褐金吾
李淳心思稍定,杜黄裳又劝道:“六军将士服膺内官,全因有利可图,而今威福出自太子,他们便是被捆了手脚的蟹,想有所作为也不能了。倒是南衙的威远军、金吾卫要尽快拿到手上,防止有人趁机作乱。”
李淳道:“但不知老先生说的作乱是什么意思?”
杜黄裳道:“大王可知褐金吾的来历?”
李淳沉吟道:“昔日泾卒作乱,大行皇帝避难奉天,朝臣、禁军溃散,随驾的只有数十内侍。有长安无赖绰号‘黄金眼’的,率三十小儿随銮护驾,生死不弃。朱逆围迫奉天,城中粮草耗尽,内侍难为无米之炊,羞愤触柱而亡。黄金眼闻得消息,雨夜出城,凿冰捕鱼,为大行皇帝觅得一条鲜鱼,却在回城的路上被叛军斩去一条臂膀。皇帝感其忠义,赐予官爵,他功成不就,飘然离去。令我天子好生思念。”
杜黄裳道:“黄金眼本是京城有名的赌徒,手下豢养着数百义子,号称‘四海会’,在京城横行不轨,累被京兆府打压。泾师之变前,京兆府请得密旨,欲会同金吾卫、威远军将其拿捕归案。他藉护驾之功逃脱此劫,京兆府再也无法管束他。此后十数年,他在城中势力日渐壮大,徒子徒孙不下数千人,一呼百应,当真是声名赫赫。名相李泌、陆贽知其危害,累次规劝大行皇帝予以拘束,奈何皇帝仁厚,不愿加罪功勋。
“黄金眼倒也知趣,主动向京兆府投案,声称要剪去羽翼,回乡养老,不问俗事。因此又被他逃过一劫。贞元十七年,黄金眼病危,朝中有议论趁机取缔四海会,当日动用了上千京兆逻卒,数百金吾、威远卒,又从神武军借调三千禁军,准备毕其功于一役。
“恰在此时,裴延龄代他向天子进了一份奏表,黄金眼在表中剖白自己的忠心,说四海会是为互助自立而设,他的徒子徒孙虽有作奸犯科之辈,却无一个逆反之臣,他说他就是一块赃抹布,替朝廷把脏水臭水尽皆吸附过来,污染自己身,却使朝廷和百姓受益,若朝廷一声令下,四海会可立即解散,但被他吸纳的乌合之众却从此要散布天下,污染视听了。
李淳摇摇头道:“这分明是饱含威胁之意了。”
杜黄裳道:“但这话也不无道理,果然取缔了四海会,那几千鸡鸣狗盗之徒无人约束,反倒也是个麻烦。大行皇帝斟酌再三,决心再次赦免他。但要他忠诚于朝廷,随时听候朝廷的调遣,为朝廷出力,做朝廷教化天下。”
李淳点点头道:“这是迫不得已之举。但这褐金吾之名却又是怎么叫出来的?”
杜黄裳道:“贞元十年,黄金眼病死,他的义子向忠国成为四海会的当家人,四海会在他的统领下成了不拿朝廷俸禄的差吏,着实办了几件好事。某年上元节,群氓殴斗于相国寺外,金吾不能禁,向忠国率八十褐衫小儿出面平息了混乱,天子龙颜大喜,赐号褐金吾。
“到了贞元十三年,中原大旱,徐州漕运不通,昭武九家趁机胁迫朝廷授予其西京绢马贸易特权。朝廷的绢马贸易旨以利固结盟友,岂可假手商贩?故而驳回了他们的无理要求,昭武九家遂联手哄抬粮价,以逼朝廷就范。致使斗米千钱,惹得民怨沸腾,官府供应中断。朝廷软硬并用,终究奈何不了他。后来也是向忠国出面才让昭武九姓让步的。”
李淳道:“传言华州朱家连环灭门案是向忠国指使人干的。”
杜黄裳拈须微笑道:“那是他们之间的私人恩怨,与朝廷无涉。”
李淳不再追问。
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
昭武九姓人善商贾,和中国通商很早,唐代在中国的外商,以昭武九姓人最多,其中又以康国人、石国人为主。
大唐对外来移民一向宽厚,昭武九姓人多心齐,抱成进步,把生意做的极大,趁建中年间政局混乱趁机控制了河洛地区几乎所有重要城镇的米粮供应,成为朝廷的一大心腹隐患。
名相李泌辅国时曾力推驻军在京西营田,以减少西京官军对漕运米粮的供应,借以打破昭武九姓对粮食的垄断,待时机成熟,将这一威胁关中腹心地区经济命脉的毒瘤铲除。此事因李泌为相时日太短,上下敷衍塞责,最终功败垂成。
“吃了褐金吾的教训后,昭武九姓对朝廷十分恭顺,再不敢有非分之想。”
“虽然如此,但数千乌合之众潜伏在京城终究是个祸害。尤其在这个时候。”
昭武九姓借机发难,让整个朝廷束手无策,却被向忠国摆平,这岂不等于说若是向忠国向朝廷发难,朝廷也无招架之功?李淳眉头不展,十分忧虑。
杜黄裳道:“是啊,是啊。自前年天子病重,禁内曾有明旨,约束他们不可轻举妄动。去年又让向忠国把他的徒子徒孙、鸡鸣狗盗之徒遣出长安,不许进城。向忠国倒也老实,竟真的约束徒子徒孙们不进城,不惹事。这一年,长安城内太太平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竟有了些上古小康时代的景象。
“故而前些日子,京兆尹李实奏请动用四海会协助查访谋害太子的元凶,禁内就准了。当日老臣曾要宰相代呈不予核准折,却无人理睬。京兆尹一声令下,数千褐金吾涌入城内,散布于各坊,他们意欲何为,却是谁也不知道哇。”
李淳忧心忡忡道:“这的确是个麻烦。”
杜黄裳道:“为防他们被奸人利用,必须得尽快把威远、金吾两军拿在手里,加上京兆府的逻卒,谅他们也翻不出什么大花来。”
正是出于这个计较,李淳才冒险将金龙杵交给青墨,由他带给突吐承璀,尽快拿下威远军的统兵权。杜黄裳反对将金龙杵交给李茂的人,在拥立太子登基一事上淄青和李淳一党有共同的利益,可以同心协力,而今大局已定,难保李茂不趁机搞出点小动作。
毕竟淄青和河北三镇一样,割据自雄,对朝廷有不臣之心。
这恰如新婚夫妇,如胶似漆的蜜月已然结束,吵吵闹闹势不可免。
李淳没听杜黄裳的谏言,他到底还是选择信任李茂,他有自己的计较。
第274章 天下太平
贾耽巡营一圈,无人敢质疑诏令真伪,贾耽暗松了口气,回禀李茂知道后,交还了天子剑。李茂道:“军队既已在掌控,请军使下令,以都为单位各路并出,立即接管京城各城门各衙司和皇城防务。”
贾耽为难道:“宫中无圣旨,老臣岂敢造次,这是要杀头的。”
李茂笑道:“万事有监军使和我顶着,鸿胪卿只管放手去干。”
贾耽也知自己无路可退,此刻再首鼠两端,只恐落个里外不是人,将来死无葬身之地。便一咬牙,一跺脚,原封不动地传达了李茂的命令。
威远军下辖左右两厢,每厢各辖五营,每营辖五都,每都一百人,以营为单位分屯于长安城内五个战略要点,得令后可就近控制长安城内的各重要衙司、军事要塞和交通咽喉。
李茂让青墨辅助突吐承璀坐镇安善坊,自己带着贾耽外出督阵。到三更末,除几座城门,整个长安城都在威远军的控制中。
贾耽做军使近一年,还是头一次指挥这么大场面的军事行动,想到偌大的帝都此刻就在自己的手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李茂心里却仍旧沉甸甸的,长安城尚有十二座城门不在掌控中,西北方的开远门外十五里正驻扎着麟游镇兵马副使李先奕的三千军马,李先奕和第五守亮的关系非同寻常,其心难测,不可等闲视之。
长安的城门由监门卫、金吾卫和京兆府三家共同掌管,以监门卫为主,三家分工不同,各有侧重,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监督。
监门卫眼下控制在俱文珍义子苏成的手中,二十二日酉时,苏成接到俱文珍手令,抢先一步下手夺取了诸门控制权。
事关重大,李茂不得不亲自督阵。
第一站就是开远门。
驻守开远门的监门卫士卒得到上峰命令,不放任何人靠近城门,警告无果,监门卫首先发难,两家就在黑夜中对射起来。
监门卫承平已久,看看城门,搜搜百姓尚可,打仗却是外行,奈何威远军也是米做面揉的豆腐军,战斗力甚至还不如监门卫。
两军隔空对射,消耗箭矢无数,却无一人伤亡,谁也压不倒谁。
李茂持盾向前,隔空喊话道:“我等奉旨接管各处城门,尔等若不奉召便是反叛,乃是诛九族的大罪。”
城头瓢来一支冷箭,正中李茂手中盾牌。
青墨恨道:“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杀吧。”
遂取一面盾牌在手,一口气点出三十名军士,率队冲锋。
青墨呐喊在前,众人尾随在后,冲出十几步远,忽听得城头守军哈哈大笑,青墨回头一看,惊出一身冷汗来:身后空空荡荡,竟无一人跟随。
青墨狼狈退回本阵,劝李茂道:“这伙狗屁兵能成什么事?我看还得把丘亢宗那伙人叫回来。”李茂笑道:“抓一手好牌谁都能赢,抓一手烂牌能赢才见本事。”喝令将溃散的三十人就地正法。
军中虞侯站着不动,李茂手起刀落,斩了虞侯,呼军使亲兵动手拿人,众人皆望贾耽,贾耽无奈闭上了眼,他虽不知兵事,却也知道临阵退缩是重罪,若不斩首示众,一旦军心溃散,后果将不堪设想。
亲兵将逃兵三十人捆了按在地上跪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本是市井人家子弟,寄名军籍不过是混个出身,谋份口粮,何曾想过会上战场效死。
有人嚎啕大哭起来,有人当场尿了裤子,有人瘫作一团,有人则拼命挣扎试图逃跑。
李茂提刀挨个儿杀过去,三十颗人头滚滚落地。
李茂提着血淋淋的斩铁刀,阴狠地叫道:“朝廷拿民脂民膏养着你们,不是请你们来吃饭混日子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奋勇杀敌者重重有赏,临阵脱逃者,这便是下场。”
青墨道:“斩首一级赏钱三百贯,擒拿敌将赏钱五百贯。”
众军轰然应诺。
李茂招募百人为敢死队,分作两队,与青墨各领一队,众人卸去铠甲,一手提刀,一手执盾,喝过壮行酒,鼓噪向前。
威远军这次冲锋来的凶猛,监门卫卒眼见守不住,忙绑缚监守官仇士良出降。
仇士良这个名字李茂似乎在哪听过,一时记不起来,便问道:“你身为内官,为何会在开远门城头,来此意欲何为?”
仇士良道:“有人阴谋叛乱,小臣奉命讨逆。”
李茂笑道:“谁是逆,谁是忠?”
仇士良道:“谁手中有圣旨,谁便是忠臣。”
青墨将战刀架在仇士良脖子上,喝声:“我等奉诏讨贼,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说我们是忠臣还是奸臣?”
仇士良道:“若无圣旨,便是奸佞。”
青墨觉得这个宦官很有些意思,刀架在脖子上,竟还这么强硬,便道:“圣旨你是看不到了,我说过逆我者亡,你闭眼吧。”
仇士良果然闭上了眼。
李茂拦住了青墨,笑对仇士良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给你一个机会。”
仇士良低头不言,青墨朝他屁股上踹了他一脚,喝道:“说话,别装哑巴。”
仇士良道:“我奉命监军,若无信物,恕难从命。”
青墨被他的固执搞得哭笑不得,只得亮出天子剑,道:“你看看,这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