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杀破唐 >

第351章

杀破唐-第351章

小说: 杀破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纷纷拔刀,割血明誓,魏宝珍欲待再劝,众人调转短匕,对准心口,言道:“兄长若再见外,我等这便自尽,省的贻笑人间。”

魏宝珍哈哈大笑,命满斟满好酒,捧酒说道:“好儿郎以信义立天下,便是做鬼也不做那不忠不义的白眼狼。干了这碗酒,与我同赴黄泉走一趟。”

这日午后一群翰林在中和殿前发现一株梅树上开了双色花,众人皆曰是天降吉兆。皇帝李涵这些日子为南方税赋不能入京搞的焦头烂额,闻讯大喜,下诏在宫中设宴,邀请亲贵大臣饮宴,沾沾这喜气。

光王李忱接诏一早便收拾停妥出了十六宅。

十六宅与大明宫之间有夹道勾连,所谓的夹道便是两道城墙内的狭窄通道,因为有两侧高墙环护,既隐蔽又安全。皇帝出巡,铺排仪仗,地动天摇,不仅不安全,也容易扰民。大唐的皇帝便在三大内之间修筑了专门的夹道,从此既方便了出行,确保自身保全,又减少了封路扰民,可谓一举两得。

夹道向来由禁军看守,没有禁宫的特殊令牌或内宫宦官引领便是贵为亲王亦不得入内,这日因为是皇帝宴请,特意拍了引领宦官,李忱才得以由夹道入宫。因为警卫严格,他的随身卫士统统被拦在门外,自家的佩剑也被禁军下掉。

向东走出约一射之地,三名禁军卫士拦住了去路,要求检查令牌,引领宦官瞪了众人一眼:这与规矩不和,检查令牌应该是在入口处或出口处,光天白日的哪有走到半道检查什么令牌的嘛。不过三名军将是来自左神策,王守澄的人,眼下时局不稳,料必是另有深意吧。

引领宦官磨磨唧唧取出令牌献上,又拿软话去套近乎。李忱正觉得无聊,忽然发现这三个禁军都带着角弓箭,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大唐国力强盛,军中弓箭配发的十分普通,基本是人手一弓,但军种不同,使用的弓箭种类也不相同。

边军和地方藩镇军队配发简朴实用的复合角弓,骑兵配发适合马上作战的骑射弓,警卫宫廷的禁军则配发精美的雕弓。雕弓非但外观精美,更兼精良实用,精度很高,自然造价也不菲。神策军虽然是禁军,却因人员众多,不可能个个都配备精良的雕弓,只有执行警卫宫廷的任务时才配发雕弓,任务完成即刻缴回。

发放、交还都有严格的规定,有专人负责,宫禁门禁森严,规矩繁多,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低级差误,这几个人来路可疑!

想到这李忱再不怀疑,骤然向前跨出一步,哈腰猛地一喝,用肩膀将一名禁卫顶翻在地,顺手夺了他的佩刀,转身闪到为首小校的身后,勒住了他的脖子,干净利索地将他挟持为人质。

带路的宦官大吃一惊,抱头,撒腿便跑,扯着嗓子大喊有贼。一名禁卫拉弓朝他射了一箭,一箭穿了个透心凉,转过身来对准李忱便射,毫不顾忌他同伴的安危。

李忱哈腰避过迎面来的一箭,却被他挟持的卫士趁机一个肘锤击打在他的胸口,一口甜血涌在喉头,未等李忱回过神来,便被这卫士拧住手腕,一个漂亮的背摔掼倒在地。

李唐以武功立国,皇室子弟多习武艺,安史之乱后习武之风有增无减。李忱自幼聘请名师点拨武艺,也小有成就,在宫中举办的各种摔跤比赛中常有上佳表现,得奖无数,奈何这等花架子功夫,终究是中看不中用,又怎能跟这些刀山血海里滚过来的禁军卫士相提并论?他猝然发难,博得先机,转瞬间又输了回去。

三名卫士倒不托大,一招得手,拔出了佩刀,抡头便砍,李忱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了,就地来个懒驴打滚,忽东忽西,让人难以捉摸。趁三人不备,一个鲤鱼打挺跳起来,撒腿就跑,全然不顾什么皇家体面。

三名卫士倒是一愣,相视大笑起来,便拉起弓箭,正要射杀李忱,忽听得城墙头上有人大喝了一声:“魏宝珍你找死吗?”

持弓卫士吃了一惊,手一颤,一箭射偏,只射中了李忱的肩膀,李忱扑倒在地,另两名卫士的箭便走了空。领首的卫士引弓欲再射,墙上已经下了一阵箭雨,三人一语未发被射成了刺猬。

自三人现身到被射杀,前后不过半盏茶的功夫,来的猛去的快。

李忱从地上爬起来定定神,抬头见出言救他的却是颍王李瀍,便埋怨道:“太操切,好歹留个活口。”

李瀍笑道:“活口早就有了,魏宝珍已经让我们拿了。”

第659章 错棋、臭棋、烂棋

2015·扫黄打非·净网行动正在紧密进行中,阅文集团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提交资料。

请作者们写作时务必警醒:不要出现违规违法内容,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后果严重,请勿自误。(已有外站作者,判刑三年半)

因为穿着贴身软甲,这一箭只是伤着了李忱的皮肉,并未损及他的筋骨,有军医给他止了血。李忱见站在李瀍身侧的一个持弓官员有些陌生,便问是谁,李瀍引荐道:“前龙骧营军使林英。”李忱点点头,态度不冷不热。

李瀍道:“这三个人受魏宝珍指使在此刺杀王叔,亏得有林军使报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李忱道:“魏宝珍?就是左神策那个魏猛子?”林英插话道:“就是他,他是王守澄的义子。”李忱眉头一蹙:“王守澄的义子没有随父改姓王?”林英道:“王守澄惯会收买人心,他的义子都不改姓。”

听了这两句话,李忱面露笑容,对李瀍说:“今日大家赐宴麟德殿,我这么过去有失体统,待我回去收拾收拾。”李瀍道:“王叔何必多次一举,就这样过去,好让大家知道谁是忠奸。”李忱笑道:“岂可如此,有失体统。”说罢仍旧回到光王府换了血衣。

中和殿前的梅花开出了双色花,王守澄也觉得奇怪,找来亲信询问,的确是有这么档子事,花开在很隐秘的地方,是一伙翰林发现的,便当成天大的喜讯告诉了皇帝。

这么说王守澄就放心了,翰林院这帮马屁精就知道拍马屁,除此之外,他们还会什么,狗屁不会。

这半年自己被搞的焦头烂额,皇帝也不轻松,这双色花来的正是时候,天降吉祥,预示着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好事,好事。

想到这,王守澄便欣然决定前往赴宴,实际上他想推脱也推脱不来,毕竟他是大明宫的真正主人,这种场合他没有任何理由不露面的嘛。

饮宴的地点设在麟德殿,这没什么好怀疑的,大唐皇宫内的大型饮宴多半在此,这个地方王守澄很熟,熟的不能再熟,张罗饮宴的是宣徽院副使冷凝风,这个是陈弘志的亲信,也是自己点头认可的人,人很老实,虽然脑子有点不大够用。

负责警卫的是打球将军王文龙,也是他认可的人。麟德殿地处**,带甲的军将非奉诏不得入内。平常负责警卫的都是飞龙使麾下的飞龙军将士、内园小儿、或从五坊小儿里挑拣出来的力士,都是会武艺的青壮宦官,不带兵刃,每人配结实的丝绳一条,系在腰间,遇到危险的时候解下捆缚。

所谓的“打球将军”只是一个称号,并不是什么真的将军,宝历皇帝喜好打球,跟他玩的熟的宦官都被他封为“打球将军”。刘克明、苏佐明等人生前也有此称号。

王文龙身兼数职,五坊使司、飞龙使司和内园使司都沾的上边,确保他能随时出现在皇帝的身边担任警卫任务,又不会被皇帝猜忌。

一切如常,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王守澄向王文龙点了点头,便放心地步入麟德殿,迎面却见到了一个他不喜欢的人,突吐成骅。

他的眉头一皱:“你怎么来了。”

突吐成骅笑道:“陛下宣召我入宫服侍饮宴,我不敢不来啊。”

王守澄点点头,早前就听人说李涵对当年突吐承璀的死有些看法,有意为他翻案,此刻重用他的义子也在情理之中。

“突吐成骅这个人不能再用了,等熬过眼下这一关,得立即动手就把他赶出长安去。留在身边终究是个祸害。”王守澄心里想着,口中却勉力道:“我们都老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这是燕王的诗篇,我借来送给你,难得大家如此看重你,你要知道好歹,好好表现。”

突吐成骅连连称是,引王守澄往里走,这个动作或者是为了巴结,却让王守澄很不舒服,这大明宫是我的地盘,麟德殿也是,你一个外人充什么大尾巴狼,跑到我的家里来充主人,真是的。

王守澄不客气地挥挥手,对突吐成骅说:“你忙你的去,我不必你来照顾。”赶走突吐成骅后,王守澄忽然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往常饮宴前,他都是要先去见皇帝的,跟他说说话,然后陪着皇帝一出现在饮宴现场。

其实跟皇帝说什么并不重要,许多时候纯粹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要的是这种亲乎劲儿,要让群臣明白这天下谁才跟皇帝最亲。

今天这是怎么了,皇帝和亲贵们没来,自己先跑来了,看着一群内侍在那布置桌椅,摆弄杯盘,自己成了什么了,张罗大伙儿吃喝拉撒的管家婆子啦?

这种感觉很不好,王守澄转身就要离开,刚走到门口却被一人喝止,抬头一看,是一名陌生的军将,再一看左右全是带甲的军将,负责警卫麟德殿的王文龙和他的麾下踪迹不见,一眨眼的功夫让人替代了。王守澄一下子就懵了,皇宫四周重兵屯驻,但不得命令任何甲士敢靠近皇宫三里地者杀无赦。这是铁一样的规矩,谁敢破?!

自己也只是在特殊时期豁着掉脑袋的危险才敢矫诏调兵入宫,平常哪敢动这个念头。

出大事了!

王守澄脑袋嗡地一响,顿时一片空白。不过他久在暴风眼里过活,倒不至于临阵乱了手脚,一面讪笑着往回走,一面紧急思考对策。策略未出,忽听得身后乐声响起,有人喊道喝路,回头一看,却是天子的銮驾到了。

随行左右的除了枢密使舒元化外还有右神策中尉仇士良和光王李忱、颍王李瀍,舒元化是枢密使,随行在皇帝什么没什么好说的,李忱和李瀍是亲王,为示亲重带在身边也能说的过去,仇士良却为何出现在这?他是护军中尉,应该和臣下在一起才是。

更让王守澄预感大事不妙的还有五坊使司实际当家人林英和左神策军中护军安穆珑!

这两个人本应该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便是自己今日走的突兀,他们没跟上,也不应该跟皇帝在一起,这大悖常理。

正吃惊时,殿中飞奔出来两人:宣徽院副使冷凝风和飞龙副使突吐承璀,在御辇前叩拜后,竟公然地站到了仇士良的身边。

阵营已明,界限森然。王守澄犹如五雷轰顶,脑子里嗡嗡作响,再想强作镇定已是不能。他趋步上前跪在御辇前,竟然忘了怎么说话。天子落了辇,却不扶持,而是厉声责道:“你举荐的李逢吉是个千古罕有的大奸臣,你举荐的转运使运不来京城官民所需的米粮,你监护的左神策竟出了魏宝珍这等逆臣。你说你还有何颜面跪在这碍朕的眼?”

句句话都似惊雷,王守澄方寸大乱,汗出如浆,只能俯首认罪。天子发过雷霆后,在舒元化、冷凝风、突吐成骅、光王李忱、颍王李瀍等人的簇拥下进了麟德殿,留下的是面若寒霜的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和左神策中护军安穆珑。

仇士良自不必说了。安穆珑是杨志廉的门徒,跟他王守澄也不是一路人,杨志廉当年以退为进,避开了元和帝的锋芒,家族势力得以保全,经过多年调整,杨氏家族再次崛兴,家族子弟遍布内诸使司,占据要害关津,在外地监军的也不在少数。吸取了元和初年的惨痛教训后,杨氏子弟选择了躲在幕后,操纵台前代理人为家族谋保利益,这样任你外面如何狂风恶浪却也损害不到他的筋骨。王守澄对此十分头疼。

当初,为了争权夺利,他杀了出身杨门的苏佐明,为了弥合与杨家之间的裂痕,他只得狠狠心将安穆珑安置在了左神策军,给了他中护军的高位。中护军之设本就是为了牵制护军中尉,在军中地位仅次于护军中尉,且手握实权。

不过那时候王守澄刚刚登上权力的顶峰,踌躇满志,睥睨天下,他自然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他只相信只要自己在一天,安穆珑就翻不起任何风浪,就永远不会对自己构成什么威胁。再者说了,中护军只是一个过渡,又不是千秋万代地让他做下去,等他缓过手来,再将他拿下即是。

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如果有王守澄一定不会把一个自己不信任的人放在自家的后宅。左神策军是他的权力源泉,现在泉眼被人堵上了,他的权力便也枯竭了。

实际上当李涵说出魏宝珍的名字时,王守澄就知道一切都完了,鼓动魏宝珍去杀光王李忱,现在被证明是自己完全昏庸之后慌不择路走出的一步错棋、臭棋、烂棋。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经回不了头了,人家的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上。

第660章 心的桎梏

安穆珑刀子般的目光在王守澄身上转了一圈,冷冷地说道:“有圣旨,王守澄跪接。”圣旨的前半部照例是些废话、套话,后半部也有一半是废话、套话,说的是王守澄尽忠王室多年,有功劳,有苦劳,天子顾念其老迈不忍看其为繁重的庶务所累,特准其告仕回乡。

天子要准自己告仕回乡,可自己明明不曾上奏请辞啊!当然这并不算是什么事,天子说你有你就有吧,反正这圣旨也是拿来给别人看的。

事到如今,王守澄只有叩谢天恩的份了,他磕了头,正要伸手去接旨。安穆珑道:“慢,还有一道。”王守澄只得重新跪好,这道圣旨又臭又长,九成五的文字都是废话、套话,历数王守澄的生平来历和这些年的升迁轨迹以及所立下的功劳苦劳,最后说天子顾念老臣,临别之际除了加授他骠骑大将军的散官闲职外,更授其左右神策军观军容使兼十二卫统军,一口气把他的官升到顶,升无可升,让他荣归故里,便是明日死了,也会感到此生没有白活。

圣旨的最后说皇帝心疼他老迈,怕他熬不住山遥路险,不准他回福建老家,特在长安赐宅邸一处供他居住,宅邸就在大明宫南面的光宅坊,和大明宫就隔着一条街,方便随时宣召老臣回宫来看看。

听到这王守澄只有感激涕零的份了,他泣不成声,长跪不起,磨磨唧唧的让安穆珑和仇士良二人同感厌烦。安穆珑把圣旨塞在他手里,不耐烦地劝他赶紧离宫回家。

便有甲士四十人过来,监护着左右神策军观军容使兼十二卫统军出宫,王守澄想去殿中道谢,被仇士良拒绝了。事到如今,王守澄知道争执也无用,便只好叹了一声,在殿门前朝皇帝座位方向磕了个头,颤巍巍地爬起来,捧着两道圣旨,在甲士的监护下离开了大明宫。

走的匆忙,甚至连回内侍省收拾一下私人物品也不被允许。

新宅设在大明宫南的光宅坊,该坊北面是大明宫,西面是皇城,东面就是十六王宅,乃是长安城里头上风上水的宝地贵地,非一般人能消受的起的。

内廷宣徽院给新宅安排了四十名奴婢,内教坊司送了整套优伶名册,京兆府在街角增设了武侯铺,又派了巡街逻卒,守卫宅邸清静。

众奴婢一齐等候在门外,恭迎新主人的到来,虽然是满脸是媚笑,王守澄却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幸灾乐祸和落井下石。

他苦笑了一声,自现在起自己就是这座长安城里位置最好的豪宅里的优等囚徒,终其一生也再休想走出去。

他没有问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在哪,一个囚徒哪有资格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能不牵累他们自己就阿弥陀佛了。

王守澄捧着圣旨呆坐半晌,终于缓过劲来,他让奴婢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