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战918-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的激烈远超过了董库的预估,随着日军增援源源不断,压力越来越大,让三万多鄂伦春族战士损伤大半,他的老底子能战斗的也不足一半,新成立的**旅三千多人仅剩几百人还能战斗,这还是他见机提前增援让他们撤下,否则就全军覆没了。为了能全部吃掉日军,他请珠河县的赵尚zhi率领全部新老抗联两万多人赶来助阵,好在一切顺利,成功的烧死了大部分的日军,并瓦解日军的斗志,至此算是获得了全胜。
如此算计导致骁勇的日军连番吃大亏,这倒不是日军的战斗力不行,而是董库这边步步算计,加上武器装备上的质量远超过日军,阵地大部分都是靠掷弹筒和机枪坚守。如此密集的有准备阻击,别说日军了,放眼现在所有部队,也难以达到这个战斗力的标准。
如果给八路军每人携带三百发子弹,用上射程跟日军同样,且枪膛的来福线没磨平的三八大盖,一个班两挺机枪,阵地掷弹筒超过百门,且有铁拳摧毁坦克和装甲车,加上远程狙击和半自动的话,战斗的结果会比先遣军还要辉煌。
在运动上,日军的速度远逊先遣军,他们在雪地上跋涉,一分钟走不出几米,反观先遣军,不论是鄂伦春族战士,还是威虎山的老班底,他们都会滑雪,导致日军连影子都抓不到山林里阻击的战士,突破阻击阵地在被动挨打的情况下,自然是寸步难行了。
寒风中,烈焰的照射下,战场的打扫非常的快,第二道阵地上的日军尸体都已经被他们自己收敛,绵延铺满了一大片空地,原计划是等待天亮再火化的。
战场打扫完毕已经是后半夜最严寒的时候了,日军在还燃烧的炙热火场附近还算不错,没有受到严寒的侵扰。虽然温度很不错,可他们都无心睡眠,一个是不可能坐到积雪化尽的湿地上,一个是此时他们才懊恼为何缴械而没死战尽忠。
就在他们情绪开始出现波动的时候,一队年轻的战士扛着一袋袋大米,抱着一抱抱干柴、一摞摞饭盒走了过来。
“哪位是谷寿夫中将?”一个年轻的战士用日语问道。
周围的日军没有人回应问话,却将目光看向了位于接近人群中心的位置。
那名战士也没在意,大声的用日语冲着那个位置喊道:“中将阁下,一夜劳顿,我们首长本着人道,给您和您的士兵送来大米和干柴,请您安排人接一下!”
“送吃的?”
“还有烧柴……”
日军嗡嗡的议论起来,刚刚起了波动的情绪再度平静,有点接受眼前的事实了。
谷寿夫在一众大佐、中佐、少佐的护卫中走了出来,他沉稳的来到说话的战士面前,看了看那些扛着粮食,抱着干柴的年轻面孔,深深的鞠了一躬,站直说道:“辛苦了。”
那个战士客气的回了一礼说道:“中将阁下,这会条件比较差,干柴不多,炊具也大部分被留在火场了,您和您的士兵先用这些咸菜和大米果腹吧,等到了营地,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说着,将手里的鱼干和肉干递给跟随谷寿夫一起出来的两个大佐。
很快,一堆堆的篝火点燃。日军周围的看护人员很少,任由他们去还在燃烧的火场取火种,并送来了一桶桶的井水。饭香,也在十几分钟后飘起……
赵将军待最后一队人员上路,他一个标准的敬礼,感激的说道:“赵某替东北的老百姓,替全中国的百姓谢谢董将军的大手笔!”
董库笑着回了一礼说道:“区区几十万大洋和七八万杆枪就让赵将军不淡定了,要知道,一个月后,这个数量会翻番,就怕你到时候没人那。”
“哈哈!有枪有炮人不愁!”
赵将军一点都不怀疑,直到这时,他才隐约的猜测出了这次战役剿灭的日军大概人数。震惊之余,他对于将日寇赶出国土信心更足。
“真是一员猛将啊……”
赵将军在警卫排的护卫下离去,路上心里还暗自嘀咕。
那些伪军的安抚非常简单,邢远用董库教的激起他们对日本人的仇恨后,适时的抛出了军饷十块大洋,伤残一百五抚恤,阵亡三百大洋抚恤时,这些穷苦人出身的伪军纷纷反穿军服,领了三八大盖,为**旅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董库送走了赵将军后,将任务安排了一下,带着十四个近卫鄂伦春族战士走向了已经吃完饭,并坐在干柴上休息的日军。
“中将阁下,大战之后我这边人手不够,无法收敛你的战士遗骸,为避免曝尸荒野,来年开春再起瘟疫,现在请您将您这些阵亡战士火化,只是没时间单独每个人火化了,所以……”说着,董库指向还在燃烧的火海。
谷寿夫很是感动,能够让敌人收敛遗骸的不多,而他们又特别注重这块,董库得到他的尊重同时,他连考虑都没考虑,就下达了命令。
一队队的日军在人数并不多的看护下,分散开来,抬着那些遗体向火场走去,随之,滚滚浓烟和焦糊的恶臭在北风中迅速飘荡。
整整两个小时,日军将战场上所有遗骸,不论是哪一方的,都抬着远远的扔进了火场。
天,在这一刻也蒙蒙亮了,北风在清晨愈加的猛烈,吹的浓烟到处翻滚。由于火场成了焚化场,刺鼻的恶臭人根本无法靠近,导致这些日军一个个在北风中瑟瑟发抖也不愿靠近火场。
北风中,董库健步走来,找到谷寿夫说道:“中将阁下,撤回我们营地因风势渐大不得不推迟,估计最少要停留一天,我不想在行军的路上带着冻伤的俘虏,所以,请中将阁下安排你的士兵进入此时唯一可以保暖的地方。”
谷寿夫顺着董库手指的方向看着远处煤堆后面的矿井,又回头看了圈冻得已经脸色发青,缩头缩手的士兵,他知道,这的确是唯一能解决他们这么多人保暖的办法。搭建房屋是不现实了,就连那些敌人都在背风处搭起简易窝棚,而他们……
“您是个令我尊重的对手,我这就安排。”
谷寿夫鞠了一躬,回头将命令下达。
董库在谷寿夫下令的时候,跟旁边的近卫交代了下,待他离去不久,日军向矿井走去的时候,一台发电机轰鸣起来,紧接着矿井里的灯亮了起来。
“看来不会有问题……”
刚才还忐忑的谷寿夫松了口气,站在董库前面看着士兵向矿井里进入。
矿井那里只有两个年轻的士兵看守,且是将枪背在背上,显然并不担心他们逃跑,或者说,看管并不严格。
在最后一个日军进入矿井的时候,陪同谷寿夫向矿井走来的董库停住了脚步,说道:“中将阁下,我现在履行我的诺言,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一切。”
谷寿夫深吸了口气,看着董库,没有吱声。
董库语气平静的说道:“你们的对手一直是中**人,佳木斯、大河镇、宝清,这一切都是中国人自己的部队所为,就没有苏俄小队,至始至终都没有。”
“你撒谎!!!”
谷寿夫两眼圆睁,根本就无法相信董库说的。
“原本我只是想把你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苏俄,最好擦枪走火,好给我组建部队留出时间,可惜你们够沉稳。”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大日本帝国无敌的优秀军人怎么会败给你们支那人!!你撒谎!!!”董库平静的话音让谷寿夫咆哮着,依旧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中将阁下请吧,我会履行我的诺言,送你们回老家,让你们回到自己的家乡。”
谷寿夫大脑一片空白,两眼无神的盯着前方,机械的迈动着双腿,嘴里喃喃的不停说道:“这不可能…这是谎言……这是阴谋……”
ps:各位书友,今天责编通知一号上架了,三月在这里求下保底月票,如果三天内月票达到100张,三月就万更到月底,要是二百张,三月就万更俩月,要是再多····三月就豁出去了,万更到完本!!(。)
第169章夜袭鸡西、密山(一)
Ps:第一更,求保底月票!
谷寿夫无神的进入矿井后,被鄂伦春族战士将堵在洞口的日军驱赶进了里面。已经集结好的部队在寒风中开拔了。董库在抢时间,时间不会太久,日军就会反应过来他们的大部队已经没了,必然会大军云集哈尔滨,到那时,就失去了夺回这些城市的战机了,所以,董库要用最快的速度将桦南、鸡西、牡丹江、汤圆一带拿下,关门打狗,回头收拾佳木斯以及饶河、虎林的日军,完成夺回黑龙江的第一步。
至于前几天增援第三师团的佳木斯援军,已经不在董库的视线里了。那里周围百公里没有大面积的房屋可供御寒,日军陷进烟炮里,能不能活着走出来都是问题了,就算活下来了,大部分人冻伤的情况下,战斗力等同于无。
董库判断的没错,此时的那股援军已经赶到宝清附近,可惜,大雪之下一片平原,找不到宝清的影子,也找不到第三师团所在,他们无奈之下,顺着山林里积雪薄的地方向七台河进发,根据命令,要参与合围苏俄小队的战斗中来。
而此时,因艰难的在雪地里穿行,出现了之前几波援军相同的情况,一冷一热的频繁交替,让他们的电台结霜失去了工作能力,这会正龟缩在一处山谷里,烤着电台,并停止了前进。
七台河矿区在董库带队离开后,一声闷响,大地抖动中,陷入了沉寂。
执行命令的是鄂伦春族近卫,他们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他们只会严格的执行董库的命令,抛射了几颗瓦斯弹进洞,随即炸塌了洞口,数万吨的岩石垮塌下来。里面的日军绝对不会再受到严寒的侵蚀,他们的灵魂也可以自由了,回到自己的家乡,留下的,只是一堆事先拍电影一般拍下的数卷胶卷。
董库分兵三路,狗蛋带着一个师的鄂伦春族战士奔袭桦南、双鸭山,完成解救旷工。吸纳新鲜血液之后,他们将返回大河镇附近,跟邢远带着的新编伪军会合,实施董库夺取秘密基地和所有要塞的任务。
刘海带着本部的战士直奔密山,顺子跟董库一起,奔袭鸡西。而此时的虎子已经消失了三天了。他带着六百余威虎山的老班底精英,正在等待董库的到来。
赵将军在跟董库分手后,没有到达珠河县就发电给了南满的杨将军,让他们除了留下火种外,集合所有的力量赶奔黑龙江,参加这次的会战,没有枪支的一样要带来。枪支由他提供。
杨将军接到电文,他嗅到了大战的味道,嗅到了大战后崛起的味道。
之前日军大军凋往北边他就已经从赵将军这里得到了消息,说是围剿跟他有过一面之缘,但有可能是杀害程斌的那个赤山虎,也就是现在的反满抗日先遣军的董库。
短短几天,赵将军就财大气粗的告诉他有多少人来多少人,枪炮他全解决。这不仅让杨将军兴奋之余,也大为震惊,这可不是几千人的战斗,这可是好几万的大军,就算有绝对实力围剿,也不是十天八天就能结束战斗的,而看赵将军的意思。战斗显然已经一面倒,或者干脆全歼了日军,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枪支和物资来供给大部队。
不管是围困了日军还是重创。或者真的剿灭了,他都不会放过这个趁机壮大抗日力量的机会。短暂的商议后,他快速派出所有通讯员,联络所有抗日力量,分批赶奔黑龙江的珠河县。
随着集结号的吹响,隐匿在山林、家中的抗联战士,和那些因没有枪支,但都已经成为准战士的热血青年纷纷向各自隶属的地点集结,背着足够的干粮,趟着大雪,一个方向,穿山越林,直奔珠河县而去。
而此时的日军并不知道大战已经结束,他们那十几万的大军就这么没了,正在等待胜利捷报的日军高层并没意识到,他们在黑龙江将会失去站脚之地。
此时的风虽然很大,但还没有到行走不了的程度,只是能见度非常的低,几百米外,就白茫茫的一片了。
顺子董库一行没有携带重武器,他们要的就是速度,而且,密山、鸡西的暗堂人员已经大致摸清,这俩地方的守军加起来不足三千,密山更少,只有一千多点,所以,董库并不担心拿不下来对方,只要不是强攻,胜利即便有阻力,那也不会太大。
顶风冒雪,董库他们一路奋力的滑行,速度虽达不到五十公里,但十几公里还是轻松,在中途连续休息两气,在天黑十分赶到了鸡西。
隐蔽在一处雪棱子后面,董库紧紧的盯着黑洞洞的城门方向。
顺子他们一共一千五百余人,全部趴在雪地里,静悄悄的,在呼啸的北风中,跟雪地融为了一体。
城门方向的探照灯亮了,交叉着,在城门前来回的移动。
在灯亮了没有五分钟后突然定格,停顿了几秒,紧接着又移动起来,不过,光柱却向两边照去。与此同时,探照灯旁亮起了个红点,顺时针连续画了三个圈。
“把持安静!我们走!”
董库低吼一声,率先自雪地上跃起,撑动滑雪板,顶着北风向城门滑去。
顺子紧跟其后,带队破开雪浪,十几秒,就冲过了四五十米的距离。
门前掩体里的两挺92式重机枪已经没人看守,枪口冲里,孤零零的对着黑暗的街道。董库他们纷纷摘掉滑雪板,掏出驳壳枪就顺着已经换岗哨的大门鱼贯而入,悄无声息的摸向各自的目标。
大灯这一刻也停止了转动,歪向一边。两个学生兵快速的将日军的军服脱掉,露出里面的一身白,各自带着一队人向既定的目标奔去。
董库跟着一名事先潜进来的战士直奔日军的指挥部。此时,电话线全被大雪压折,唯一的通讯就是电台,摧毁了指挥部,就算发生战斗也不担心别处日军会提前知道。
董库双手托着驳壳枪,打头走在前面。身后跟着十四个近卫和那名带路的战士和一个连的战士。
行进间,街道上非常安静,只有他们踩着积雪的轻微咯吱声。
突然,董库一顿,伸手一档身后的带路战士,一百多人快速靠在了阴暗处,贴在了雪堆旁。
咯吱声中。一队十余人的巡逻队出现在街拐角,排着整齐的队列向这边走来。
董库举手做了几个手势,举起了手里带着消音器的驳壳枪,不待那些日军靠近就扣动了扳机。
噗噗噗……
密集的轻微噗噗声中,十几个日军连反应都没有就纷纷中枪倒地。
射击中,董库等人已经快速接近。在日军全部倒在刚刚被风飘起几公分深暄雪上的一刻,纷纷掏出尖刀匕首扑了上去,霎时间,血腥气在呼啸的北风中弥漫开来,十几个日军没等心脏停止跳动,就被割喉。
“动作快!”
董库手收起血纹浪人刀,小声说着。人已经向前冲去。
顺子他们分成了若干队,在呼啸的北风中穿行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直扑各自的指定位置。
干掉了两波巡逻的日军,董库他们快速的逼近了日军指挥部的营区。
就在这时,眼看两个哨位倒下,机枪手被无声击毙,就要可以悄悄摸进营地的一刻,砰的一声枪响在西城区传来。在寂静的夜里是那么的刺耳,显然秘密潜入偷袭失败。
“冲进去!!”
董库大喝声中人也随之冲进了军营,几步冲到一栋营房前,摘下挂在胸前的甜瓜手雷,在驳壳枪的枪柄上一磕,甩手就扔向了已经亮灯的玻璃窗内,在哗啦的玻璃碎裂声中。向前面另一栋营房奔去。
战士们进入营地的一刻快速分流,动作划一,纷纷摘下手雷投进营房内就快速的向里冲去。
轰轰的爆炸打破了鸡西的宁静,随之枪声大作。砰砰的响彻夜空。
再看那些被投进手雷的营房门被惊恐的日军打开,慌乱中还有日军穿着内衣裤,在玻璃门板四处乱飞中,就钻到了北风里。
可他们刚刚站到寒风里,迎接他们的却是无声的子弹,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