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军神-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文昭指着年迈的郑母,以及那个有些怯生生的小女孩,对关武说道:“你看看他们,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以后,老人、小孩,日后应当如何生活下去?”
关武看着满头白发,形容枯槁的郑母,顿时感觉羞愤欲绝,恨不得找个地缝整个人都钻进去。
他一直崇尚侠义之举,从来不会做出什么违背良心的事情。然而这一次,他却是为人所利用,杀了一个无辜之人,并且让一老一小失去依靠。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他来到郑母身旁,‘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重重的磕着响头。额头上的鲜血,顺着关武的脸颊流了下来,显得是那样的刺眼。
郑母却是悲切的看着关武,眼中仍旧带着仇恨的光芒。
她奋力挣脱差役的手,对跪在身旁的关武又踢又打,大哭着说道:“你这个混账东西,咱家儿子根本没有得罪你,却被你给杀了。”
“混账,混账,你是个混账!”
郑母得知自己儿子被人冤枉、陷害,情绪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加悲愤。毕竟,任谁得知自家孩儿因为被人陷害,这才无辜丧命,心中都不会好过。
差役们正要再次上前拉住郑母,却被文昭拦住了。郑母发泄了一阵,直到打累了以后,这才停止了动作。
关武再次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声音嘶哑的说道:“此次吾若不死,日后必定待媪媪如亲生阿母,待郑屠之女如亲生女儿。”
郑母却仍旧怨恨的盯着关武、关雄,只是轻声抽泣着,也不说话。
文昭来到关武身旁,再次问道:“暴力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莫说郑屠没有辱骂你家大人,就算果真发生了口角,也罪不至死。”
“你一时冲动不仅害自己背上杀人的罪名,还破坏了另外一个美满的家庭。关武,你可知罪?”
关武跪伏于地,心服口服的说道:“罪民知罪,但凭大将军责罚。”
文昭却是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触犯了律法,自然会有法律对你进行制裁,我却是不能胡乱宣判。”
而后,文昭又来到了关雄的身旁,细细打量了他一阵,叹道:“你这招借刀杀人,可谓是谋划的天衣无缝,令人拍案叫绝。”
“你既然有此心机,何不将其用在正道之上为国效力,反而用来陷害他人?”
“不要告诉我是因为郑屠打伤你在先,若非你仗着自己乃是本地人氏,屡次挑衅郑屠,并且推倒郑母在先,郑屠又岂会打你?”
“更何况,关武视你如兄长,你却利用他为自己报私仇,害得他犯下杀人重罪。如此行事,可算得上君子乎?”
被文昭教训了一顿,关雄垂下了脑袋,不敢反驳。
其实他虽然想要利用关武,倒也并不是真心想要害他。甚至于,他还以为自己在帮助关武。
毕竟按照这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以前有不少像关武这样的例子,反而因为杀人扬名,得到了别人的看重。继而一跃成为权行州郡,力折公侯的豪侠。
就好像陈旭初来这个时代,陈静为了能够让他有出息,就谋划了杀张其一家扬名之事。可以说,关雄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陈静几乎相当。
只不过陈静当时,将自己的谋划告诉了文昭,他也的确是全心全意为文昭着想。反观关雄,却存了很重的私心。
而且关雄没有考虑到,现在关中的律法已经与以往不同,杀人不管是什么理由,都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得到特赦了。
饶是如此,关雄也不愿关武杀人后被人抓住。其实他早就为关武留下了后路,只不过关武杀人之后,无论关雄如何劝说,关武都不愿逃跑。
这种情况,也是出乎了关雄的意料。他当时虽然心急劝说关武逃跑,却也不敢暴露自己。
奈何关武只是死脑筋,无奈之下才被众人围住,押解前往官府。
文昭看了低头不语的关雄一阵,不再理会两个犯人,而是对解县县令说道:“此案我已经审理完毕,至于最后宣判,还是需要明廷自己考量。”
“明廷若是觉得此案审理的不太合理,还可以重新审理一遍。”
话毕,他就站到了一旁。
魏征复杂而敬佩的看了文昭一眼,当即也不废话,让主薄拿过来关中新律法,就开始宣判两人的罪行。
“关武犯下故意杀人罪,维持原判不变,发配边疆充军。直到其功勋能够洗脱罪名,方可复为良民。”
“若不能赚到足够功勋脱罪,则须终身服兵役。”
随后,他对着关雄说道:“关雄诬陷郑屠辱骂长辈,此一罪也。”
“此罪当罚款一个盾牌,若是没有钱财购买盾牌,以家产抵押。诬陷、诽谤他人反坐,按律当受谇刑。”
诬陷、诽谤他人的罪行,要受到两种处罚。
第一种乃是罚款,要罚款价值军用标准铁盾牌的价钱。
第二种乃是反坐,就比如:郑屠那样辱骂长辈,按照律法来讲,郑屠要接受谇刑。谇刑也就是要被责骂、斥责的意思。
诬陷他人者反坐,也就是关雄要承担,他诬陷郑屠辱骂长辈的责罚,要接受谇刑。当然,这是因为他诬陷的不够严重。
假如他诬陷郑屠杀人,经官府查明以后,哪怕关雄没有杀人,他也要因为反坐而承担杀人的罪行。
也就是说,你诬告别人犯了什么罪行,反坐的时候自己就要承担什么罪行。
“另,关雄引诱、教唆关武杀人,与买凶杀人同罪。为此,关雄形同杀人犯,判决与关武相同,终身服役”
“关雄,你是想要服兵役,还是准备服徭役?”
关雄没有丝毫犹豫,说道:“服兵役。”
第五百二十二章文昭论法
案件到此已经尘埃落定,特别是文昭出面以后,对于两人的判决更是再无改变的可能。
起初魏征这样判决,还担忧自家主公心中会有所不满。毕竟,陈旭乃是关羽请来,为关武脱罪的。
如今案件虽然起了一些风波,对于关武的宣判仍旧没有更改。
哪怕魏征乃是一个有所坚持的能吏,有文昭这个关中之主站在一边,虎视眈眈的注视着,他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七上八下。
然而,直到魏征立下了案卷,让两人在上面签字画押完毕,文昭仍旧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在案情的结果完全敲定以后,魏征反而才从文昭眼中看到了一丝欣慰之色。不错,正是欣慰之色,而不是一脸的不满。
案情结束后,县衙里面的众人慢慢散去,就连郑母亦是带着郑屠年幼的女儿,离开了县衙。
文昭叫来了一个亲兵,对他说道:“此地距离关家村的路程并不近,郑母年龄太大,她的孙女也太过年幼,你用战马送他们一程吧。”
亲兵领命之后,自然是应诺行事。当郑母得知那个士卒,要将她们两人送回关家村,心中当即十分感动。
郑母对于文昭这个关中之主,亦是越加感激。
若不是有陈旭的到来,纵然能够将关武这个杀人凶手绳之于法,作为幕后凶手的关雄,却仍旧会继续逍遥法外。
现在不仅害了儿子的仇人,全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文昭这个当朝大将军,居然还记得他们两人,派遣士卒送他们回家。
这种细致的关怀以及体贴,不由使得郑母热泪盈眶。
关家村的村民们都离去了,只有关羽、关平仍旧待在县衙之内。关羽本来将文昭叫来,是为了给关武所判的刑罚,能够变得轻松一些。
他却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关武若果真是为了父亲杀掉郑屠,倒也情有可原,纵然要他拉下脸面向陈旭求情,关羽也会尽力保住关武。
可是关武完全是被人利用,他杀掉了一个无辜之人。这样的话,关羽就不好意思继续为关武求情了。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魏征对于关武的审判与以前一模一样,他仍旧一语不发了。
见众人全都离去,文昭来到关羽身旁,说道:“云长,没能为关武脱罪,吾心中甚为愧疚。然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既然触犯了律法,就连我也不能为他求情。”
“须知,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是法律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恐怕官府在百姓心中,将再无信用可言。”
关羽向文昭行了一礼,说道:“大将军何出此言?阿武那小子识人不淑,被别人借刀杀人犹不知晓。假如我早直到其中的曲折,也断然不会前去蒲坂打扰大将军。”
“无论如何,大将军能够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随关某前来解县重新审理这个案子,关某已经感激不尽了。”
文昭摇了摇头,正色说道:“云长,假如没有出现关雄这件事情,关武的确为了父亲报仇杀人,我仍就不会为他脱罪。”
关羽闻言一愣,不由自主的开口问道:“为何?”
叹息了一声,文昭说道:“云长可知商鞅变法?”
关羽答道:“虽有所耳闻,却并不知晓其中详细。”
文昭目光灼灼的盯着关羽,说道:“商鞅变法以后,秦国详细立法,贯彻执法。通过不懈的努力,才使得贫穷、落后、野蛮的秦国强盛起来,最终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云长可知,当秦国的律法完善以后,秦国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有多少人因为械斗被处死么?”
关羽答道:“不知。”
文昭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我也并不知晓具体数字,只知道曾经有一次,百姓们因为械斗的缘故,一次性有数百人被斩首。”
“数百人,怎么可能?”
不仅是关羽,就连徐晃、典韦、魏征也都惊呼了起来。法不责众,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
若是牵涉到违法的百姓太多,仍旧依照律法处置这些人,就很容易引起民变。他们不敢想象,一次性斩杀几百人,到底是什么概念。
当然,若是行军打仗斩杀敌人,甚至是屠杀俘虏以及对方治下的百姓。莫说几百,就是几千、几万众人也不会失色。
可只是因为械斗,就斩首境内数百人,这却是令人不可想象。
惊呼之后,关羽当即面带愤色的说道:“都说秦国暴政,秦法苛刻,今日听得大将军之言,才知此言不虚。”
文昭却是摇了摇头,说道:“云长只知秦国一次性斩首数百人,却不知他们此举救下了多少秦国的百姓”
“商鞅变法以前,秦国境内百姓全都喜欢好勇斗狠,经常因为一些小事相互斗殴。有时候,百姓们为了争夺水源,甚至会爆发大规模的械斗。”
“这种械斗,每年造成秦国百姓的伤亡,几乎成千上万。百姓们更是因为村中死了人,与其他村落之间的仇怨越结越深。”
“甚至秦国不少村落中的女子,宁愿找来往的客人借种,也不会嫁给其他村中的男子。如此秦国,仅仅是内斗的消耗,都已经将这个国家拖累得不堪重负。”
“秦国虽然在执行律法的过程中,曾经一次性斩杀过数百名百姓,然而与每年因为械斗死亡的人数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
“正是因为秦国贯彻执法,才使得秦国境内的百姓,对于律法产生敬畏之心,再也不敢触犯法律。”
说到这里,文昭目光炯炯的看着关羽,道:“纵然关武真的为父报仇杀人,吾亦绝不会法外开恩。”
“毕竟,先不说郑屠骂人罪不至死,纵然真的有大罪,也应该通过法律对他进行制裁。”
“若人人为报私怨动手杀人,将会置律法于何地,百姓们的生活又会多么混乱?”
文昭的观点,关羽有些地方不太赞成,倒也没有出言反驳。反倒是魏征,变得有些目光奕奕。
第五百二十三章辽东战局
由于未能替关武减罪,关羽心中多少有些遗憾,他拒绝了文昭的邀请,独自一人返回了家中。至于关平,却被文昭留在了县衙之内。
魏征满脸羞愧的对文昭说道:“主公,吾虽为解县县令,却不能为民办事,将案件的前因后果调查清楚,还请主公责罚。”
文昭却是摆了摆手,说道:“你审理此案也的确太草率了,应该多挖掘一些内情才对。”
“然而,面对徐将军的试探你能坚守本心。哪怕面我步步紧逼,你亦未曾想过向强权低头,违背自己的应当坚守的律法。仅此一条,足以使得功过相抵。”
原来,徐晃一开始对魏征步步紧逼,倒也并不是真想要替关武说情。是因为文昭暗中吩咐过他,让徐晃帮忙试探一下解县县令。
文昭也想通过这次暗中出巡,看看境内官吏的作风究竟如何。不得不说,魏征的表现让他极其满意。
听见自己主公的话,魏征更是羞愧不已,说道:“某所做之事,全都是为官之本分,又何谈有功?”
文昭叹了一口气,道:“仅仅是本分,若是能够做好,已经非常不错了。就好像我统领关中之地,为百姓所作所为的也都是本分,却得到了不少百姓的拥戴。”
“有些人或者是能力不足,连自己的本分都做不到;有些人有能力,却是没有尽心尽力做自己本分的工作。”
“很多时候,做好了本分,就是大功一件啊。”
魏征闻言,当即拜服不已。就连典韦、徐晃,亦是暗暗思量自家主公的这一番话。
正如陈旭所言,做好了本分工作就是大功一件。就好像典韦乃是陈旭的亲兵统领,他的本分工作就是保护自家主公的安危。
徐晃乃是军中大将,对于他而言,自己的本分工作,就是完成陈旭布置下来的战略任务。
天下之间大大小小的官吏不计其数,若是果真每个人都能尽自己本分的工作,恐怕这个天下,就会成为真正的太平盛世吧。
众人感慨了一阵,魏征就邀请文昭等前去赴宴。
文昭说道:“只用制备足够我们四人,以及阿满的饭菜即可,休要铺张浪费。至于外面的军士,他们自己带有干粮,你无须过问。”
解县虽然属于文昭的治下,却没有义务供养文昭带来的亲兵。
毕竟,县中每年自会往官府缴纳应有的赋税,其他的财物将会留在县衙之中,用以境内的发展。
这些钱财,可能用以应付以后突如其来的灾荒之年,或者征发、雇佣百姓挖渠道,开垦田地,修桥铺路。
甚至于,县中官吏以及各个亭、里,有公职在身之人,他们的俸禄也要从这笔钱财上面扣去。
每个地方所留下来的钱粮,也都有着详细的记载,不能随意挪用。甚至于每一笔钱的用途,都要用在正途上才行。
三百骑兵纵然只在县中待上一日,消耗的钱粮也不在少数。若是解县府库中的钱粮不太盈余,恐怕还会为此而导致解县的财政赤字。
故此,文昭才没有让魏征,帮忙安排三百骑兵的饭食。
魏征也不是个铺张浪费之人,他为文昭等人置办的宴席,并不算丰盛。饶是如此,众人也吃得津津有味。
毕竟,他们都是沙场宿将,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条件的艰苦简直不可想象。有时候,他们甚至一连几天都在啃干粮。
故此,能够有足够的饭菜,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很好的招待了。
关平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事,他却出身贫寒,日常的伙食自然不会太过丰盛。虽说魏征准备的宴席有些朴素,却也比关平日常吃的饭食好上许多。
众人津津有味的用膳,席间文昭详细询问了一些,关于县中的大小事情。
宴席完毕以后,文昭却是忽然说道:“关武杀人一案虽然事出有因,然而若是追根究底,却也是因为关家村本地人氏,排斥外地人而留下了祸患根源。”
“我知百姓们乡土情结较重,他们可能会对过往的客人非常好客、热情。然而,若是有外地人迁徙到他们中间,反而会遭受排斥。”
“当然,这种排斥深入人心,几乎很难消除。饶是如此,魏县令也要在这方面多多调节一下,争取本地人氏能够与外来户尽早融合。”
“毕竟,由于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