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取你们的看法。同时也商量出一个应对之策来。一路上旅途颠簸,真是辛苦你们了!”
白崇禧微笑着坐了回去,淡淡道:“比起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我们这点辛苦算什么?刚才我们和又霖也略略地交流了一点。这次的事情似乎有些麻烦啊!”
常瑞青笑了笑。自己也找了一把椅子坐在他们的中间,又对郭松龄道:“茂宸,先清清东北方面军的底子。你们的十一个军的情况怎么样?经过两个月的连续作战,现在还能保持多少战斗力?当面的日军情况又怎么样?在8月底之前你们能推进到哪里?都和我详细说说罢。”
郭松龄的面色很严肃,和白崇禧还有赵振交换了一下眼神,就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手写的文件递给常瑞青,然后沉声道:“东北方面军现在共下辖有十一个步兵军,十个重炮团,八个要塞守备旅,三个保安总队,一个空军师,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后勤部队。总兵力约有85万人,在这两个月的交战中损失了大约四万五千人,武器装备也损失了一些,不过都用陆续调来的后备兵和库存的武器装备补充上了。现在各部队的人员装备基本完整,但是弹药和补给物资消耗得很厉害,方面军后勤部门的库房都快见底了,算上前线各部队所掌握的弹药补给,顶多就是半个战役份了……
至于当面的日军,虽然伤亡极为惨重。但是也没有被完全打垮!特别是一度深入松花江流域的日军第一军的四个师团和一个骑兵集团还基本保持完整。虽然退入苏联境内,名义上被解除武装,但实际情况恐怕就恰恰相反了。海参崴要塞内还有至少两个日本师团保持着完整的战斗力。朝鲜军也有两个损失较重的师团。如果整补一下应该还有一定的战斗力。正沿阿穆尔河撤退的日军部队至少还能凑出一个师团的兵力。粗略计算一下,目前在远东、朝鲜战场上,日军应该还有九个可以一战的师团,当然前提是这些部队能够及时得到整补。此外,根据情报显示,日本国内还有五个新编练的师团可以随时调往前线,而且他们已经开始进行全面动员。看来是下了和咱们打到底的决心了,估计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师团被组建起来投入战场。不过在8月底之前,日军可能投入的增援部队。顶多就是国内的五个新建师团了。方面军司令部估计,这些部队可能会被部署到阿穆尔河下游或朝鲜半岛。而我军可以将战线推进到哪里也取决于日军的增援部队的运用……”
常瑞青眯着眼睛仔细地听着。他很清楚,这场战争还没有打赢!打赢的只是几场战役,虽然赢得很漂亮。但并不等于赢得了整场战争!在另一个时空里。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同样取得过辉煌的胜利。但是丢掉了大片国土,损失了几百万军队,经济也完全崩溃的国民政府却始终不肯屈服。所以日本也就没有办法从战争的泥潭中脱身,最后还来了个越陷越深!
如果不考虑什么战争正义性的话,而现在的中国所面临的情况,其实和历史上的日本有一点相似。都在同一个非常顽强的敌人交战,而且都很难给对手以真正致命的打击。哪怕中国的陆军夺取了整个远东州和朝鲜半岛,日本人也照样可以继续战斗下去。因为中国的海军是没有力量打败日本海军夺取制海权的。所以日本本土是不受威胁的,只要日本本土没有沦陷的危险。他们的高层肯定会选择打到底,因为他们不会再失去什么了,就算反攻远东和朝鲜没有希望,也可以利用海军继续封锁、袭扰中国沿海,将这场战争没完没了地拖延下去,让中国的第二个、第三个五年重工业计划全部泡汤!
如果中日战争没完没了持续下去,那苏联同日本联手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现在莫斯科显然也在做两手打算,一方面和自己联手发展支持日本的GC主义势力;一方面还在同日本联手帮助和鼓励他们维持战争……就像他们在历史上的抗日战争中所采取的政策一样!
至于英美,他们同样不希望看到一个过于强大的中国。如果中国对日本的领土要求只是一个小小的台湾岛,他们或许会支持,会像日本施加压力。如果中国想得到的还有大半个日属远东和朝鲜的话,他们很有可能会选择支持日本!因为一个失去了大部分日属远东和朝鲜的日本,已经不可能威胁到英美的利益,所能做的不过是他们在亚洲的一条看门狗而已。
有了英美和苏联的支持,中国是没有办法在物质上彻底压服日本的,迫使他们屈服的。唯一取胜的办法就是摧毁他们的精神和信仰,也就是日本国民对天皇的信仰和崇拜!只要剥夺了天皇神圣的外衣,将天皇从神变成人,那么日本就很有可能陷入内乱,而没有办法维持战争了……
这时,郭松龄的汇报已经结束。白崇禧接过话题,提出了同时和苏日开战的问题。“委员长,虽然现在的苏联很可能在虚张声势,但是咱们也不得不防。可是要同时对苏日作战,咱们的实力就显得不足了。按照原来的设想,咱们应该是联日抗苏。而且还应该在对苏战争中采取局部进攻,局部退缩的战略。具体来说就是在东线保持攻势,夺取苏联的远东共和国全境,同时在新疆取守势,准备放弃天山以北的全部地盘。可现在国防军要两面作战,恐怕没有足够的兵力进攻苏联远东地区了。所以我建议,咱们可以采取先发制人的办法,抢在苏联红军占领赤塔之前对苏开战,这样我们就能以较少的兵力夺取苏联远东共和国大部。然后在赤塔一线取守势……”
“不行,不行。”常瑞青摇摇头打断道:“现在不是对苏开战的时候,等这场战争结束之后。我们需要保持十年甚至是十五年的和平建设时期,然后才会有实力面对下一场战争啊。”
三个国防军高级将领互相看看。白崇禧皱着眉头问:“耀如,那么说你是打算结束对日战争了?”
常瑞青点点头,显出了高深莫测的神态。“在9月底之前肯定要实现停火,这样苏联就不敢妄动了。”
“那停火的条件?”白崇禧追问道。
“条件?”常瑞青悠悠地笑了:“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拿下除海参崴之外的远东滨海地区、朝鲜半岛北部和台湾、澎湖了。”
……
“主席,其实台湾岛内早就有秘密的GC主义运动存在了。早在1921年和GC国际有秘密联系的日本左翼政治家山川均就联合台湾的知名人士连温卿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名为“农民组合运动”的组织,目前该组织在台湾农民中间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拥有的会员人数高达两万四千余人,是台湾最大的社会运动团体。其主要干部除了连温卿之外,还有林木顺、谢雪红、简洁、杨春松。赵港、陈德兴等人。此外,根据军事情报局台湾站所掌握的情报,台湾GCD目前也已经在筹备组建当中,他们的第一届代表大会预计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召开……”
新鲜出炉的中G台湾特委书记孟离面无表情地坐在毛大主席的办公室里。很认真的和毛大主席解说着台湾局势。他这几年都在负责中央保卫局的工作。对台湾问题并没有多少研究,现在说的东西都是从军事情报局那里批发来的。不过中G主席毛泽东对台湾的情况了解得更少,甚至不知道对岸早就有GC主义运动,更不知道台湾GCD居然马上就要开张成立了!
“孟书记,你说台湾马上就要成立GCD了?那么我们能不能将这个台湾GCD直接收编过来呢?”毛泽东一边抽着香烟,一边笑吟吟地建议道。
在他想来,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台湾GCD当然也是中国GCD的一部分了。中G领导台G是无可厚非的。
可是孟离却苦笑着摇摇头说:“主席,你还是先听听他们台湾GCD的党纲再说吧!他们在党纲里面已经明确提出了台湾民族的概念和台湾D立的主张。并且将民族革命置于阶级革命之前。他们认为:工人阶级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日本帝国主义,完成使台湾D立的民族革命,为最大多数的工农、小市民、贫困群众建设革命政府……”
(注明一下:这一份公开提出台湾D立主张的党纲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是由GC国际、中国GCD和日本GCD共同为台湾GCD拟定的。不过在日G瓦解后,台湾GCD又逐渐为中G所控制,大批主张台D的台湾GCD高层被开除,最后造成了台G分裂。)
“居然有这样的事情?”毛泽东吸了两口香烟,沉思了一会儿。“这些台湾GC主义者同莫斯科有没有联络?”
“应该是有的。”孟离说。“根据军情局的报告,台湾GC主义者的骨干分子主要是一些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的学生。”
“还真是麻烦啊!”毛泽东沉着脸又开始抽烟,眉头也越拧越紧。台湾被满清割让给日本已经有近30年了,新一代的台湾人对中国的感情淡薄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在这次战争之前,中国国民政府也从来没有提出过收回台湾的问题,一直承认台湾是日本属地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台湾GCD提出台湾D立的主张也没什么不对……
“主席,”孟离沉沉一笑,摆摆手说:“其实也不是特别麻烦,关键是咱们能不能下得了这个狠手!可以让人去联络台湾GCD的那些人,叫他们断了和莫斯科的联系跟咱们干!莫斯科给他们多少好处,咱们翻番给……这个钱不用党中央掏腰包,可以让军事情报局用特别费开销。将来事情成功了,他们就是台湾省的地方官长。”
“如果他们不肯呢?”毛泽东反问。
孟离阴阳怪气地道:“不听话,那就得准备死!”
听到这话,毛泽东脸上的肌肉微微颤抖了一下。“不行!这事不能这么干!不能开这样的先例……孟离,咱们和台G的人有来往是吧?那就想办法把他们的头头约到香港,我亲自去找他们谈判。”他冷冷看了眼孟离。“如果能说服他们最好,不行的话,这股力量也是可以利用的!”
第四百四十四章火种
1923年8月13日,远东共和国首都赤塔。
7月底才挂牌成立的远东人民革命委员会里面,已经是一派人心惶惶的样子了。大楼内外进进出出的人,都是脚步慌乱,神色惶恐,花园里面,已经有大股大股的黑烟升起,一份份文件电稿都开始焚毁。站岗的远东人民革命军士兵的目光之中,也都是惊惶的神情。
强大的苏联红军一但认真起来,果然不是远东的这伙叛逆可以应付的!从这个远东叛乱力量的总司令部里,已经可以清晰地听到苏联红军重炮的吼声了,赤塔的陷落的时候,很快就要到来了。…
唐九穿着笔挺的军装站在花园里面看着他的卫队在烧东西。他穿的不是苏联红军的制式,而是中国国防军的将官服,还挂上了陆军中将的军衔!他的新职位已经安排好了,是国民政府中央保卫局局长!看来常瑞青是拿他当最铁杆心腹看待了。
一个卫队军官大步地走到唐九面前,行了一个军礼:“副主席,张主席请您去办公室一趟,他说:东西已经准备好了。”
唐九的嘴角微微一勾,露出少有的得意笑容,轻轻道:“你在这里盯着点儿,所有的文件都不要烧干净。”
那军官一愣:“副主席,您的意思是要烧干净吧?”
…
“不,是不要烧干净,一定要让人觉得咱们走得匆忙,明白了吗?”
“明白了!属下会留心的。”
唐九笑了笑。就转身走进远东人民革命委员会大楼里去了。大楼里的电力供应早就没有了,每个房间的门都敞开着,里面的人都在匆忙收拾着东西。撤退的命令已经下达了。12个小时内,赤塔城就会被放弃,这栋大楼里面的所有人都将乘火车退往满洲里。
而在今天之前,他们这个远东人民革命委员会所控制的地盘上,愿意撤退的居民,不管是东方面孔的中国人、蒙古人、朝鲜人,还是白皮肤的俄罗斯人和哥萨克人。都已经陆续撤离了。整个赤塔差不多是十室九空,看起来真是没有几个人期待着苏联GCD的拯救。
他和张国焘的住所和办公室,就在这栋大楼的顶层。两个荷枪实弹的卫兵就守在楼梯口,看到唐九走来,都立正敬礼,唐九则朝他们笑了笑算是还礼。然后就快步走了上去。
张国焘办公室的门也开着。里面传出一阵淡淡的烟味,不是香烟的味道,而是有人在焚烧什么东西。唐九走了进去,就看见张国焘正用一个文件夹在扑打着一份烧了一半的文件。
“恺荫兄,东西弄好了?”
张国焘的“灭火工作”已经完成,回过头朝唐九笑道:“好了,都弄好了,你看行不行吧。”说着他指了指办公桌上几份都烧毁了一部分信件。
唐九拿起一份细细看了起来。看格式,这应该是一封书信。是用俄语字母写的,但是上面的单词他却一个也不认得。“恺荫,这封信上写了些什么?”
张国焘呵呵一笑道:“写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是谁写的!”
“这是……捷尔任斯基的笔迹!”唐九再细细一瞧,终于看出了问题。“老张,你这伪造书信的手段可真是一绝啊!”
张国焘看看他,笑着介绍道:“信是密码写的,每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前移到第一个就行了。”
唐九又看了看,还是摇摇头。“单词是认得了,可内容还是不知所云。”
张国焘笑道:“不知所云就对了,捷尔任斯基这种反革命分子写的信当然要用暗语了。你再看看信上的语气,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哦,好像是下属写给上级的,收信人是尊敬的红旗同志。”
“以捷尔任斯基的地位,整个苏联GCD里面恐怕只有五个人能算他的上级吧?”
“五个政治局委员!这信不可能是给托洛茨基和克列斯廷斯基的,也不可能是给列宁的……”
张国焘打断道:“有可能是给列宁的!也有可能是给加米涅夫和季诺维耶夫的……这就让托洛茨基去猜吧!而且信上还有‘账单已经收到’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为捷尔任斯基同这个收信人存在秘密的书信往来。”
唐九拍了拍手道:“高手,真是高手啊!半封不知所云的信就栽赃了三个政治局委员!托洛茨基不把内务人民委员给你做,真是瞎了眼了。”
张国焘冷笑:“谁让我们不是犹太人呢?”他压低了声音又说:“捷尔任斯基的尸体毁掉了吗?”
“已经烧毁了!”
“知道他死讯的人员呢?”
“咱们这边的都第一批回国了,他们那边的都灭口了!”
“把这些人的尸体也毁掉!捷尔任斯基这样的人可不能没人跟着伺候!”
“已经做了。”唐九笑笑。“那斯大林和列辛斯卡娅怎么整?”
“也弄好了,不过斯大林的罪名好整……他在从远东的几个集中营里面拉起将近两万人的武装,大都是他的第一骑兵军的老人。托洛茨基可容不得这些人将功赎罪再出来做官,没有罪名也会罗织出罪名来的!不过列辛斯卡娅那个女人就难弄了,契卡之花,只要肯出卖色相总是能把命保住的。而且苏联人在中国的情报网络都是她在负责,我们不如这样吧。”说着张国焘就俯身到唐九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又朝对方阴笑了几下。“老唐,你看这样行不行?”
唐九也一脸坏笑地点点头道:“很好,恺荫兄立下这样的大功,一个军事情报局副局长的差事是没跑了。搞不好还能更进一步呢!”
“那就要靠唐局长在委座面前多多美言了。”
……
同一时间。一万六千多名军穿着破旧军服,几乎赤手空拳的日军官兵聚坐在阿穆尔河北岸的一处营地当中,伸长了脖子向南岸遥望着。眼睛里面全都是泪水。
这个营地其实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