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民国-第5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吗?”托洛茨基按了下眉心,细想了下,的确有这么回事。“那就算了。一枚红旗列宁奖章就足够表彰巴拉诺夫同志的功劳了,如果他还想得到一枚就要为党和人民立下更多的功劳。”说完这话他又拧眉沉思起来,会议室里的众人都看着他们的领袖,但是谁也不敢出言打扰他的思绪。
虽然世界革命的旗帜还不能放下,但是从现在开始,苏联战斗的目的已经不是解放全人类,而是党和国家的生存了!赢得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是极低的。取得中西欧领导权的德国几乎立于不败之地。东线的中国也很难被彻底打败,即使红军在西伯利亚和中亚取得胜利,也不过是将战线向东推进几百公里到一千公里罢了。所以唯一可行的策略只有保一个平局了。想要保平就必须打破中德夹击苏联的险恶局面。
或许可以先解放全印度,然后再武装上千万印度红军东进缅甸和西藏,攻入中国人的后院。用印度人去和中国人消耗,中国的反动军队走的是机械化的路子。在东南亚的丛林和西藏的山区里面都很难发挥优势。而且他们组建大中华联邦的国策也将东南亚民族的进步力量推到了苏联一边。到时候中国人就会在东南亚雨林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如果印度支那半岛的局面一旦打开,日本很有可能会重新回到苏联的怀抱中来,这样中国就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到时候常瑞青或许就会考虑坐到谈判桌前了。
可是西线战场应该怎么应对呢?如果挡不住德国人的坦克海,让他们打进列宁格勒、打进莫斯科,那么印度和东南亚的革命形势再怎么高涨也难以挽救大局了……
不过此时的托洛茨基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他为如何摆脱苏联面临的巨大危机而苦苦思索的时候。刚刚还被他表扬了一番的天山方面军很快就要面临一场生死考验了。
……
中国外疆省省会阿拉木图郊外,友谊机场(原名中苏友谊机场)正是内一片忙碌的景象。
这个时候。中亚时间已经是6月17日晚上10点了。虽然是深夜,但是36架大功率探照灯却将机场内的四根跑道照得纤毫毕现。每一根跑道上都有一架正在转动螺旋桨准备起飞的Ju。52运输机。而在跑道左侧的停机坪上。更是整整齐齐停放着近200架一模一样的Ju。52。数以百计的加油车和检修车在飞机之间往来穿梭,还有数千名全副武装的伞兵正排队登上飞机。
这些Ju。52当然不是德国容克斯公司的原装货,而是由容克斯公司授权中国第一中央飞机制造厂生产的,不过各项性能指标却和原厂产品完全一样。每架Ju。52都可以搭载18名全副武装的伞兵,这个数字当然不能和后世的大型运输机相比,不过摆在20世纪30年代也算不错了。但是空运这种高成本的运输手段并不被走低成本路线的中国国防军所青睐,所以中国空军的Ju。52运输机数量不多,拢共只有600多架,虽然都已经调到了阿拉木图、比什凯克和喀什等地的几个大型军用机场,但也不足以运送20000名伞兵和相应的武器装备。
所以,在另一侧的停机坪上面,还整齐摆放着150架He111轰炸机和Ju88轰炸机,以及相同数量的用帆布、木材和钢管拼凑起来的1933型滑翔机。这种滑翔机虽然没有发动机,但是却能搭载4吨重的货物或36名全副武装的伞兵,可以由He111轰炸机或是Ju88轰炸机拖拽着飞行到目标地区上空。由于缺乏足够多的运输机,这种价廉物美还能搭载一些诸如75mm无后座力炮、120mm重迫击炮等重装备的滑翔机就成了中国伞兵最重要的空降手段之一。
空军伞兵总司令蒋春林中将带领的一个小型指挥部,现在也登上了一架1933型滑翔机同他的20000名官兵一起降落到费尔干纳盆地。
“蒋司令,这是目标地区的天气预报,是个好天气。”一名空军参谋急匆匆登上了滑翔机,把一份文件递给了蒋春林。“还有,黄军长让我转告您,第一批4架Ju。52运输机将在……”他看了下腕表,接着说:“将在2分钟后起飞,随后每两分钟起飞4架Ju。52,等所有的Ju。52完成起飞后就轮到滑翔机了。估计整个起飞过程将耗时两个半小时。同时,喀什和比什凯克机场也将由同样数量的Ju。52和滑翔机起飞,明天凌晨3点30分之前,所有飞机将抵达目标上空开始实行空降!”
说完这名参谋又啪的一个立正,给蒋春林和飞机上的所有人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黄军长让我转告诸位,他预祝空降兵旗开得胜!祝各位好运!”
第六百八十五章血与火的世界十一从天而降
时间终于走到了1934年6月18日的凌晨。在这一刻,在费尔干纳入口处的苦盏要塞筑垒区域的西面。加强了的中国国防军第18集团军所属的十多万武装到了牙齿的军人都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等待着进攻的开始。这场即将发动的进攻也是白崇禧策划的夺取费尔干纳盆地的“天兵行动”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在费尔干纳盆地的南北两线山地当中,国防军第4集团军和第36集团军的十几万官兵,也同样在各自的出发阵地上等待攻击开始的命令了。
不过三个方向上的进攻却不是同时展开的,因为这个时代飞机的导航手段比较有限。白天还可以依靠地表参照物定位,到了晚上就只能依靠非常原始的仪表和无线电波定位,经常容易发生偏差。对于空袭来说,这种偏差顶多就是浪费一点汽油和炸弹,而对夜间空投来说,结果可就相当致命了,特别是在费尔干纳盆地这种复杂地形中空投。所以西北方面军司令部在进行几次图上推演和实兵演练之后,想出了用炮火给飞机导航的办法。等到运送空降兵的机群进入费尔干纳盆地后,苦盏以西的第18集团军就开始猛烈炮击。那样夜空中的飞机只需要在炮火炸点的正东实行空投和机降,那就基本没错了。…
凌晨3点,国防军第18集团军司令部终于下达了炮击的命令,无数的信号弹几乎同时腾空而起。这是在向各个炮兵阵地下达射击的命令。长时间的对峙给了苏军进一步加固防线的机会,仅仅在他们的第一线防御阵地前,就有宽达300米的鹿砦和铁丝网。加上八米宽、三米深的反坦克壕沟,还有密集的雷区。战壕工事大多依山而建,不仅又长又深,而且还有直接深入山体内部的巷道和防炮洞。机枪发射点星罗棋布,还有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的反坦克炮工事。在某些地段,巷道甚至挖透了山体,将山坡两侧的防御阵地连接在了一起。一但华军攻破山体正面的防线。苏军官兵就能通过这些巷道退入山体背面的预备阵地。那里是华军炮火的死角,只要位于山顶的几个钢筋混凝土暗堡不失去,苏军就能形成一个让所有进攻部队都头疼的反斜面作战模式。为了给坚守这条强固防线的苏军施加最大的压力。国防军第18集团军的炮兵已经得到了大大加强。在这一刻,数以千计的重型火炮同时开始怒吼了,以最高的射速开始向苏军的阵地倾泻炮弹。
橘黄色的火光开始在整条战线上绽放开来,然后就是震动天地的巨响。苏军阵地就好象一下处于地震中心一样。在阵阵巨响中颤抖起来了。一千八百余门口径超过100mm的火炮都喷吐出了火光。按照事先确定的坐标。将炮弹发射出去。从空中向下看,就能清楚的看到地面上出现了一条长达十几公里,宽达几公里的密集火山群正在同时喷发。
天空中,来自阿拉木图、比什凯克和喀什的600架Ju。52运输机、450架He111轰炸机或Ju88轰炸机和450架1933型滑翔机,分成三个巨大的编队已经突入费尔干纳盆地上空。由于现在的苏联空军没有夜间战斗机,费尔干纳盆地的全部苏军机场也在之前的华军空袭中被彻底摧毁,因此中国空军在今晚的行动中,并没有投入护航的战斗机。
一千多架飞机编队飞行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当然惊动了地面的苏军。不过他们并没有往空投方面联想。毕竟在眼下这个时代,大规模的伞降、机降作战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而且为了最大限度麻痹对手。中国空军已经一连几天对费尔干纳盆地内的苏联城市和苏军阵地进行大规模夜间轰炸了。
所以当苏军天山方面军司令员巴拉诺夫听到部下报告发现大批中国轰炸机突入费尔干纳盆地的消息时,想当然的就认为这是又一次大规模夜间空袭。
“拉响防空警报,命令费尔干纳市和安集延市等地的防空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对了,41集团军有最新的报告过来吗?华军的步兵有没有开始进攻?”巴拉诺夫显出担忧的表情,华军已经有一个月没有发动大规模炮击了,今天突然又是大炮又是飞机轰炸的,看来很有可能的又一轮猛攻的开始。
“布尔加宁司令员(41集团军司令员)刚刚打来电话,敌人的炮击非常猛烈,至少投入了1800门大口径火炮。不过41集团军的一线部队已经及时转移进坑道和防炮工事内,因此伤亡不大。另外,布尔加宁司令员还请求动用重炮群进行炮反击。”
巴拉诺夫摇摇头:“不允许!告诉布尔加宁同志,现在方面军的弹药储备已经不多了,必须节约使用,所有的炮弹都应该用在最关键的时刻!”
“是,司令员同志。”参谋转身离开后。天山方面军政治委员布尔特曼就兴冲冲拿着一张电报纸跑进了作战室,大声喊道:“同志们,好消息!好消息!托洛茨基主席决定在中亚发动一场大规模反攻,我们只要再坚持一个月,主力部队就会从西部赶过来,将中国白军统统消灭啦!”
“乌拉!托洛茨基万岁!”
“消灭中帝国主义!”
听到这个消息,作战室里面的苏军参谋人员就是一阵欢呼,这三个月来中亚苏军的仗打得的确太憋屈了。整整三个月的只挨打不还手,别说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军官,就是经验老道的巴拉诺夫也憋了一肚子火。
“太好了,布尔特曼同志,这下我们的方面军就立于不败之地了。”巴拉诺夫也非常高兴,要知道他的天山方面军被围困在费尔干纳盆地里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虽然凭借地形险要、工事坚固把中**队挡在了盆地外面。但是方面军的物资储备却开始见底。如果华军的围攻再持续两三个月,天山方面军很有可能会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
……
“长官,您看。那里一定就是苦盏前线了!”
国防军空军第二航空军军长黄光锐中将的身后传来了导航员李景斌中尉的声音。顺着对方手指的方向,透过黎明时刻朦胧的夜色,黄光锐看到了地面上的一个长条形的“火河”。“没错,就那里了!”黄光锐伸手接过导航图仔细对照了一下,终于肯定自己到达了目标。于是他立刻打开电台,对着通话器大声道:“注意,注意。我是空2军军长黄光锐中将。我们已经到达了目标上空。现在的时间是3点15分。现在全体听从我的命令,准备实施空降,准备实施空降。轰炸机准备投掷照明弹……”
3点20分。数量庞大机群终于在照明弹的引导下,在苦盏要塞西面越20公里处寻找到了一片适合空投和机降的开阔地域。遮天蔽日的机群让所有参与这次行动的人员都感到热血沸腾。3点22分。黄光锐通过机载电台下达了空投行动开始的命令。所有的轰炸机纷纷开始投掷照明弹,由于费尔干纳西部地区现在没有厚云。所以轰炸机和运输机在高空中能够十分清楚的看到地面上的情况,下方是一片平坦的农田。零星错落着几个村庄。没有看到苏军阵地的踪影,也没有高射炮在射击,全然是一派毫无防备的样子。于是轰炸机群和运输机群立刻开始降低高度。He111和Ju88的高度下降到了2000米,然后纷纷切断拖拽滑翔机的缆绳。
Ju。52运输机的高度更是下降到了500米的低空,黄色的指示灯在每一架Ju。52运输机的机舱内亮起。
“全体注意,起立,三分钟准备,上挂钩。最后一次检查装备!”
空降兵第一旅第二团第三营营长刘咏尧少校一把推开封闭的机舱舱门,向后扫了眼和同机的十几个空降兵。这些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实际上空降兵部队里最不缺的就是老兵。由于空降作战模式的特殊性,这个兵种可不适合新兵蛋子。原因很简单,从好端端的飞机上往下跳本来就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至于跳下去以后会是什么情况只有天知道!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各部队建制必然混乱,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是肯定的,而且极有可能在伞降过程中就遭遇重大伤亡,还有可能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如果不是经验和意志都极为坚强的官兵,多半会直接崩溃了事儿。
对于手下这批老兵,中央军校十期毕业后一直在基层带兵的刘咏尧也没有什么好多嘱咐的。这些人如果不是在空降兵,而是在普通的步兵甚至是素称精锐的装甲掷弹兵里,都能当上排长、班长,而且还是资深排、班长。等他们到了地面上,就会就近寻找同伴组成临时作战小分队,哪怕没有军官指挥,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干些什么。
在部下检查装备的同时,刘咏尧也开始最后一次例行检查,伞兵这个行当绝对是个力气活,光是最基本的单兵装备就有六枚手榴弹、一公斤炸药、一个急救包、一把工兵铲、一件救生衣、一把31型自动步枪和六个弹夹外带一百发7。62mm口径的中间弹,还有三天份的口粮、一个水壶等等总计将近30公斤的负重。
“跳!跳!快跳……”看到每个人都检查完装备,刘咏尧一声令下,十七个精锐伞兵就一个接着一个开始往外跳。在所有手下都跳完后,他又将两个装有机枪和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的伞包扔了下去,最后才纵身一跃出来机舱。
降落伞的开伞索早就挂在飞机机舱内的绳索上面。空降兵不需要动手开伞,除非主伞故障没有张开,需要使用备用伞,不过发生这种事情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在跳出机舱后不到十几秒钟,刘咏尧背着的伞包就顺利张开。他只觉得整个人一下子被什么东西拉了一下,瞬间就被拔高了几十米,然后就晃晃悠悠往下落去。
此时在他的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上。无数个白色的丝绸降落伞已经纷纷张开,好像无数朵缓缓飘落的白云似的。天色也渐渐亮了起来,伞兵们隐隐约约可以看清地表的轮廓,下面是一大片平坦的农田,靠西一点则是一个狭长的湖泊,那是前几年苏联政府出资修建的凯拉库姆水库,是费尔干纳盆地灌溉网络的核心。也是中国伞兵们第一个抢占的目标。因为这个水库就位于苦盏要塞的背后,占领下来后,只要占领下来。就能切断要塞同费尔干纳盆地核心地区的联络,如果那里的水位足够高的话,甚至可以来个水淹七军!
在向西就是正在交火的前线,国防军的炮击让人在继续。整个苏军防御体系都被不断腾起的火光笼罩。至于凯拉库姆水库附近似乎没有苏军驻扎。至少现在看不出有驻军的迹象。
看来这一次的空降可以大获成功了!
……
“敌袭!敌袭!敌人从天而降啦!”
勤务兵杜达耶夫冲进被中国人的炸弹炸得破破烂烂的凯拉库姆水库管区大楼,踢开虚掩着的一间办公室大门:“总队长同志!卡里莫夫同志快醒醒,帝国主义打过来啦!”
“谁、谁打了谁啊?”留着夸张的法式八字胡的卡里莫夫抱着个酒瓶子靠在一张破沙发上,迷迷糊糊地问道。
看到自己的老大是这副熊样,杜达耶夫就感到一阵绝望。GCD的用人体制有时候真的很搞笑,这个卡里莫夫老爹在革命前都是十里八乡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