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焚清 >

第138章

焚清-第138章

小说: 焚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太后知道了这件事,将会更加仇视章军。因为,在她眼里,珍妃这是在勾结章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章军就成为珍妃的帮凶!

这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比男人之间的斗争更为残酷!

因为,女人的思维方式一向是直线型的,她们绝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敌人!

章军夹在大清国两个最为尊贵的女人之间,前景堪忧。

第265章除夕(五)

政治。斗争中,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何况,政治。斗争的双方,都主动找上门来了。

周宪章必须做出先择——要么是慈禧太后,要么是珍妃!

满朝的文武大臣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慈禧太后,慈禧太强大了,这个jīng明的女人统治这个国度已经有三十年,她的影子,已经渗透到这个国度的任何一个角落,三十年来,凡是与她作对的人,都会被她轻而易举地摧毁于无形之中。

而珍妃他他拉氏只是皇帝的一个嫔妃,她的年龄还不到二十岁,连她的名号都是慈禧给的!一个小丫头,哪里会是一个老太婆的对手!

选择珍妃,等于是选择失败,甚至死亡!

然而,在看到珍妃他他拉氏的名字的时候,周宪章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珍妃一边。

这封信里,有两个地方打动了他。

珍妃对于时局的认识,与周宪章的看法惊人的一致,rì军即将发动的全面进攻,其结点就在旅顺!周宪章对珍妃,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很多男人都看不到这一点,而珍妃却看到了,她有着惊人的洞察力!

而珍妃对于章军的理解,更让周宪章感动。不管是在朝鲜还是在辽东,章军的浴血奋战,都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那些王公大臣们,包括皇上和太后,似乎认为章军的胜利理所当然,他们只看到了胜利的结果,却看不到章军为此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经受的艰难困苦。

只有珍妃看到了!

而她,仅仅是皇上身边的一个小女人!

周宪章把信折好,放进胸前的口袋里,拿起那只怀表。

显然,这只怀表不是盛宣怀的礼物。

那是珍妃他他拉氏给他的新年礼物!

周宪章打开表盖,月光映照下,指针指向午夜十二点整。

除夕已尽,大清国的甲午年走完了最后一秒钟。

已未年到了!

周宪章盖上表盖,把怀表收进怀里,叫道:“姚喜!”

“在!”

“把龟井兹名留下来的照片发到士兵手里!”

“是!”

新的一年到来了,惨烈的战争即将爆发。

站在二龙山下的章军官兵们,很多人活不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但是,周宪章要让每一个士兵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打这一仗,为什么要死在这里!

……

běijīng,爆竹声声,万家灯火。

叶赫那拉那晋端坐在堂屋里,听者外面大街上的爆竹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

那晋颤颤巍巍站了起来,走到堂屋门口,门外的院子里热闹喧嚣,那是他的儿子和孙子们在庆贺新年,一个刚满三岁的小孙子点燃了一个二踢脚,二踢脚叮当,飞上了天空,院子里一片喝彩声。

那晋轻轻叹了一口气。

身边的老仆说道:“老爷,过年了,儿子孙子都来陪您过年,儿孙满堂,这是多大的福气啊。”

那晋嘴角的白胡子翘了起来:“我的徒儿还在冰天雪地里打仗!”

两行清泪,顺着那晋的脸颊,流了下来。

……

紫禁城,颐和轩。

珍妃他他拉氏坐在八角琉璃井边。

不远处,几个太监宫女点燃了烟花,烟花在雪地上绽放开来,发出五颜六sè的光芒。

“皇上在哪里?”珍妃喃喃问道。

“皇上和皇后在一起。”一个宫女小心说道。

“哦!”珍妃点点头:“过年了,龙凤呈祥。”

以往,每当她听说皇上和皇后在一起,珍妃的心里总是不那么顺畅。然而,今天晚上,她却觉得很轻松。

皇上和皇后的关系不好,不过,在除夕,皇上和皇后必须在一起,这不是家事,而是国事。今天晚上,皇帝和皇后同床共寝,代表着一年的五谷丰登。

珍妃背着皇上做了一件事,现在,她的心思全在那件事上!

就在刚才,志锐进宫给她请安,志锐告诉她,周宪章所部已经到达了辽东,接收了武器装备,按计划,他们现在应该到达旅顺城外二龙山。

这个消息让珍妃无比兴奋。

她的心中,竟然没有了皇上。

此时此刻,她的心中只有一个人——周宪章!

珍妃突然出现了一个怪异的想法:决定大清国命运的,不是大清国至高无上的皇帝,而是一个名叫周宪章的男人!

那个人将要改变大清国的国运,以及和大清国紧紧捆绑在一起的、珍妃的命运!

“我要上一株香。”珍妃淡淡说道。

宫女把点好的香烛递到了珍妃的手里。

珍妃站起身来,面向东北方向,把香烛举过了头顶。

这株香,是给周宪章的!

……

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一片宁静。

宫女太监们全都低头跪在自己的岗位上。

太后老佛爷正在敬佛上香,这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香,这个时候,绝不能有丝毫声响。

甲午年,大清国遭到了一系列惨败,甚至,是1848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惨败。

这个让太后老佛爷殚jīng竭虑的甲午年总算过去了。可是,迎来的,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已未年。

慈禧面向佛像,举起了香烛。

身后响起了脚步声,慈禧猛地转过身来,身后的太监宫女吓得一阵哆嗦。

崔玉贵跪在慈禧的身后。

慈禧脸sè铁青:“你怎么回来了?”

“秉老佛爷,周宪章不在临津江。”

“他在哪里?”

“奴才不知。”

慈禧一阵哆嗦,手里的香烛落在了地面上。

“事情一定是坏在李鸿章这个老狐狸身上!”慈禧咬牙骂道:“传叶志超!”

“喳!”

……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

李鸿章端坐太师椅上,张佩纶携夫人菊藕跪在李鸿章的面前,向李鸿章磕头拜年。

李鸿章jīng神萎靡,拉了拉棉衣,招招手:“贤婿请起,菊藕,你也是有身子的人了,快起来。”

菊藕已经怀孕五个月了,身子有些笨拙。

夫妻二人站起身来,李鸿章一声轻叹。

张佩纶躬身说道:“岳父大人还在为国事cāo心啊。”

李鸿章摇头苦笑:“国事轮不到我cāo心了。”

菊藕劝道:“父亲,凡事尽人事而听天命,父亲已经做了该做的一切,至于结果,不可强求。”

李鸿章点点头:“菊藕说的是,我只是不甘心。”

菊藕笑道:“父亲不甘心的,是不是张之洞啊。”

李鸿章哈哈大笑:“还是菊藕聪明,什么都瞒不过你。”

“父亲,”菊藕说道:“那件事让张之洞做了,和您做了,其实不都是一回事吗,都是大清国的臣子啊。”

“张之洞!”李鸿章说道:“此人有胆略,却又藏的那么深,我不如他!”

……

武汉,长江边,鹦鹉洲。

张之洞和盛宣怀并肩走在江边的小径上。

当年在朝廷上,张之洞与张佩纶激扬文字,弹劾百官,俨然是同盟者,然而,只有他们自己内心清楚,他们之间,其实是一种竞争关系。

两人都懂得“宁为鸡首不为牛尾”的道理,清流派的领袖只能有一个,而不是两个!

那个时候,为了压倒对方,两人都是语不惊人誓不休。

时至今rì,当年指点江山的清流二张,都脱离了清流,一个成了洋务派的封疆大吏,而另一个,则是谪居在天津,远离了政治中心。

然而,张之洞感觉得到,他和张佩纶之间的竞争,似乎并没有划上句号。

张佩纶成了李鸿章的东床快婿,就凭这一点,说明他并没有放弃竞争。他在用另一种方式,向张之洞发起挑战。

张之洞停了下来,他的眼前,是浩浩东去的长江,江面上,夜sè中的江面并不平静,悬挂着美国、英国、法国国旗的轮船,在发出阵阵汽笛声。

“他们为什么要鸣笛?”张之洞问道。

“这不过年了吗。”盛宣怀说道。

张之洞掏出怀表,时针刚好指向十二点,武汉城里,响起爆竹声。

张之洞冷笑:“洋人也跟着起什么哄!”

盛宣怀摇头:“大人,那些悬挂外国国旗的轮船,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开的。”

“为什么?”

“这个,做事方便一些。”

张之洞苦笑。在大清国的国土上,外国人的国旗反倒更吃香;这是大清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大清国的常识。

“这么说来,那批捐赠品也是用外国轮船运走的?”张之洞问道。

“是的,悬挂的是美国国旗。”

“李鸿章在干什么?”张之洞转移了话题。

“他大概正在为山东发愁。”

张之洞摇头:“不,我想,他应该是为辽东发愁。”

“不错,旅顺是北洋水师的锚地,现在到了rì本人手里,这是他的奇耻大辱。”

张之洞微微点头,冲着盛宣怀微微一笑:“或许,他更为恼火的是,战争结束后,辽东也不可能回到他的手里了。”

盛宣怀报以一笑:“辽东将是大人的!”

“我又有何德何能,敢染指辽东,”张之洞大笑:“那都是皇上的!”

两人相视大笑。

江面上,一艘悬挂俄国国旗的轮船鸣笛而来。

“俄国人,也想插手长江吗?”张之洞恨恨说道。

“他们的胃口一点也不比rì本人小!”盛宣怀叹道:“周宪章应该明白这一点。”

“他很明白。”张之洞叹道:“我担心的是,rì本人真的对此一无所知吗?”

第266章除夕(六)

九连城,和字军军营。

北风呼啸,军旗猎猎。

军帐里,樱桃捧起一杯酒,来到敏绣面前,盈盈跪下:“格格,过年了,奴婢敬您一杯酒,祝格格新年吉祥。”

敏绣默默接过酒杯,送到嘴边,却又放了下来。

“格格,你还在想他吗?”樱桃低声问道。

敏绣脸上一红,这些天来,两人嘴里所说的“他”,特指一个人。

“你不是也在想他吗?”敏绣反问道。

樱桃一阵紧张,低贱的丫鬟和尊贵格格,竟然在同时想着同一个男人。

“你别怕,我又没怪你。”敏绣说道:“周宪章的心里,有一个女人吗?”

“是啊,她叫金姝。”樱桃点点头:“可她已经死了。”

“死了的人,最可怕了。”敏绣叹道:“对于思念者而言,她是完美无缺的。”

“可不是吗。”樱桃说道:“周宪章把金姝刻在仙子阿上,随时挂在胸口上。”

“算了,不说金姝了。”敏绣说道:“天一亮,他们就要打仗了。”

“是。”樱桃小声说道:“格格,他能打赢rì本人吗?”

“能!”敏绣郑重地点点头。

樱桃小心说道:“可是,他只有两千人,而且,他们的武器,实在太糟糕了,格格你是没看见,他们的好多枪,连枪栓都拉不开,都怪老佛爷……”

敏绣眉头紧皱,樱桃慌忙噤声,胆敢背后说老佛爷的不是,胆子太大了!

“你说的对!”敏绣恨恨说道:“银子都让她拿起修园子了!”

帐门开了,段祺瑞匆匆走了进来:“格格,武毅军统领聂士成将军求见。”

一阵寒风吹进了军帐,烛光摇曳。

帐门处,站着一身戎装的老将聂士成。

……

旅顺口,黄金山炮台。

黄金山炮台扼守旅顺出海口,俯瞰旅顺街市和军港,其大炮的火力,可控制从海面到陆地方圆十多公里的面积。

黄金山炮台是旅顺口的核心炮台,它在旅顺的地位,与rì岛炮台在威海卫的地位一样。

第二军第一师团的司令部就设在黄金山炮台上。

师团长山地元治站在敌楼上。

黄金山炮台的南面是旅顺军港,军港里灯火闪烁,歌声嘹亮,一派热火朝天,那是行将登船奔赴山东战场的部队,这里面包括第二师团、第六师团和第三师团一部。

看得出来,出征部队士气高涨。

而黄金山炮台的北面,旅顺街市,却是黑压压一片,悄无人声。

屠城后的旅顺城成了一座死城,那个地方yīn森恐怖,连野狗也不愿意去。

身边,响起神尾光臣的声音:“今天是大清国的除夕,旅顺城本应该是灯火通明,大清国百姓有守夜的习惯。”

“那是一个落后野蛮的习惯,大rì本帝国有责任教育这些支那人放弃这种落后的习惯。”山地元治耸了耸肩,这是欧洲人的动作,他在德国留学时,学会了这个动作,这样显得他很有教养。

“用刀和枪吗?”神尾光臣语带讥讽。

“我知道,神尾君对三个月前的事情很是不以为然。”山地元治说道:“不过,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野蛮落后的民族没有资格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神尾光臣改变了话题:“山地君,我听说,大山岩将军把第三师团一部留在了旅顺,由您指挥,负责旅顺防御。”

山地元治鼻子一哼:“纯属多此一举!第一师团足以完成任务。”

“山地君还是不要大意,据我所知,周宪章离开了临津江。”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神尾光臣说道:“我担心,他会来到辽东。”

山地元治耸动肩膀:“周宪章这个名字似乎成了你们的梦魔,可是,对于我和我的第一师团而言,这不过就是个名字而已。他在不在辽东,对我没有任何意义。”

“山地君,我希望你能加强二龙山以西防御……”

“神尾君,”山地元治粗暴地打断了神尾光臣的话:“旅顺是第一师团的,也是整个大rì本军队的,我知道该怎么做。”

军港上,响起一声沉闷的汽笛,又有一艘军舰满载着出征的士兵,驶离码头,穿过旅顺口,驶向茫茫大海。

……

平壤,城东小院,周宪章的家。

平壤也是一座古都,它的历史,甚至不短于běijīng城。

今天晚上,这座古都迎来它历史上最为热闹的新年。

这得益于章军的占领。

说起来也是滑稽。平壤是朝鲜的经济文化重镇,数百年来,朝鲜作为大清国的宗属国,秉承大清国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它的民间贸易发展极为缓慢。然而,因为章军搞了一个“平壤聚财有限公司”,大力提倡民间贸易,这座古都迎来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期。百姓们跟着章军做生意,收入大幅提升,老百姓手里有钱了,这个年过得有滋有味。

大街上,烟花爆竹响成一片。

小院里,也是chūn意盎然。

三品诰命夫人赵巧儿、姨太太柳英淑、姚喜的老婆翠花,以及一大群下人围在秦氏老太太身边,吃着饺子,拉着家常。

除夕之夜,周宪章家里没有主仆之分,所有的人都平起平坐,围坐在圆桌旁。当然,老太太作为长辈,坐在最上首。

赵巧儿的身边,有一个空位,位子上摆着一副碗筷和一个酒杯。那是周宪章的位置。

远处,传来玄武观的钟声,那是新年的钟声。

众人一片欢腾。

赵巧儿轻轻摸了摸空位上的酒杯,喃喃说道:“宪章,我等你回来!”

……

三峰里,灵山寺。

钟声回荡,诵佛如cháo。

金姝身披袈裟,跪在大雄宝殿上,她的身前身后,是诵经的僧侣。

金姝知道,他们和她一样,都不是真正的僧侣。

所有人的袈裟之下,都藏着刀枪。

他们是“朝鲜光复军”!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他们的父兄战死了,他们的姐妹遭到rì本侵略者的蹂躏,他们的家园被战火烧毁,甚至,他们的身体上,带着rì本人留下的枪伤。

他们在祈祷新年,祈祷逝去的亲人早早超生,也祈祷他们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

金姝为妈妈祈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