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家督的野望 >

第92章

家督的野望-第92章

小说: 家督的野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开了国际人**流的先河。自己去抢女人这种模式已经落后了,前田庆次除了开办了一个赴日女红打工团之外,还从其他各部队手中购买被抢来的朝鲜女人。当然价值最高的还是知书达理,品貌端庄的处*女。老上级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钱没少,对女人的需求也没有减少一分。

‘跟你说实话把,消息上面说朝鲜国王走得匆忙,只带走了王后和三品以上的大臣。就连朝鲜国王的家眷都留下了不少。这么说,你明白了吧。’

‘明白了。’前田庆次想着朝鲜王宫中那些遗留下来的公主,嫔妃,宫女,以及各家大臣的小姐眼睛中已经发出金子般的光芒。

前田庆次领命走后,池田恒兴开始琢磨着怎么写这个战报,要说战果还是很辉煌的,不到一个月之内就占领了朝鲜大部分地方以及三个最主要的都城。目前只有釜山港的守军损失大一点,不过自从汉城开城两都陷落之后,进攻釜山港的八万朝鲜军队被掐断大后方供给,军心大乱的朝鲜军队马上在战场上放了羊,一部分退守全罗道庆尚道的城池固守在全罗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的带领下组织对倭寇的反攻,一部分因为失去了俸米直接散了伙或加入各地义军。还有就是千算万算,没算到朝鲜国王居然乘船跑了。这在池田恒兴看来,哪有这样的国王,日本的天皇将军战事不利的话也有四处逃跑的时候,但是都没有出国的经历啊。

前田庆次想的一点错都没有,这次宣宗李昖听说两都陷落,平安道,咸镜道被占领,也是万念俱灰,不过政坛老手大院君可不这么想,朝鲜就算全境被占领也没什么事情,只要明国在一天朝鲜就不会灭亡。

在大院君的带领下王公大臣和三品以上的官员集体乘船逃出平壤,船上载的人不算太多,金银货物倒是不少。明国那些官僚的胃口之大作为大院君还是有些了解的,而且人员之多也让人咋舌,首先五寺,鸿胪寺,太仆寺,光禄寺,太常寺,大理寺。这个不走不行。六部三公,就更不用说了,六部之中,每部一个尚书两个侍郎是一定要喂饱的。还有都察院,翰林院等也要打点,最少不能让他们说坏话把。这还仅仅是官僚体系,至于后宫里的掌权的太监,锦衣卫,以及受宠的妃子,太后,太皇太后都要面面俱到。喂不饱他们朝堂上出兵朝鲜这件事情可能争论几年,而且最后也出不来结果。

简单的来说,除了不用给中国皇帝送钱,其他的都要送。这还是明面上的,小鬼难缠这句话才是正理,想给一个大人送礼,那他家的夫人,小妾,管家,马夫,门房也都要上下打点到。虽然大院君带着宣宗李昖出逃时带了十几万两银子以及王宫内价值几百万两的古董玉器工艺品名人字画等,但大院君内心深处总还是觉得这些远远不够用。

本来朝鲜一国也不是这样毫无抵抗力的,这可惜现在朝鲜国内的精锐部队,包括守卫平壤的禁军现在已经集结在了釜山港一线准备击退倭寇。谁又想到这居然是倭寇用的毒计,釜山港被袭只是调虎离山之计,等各地精锐部队被抽调一空之后,倭寇居然来了一个拦腰一击,掐断了汉城开城一线,并且截断了朝鲜的退路——封锁了中朝边境线。

大船逃出大同江来到海上之时,宣宗李昖在船尾看着逐渐远去的大同江顿足哭道,‘祖宗的基业,就这样断送在我的手中了。我真是李家的千古罪人啊。’哭着就要跳海,还好身边忠诚的臣子是不少的,虽然平时也拉帮结派互相攻击,但是这个国家存亡之际,大家还是联手把宣宗李昖抱住了。‘王上莫要灰心,微尘就是学那报恩的燕子拼了一条命撞死在那景阳钟上,也要求天朝出兵较灭倭寇。’

燕子报恩撞钟是朝鲜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说一个举子赴京赶考的路上正看到一只大蛇要吃小燕子,举子开弓搭箭射死了大蛇。结果晚上在山下破庙里住宿的时候,那条大蛇的老婆化作了人形前来复仇,原来两条蛇是夫妇而且已经是修炼了千年的蛇精,只差一天就能成仙了,但是公蛇白天的时候实在是饿得不行了,偷吃小燕子时被却举子射死,母蛇精给了举子一个机会对举子说,‘只要天亮前山上的大钟自己响了,那就是上天不让举子死去,就放举子一马。’可是那山上多少年前就没有和尚住了。又怎么可能自己响,结果就在母蛇精要杀举子之时在天亮之前山上的大钟果然响了。母蛇精信守诺言,化为神龙去了。惊魂稍定的举子上山去查看,结果发现山上的大钟旁死了几百只因为撞钟而死去的燕子。知道这是燕子为了报恩救自己而死去,举子给燕子立了坟墓拜祭。

这件事告诉我们,好心是要做坏事的。有人突然倒在身边的时候,要马上躲得远远的,打个电话给120也就仁至义尽了,万一脑子一时糊涂真扶起来事情就大条了。那不是学雷锋,而是学彭宇学李凯强。天朝有种行业流传已久,名字就叫做‘碰瓷’,要是人还好说,要是碰坏了元青花什么的,比尔盖茨李嘉诚也经不住这么折腾的。

出海避难的朝鲜王国一干王公大臣,经过半个月的海上生活,终于到达了天津港。经过几次公文来往,被送到了专门接待外国使臣的鸿胪寺住下。不过这刚刚是不幸生活的开始。

这鸿胪寺什么地方,那是专门接待国外朝贡的使臣的,这些外国使臣和下属们也都夹带一些货物做点小买卖发家致富,老话不是说了吗,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管鸿胪寺这些天朝官吏也跟着发点小财,对这进出夹带私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和今天比起来,以前赚的那都是小钱,使臣算什么,现在来了一个国王,还有一个政府班子,那得多少油水,拔根汗毛还不比自己腰粗。在朝鲜国一干人还没住进去之前,掌管鸿胪寺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已经磨好了锋利的刀子,就等人来了狠狠的斩上他这么一刀。不怕榨不出油水来,不给钱,好说,每天只给这些王公大臣们吃窝头喝稀饭,提前四百年享受京城特色‘农家乐’,看看谁硬到最后。还有这些人总要出门找人送礼说情把,送礼总不能只带一对肩膀驾着一张嘴把,到时候搜身搜出来的东西都可以称为违禁物品来进行没收,这是不是违禁物品那还不是看官字口上怎么说。天朝官方一向是保留最终解释权的。

结果朝鲜国王一干人到了鸿胪寺是天天叫苦不已,这人一走了背字,那是喝口凉水都塞牙,出来时带的这些钱和礼物根据大院君的计算连送礼的都不够,哪还有钱给这些鸿胪寺的官吏们天天盘剥的,就算国王和王后能吃点苦,自己动手做点泡菜米饭酱汤吃,可是这天天进来出去送礼说情的王公大臣们这出门的钱是少不了的。

这些朝鲜专门送礼说情的大臣们为了省钱,也想了不少办法,在外面租了一个院子一部分预定要送出的礼物就放在里面,这样省的进来出去的花冤枉钱。去拜见官员的时候,专门等朝会散了在官员家门口守着,就为了省下一点门子钱,这招可把不少门子气的牙根痒痒。还有个好消息就是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宰辅大人张居正只收两件礼物,就答应在朝堂之上给朝鲜说情,派兵东征倭寇,收复三都。另一位宰辅同时也是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的高拱只是象征性的收了一张名人字画,也答应了朝鲜使臣派兵入朝鲜驱逐倭寇的事件。

眼看事情再向好的方面一步步发展,朝廷庙堂之上也把驱逐倭寇作为第一要务来商谈。不就是几千倭寇吗?给辽东巡抚发个折子的事情。(这些朝鲜使臣也没亲眼见到有多少倭寇,不过他们知道几万倭寇应该还是有的,不过如果说是几万倭寇的话,那送礼的重量就要大大增加了。这也是朝鲜大臣们想出来的省钱的路子,倭寇的数量一下子被减了一个零。)

就在这道发往辽东巡抚六百里加急的折子还在半路之际,辽东巡抚郝杰八百里加急的奏折到了京师。

辽东副总兵祖承训,参将戴朝,游记史儒带兵六千收复平壤的途中在鸭绿江畔渡河尚未结阵既遭遇数万倭寇袭击,损失惨重。参将戴朝不知所踪,游记史儒战死,副总兵祖承训仅带着亲兵夺船突围而出。过江的五千多人大部战死或被俘,仅有少量游泳回来。

果然是一只公文天下惊。一时间庙堂震动,不少意志不够坚定或者是说觉得收礼收的太少的大臣又开始纷纷反对出兵朝鲜。以前听到的不过是几千倭寇犯境,占据开城汉城二都,这现在鸭绿江天险上都有数万倭寇了,那朝鲜境内怎么看也有几十万倭寇把。这怎么行,要知道那些朝鲜的大臣们纷纷信誓旦旦的说只有几千倭寇的,哪能收了一个白菜的礼物,却要去做鱼翅给别人吃的。收多少礼,办多少事这是千百年留下来的道理。恶意压市面低行情这种损人损己的事情我们天朝的君子们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这事本来就巧了,新义州的守军被倭寇打散后,精通水性的守将游过鸭绿江向辽东巡抚郝杰求援,倭寇是趁晚上杀进新义州的,这个家伙也没看到有多少倭寇,不过觉得几百倭寇还有的。辽东巡抚也没在意,把事情简单化,只是认为一群饿疯的倭寇来抢新义州的泡菜了,下令给辽东总兵李成梁去办理,李成梁大人战功显赫对付这几百倭寇当然是小菜一碟,但是大家都知道,大人物通常都是很忙的,李成梁大人家里蓄养的美女就有两千多人,这些美女锦衣玉食每人每天耗费三四十两黄金。就算李成梁大人能做到朝三暮四郎,一天宠幸七个,这宠幸两千多人还要一年时间呢。一看只是几百倭寇,小意思,就发给副总兵祖承训办理。副总兵祖承训也没多想,点齐本部兵马就过江去了。六千大军刚刚渡河尚未结阵,数倍于明军的倭寇就从三路掩杀过来。祖承训坐的船是最后一批渡江的,眼见被围歼的形式无法逆转,船也不靠岸,马上又摆渡到鸭绿江对岸,总算靠这规矩逃过一劫。这天朝的规矩,如果是逃跑那官职最大官员就要随着第一批走,如果是进兵那就要走在最后一批。其中也不乏有那些脑子进水想进兵时冲锋在最前面的勇将,不过无一例外的被人射成了马蜂窝。

这奇袭明军的事情当然是西路军的总大将猴子羽柴秀吉做的,自从占领平安道的新义州之后,猴子没有把目光放在身边的平壤上,在猴子看来,平壤现在就是一个脱得光光的女人,想什么时候上都可以,不过对面的明朝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是光光的,但那是一头巨熊。猴子一心一意的搞起了鸭绿江的江防。不过这个时代可没有大炮机枪封锁,猴子就做出了只派少量暗哨在江边侦查,大军囤积在沿江的几个城市附近修养,以便随时集结部队。小心翼翼的等了半个月,总算有了收获,歼灭明军一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当然写给太政大臣殿下的奏报是俘虏五千之众,歼灭明军两万余人。这离得远了也有好处,那就是战报可以随意注水,反正也不怕吹破牛皮。

至于那些俘虏,猴子都把他们派到矿山上去做苦力了。朝鲜北四道多山矿产业丰富,南四道多平原水田,粮食产量丰富。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只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一封锁朝鲜,朝鲜人就要饿肚子的原因。

西路军总大将羽柴秀吉这只猴子在写给太政大臣殿下的战报写上了自己对明国这次战役的心得,那就是除了少量部队以外,明国绝大部分部队装备战斗力极其低下,比日本的农兵还不如。这一点倒不是猴子夸大其词,明**队都是军户制,平时种地,战时打仗,可是随着土地的兼并越来越严重,军户制早已糜烂,不少军户都失去了土地,明朝从来不少平时上街乞讨,战时上阵杀敌的乞丐兵。真正有战斗力的那少数部队都是将领的私兵,只要将领死了他的私兵无论有没有过错都要处死,这样就形成了每个将领身边都还有这么一点点战斗力。至于那些军户的战斗力吗,如果是十个人打一个那还是有胜利的希望的。

—://。。

第一百九十九章决战之始

第一百九十九章决战之始

第一百九十九章决战之始

明朝东南沿海也经常上报十万倭寇犯境,攻城略地的事情。不过这种战报大都是经过了层层艺术加工的。十万倭寇那是什么概念,这次征朝鲜倾日本岛全力也不过十一二万,这还是织田信长名义上统一了日本全境之后的事情。实际上去东南沿海骚扰边境的最多不过几千倭寇,这还是些在日本国内战败了混不下去的野武士。主要还是明朝海禁弄得大部份渔民不能下海捕鱼,只能沦为海贼,这样的不管是不是日本人明朝一律都叫做倭寇。像王直那样的就不必说了,其实他和倭寇也没什么大的区别了。

江南是鱼米之乡,素来富裕,这也造成了部队极不堪战。自古以来就是有穷山恶水刁民泼妇的地方才出强兵。按照以前的惯例,十万倭寇就需要百万大军去抵挡才可以。这次朝鲜有几十万倭寇,朝中大员们分析,估计要几百万兵马才能打退。这问题就大了,几百万兵马明朝不是没有,但是,根本调不来。明朝的军制是很奇怪的,就是从广东四川调兵去辽东,这些地方部队也要千里迢迢带着口粮去,去几个月带几个月的粮草,这么奇怪的做法后面答案是不得骚扰地方。同时明朝中央政府也不会调拨一粒粮草,原因很简单,就算朝廷拨发一百万石粮草到辽东前线分到前线将士碗中也就剩下一万石了,真调拨的话不用出北京城就和那些赈灾的粮食一样,大部分就被王公大臣太监官吏们在原地层层瓜分了。这事谁都知道,也不用说。

百万大军,粮草为先。可是这没有粮草又怎么打仗。反对出兵朝鲜的大臣们就拿这说事,反而是没有一个主和派,主和既是汉奸的道理大家还是明白的。打倭寇是好事,可是,一要有兵,二要有粮。

经过数月的反复争论最后收了朝鲜国厚礼的张居正和高拱两个宰辅在朝堂上形成了统一意见,仗还是要打的。暂时没有百万大军,辽东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凑出二十万大军还是有的,倭寇在各地分兵布防,二十万大军完全可以形成局部优势。最后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宰辅张居正大人亲自挂帅印,总兵戚继光,李成梁为副帅统领辽东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兵马东征朝鲜,剿灭倭寇。这是穆宗皇帝朱载垕即位以来第一次对外大规模出兵。出兵之日时值明朝隆庆四年七月。(1570年七月)这时朝鲜平壤,开城,汉城三都失陷已达一年之久,朝鲜三都八道绝大部分地方被倭寇统治,境内只有少量义军在山上打游击和全罗道的一部分仍被全罗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控制。这一年时间李舜臣也不是白做的,收编了不少残兵败将和义军部队,声势越来越壮大,几次出海打击日本的海上补给线也略见成效,现在日本本土送三船补给来朝鲜,总有一船要被风浪或者朝鲜水师打掉。不过太出风头总是要倒霉的,倭寇中路军总大将池田恒兴从三国演义中学了一招反间计,让手那帮从大牢里面出来的朝鲜人去各地散播李舜臣要自立为王的谣言,要说国王大臣们都跑了,一个最后在本土坚持抵抗的大臣确实很有机会这么做,而且现在各地义军中李舜臣官职和地盘最大,名义上也听从李舜臣的指挥。虽然朝鲜国王宣宗李昖身在北京鸿胪寺和王后以及大院君天天吃泡菜,但是还是得到了消息,盛怒之下,下了旨意免除李舜臣一切官职。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毒,就这一招并不华丽的反间计就把抗倭名将李舜臣送下台去。不过李舜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