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308章

天下枭雄-第308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士信率一千骑兵瞬间杀进了敌营,他们点燃火把在敌营中飞奔,一座座大营被点燃,卢明月的大营内一片大乱,守营的士兵开始溃逃,这时,秦琼也率军杀进了敌营,他们在大营内杀人放火,点燃了营栅,点燃了帐篷,火烧连营十几里,熊熊烈火直冲天际,映亮了整个夜空。
  卢明月刚刚追出十几里,忽然有亲兵指着身后惊恐大喊:“将军,快看!”
  卢明月一回头,惊得心都裂了,只见他的大营处火光冲天,汹涌巨大的火舌连十几外都看得清清楚楚。
  “不好!”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张须陀用的是调虎离山之计。
  “回去!杀回去!”
  他嘶声大喊,率领大军调头扑向他的大营,此时,张须陀在更远的地方也看见了大火,他知道成功了,他率领两万精兵在等待最后时机。
  一名斥候奔来禀报:“大帅,敌军退回大营!”
  张须陀一挥战刀,“给我杀回去!”
  两万隋军调头追杀,此时秦琼和罗士信的两千骑兵也掩杀出来,两支隋军前后夹击,卢明月军大败,张须陀下达了杀无赦的命令,隋军一路追杀,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一战,张须陀率两万步骑兵共斩杀乱匪十二万余人,但卢明月还是在二百余亲卫拼死保护下逃脱,张须陀随即下令,用十二万颗乱匪人头筑成‘京观’,以祭祀历城县被屠杀的军民。
  长清一战,使张须陀名震东夏,张须陀再振奋军威,一个月之内,他率军在济北郡和鲁郡连战连捷,前后击溃乱匪吕明星、帅仁泰、霍小汉等十余支造反乱匪,他的军队所向披靡,大军所到之地,贼军无不望风而逃。
  前往江都巡视途中的隋帝杨广连得捷报,他喜出望外,加封张须陀为光禄大夫,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


卷十三 双雄崛起北与南 第十五章 吞并灵武
  张须陀的连胜连捷还是没有能阻止隋帝杨广的南巡步伐,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他南下的决心,右候卫大将军赵才恳求他取消南巡,被下狱治罪,建节尉任宗上书劝阻,被当廷杖毙,奉信郎崔民象跪求杨广留京被处死,奉信郎王爱仁上书劝阻南巡被处死,梁郡有人上书劝阻依然被处死。
  隋帝杨广南下之意已决,没有任何人能劝阻他,此时樊子盖已病故,他下旨命内史令独孤震、光禄大夫段达、校检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辅佐越王杨侗坐镇京城。
  杨广对洛阳已没有任何留恋,他给宫人留下离别诗:‘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
  大业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杨广以巡视南方诸郡为借口,赶在黄河冰冻前南巡江都,二十万大军护卫着杨广的数百艘大船,浩浩荡荡向江都而去。
  杨广南巡江都,像一颗火星点燃了已经沸腾的油锅,天下造反之势愈加迅烈,而隋朝的各大势力皆已蠢蠢欲动,此时就俨如暴风雨来临前夜,天下争霸一触即发。
  就在杨广乘船东去的第十天,十一月初,杨元庆也开始了行动,灵武郡,两万骑兵正疾速南下,尘土飞扬,旌旗招展,丰州总管杨元庆亲自率军前往灵武郡。
  早在两年前,杨元庆便和关北六郡签订了联防协议,将灵武郡纳入了他的势力范围,但毕竟那只是一种军事的控制,灵武郡人财物依然掌握在朝廷手中。
  尽管杨元庆对灵武郡早已虎视眈眈,但时机未成熟,他只能耐心等待,当杨广离开京城的消息传来,杨元庆便知道,时机成熟了,他毫不犹豫率军南下,他要全面吞并这片他已等待多年的塞上江南,这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沛,秦渠、汉渠数百里,没有受到草原胡人破坏,灌溉十分便利,使这里的粮食高产稳产,一年两熟,还有河套平原没有的水稻,物产十分富饶。
  灵武郡,杨元庆思之已久,在漫天风沙中,杨元庆一马当先,身后是数百杆大纛,丰州隋军的赤鹰大旗猎猎飞扬。
  杨元庆头戴金盔,身着明光铠甲,胯下赤云驹,目光严峻,威风凛凛,在他身后紧跟着百名战将和亲卫,长槊锋利,战刀光闪,向回乐县杀气腾腾而去。
  灵武郡此时的驻兵并不多,约八千余人,其中三千郡兵和五千丰州军,军队完全已被丰州掌握,太守丘和手下只有数百衙役,灵武郡的防务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好在灵武郡有二万余户居民,人口众多,也让他每天忙碌,略略减轻了他心中的郁闷。
  上午,丘和与往常一样,在郡衙写述职报告,时间已经到十一月,又要到述职的时刻,今年圣上虽然去了江都,人可以不用去京城,但述职报告却要写。
  丘和已经写了洋洋洒洒一万余字,再写千余字便可收尾,就在这时,他手下兵曹参军事梁师都匆匆跑来,梁师都是灵武郡本地豪强,武艺高超,曾经担任过齐王杨暕的侍卫,后被齐王推荐出任灵武郡鹰扬郎将,因齐王案而被贬黜,一直隐居在家中。
  丘和上任后,为和当地豪强建立关系,他便任命梁师都为灵武郡兵曹参军事,统领五百衙役,这五百衙役的装备和普通郡兵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就是丘和变相建立自己的郡兵,因为人数不多,所以丰州并没有干涉。
  梁师都跑进房间道:“使君,杨元庆率领大军来了,已到城外。”
  丘和‘啊!’地一声站了起来,表情异常紧张,从他上任以来,杨元庆便从来没有来过灵武郡,此时到来,未必是好事,丘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但片刻,丘和的心便平静下来,既然杨元庆来了,他就要应对,他对梁师都道:“立刻召集衙役,随时等待我的命令。”
  梁师都犹豫一下道:“使君,卑职能否不见杨元庆,我从前在齐王那里和他有过私仇。”
  丘和点点头,“可以,你回避吧!”
  梁师都行一礼退下,丘和整理衣冠,快步走了出去。
  丰州隋军已经进驻县城外的军营,杨元庆率领千余亲卫和将领骑马向回乐县而来,在城门口,正好遇到丘和带着郡衙官员,以及回乐县令、县丞出来迎接。
  “灵武郡太守丘和欢迎杨总管到来!”
  丘和躬身施一礼,如果从散官职位上看他和杨元庆平级,但杨元庆的爵位却比他高,而且总管要比太守高一级,更重要是,灵武郡实际控制在杨元庆手中,人在屋檐下,丘和不得不低头。
  杨元庆笑呵呵道:“丘总管,当年我们见过,一别多少年了。”
  杨元庆指的是当年杨昭被贺若弼刺杀案,就是丘和率军来解决,丘和微微叹息:“是啊!一晃十一年过去,杨总管已成为国之栋梁,而我已经老了。”
  “丘老将军已经六十余岁,应该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在灵武出任太守,确实委屈老将军了。”
  杨元庆话中有话,令丘和心头一跳,他向杨元庆望去,只见他眯缝的眼睛里闪烁着冷冷杀机,丘和的心开始向下沉,他知道杨元庆果然是来者不善。
  这时,他忽然发现杨元庆队伍旁边站着一群文官,很是眼熟,再细看,竟然是灵武、怀远、弘静三县的县令、县丞、县尉和主簿,他们也来了。
  灵武郡地域是长条型,向北向南八百里范围内分布着灵武、怀远、弘静、回乐、丰安、鸣沙六座县城,现在四县县官都已到齐,丘和便隐隐猜到了杨元庆的用意,虽然猜到,他却无计可施,也无可奈何。
  “杨总管,请进城吧!”
  “请!”
  千余骑兵簇拥着杨元庆向城内走去,杨元庆等人刚进城,南方又奔来一队骑兵,护卫追七八名官员,这是丰安县和鸣沙县的官员到了,至此,灵武郡所有地方官都已到齐。
  杨元庆骑马在城内大街上缓缓而行,两边是密集的商铺和民舍,回乐县是灵武郡治所在,城池颇为宏伟,周长近三十余里,是关北六郡中少见的大城,城内河流纵横,大树茂密,虽已入冬,万木凋零,但依然可以想象春夏时的胜景。
  城内人口并不多,只有四千余户,大部分土地都空着,或辟为农田,或杂草丛生,杨元庆点点头,这是一个可以有大发展的城池,这时,他忽然想起一人,梁师都,此人隋末时就是在灵武郡起事,成为争霸诸侯之一,以前在京城见过他,现在他应该在灵武郡才对。
  “丘太守,你可认识一个叫梁师都的人?”杨元庆含笑问道。
  丘和心中一惊,他不敢说谎,便道:“当然知道,他就是本郡兵曹参军事。”
  “他现在可在,我倒想见见这个故人。”
  丘和不想出卖梁师都,便淡淡道:“真是不巧,他奉命带领衙役去沿河查看冰冻情况了,正好不在县里。”
  “哦!真是有点遗憾。”
  杨元庆回头对身边亲卫道:“替我留意一下,等此人回来,带他来见我。”
  丘和暗叫一声侥幸,看来杨元庆对梁师都确实不怀好意,幸亏自己留了一个心眼,他迅速向一名随从使了个眼色,随从会意,放慢了脚步,趁人没有留意他,不知不觉便消失了。
  众人来到郡衙,杨元庆吩咐县官和郡官都去议事堂稍坐,他则和丘和来到隔壁房间。
  两人坐下,杨元庆沉吟一下,便坦率道:“丘使君,我这次前来,是准备正式扩大丰州总管府的管辖范围,将灵武郡也纳入丰州总管府管辖范围。”
  这就是赤裸裸的吞并,丘和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盯着杨元庆道:“你这样做圣上同意吗?朝廷同意吗?”
  杨元庆淡淡道:“丘太守说这些话有意义吗?”
  丘和一下子泄了气,杨元庆敢这样做,就不会在意圣上和朝廷的想法了,半晌,他问道:“那我怎么办?”
  “关于丘使君的去留可以有三个选择,第一是接受现实,丘使君调离灵武郡,我们另有安排,其次是我礼送丘使君回家养老,丰州自有一笔离职费,最后一个就是丘使君选择了对抗,而我们不得不做出强硬姿态,这个三个选择,丘使君可以任选其一。”
  丘和低头不语,杨元庆站起身道:“丘使君考虑吧!我去和县官们开会。”
  杨元庆走到门口,只听身后传来丘和长长的叹息声,“好吧!我选第二个。”
  杨元庆会心一笑,这是明智之举。
  议事堂内坐满了六县二十余名县官,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在窃窃私语,但不管是担忧还是期盼,有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灵武郡从此以后恐怕就不会再属于朝廷,而是属于杨元庆管辖,换而言之,灵武郡已经被杨元庆吞并了。
  这时门开了,杨元庆和丰州高官张庭走了进来,议事堂内顿时安静下来,杨元庆坐下来对众人笑道:“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他的手指向张庭,“这位原是丰州总管府张司马,从现在开始,他正式出任灵武郡太守,由我杨元庆任命。”
  他望着一个个目光复杂的县官道:“若各位县使君愿意留下来继续治理地方,我非常欢迎,会一如既往厚待,如果不愿留下,我也不勉强,我会赠以厚币礼送出灵武郡。”
  杨元庆取出一叠文书,又缓缓道:“如果愿意留下,可以在这份效忠书上签字,需要说明的是,大家依然是隋官,我杨元庆也是隋臣,只不过,你们不再直接和朝廷联系,凡事须向太守汇报,仅此而已。”


卷十三 双雄崛起北与南 第十六章 重大隐忧
  就在杨元庆和县官们签署保证书的时刻,一队百余人的骑士簇拥着二十余辆马车离开了回乐县,迅速弘化郡方向驶去,为首骑士正是灵武郡豪族梁师都,他得到了太守丘和的示警,不敢在灵武郡呆下去,收拾一些细软钱物,带着家小和百名家丁们仓惶离开了灵武郡。
  梁师都野心勃勃,和天下其他各郡豪门一样,他也想起兵反隋,利用他在灵武郡的豪门优势,割据灵武郡自立,但杨元庆对灵武郡的吞并,使他的计划和梦想都破灭了,他只得另谋出路。
  奔出二十余里,他们来到一个三叉路口,有三条道,一条路是去弘化郡,一条道是去平凉郡,还有一条道是去会宁郡,队伍慢慢停下,一名为首家丁上前请示,“老爷,我们走哪条路?”
  梁师都犹豫良久,他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乌云低垂,这是要下雪了,他叹了口气,终于向西一指,“走会宁道!”
  他准备去金城郡投靠薛举,当年在齐王府,他和薛举同为齐王杨暕的四大护卫,关系极好,薛举是金城郡豪族,和他常有联系,他知道薛举也在积极准备起事,投靠他再寻找机会。
  梁师都带领家人,向金城郡方向疾驶而去。
  ……
  灵武郡的人事出乎杨元庆预料,除了丘和和他的心腹,回乐县县丞张聊以生病为理由选择离开外,其余县官皆痛快地在效忠书上的签了字,大家都知道,五原郡官员待遇优厚,俸禄普遍比隋朝高一倍,但更重要是杨元庆是得到了圣上的承认,效忠他依然是隋臣,和叛逆无关,正是因为这一点,杨元庆顺利地完成了对灵武郡的吞并。
  次日一早,丘和在十几名随从的护卫下黯然离开了灵武郡,三百丰州骑兵一直护送他到弘化郡边境,礼送他出了灵武郡,至此,富饶的灵武郡正式被丰州吞并,成为丰州总管府辖下的第二个郡。
  灵武并郡,有千头万绪的事情需要处理,但对杨元庆而言,最当务之急的事情莫过于建立一条和五元郡相联系的快速运输通道。
  便利交通是将两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最有效的手段,灵武郡和五原郡路途遥远,从最北面的灵武县到到五原郡的距离便有一千里之远,好在杨广当年北巡时修筑了宽敞平坦的驰道,使一般人骑马四五天便可以抵达,而配备双马的骑兵,仅用三天时间便可跑完全程。
  这只是人员的交通往来,而货物的往来则需要走水运,黄河便是两地最天然的交通走廊,自从开始运送铁矿石和在河套筑五城后,五原郡建造了数千艘平底运输船,组建了五支运输队伍,能有效地将各种物资通过黄河运送到五原郡和灵武郡的任何一处。
  但冬天却不行,冬天黄河结冰,使大型货物运输停顿下来,不过从前年开始,丰州便采用了另一种货物运输方式,冰面运输,用大型雪橇运输物资,利用丰州畜力丰富的优势,用两匹挽马来拉动一辆载货雪橇在黄河冰面上行驶,事实证明,这种运输方式不亚于船队,这也是当地人传统的冬季运输方式。
  杨元庆抵达灵武郡的第二天晚上,灵武郡便下了第一场初雪,纷纷扬扬的雪花密了人眼,整个天空灰蒙蒙的,大地被飘飘洒洒落下的雪花覆盖,变成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
  下了一夜的大雪,雪已经渐渐停止了,但天空还是飘着细细纷纷的小雪,在漫天飞舞的细雪花中,杨元庆带着一群官员在黄河边视察,灵武郡和丰州一带的黄河已经结冰,河面冻得结结实实,冰面上铺着半尺厚的雪,这些雪不会融化,到春天后,和下面的冰层一起,融进滔滔的黄河水中。
  原本光亮如镜、不见人踪的冰面,因为一场雪的到来,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下了雪,人们便不惧怕在冰面上摔倒,下了雪,更利于马匹在冰面上奔跑,不时可以看见一辆辆雪橇在河面上飞驰。
  灵武郡的黄河河面足有数里,因此大部人都是乘雪橇过河,很多载客的车夫都聚集在码头旁,等待客人上门。
  回乐县县令宋襄带领着杨元庆和一群军官在黄河边视察,他们来到码头前,等客的数十名车夫都纷纷闪开,他来到一辆大型载货雪橇前,对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