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395章

天下枭雄-第395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京有两个儿子,长子李贵,次子李福,李贵在南郡求学时加入了南华会,现任梁朝江夏郡长史,而李京则因为是杨元庆的舅父,半年前萧铣亲自上门,请他来江陵做官,并封他为鸿胪寺少卿。
  这次他奉命出使北隋,带着萧铣满心期望,一方面是希望北隋能承认梁朝的合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隋梁两朝能结为同盟。
  李京心中有点紧张,他不知杨元庆会不会责怪自己上次跑回南方,而且自己成了梁臣,会不会让杨元庆恼火,他心中着实忐忑不安。
  马车缓缓来到了杨元庆的王府门前停下,他看了一眼大门上了牌匾,‘楚王府’,李京心中不由长长感叹,他想起当年杨元庆三岁时自己带他去杨府时的情景,当时的越国公府的牌匾令他惶恐不已,而现在这孩子长大了,他竟成了楚王,而且据说他将来还会成为皇帝,不知他母亲灵下有知,会是多么高兴和自豪。
  李京擦去眼角流出的老泪,吩咐随从一声,“去门房禀报一声,就说楚王殿下的亲戚从南方来了。”


卷十五 风起云涌河东道 第五十七章 两个要求
  片刻,一阵环佩轻响,杨元庆的妻子楚王妃裴敏秋在几十名丫鬟仆妇的簇拥下走出了府宅,裴敏秋便猜到是丈夫的舅舅来了,她不敢怠慢,亲自出来迎接。
  李京慌忙下了马车,上前两步躬身施礼,“参加楚王妃!”
  “果然是舅父来了。”
  裴敏秋笑着回一礼,“舅父这两年看起来身体更加健朗,令人欣慰。”
  “谢王妃关心,元庆在府内吗?”
  “他还没有回来,我马上派人去通知他,天气寒冷,舅父请先进府中休息,前几天元庆还很担心舅父的近况。”
  裴敏秋又看了看马车,有些奇怪地问:“怎么只有舅父一人,舅母呢?”
  “呵呵!她走不开,福儿之妻上个月生下第四子,她现在很忙碌。”
  “福表弟竟然已经有四个儿子了,舅父怎么不让人来说一声,我们竟然不知。”
  “你们在丰州呢!太远了。”
  李京被请进王府,裴敏秋命管家把十几个随从也带进府内休息,又派人去通知杨元庆,这才领着舅父李京进了府宅。
  ……
  紫微阁内,杨元庆正在召开内阁会议,就发动河北攻势和五位相国商议具体方案。
  “河北的局势比较复杂,魏刀儿、罗艺、高开道以及窦建德现在正处于一种对峙状态,他们互相为敌,同时也会联合对外,去年窦建德进攻幽州,高开道便出兵支援罗艺,从侧面袭击窦建德军,以致窦建德兵败而返,还有魏刀儿,他和窦建德也曾经共同对付薛世雄,所以,当我们的势力进入河北,很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再次联合,我可以预见,这将是一场持久之战。”
  杨元庆看了一眼众人,又缓缓道:“对我们而言,困难不仅是要拿下河北,而且还要面对河北民众的困苦,经过这五六年的乱匪肆虐,河北早已是民生凋敝,人口锐减,说得坦白一点,就是我们要准备大量的钱粮,尤其是粮食,这是乱世中的黄金,还有赖各位相国充分认识到夺取河北的重要,在后勤上全力支援这次河北之战。”
  苏威站起身笑道:“我来代表各位阁僚先表个态吧!即将发生的河北之战,早在几个月前便在紫微阁的议程之中,今年我们河东道南部几个郡的粮食丰收,但楼烦、马邑、雁门、定襄四郡还没有从刘武周的破坏中恢复过来,最近又接受道数万从关中过来的移民,也需要大量粮食安置,好在五原郡和灵武郡有一定储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太原仓城和晋阳宫仓城还有储粮八十余万石,为应对这次河北之战,紫微阁商议,愿意拿出五十万石粮食,作为对河北战役的支持,另外,还有一百万吊新钱,也一并作为这次河北战役的军费开支。”
  裴矩也笑道:“朝廷若能把河北几十个郡收入囊中,我们当然求之不得,早在河内之战时,我们便商议过关于河北的应对之策,如果河北战役能够在一年内完成,那么河东支撑得住,如果超过一年,那就有点吃力了,我再补充一点,刚才苏相国说的八十万石存粮,只是指太原的存粮,实际上今年南部各郡的粮食丰收后,税粮逐渐收上来,到明年二月左右,官府还有大概二十万石税粮收入,所以说,我们的财力还比较充裕。”
  今天的紫微阁会议主要是商议河北之战的后勤支援,而且河北的局势比较复杂,按照计划,至少要耗费半年时间,战争打的就是国力,兵源、民夫、钱粮以及各种物资的支援,这些都要一一落实。
  会议足足进行了一个时辰才散去,下面还有大量具体事务需要安排,杨元庆回到自己官房,刚走到门口,一名侍卫向他禀报,“总管,刚才王妃派人来禀报,说总管的舅父从南方来了,请你回去一趟。”
  杨元庆一怔,随即心中大喜,前几天他听到一名老家在安陆郡的官员说起,说安陆郡在年初时曾被朱桀的一支过境队伍抢掠,他还很担心舅父的安全,没想到舅父便来了,他看了看天色,已经快到中午了,便欣然道:“先回府吧!”
  ……
  杨元庆乘上马车向太原城内驶去,今天天气晴朗,冬日的阳光从车窗里射入,使车厢里格外温暖,杨元庆眯着眼,享受着这难得的片刻闲暇,马车缓缓驶过府桥,在府门前停了下来。
  “老爷回来了!”
  门房看见他从马车上下来,立刻叫喊着奔进府中去禀报,片刻,裴敏秋迎了出来,她嫣然笑道:“还以为你回不来,所以让舅父先去休息了。”
  她话音刚落,李京便出现在东院门口,呵呵笑道:“我哪里睡得着,就在这里等元庆回来呢!”
  杨元庆连忙上前躬身施礼,“元庆见过舅父!”
  李京有些手足无措,连连摆手,“不敢当!不敢当!你现在是王爷了,不能再和从前一样。”
  “现在是外甥见舅舅,和我王爷无关。”
  杨元庆又笑问道:“舅母呢,已经休息了吗?”
  裴敏秋从旁边走上来笑道:“你的福表弟喜得第四个贵子,舅母要照顾孙子,所以这次没有一起过来。”
  “第四个?”杨元庆有些愕然。
  “唉!福儿就是生儿子的命,他媳妇肚子就没有停息过,一连生四个都是孙子,我已经快麻木了,家里发生的事多着呢!我慢慢给你说。”
  杨元庆点点头,带着李京来到了自己的外书房。
  两人来到书房坐下,一名侍女给他们上了茶,李京苦笑一下道:“我不知该怎么提这件事,但有些话还是得说,我不妨坦率,我现在是梁朝的鸿胪寺少卿。”
  杨元庆脸上并没有露出惊愕之色,在家事上,听见李京一连得了四个孙子,他是有点惊愕,但在政治上,就算天塌下来,他也能不露声色。
  “舅父是几时加入梁朝为官?”杨元庆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问道。
  李京见杨元庆并没有表现出惊怒之色,他一颗心稍为放下,微微叹息道:“半年前,圣上亲自到我家里来请,我感于他的诚意,便答应入仕了,而且你母亲的坟墓又重新被梁朝修建,占地百亩,按照皇室的规格,气势宏大,有专门的看陵人,当地人都把你母亲的墓称为太后墓……”
  杨元庆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李京的述说,但他脑海里却在迅速思索舅父的来意,很明显,舅父是以梁朝使者的身份前来,包括萧铣笼络舅父,重修母亲墓地,这些都可以视为是对自己的示好,萧铣是有很强的政治目的。
  “圣上说,当年你和他的私交很好,而且在江都,你们还曾经合作过,他很希望这种友情及合作能延续下去。”
  杨元庆的沉静让李京十分紧张,他忽然意识到,他们甥舅之间那种单薄亲缘关系不足以承受得起他所带来的使命,杨元庆不可能因为他是舅父而答应他的某种要求,必然是根据北隋的利益来考虑,他很担心杨元庆如果婉拒了他的提议,他回去怎么交代。
  杨元庆点点头道:“确实很感谢萧铣在江都对我的协助,不知这次舅父来,萧铣给了你什么样的期望,我是说,你带着什么样的任务?”
  杨元庆的直言不讳使李京忽然不紧张了,他也冷静下来,不管怎么说,他是梁朝的鸿胪少卿,至少应该完整地表达出梁朝的意愿,而且还要维护梁朝的尊严。
  李京叹了口气,坐直了身子,也坦率地说道:“这次我来,是作为圣上的特使前来,一是希望隋朝能承认新梁朝对原来西梁朝的正统继承,其实是希望我们两朝之间能结为盟友,共同对付唐朝。”
  ‘共同对付唐朝?’
  这句话令杨元庆很感兴趣,虽然他和唐朝刚刚达成和解协议,但和解只是对过去双方敌视的一种缓和,或者说只是一种停战协议,并不意味着将来他们就不会兵戎相见,而且协议上说得很清楚,一年之内互不侵犯,也就是说,隋唐两朝之间的和解协议只有一年的有效期,一年后,唐朝已经稳定了关陇局势,开始向东扩张,而自己也应该平定了河北。
  而且隋唐间的和解协议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双方都有意忽略了,那个协议只是保证互相不侵犯彼此领地,但并不保证他们在领土以外的地方也会和睦相处,比如隋军攻打洛阳,而唐军也在攻打洛阳,那么两者之间为争夺洛阳而爆发的激战,就不在协议范围内,这是一种刻意的忽略,双方都不愿意受到这个协议的太多束缚。
  如果能和萧铣结为盟友,倒是有利于抑制唐朝对南方的扩张,如果梁朝和唐朝发生激战,他可以派军队赴梁朝参战,或者他在背后支持梁朝。
  想到这,杨元庆微微笑道:“当年舅父舅母对我有抚养之恩,既然是舅父亲自来出使,我焉能不给舅父面子,另外,我和萧铣确实是多年的交情,我也愿意和他延续过去的友情,这样吧!作为对他派舅父出使太原的回应,我们也会派一名特使代表隋朝出使西梁,先答应你们的第一个要求,承认梁朝合法,然后我们再慢慢谈结盟之事。”
  李京大喜,“那么我们明天就可以出发!”
  “不急,舅父难得来一趟,就多住几天,好好了解一下太原的风土人情,明天我陪舅父去逛逛太原北市,看看能不能给舅母买点什么礼物。”


卷十五 风起云涌河东道 第五十八章 北市偶遇
  太原北市是整个河东乃至黄河以北最大的市场,占地数百亩,有三十几个行当近八百户商铺,上至牲畜骡马,下至柴米油盐,从贵重的黄金珠宝,到廉价的针头线脑,各种商品应有尽有,从业掌柜伙计有上万人之多,这里也是河东十五郡的商品集散之地,河东各郡的小商小贩几乎都是从这里进货。
  杨元庆带着李京乘坐马车进了市场,喧嚣热闹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此时临近新年,家家户户都忙碌着采办年货,北市内人来人往,临街店铺前,伙计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一辆辆满载粮油的牛车驶向北市码头,北市有一条漕河直通汾水,流通南北的货物都是靠汾水来运输。
  杨元庆在北市门口换了一身装束,以微服私访的方式带着李京进了市场,虽然是微服私访,但两百名亲卫却在前后左右保护,在拥挤的人群中,一般也看不出来。
  “掌柜的,你这米多少钱一斗?”
  李京是小地主出身,对米价格外地关注,走到一家买米的店铺前,他抓了一把白米,忍不住问道。
  掌柜笑呵呵走了上来,“这是绛州米,今年刚收的新米,八十钱一斗,如果你要的得多,十石以上,七十五钱也可以。”
  “那麦子呢?”李京又指旁边的小麦问道。
  “麦子便宜一点,六十钱一斗,同样十石以上,便宜五钱。”
  李京很惊讶地回头对杨元庆道:“元庆,你们这里的米价不贵啊!”
  杨元庆笑了笑,“今年南方丰收,所以粮食价格比较便宜,你们江陵斗米多少?”
  “江陵是鱼米之乡,斗米也要百钱,比你们这里还贵。”
  旁边掌柜笑着接口道:“这位客人,江陵用的大业钱,当然要贵一点,我们是用新钱,一文新钱可以兑两文大业钱,如果按大业钱算,我们这里米家就是斗米一百六十钱,要比你们江陵贵。”
  杨元庆从亲兵手中接过一把新钱递给了李京,一入手感觉就不一样,北隋的新钱更加肉厚澄黄,果然是好钱,而江陵流通的大部分是大业五株钱,明显地要差得多。
  李京点点头,“这样说起来还是太原的米更贵一点,江陵毕竟是鱼米之乡,不过江陵的牲畜很贵,一头牛至少比这里贵两倍,水牛更贵,各有所长吧!”
  两人又来到了珠宝行,这里有大大小小二十几家店铺,都是卖各种金银珠宝首饰,一般人拿着金银也是来这里换钱。
  杨元庆带李京来到了一家太原城有名首饰店,名叫‘百翠笙’,杨元庆的妻女们都在这家店买首饰,店掌柜常去杨府送首饰,他认出了杨元庆,吓得他连忙迎出来,躬身施礼,“楚王殿下怎么亲自来了,给小人说一声,小人自当上门送货,不敢耽误殿下处理公务。”
  杨元庆也认识他,便指了指李京笑道:“就不麻烦高掌柜了,我带舅父来看看,想给舅母买几件首饰,可有适合的首饰?”
  高掌柜听杨元庆说是给舅母买首饰,心中迅速盘算,连连点头道:“有!有!殿下请跟我来。”
  众人走进里屋坐下,高掌柜取出一只尺许高的象牙宝盒,放在桌上,打开盒子,里面薄薄地放了八层,每一层都是一件首饰,都是放在象牙盘中,李京见这么宝贵的象牙盒居然只放了八件首饰,他心中有些不安,便低声问道:“这种首饰多少钱一件?”
  高掌柜微微笑道:“这盒子里的首饰最便宜的一件是二十万钱,瞧!就是这件。”
  高掌柜将一对手镯取出来,笑道:“这是上品祖母绿,是用完整的一块祖母绿磨制而成,没有瑕疵,但光泽度略略逊一点,所以只要二十万钱,其实这是因为战乱,开皇年间,这样一对手镯至少三十万钱。”
  二十万钱就是两千吊,而且一定是新钱,若是大业钱的话,至少要四十万钱了,吓得李京一咋舌,他可买不起,他也不想让杨元庆花这么多钱,便轻轻拉了他一下,“元庆,我们去别家店看看吧!”
  杨元庆却拾起盒子最下面的一对手镯,也是祖母绿,但这对手镯明显比刚才那对更加晶莹剔透,高掌柜一竖拇指赞道:“殿下好眼力,这是极品祖母绿,是从宫廷里流出,无论光泽还是品相,都是绝无仅有,这是本店最好的三件首饰之一,我不说原价多少,如果殿下要,一百万钱。
  杨元庆点点头,“就要它了,找个好盒子装起来,钱你去问王妃要,她会付你黄金。”
  李京吓了一大跳,这么昂贵的东西他怎么敢收,他连连摆手,“元庆,你舅母最贵的首饰也不过百吊钱,这手镯我绝对不能要。”
  杨元庆却不理他,让高掌柜装盒子,高掌柜连忙取出一只精美的象牙盒,把玉镯装了起来,杨元庆将盒子硬塞进李京怀中,对他笑道:“这是我给舅母的心意,将来舅母可以拿给别人炫耀,这是我楚王外甥送的,若是一对银钗子,我岂不是很没面子?舅父就收下,替我转给舅母。”
  李京再三推托不掉,只得收下,他埋怨道:“早知道就不跟你来了。”
  就在这时,外面街上传来一声破锣嗓子般大喝:“小贼!这次看你往哪里跑?”
  杨元庆微微一愣,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