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84章

天下枭雄-第84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的神箭手,他一直在寻找机会,突厥为隋臣,直接提出比箭似乎有挑衅之意,所以染干便等待宴会之机,借口助兴来进行比试,输了不丢面子,赢了也不伤彼此的关系。
  杨广何等聪明,一下子便听懂了染干的意思,他捋须呵呵笑道:“突厥是想和大隋比箭吗?”


卷四 漫天外云卷云舒 第三十三章 金精赌彩
  染干慌忙道:“突厥不敢触犯天威,微臣只是提议骑射助兴!”
  “骑射助兴,这是很好的提议!”
  杨广欣然捋须答应,“朕就从侍卫里挑选几人和突厥勇士比箭,以助寿宴之兴。”
  杨广吩咐身后侍卫几句,让他把长孙晟找来,旁边萧后有些担心道:“可是现在是晚上,陛下,晚上可以吗?”
  “这个倒无妨,朕记得开皇五年,长孙将军和突厥勇士比箭,就是在夜间,可汗,朕记得你也在,你还记得吗?”
  染干点点头,“那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那时臣还年少,但往事记忆犹新。”
  这时,长孙晟和左卫大将军史祥上前行礼:“参见陛下!”
  杨广一指染干笑道:“启民可汗提议比箭助兴,朕答应了,长孙将军,还能为朕上阵否?”
  “臣双臂能开两石弓,百步外可射香头火,愿为陛下解忧!”
  杨广笑着问染干,“可汗,老将可否?”
  染干笑而不语,片刻,一名突厥勇士上前行礼,染干给杨广介绍道:“他叫阿拉图,夷播海西岸人,上个月夺得我突厥第一箭手称号,今年只有十四岁。”
  杨广愣了一下,这名突厥箭手竟是只有十四岁的年少勇士,他又看了看长孙晟,有点自嘲地笑了起来,“长孙将军,看来朕不好意思让你上场了。”
  他又对史祥道:“史将军,去左右卫军士中挑一名年轻勇士,不要超过十六岁。”
  史祥答应一声去了,临走时却飞快向长孙晟使了个眼色,长孙晟会意,对杨广笑道:“臣也去帮史将军挑选。”
  杨广点点头,长孙晟便从侧门走出大殿,追上了史祥,见他满面愁绪,便问道:“怎么回事?”
  史祥叹了口气,“我恐怕无法挑出合适人选!”
  “怎么会?”
  长孙晟眉头一皱,“左右卫中射箭高手无数,低于十六岁者至少有二十人,怎么会挑不出人?”
  “问题是射夜箭,夜箭高手在我记忆中,好像没有。”
  长孙晟有点被难住了,他知道突厥人蓝眼珠人偏多,夜视能力普遍强于中原人,启民可汗这个时候提出比箭,很明显是有备而来,那个少年突厥勇士,肯定是夜箭高手。
  他迅速思考了片刻,脑海里出现了几个夜箭人选,“周法尚幼子周绍范弓马娴熟,夜弓能力很强,他应该在右卫。”
  史祥摇头道:“周绍范正好在仁寿宫当值,不在京中,要不然让右卫将军宇文成都上,他的弓马天下无双。”
  “他年纪早已超过二十,不符合陛下要求。”
  长孙晟否定了宇文成都,他又道:“那我记得左武卫中有一个叫侯君集的侍卫,夜箭能力不错,可以把他找来。”
  史祥还是摇头,“他虽然会夜箭,但箭法本身不高,难以胜任。”
  “还有蒲山郡公李密府中有一个少年,年方十四岁,箭法超群,名叫王伯当,一个多月前,我亲眼见他夜射香头火,百发百中,令人震惊,堪称少年神箭。”
  “那我去找李密。”
  史祥吩咐一人,蒲山郡公李密就在主殿上,片刻,他从主殿内走了出来。
  李密今年只有二十四岁,身高六尺二,浓眉虎目,长得仪表堂堂,因其父年初病逝,他便继承了父亲爵位,同时放弃了宫中侍卫官之职,专心在家读书,他和元庆之父杨玄感的关系交厚,平时出门,也是去杨府找玄感聊天,这次乐平公主寿辰,他也是破例前来。
  李密拱拱手笑道:“史将军找我何事?”
  长孙晟上前笑道:“玄邃老弟,想问你借一个人。”
  李密和长孙晟的关系也不错,便微微笑道:“长孙将军要借何人?”
  “那个少年神箭手王伯当,现在在你府上吗?”
  “王伯当是我父亲朋友之子,他父亲去世后,我父亲便将他接府上恩养,算是我兄弟,长孙将军找他有何事?”
  “想让他为圣上赌箭。”
  长孙晟便将染干约斗之事简单说了一遍,又道:“精于骑射者虽然不少,但善夜箭者却不多,而且圣上不希望年纪太长,我便想到了上次见过的王伯当。”
  “可能让长孙将军失望了。”
  李密苦笑一声道:“他去给父亲修坟,尚未归来。”
  长孙晟眉头皱成一团,心中失望到了极点,他一时也想不到合适人选,这时,李密却笑了笑,提醒他道:“其实还有一个适合人,长孙将军在边塞和他很熟,怎么把他忘了。”
  长孙晟愣了半晌,他忽然一拍脑门,笑了起来,“我真是糊涂了,骑着驴找驴,此人就在大殿上,我去找他。”
  长孙晟也不给史祥说明,便匆匆走回大殿,杨广正在和染干说话,见他回来,便笑问道:“长孙将军,合适的人选可找到了?”
  “回禀陛下,射夜箭比较特殊,侍卫倒是有一些人选,但年纪都稍大,臣已经想到了一人,就在大殿中。”
  “是谁?”杨广饶有兴致问道。
  长孙晟一指坐后排,正陪高句丽特使渊太祚说话的杨玄感笑道:“就是玄感之子杨元庆!”
  杨广仰头笑了起来,“原来是他,他现在在哪里?让他来见朕。”
  “臣去叫他。”
  长孙晟匆匆去,杨广笑着问染干,“可汗认识丰州大利城守将杨元庆吗?”
  染干眯着眼笑了起来,“陛下,他是臣的老朋友了。”
  很快,长孙晟把杨元庆带了上来,“陛下,他来了!”
  杨元庆上前单膝跪下给杨广行一礼,“微臣杨元庆参见吾皇陛下!”
  杨广一摆手笑道:“杨将军,免礼平身。”
  “谢陛下!”
  杨元庆起身,又向染干拱手行一礼,“可汗,好久不见!”
  染干用突厥语微微笑道:“杨将军,你是我突厥最尊贵的客人,哈利湖一别,我一直等你来额根河畔做客,没想到会在京城遇到你。”
  染干说的是突厥语,让周围所有人都一愣,义成公主眼中却闪过一丝不安,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他这样说,未必对杨元庆有好处。
  一名鸿胪寺通译上前低声给杨广翻译了一遍,杨广心中微微有些不悦,但他没有任何表态,依然笑眯眯地等杨元庆的回答。
  杨元庆却没有用突厥语,而是用汉语道:“可汗说错了吧!草原最尊贵的客人应该是我大隋皇帝陛下,杨元庆不过是大隋帝国边塞大利小城一守将,没有军令,我怎能擅自去突厥牙帐?”
  杨广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对此表态,他和颜悦色道:“杨将军,启民可汗提议比箭助兴,双方各出一人,都是年轻的勇士,长孙将军向朕推荐你,你可愿意为朕出战?”
  杨元庆毫不犹豫道:“臣愿为陛下效力!”
  杨广见他眼神里闪过一丝为难,便笑问道:“你还有什么为难之事吗?”
  “回禀陛下,臣的弓箭在杨府,请准许臣回去取弓箭。”
  “弓箭朕的侍卫有,朕让他们拿几副来。”
  “陛下!”
  杨元庆苦笑一声,“臣的弓箭有点重,恐怕一般的弓箭不太适合臣。”
  “有多重?”
  “有……三石!”
  “三石!”
  发出惊叹声的是染干,他不可置信问杨元庆,“杨将军,你马上能开三石弓?”
  旁边长孙晟呵呵笑道:“杨将军确实能开三石弓。”
  杨广心中赞叹,但他脸上却不表露,这时他似乎想起什么,回头看了站在不远处的右卫将军宇文成都一眼,宇文成都点了点头,意思是杨元庆可以上。
  杨广对宇文成都极为信任,既然宇文成都说杨元庆可以,那就没有问题,他便捋须笑道:“朕记得宇文将军就是用三石弓,就借用他的吧!不用回府了。”
  杨元庆竟然使用三石弓,除了染干惊叹外,坐在染干身后高句丽使臣渊太祚也同样动容,但他身旁的高句丽少年却毫无表情,只是他的目光紧紧地盯住了杨元庆,他悄悄拉了渊太祚一下。
  渊太祚会意,起身笑道:“高句丽也凑个热闹吧!我们也出一人比箭。”
  杨广点点头,“可以,不知可有人选?”
  渊太祚一指旁边的少年,“这是我儿盖苏文,他愿意为陛下助兴。”
  杨广看了看盖苏文,又看了看杨元庆,欣然道:“为今夜比箭一战,朕要出一个彩头。”
  他一招手,一名宦官托一只朱漆木盘上前,木盘内铺着绸缎,放有一只金光闪闪的碗,杨广把金碗举起,高声道:“这是西域进贡给大隋的金精碗,价值巨万,这次比箭,获胜者得此碗。”
  ……
  比箭赌斗的消息令宾客们沸腾起来,众人纷纷向殿外走去,杨广却给长孙晟使了个眼色,对左右吩咐道:“朕要更衣!”
  十几名宦官簇拥着杨广来到后殿,长孙晟也跟了过来,他见杨广停住脚步,连忙上前道:“陛下,微臣在!”
  杨广看了他一眼,负手淡淡道:“朕想知道,染干为什么会说,杨元庆是突厥最尊贵的客人?”
  ……
  【说明:盖苏文全名渊盖苏文,历史上,盖苏文现在应该还小,老高为了剧情需要,把他年龄拔高了】


卷四 漫天外云卷云舒 第三十四章 知己知彼
  哈利湖之战的结果杨广是知道,他知道杨元庆杀了达头可汗,但具体的细节他却不知,长孙晟回来后是向先帝杨坚禀报,杨广并不在场,杨坚病逝,朝务堆积如山,杨广一直在忙碌,竟没有时间过问哈利湖之战一事,当今天染干居然说杨元庆是草原最尊贵的客人,这让杨广心中多多少少有点不舒服,他要知道原因。
  长孙晟虽然不是一个耿直刚正的官员,但他人不坏,和杨元庆的关系也不错,而且他知道,义成公主也是知情人,如果他所说和义成公主所说不一致,就会引起圣上的怀疑,反而对他不利,长孙晟便没有任何隐瞒,将哈利湖畔所发生的事详详细细向杨广汇报了,同时也将当时东西突厥之间微妙的局势给杨广分析一遍。
  最后他道:“夜袭西突厥军营使者是杨元庆的决定,本来臣不太赞成,但事后看来,他此举非常有魄力,不亚于班仲升入虎穴夺虎子之举,臣深为佩服。”
  杨广半晌没有说话,当初杨素请求他不要记孙子哈利湖畔之功时,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直接答应了杨素的请求,哈利湖之战对隋王朝并没有任何影响,他甚至连当时杨元庆写的报告都没有看。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但今天当长孙晟重新说起此事,杨广依然能体会到当时那种局势系于一线的惊心动魄,最后,杨广瞥了一眼长孙晟道:“这件事为什么不及时向朕禀报。”
  长孙晟心中苦笑一声,这怎么是他的责任,他已经写过了详细的出使奏章,他怎么知道杨广竟不知晓此事?但长孙晟不敢分辨,躬身道:“微臣知罪!”
  “算了,朕不怪你。”
  杨广已经答应过杨素,现在再翻老帐也没有什么意义,他又看了一眼长孙晟,见他须发已斑白,苍老之相已现,便问道:“长孙将军,你今年贵庚几何?”
  “不敢,微臣今年五十有四。”
  杨广点点头,确实已经老了,他需要找一个能接替长孙晟安抚突厥的重臣,他的脑海里又出现了杨元庆那英姿勃勃的身影。
  “回正殿,我们去看一看三国之比箭,看一看杨元庆能给朕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
  大殿内,杨玄感叫住了儿子,反复叮嘱他,“记住为父的话,不可太嚣张,要礼让贵客,即使赢,也要赢得低调,要让突厥人感觉到我们的礼仪之邦。”
  杨元庆没有反驳父亲,但他感觉父亲尽管是鸿胪寺卿,却并不了解突厥人,该怎么比箭,他心里有数。
  “杨将军,请你过来一下。”
  远处杨丽华向他招了招手,她和义成公主站在一起,杨元庆连忙对父亲道:“公主在叫我,我过去一下。”
  “去吧!”
  杨玄感心中有些乱,不仅是因为杨元庆,也是因为节外生枝的比箭,这种比箭名义上是助兴,实际上它又是一种非正式的比武,是三个国家之间的较量,这种微妙的关系,很难处理好,更重要是,他儿子能承担得起这个重任吗?
  这是,杨玄感忽然看见妻子郑氏在向他招手,他心中一怔,便快步走了上去。
  “出了什么事?”
  郑氏拉过丈夫,走到一处人少处,压低了声音恨恨道:“你那个儿子给你闯大祸了。”
  ……
  杨元庆快步走到两位公主面前,向她们行一礼,“卑职参见乐平公主殿下,参见义成公主殿下!”
  随即他不满的目光落在尉迟身上,似乎在责备她为什么不向自己禀报,擅自离开大利城,尉迟绾一阵心虚,低下了头。
  义成公主看在眼里,便笑道:“怎么,这个手下不肯给我吗?”
  “卑职不敢,这件事是她的自由,她可以选择,我不会拦她,不过她将来还需要回大利城一趟,由我替她注销军籍。”
  “元庆,先不说此事,义成公主有话对你说。”杨丽华在一旁岔开了他们的话题。
  杨元庆又看了一眼尉迟绾,这才躬身道:“请公主殿下指教。”
  义成公主微微叹息一声,缓缓道:“元庆,和你比试这个勇士其实并不是突厥人,而是黠嘎斯人,是黠嘎斯大酋长进献给启民可汗的神箭手,他虽年少,但他五岁起便随长辈去极北之地的冰原猎熊,极北之地经常半年都是黑夜,练就了他们夜箭的天赋,这个阿拉图箭法极为高明,一个多月前在草原射箭大会上,百发百中,以绝对优势夺得第一,赢了第二名的乌图足足二十箭,你应该知道乌图的,逼得他差点羞愧自杀。”
  “多谢公主,卑职明白了,绝不会轻敌!”
  义成公主要叮嘱的就是这个,她担心杨元庆轻敌,她笑了笑道:“我说的就是这么多,再多说,启民可汗就会怪我偏向娘家人了。”
  杨元庆点点头,向两位公主行一礼,转身便向大殿外而去。
  “元庆!”
  杨丽华又叫住了他,杨元庆停住脚步笑问:“公主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杨丽华微微一笑,“沉住气,不要急躁!”
  杨元庆默默点头,快步离去了,义成公主望着他背影,微微叹口气道:“阿姑,你说他会赢吗?”
  “他一定会赢,我对他有信心。”虽然这样说,杨丽华的眼中也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担忧。
  ……
  在主位的角落里,齐王杨暕一直脸色阴沉,保持着一种低调,实际他是心中紧张,他派出去刺杀杨元庆的宦官至今下落不明,像块石头一样沉甸甸压在他心中,他害怕杨元庆向父皇告发,就算父皇不处罚他,对他的印象也会一落千丈。
  就在杨暕躲在角落喝闷酒之时,他的手下梁师都快步走近,在他耳边低声道:“整个王府已经搜遍,没有发现李公公下落。”
  杨暕脸上一阵抽搐,又问:“会不会在晋王哪里?”
  梁师都沉默一下,道:“我们安插在晋王身边的人也失踪了,晋王那边我们得不到消息。”
  “砰!”杨暕一拳砸在桌上,咬牙切齿道:“怎么会成这样?”
  “殿下,但我们还是有一点线索。”
  杨暕精神一振,急问道:“什么线索?”
  “听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