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公子风流 >

第269章

公子风流-第269章

小说: 公子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送到,恳求月票,双倍月票最后一天多,一票值两票啊。

第四百七十七章:天家无情

一番询问下来,几乎没有任何破绽可循,郝风楼几乎可以确认,那个和尚,就是朱允文了。

这是个很复杂的人,即便此人自称是遁入空门,即便是他取了法号空空,一副前世早已忘记的样子,可是郝风楼依然能感觉到,有些事,此人是决不会忘怀的。

国仇家恨,岂是说忘就忘,这个人,必定此时不断在告诉自己,从前的仇恨,一定要忘记,因为以他现在的身份,绝不可能报仇雪耻,于是他每日念诵经文,却也每日辗转难眠,每日高呼佛号,可是神情之中,总是会不经意的流露出那么一丝的嗔念。

可是……郝风楼也同样知道,这个人想活下去,是人就有一种求生的**,即便是眼前这个生不如死的人。

郝风楼不禁摇摇头,忍不住苦笑,待那千户去而复返,郝风楼询问道:“其他的一些侍从,都询问过了么?”

其实对待朱允文,郝风楼不便动刑,可是对那些随扈,这神武卫就决不会客气了。

千户道:“都已经开口了,卑下不敢存档记录,不过比对过他们的口供,确实没有什么差错,卑下斗胆以为……这个和尚,几乎可以确定身份了,只不过……卑下发现了个疑问,就是朱允文出京之后,似乎一直在和某些人联络,而这个人,即便是那些侍从也无从得知,对方隐藏的极为机密,可是朱允文那边。既然不提,那么必定会矢口否认,卑下人等。又不敢动刑,所以……”

郝风楼不由眉头一皱:“你的意思是,朱允文还隐瞒着什么?隐瞒的这个东西,可能牵涉不小?”

千户小心翼翼:“卑下不敢妄测。”

郝风楼笑了:“你这样是对的,有些事,还是不要胡思乱想的好,咱们是办差。好生办好了这皇差才是正理,至于其他的,暂时都与你我无关。你在这儿,好生照看,他们逃自然是逃不掉的,可也不能让他们受委屈。他们固然是阶下囚。可终究,有资格裁决他们,定夺他们生死的,天下间只有一个人,这个人不是你也不是我,所以,现在本官这就入宫觐见,你什么都不要做。什么都不要说,这就够了。”

千户忙道:“大人放心。卑下自入了神武卫,就知道如何管好自己的嘴巴了。”

郝风楼抿嘴一笑,旋即带着周司吏离开紫金山。

沿途上,周司吏若有心事,郝风楼侧目看了他一眼,与他并鞍而行,道:“周先生似乎有话想要说?”

周司吏不禁苦笑:“大人,学生现在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有些事,本不该学生这样的人知道的,如今知道之后,心里禁不住有些不安,学生不过是个京师中最不起眼的小吏,承蒙大人看得起,这才有了那么丁点富贵,想不到,竟牵涉进了这样大的事。”

周司吏的话绝对不是开玩笑,他当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件事太大了,知道的越多,风险就越大,他活了这么大把年纪,实在不该有什么好奇心,似他这等老油条的人物,巴不得这种事离他越远越好。

郝风楼自是猜测出了他的心思,不禁笑了:“好啦,木已成舟,不是有句话,叫做富贵险中求么?这个差办好了,周先生的前途,包在我的身上,你的性子谨慎,我也很放心,那些告诫你不必胡说的话,自然也就不多讲了,本官这就入宫面圣,至于卫里的事,你先照看着,不用紧张,一切都和平时一样即可。”

周司吏连忙应下,等过了朝阳门,二人各自分道扬镳。

…………………………………………………………………………………………………………………………………………………………………………………………………………………………

郝风楼并没有以面圣的理由觐见,因为他十分清楚,这段时间,他入宫将会十分频繁,内阁乃至部堂甚至是都察院里的那些人精难保不会有人看出端倪,你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同知,三天两头往宫里跑,所为何事?天子日理万机,为何又屡次三番召见你。

除非是侍驾的大臣或者太监,一个武官如此,难免不会让那些敏感的大臣们浮想联翩,这些人个个都是鼬鼠变得,最善的就是打探别人的机密,自是小心为上。

所以到了午门,郝风楼的理由是听闻母后身体有小疾,心又如焚,特来探询。

通政司那边,立即前去通报,紧接着宫中来人,请郝风楼入宫。

徐皇后自然而然,也就‘病’,这当然是巧合,郝风楼信步进入了内庭,到了一处廊坊处,左右无人,他并不是昂首前行,而是左右张望。

果然,一个魁梧的身影出现在婆娑的树下,朱棣背着手,若有心事,看到了郝风楼,便咳嗽了一声。

郝风楼连忙上前,高声道:“儿臣听闻母后有痒,特来探望,不曾料想,在此遇到父皇。”

朱棣朝引路的太监努努嘴,这太监会意,立即退避开去。

朱棣莞尔笑道:“不必多礼,平身吧,中秋佳节,过的还好吧?朕赏你的月饼,吃过了么?”

郝风楼感激涕零的样子道:“母亲已经吃过了,儿臣吃了半块,味道……”

“味道不好?”朱棣笑了,非但没有责怪,反而点头道:“朕也觉得不好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来朕倒是难为了你。”

这一次,郝风楼其实又耍了个很聪明的小花招,他能有今日,单凭功劳,是不可能的,做功臣容易,可是要做到天子信赖的‘忠臣’,却并不容易。

比如这一次,天子问他是不是吃过了赏赐的月饼,郝风楼若是说吃了,很好吃,这倒也没什么,只不过天子说一,自己就跟着是一,天子说二,自己就跟着说二,这不免,就显得有那么点儿过于‘圆滑’了,谁都不喜欢圆滑的人,尤其是天子,因为天子跟前,这样的人太多太多,数都数不过来,并不缺郝风楼这么一个。

于是郝风楼的回答却是不好吃,要知道,对于天子来说,不过是个月饼而已,其实你说好吃和不好吃,都没有什么妨碍,朱棣显然不会是个神经病,只因为你觉得他赐你的月饼不好吃,就收拾你。

郝风楼说不好吃,在天子看来,却恰好显示出了郝风楼的‘真性情’,谁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是真性情,因为真性情的人,跟你拍起马屁来,才更让人愉快,朱棣非但会不以为意,反而,会觉得郝风楼这个人很是耿直,甚至觉得郝风楼诚实可靠,而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郝风楼是不会和驻地唱反调的,而那时候,耿直可靠的郝风楼所提出的一些意见,却与天子不谋而合,于是乎,又一种情绪自然而然的产生,那便是惺惺相惜。

人的情绪,很是复杂,郝风楼对与朱棣关系的培养,一直都很上心,这些年的潜移默化之下,时常在一些很不经意的事情上给予了天子极好的印象,自然而然,这圣眷,即便是那些日夜伴驾在天子身边的人,也未必能够比的过。

朱棣其实当场,并没有觉得什么,也只是莞尔一笑而已,只是对郝风楼的印象,更根深蒂固了一些。他笑吟吟的道:“好吧,说正事,你此番入宫,可见到人了么?”

郝风楼立即板起脸,道:“儿臣见到了。”

朱棣背着手,显得有些焦虑:“可以确认么?”

郝风楼点头:“几乎可以确认,所有一切,都十分吻合,眉宇和五官,与画像上也都酷似,只是这几年,他风声鹤唳,老相毕露,不似从前的风采。儿臣与他对谈了几句,也没有发现什么破绽,所以………种种迹象都可以证明,此人便是建文。”

朱棣心情更加复杂,其实这些年,他一直都在打探建文的下落,只是真正找到了人,反而有那么点儿疑虑了,他沉默了良久,才问:“他怎么样了?”

郝风楼道:“很不好。”

朱棣冷笑:“是啊,和朕做对,若是他还过的很好,岂不是说朕无能,他还说了什么?”

郝风楼沉吟片刻:“说请陛下饶他一命,从前的事,他都已经忘记了,永远都不会记起,看在叔侄的情分上,给他一个洞天之地,苟全于世。”

朱棣在树下踱了几步,笑的更冷:“话虽如此,可是当年,朕若是靖难不成,他肯留朕的性命么?不要忘了,湘王是怎样死的,湘王,难道就不是他的叔父?现在走投无路了,无处可去了,这才想起了叔侄的情分,可笑,可笑!”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

第四百七十八章:天子见天子

郝风楼没有做声,只听朱棣竭斯底里的在咆哮。

显然,天子动了真怒,这些年来,仿佛有一肚子的委屈要发泄。

他咬着牙,厉声道:“当年的时候,这小子虽只是太孙,其实却非嫡长孙,他的母亲吕氏,不过是个妾室,论起来,这血统的亲疏还不及朕,朕说了什么?这是太祖皇帝的意思,是太祖皇帝听了这小子的蛊惑,才致如此,可是太祖皇帝既然决心让他来克继大统,朕身为人子,能说什么?还不是以叔父的名义,乖乖称臣,视他为君上,对这毛头小子三跪九叩。”

“假若是如此,那也罢了,这口气,你真以为朕咽不下去,郝风楼,朕告诉你,朕咽的下去,朕在莽莽原野上,为了猎狼,可以卧在雪中数日,每日只和雪块和干粮,朕为了大明的江山,什么苦没有吃过,南京城那些文武百官在歌舞升平,是朕一次次奉旨出关,和北元鏖战……”

朱棣说罢,捋起了长袖,露出结实的手臂,手臂上,伤痕累累,触目惊心:“看到了么?这一道,是追袭布布尔花伤着的。这一道,是北平大营哗变,朕亲自横刀弹压留下的,这一道……乃是袭辽东时留下的,你可知道,冰天雪地里,两只靴子都灌满了雪,雪水融化,化为冰水,浸泡着双脚,长达数日之久的感受?你可知道,大雪倾盆,上不得马,牵马而行。而在这莽莽雪原上,长达数月寻觅不到敌踪的感受?你可知道,当你又累又饿。探哨吹起牛角,准备迎接敌袭的感受?你不知道,朱允文不知道,你们都不知道!只有朕知道,朕在那儿,呆了许多许多年,为的不过是太祖皇帝的一句话。为的不过是,藩王守天下的承诺。朕告诉你,朕不但守住了。朕杀的敌酋,比你所见的所有人都要多,建文元年闰月,北元叩关。朕亲率燕山卫出击。与贼鏖战数日,那一次,朕中了箭矢,摔落下马,鲜血泊泊,躺在那厚厚的雪原上,朕很冷,很困。很想觉睡去,再不醒来。朕听到周遭的心腹亲卫在朕的身侧不断呼喊。模糊之间,看到有人给自己端来烈酒,也听到了张玉的喊杀,听到朱能的怒吼,那时候的朕,即便是死,也没有遗憾,因为朕知道,这江山姓朱,朕也姓朱,这万里江山,朕不来守,难道靠那些只知道摇头晃脑的读书人,靠那些满是铜臭的商贾,还是那庙堂之上,白日仗义执言,夜里醉生梦死的文武百官?不成,他们都靠不住,朕不来守,这大明,就安享不了太平。”

“可笑啊可笑……”朱棣的眼里竟是流出泪来,泪痕在脸颊上的落出痕迹,络腮胡子被泪水打湿,他狠狠一拳砸中树干,树木簌簌,旋即恶狠狠的道:“可笑的是,就在这时候,朕的那位好侄儿,就已经按捺不住了,他任用一群书呆子,让这些书呆子为他出谋划策,齐泰、方孝孺,一个个都在谋划削藩,朕在前头性命相搏,他们在后头暗箭伤人,周王获罪、湘王获罪,天下的藩王,他的那些个叔父,哪一个没有获罪,朕怕啊,朕不怕死在沙场,不怕迎面死在那些凶狠的北元铁骑的马刀之下,朕怕的是,突然一道弹劾的奏疏,诉说朕的数十道罪状,旨意抵达北平,朕不但成了阶下囚,更成了十恶不赦之徒。周王是个懦夫,他乖乖的伏法,湘王倒是有几分硬气,可惜太蠢,宁愿全家**,数十口通通死于大火,也不肯负隅顽抗。朕不一样,朕不是他们,建文要夺走朕的一切,那么朕,就要取他的性命!”

朱棣的眼睛都已经红了:“不杀此子,如何消朕心头之恨,如何对得起湘王,对得起张玉的在天之灵,这么多人,都以为这个小子,而死无葬身之地,朕不杀他,将来大行之后,还有什么面目去见这些人?”

“郝风楼,你听到了么?去,取他项上人头,朕要让他死,要将他的脑袋,送到太庙去,朕要亲自去太祖灵前,告诉太祖皇帝,他错了,大错特错,假若当时,太祖皇帝选的不是这个小子,岂会有今日这般骨肉相残,又怎会到今日这个田地,去……去吧,你亲自去斩下他的头颅,也要亲自将它,送到朕的面前!”

郝风楼不敢回答,朱棣的失态,让他有几分尴尬,他猛地意识到,这似乎是朱棣的家务事,而自己,似乎有些陷进去太深了。

“怎么,你不说话?”

“儿臣万死。”郝风楼立即,立即竖起了招牌式的标准回答。

朱棣皱眉:“怎么,你想说什么?”

郝风楼道:“儿臣想说的是,要杀一个朱允文,何其容易,陛下一个旨意,儿臣片刻功夫,便可将他的人头带到,可是……陛下……”

朱棣深深看了郝风楼一眼,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想说的是,朕已经失态了,怕朕一时过激,而失了分寸,是么?”

郝风楼道:“陛下圣明,岂会失了分寸……”

朱棣摆摆手:“不要说这些,你去安排吧,朕打算见他一面,就在………奉天殿里……对,朕就要在那儿见他,如何布置,外朝那边,你说了算,内朝这边,朕会安排。”

郝风楼点点头,其实他能体会到朱棣的本心,朱棣其实和朱元璋的性子有些相同,在外人眼里,都是杀人魔头,却殊不知,他们虽然杀人如麻,对身边近亲的人,却还不错,朱元璋如此,朱棣也是如此,所以从一开始,他能体会到朱棣对朱允文恨之入骨,可是依旧能感受到,在这刻骨之恨的背后,却又有许多复杂的情绪。

在奉天殿召见朱允文,确实是一种泄愤的办法。

奉天殿与其北部的华盖殿、谨身殿在宫中称之为三大殿,乃是一些重要朝会和廷议的场所,当年建文没有少在这里召见大臣,朱棣完全可以选择在宫外,甚至便衣去紫金山见朱允文更为稳妥,而选在这里,对朱棣来说却有不同的意义。

郝风楼行了礼,道:“儿臣遵旨。”

朱棣摆摆手,脸色变得冷俊起来,淡淡道:“去见徐皇后吧,好生探问她的病情,去……去吧。”

郝风楼会意,抱拳去了。

…………………………………………………………………………………………………………………………………………………………………………………………………………………………………………………………………………

次日,宫中又有旨意,说是徐皇后染疾,命僧人若干,入宫祈福。

紧接着太子入宫问安,一干僧众,亦是在锦衣卫的查验之下,入了宫去。

郝风楼亦是入宫,奉天殿的朝会已经散了,朱棣仍是头戴通天冠,穿着冕服,整个人显得精神奕奕,郝风楼觐见,口称万岁。

诺大的殿堂,只有君臣二人,朱棣的情绪却是好了许多,笑吟吟的道:“朕看你脸色不好,怎么,一宿未睡么?”

郝风楼正色道:“打了个小盹儿,睡了一个多时辰。”

朱棣笑了,淡淡的道:“看来你和朕一样,朕也只是睡了一两个时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