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保安 >

第114章

大明保安-第114章

小说: 大明保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匆部梢允垢嗟募⒚裼谢羁勺觥

“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马万里这时才发现,更多的时候都是这个叫张楚的年青人再说合作的事,他对张楚还是有点儿不太放心。

“我是很讲信用的,数量和质量你都可以放心,并且贩卖这些东西,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在山西有许多人都在用我们的武器和盔甲。”张楚明白了马万里在担忧什么。

“实不相瞒,我认识官军中的一些人,他们可能会需要大量的盔甲武器,如果能谈成,这个数量不会少,听说中阳现在被贼人占领了,与官军做生意不会有什么妨碍吧?”马万里知道这些山西商人与贼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时如果知道自己将武器盔甲转卖给官军,会不会不高兴。

“这个不是问题,你愿意将盔甲武器卖给谁都行,我们不会干涉的。”张楚现在还真不怕这些东西落入自已的敌人手中。以保安军使用的火枪的威力,现在什么样的盔甲也起不了太多的作用。

“那就好,你们能不能给我一些样品,我去联络一下买家,如果能成,那么这买卖我们就能长期做下去了。”马万里感觉与张楚谈生意还是很愉快的,张楚没有其他商人的斤斤计较,也没有文人的酸腐气。

“样品很快就能送过来的,如果有什么特殊的需要也可以告诉我。”张楚本着对客户负责的精神告诉马万里。

“现在我还想不到什么。有什么要求我还要回去问一下。到时咱们再联络。”双方关于武器盔甲的买卖只谈好了一个意向。具体交易的东西要马万里回去问一个人以后才能决定。

马万里要问的这个人就是刚到河南不久的总兵官左良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四处找钱的左良玉

马万里之所以起了购买武器盔甲的念头,也是事出有因的,他前不久刚认识了一个武将,武将的名字叫左良玉。

左良玉在明朝末年也是一位相当有名的人物,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其叔父抚养成人,他生的高大魁梧,力大过人,尤其善于射箭。没有读过一天书,字不认识一个,但聪颖过人,从小又学习武艺,后来他从军到了关外,靠着自己的勇猛和足智多谋晋升为辽东车右营都司。后来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侯恂。

侯恂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本人在朝庭中任过户部尚书等重要官职,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他有个十分有名的儿子。侯恂的儿子侯方域,字朝宗,明末“四公子“之一,不管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十分有名。而且他们一家都是东林党人,当初因反对宦官专权而受过排挤,崇祯皇上登基魏忠贤倒台,侯恂等人又活跃了起来。

侯恂在崇祯三年任兵部右侍郎,左良玉当时正好在他手下,侯恂是个识才的人,见过左良玉后立即觉得此子是个可造之才,推荐左良玉做了副将。后来陕西、河南、河北一带的义军起义风起云涌,朝庭将左良玉调到河南剿灭流贼。

左良玉如今只有三十二岁,在关外与后金的战斗中不仅经历了生生死死,而且还见识了周围文臣武将官位的起起落落,他本人也曾因战败而被降过职。左良玉对当今的社会形势有了新的认识。

大明朝已到了风雨飘摇之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后金的壮大使大明朝庭的压力倍增。这时武将的重要性突显了出来。大明王朝坚持了几百年的以文制武的传统出现了裂隙,这给武将出头创造了机会。

到了河南之后左良玉就遇到了与当初曹文诏到陕西相同的问题,没兵没将,没有粮饷。他名义上统领全河南的官军剿贼,可能调动的也就只有跟随自己从关外来的一千多亲兵。河南的官军不是早已糜烂不堪,就是其他将领的亲兵,左良玉不给粮饷谁也调不动。

左良玉在关外见识了后金兵的强大,知道什么是绝对的力量。而且关外那些军官蓄养私兵的做法对他也很有启发。他决定自己练兵,拥有自己的力量,来保护自己。

这些天来左良玉都在开封城内活动,拜访城中的各级官员,不管他们的官职大小,只要能管到钱物的一律都好言相求,争取能够多得到一点儿物资。

开封城内的富户左良玉也没有放过,有点儿头面的左良玉都过去打了一遍秋风,怎么说自己剿贼也是为了保护富人的财产,大家多少出点儿力是应该的。

马万里是这个开封城内数得着的富商,当然是左良玉打秋风的重点。左良玉找到马万里,马万里却没有松口,拿银子出来谁都会心痛,马万里经商这么多年与朝中的官员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并不害怕这个地位不高的武将。马万里还没有想明白通过这个左良玉能够得到什么好处。所以他既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在余计商行看到了质地上称的铁料,马万里的头脑中将它们与左良玉联系了起来,发现这其中大有可为,没准还能发上一笔大财。

得到了张楚能大量供货的保证,马万里十分满意,决定回去再看看这个左良玉胆略如何,有没有大的志向。马万里又在张楚等人的推荐下看了看中阳生产的布匹,觉得这也是可以赚钱的生意,将这些都默默的记在了心里。

与余春光等人约定了下次再详细商谈合作事宜的时间,马万里告辞出了商行,临走他不但带走了余春光送给他的布匹的样品,还带走了张楚给他看的那把短刀。

马万里感觉自己的这次商行之行没有白去,为自己又创造了新的商机。回到家中也不休息就带着仆人到了左良玉住处。

左良玉看到马万里到来感到有些吃惊,自己上前找这个马老板要点儿小钱,他都一毛不拨,现在却又亲自来找自己。不过明面上却没有什么表示嘴上客气道:“欢迎,欢迎。马老板亲自到访,真是三生有幸啊。”

“将军客气了,我此来是想看看您的军饷筹划的怎么样了。“马万里开门见山的说道。

“这个事难啊!”左良玉一边请马万里落座,一边感叹道。他在开封城中到处烧香拜佛,求爷爷告奶奶却也没能弄到多少银子,现在洪承畴将山西的起义军大多赶到了河南境内,左良玉感到压力大增,以他现在的兵力到处灭火都来不及,更别说彻底解决流贼问题了。

“将军贵为副将,统领大军还有您办不到的事情吗?”马万里明知故问。

“唉,这个确实难办,现在朝庭每年要应对各地流民造反,还要防备后金的劫掠,各地都在要粮要饷,能分拨到河南的饷银本来就少,又被各级的官老爷层层剥皮,到我手中还不够士卒吃饭的。这就还需要各位商家多多帮助。”左良玉三句话不离主题,又将话题引到了要银子上去了。

“我们给将军出点儿银子倒没什么问题,可这都不是长久之计,银子总有花光的时候,况且商人总要讲个付出与回报,不知将军能为我们这些商人做些什么?”马万里在商言商,那种白出钱的事他可不愿意做。

“你们需要些什么?”左良玉想银子都要想疯了,心道:“只要你们给银子,让我干什么都行。”

“我们商人经商就是在各地互通有无,肯定要在各地之间转动一些货物,可现在流贼四起,各地都加强了戒备,设立了重重关卡。一是为了防流贼,事实上也是为了敛财。将军能否派兵为我们商人提供一些保护,让各地关卡行个方便。"马万里也不客气地直接说出了条件。

“这个容易,到时我派出队伍专门保护你们都行。”左良玉一口就答应了马万里的条件。在他看来这太简单了,只要让那些士卒跑跑腿就能拿到银子的事太容易了。以现在的形势即便被那些文官知道了也不敢说些什么。

“现在各地食盐短缺,我购入了一批食盐,还要运到省外去。您看这个将军能提供保护吗?”马万里当然不能让左良玉的银子拿的那么容易。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一切都是生意

马万里向左良玉提起运送食盐的事,这让左良玉感到十分为难,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明朝实行食盐专营,所有食盐的销售和运输都在朝庭的掌握之中,在朝庭的体系之外进行食盐买卖就是走私行为,是要受到严厉打击的。

”怎么左将军不想蹚这趟浑水。“马万里步步紧逼。

”不是的,这有违朝庭规制。“左良玉无奈的说道。

”那就算了,我这里有一千两银子相送,愿左将军带虎狼之师,旗开得胜,消灭流贼。“马万里淡淡的说道。

”这,不是那个样子的,我只是想知道要运多少盐出去。“左良玉想如果神不知鬼不觉的运送几次就罢了,如果时间长了被别人知道了,会被抓着把柄,被那些御史们参奏起来也是很麻烦的。

“我已找好了渠道,能够源源不断的为我供盐,能卖出去多少就要向外运多少,左将军可以从中按份拿到银子。”马万里送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

“果真如此我可以想想办法。”马万里的一句话改变了事情发展的方向。左良玉本来怕运出去的数量多被发现而不好办,而当马万里答应他按份额提取银子后,左良玉反而怕数量少了。并且马万里说能卖出多少就可以得到多少货源这话更加诱人。由于朝庭对食盐的管制,百姓所吃的盐价格一直是很高的。在太平年月食盐每斤的售价也要卖银一分五钱左右,现在由于社会的动乱,价格已涨到三分四分,如果换算成后世的价格,就是在百姓收入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买一斤食盐要花费一百到二百元钱,而食盐是人生活的必须品,这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以马万里这样的大商家所拥有的庞大销售网络,只要有货源所销售出去的食盐数量会是十分可观的。自己只要在其中有点儿很小的份额,就不用为士兵的粮饷问题发愁了。这时左良玉没有一口答应下来,只不过是想在接下来的份额谈判中获得更多的利益罢了。

”回头左将军派个师爷过来,与我的伙计商议一下双方利润分配的份额和都有什么地方需要左将军的帮助。“以双方的身份不太适合当面的讨价还价,马万里决定将这一切交给手下去做。

”好,这就么定了。“左良玉精神大振,这趟开封真的没有白来,等自己有了钱,练出自己的兵,那些御史文官就是磨破嘴皮子参奏也不用怕。

“不知大帅的兵马现在状况如何。”马万里作为商人对社会的现实还是很了解的,现在的官军腐化涣散,大多数连一点儿战斗力都没有,别说去剿灭流贼,就是用他们来护送商队都办不到。

“我有数千经历过关外血战的老兵,只要有了粮饷很快就能练出数万精兵,再加上河南的兵马名义上都归我管辖,别的不敢说,在河南境内我们还是能畅通无阻的。”左良玉知道马万里关心的是什么,不过他有了银子立时信心大增,必定是与关外的金人作战多年的猛将,对付一些地方上的势力和流贼还不在话下。

”那样就好,我正好认识一些人能够弄到精良的兵器和盔甲,如果将军需要,我们可以将他们介绍给您。“马万里心想分银子给你也不能让你轻易的全拿走。

”竟然有这样的商人?“左良玉心想这些商人也太神通广大了吧,连兵器和盔甲都有的卖。不过他早就对朝庭提供的武器丧失了信心。明朝的匠籍制度在崇祯时期已成为生产发展的阻碍,大多数的工匠在工头和官员的盘剥下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进行生产,管理工匠的官员为了从中谋利想方设法偷工减料,生产的武器质量可想而知。朝庭生产出来的火器在使用时经常发生炸膛等事故,没有打到敌人自己人却伤亡不少。这就是为什么这时已有了各种各样的火器而士兵却不愿使用的原因,刀剑等冷兵器在交战中折断是常有的事。

”您先看看这个。“马万里拿出了张楚送给他的短刀交给左良玉。

左良玉在军旅之中混了十几年,当然对兵器的好坏一眼就能看出来,拿过短刀不由眼前一亮。这把刀没有华丽的装饰,细节之处也没有经过认真的修整,但左良玉看得出来,短刀的材质应是上好的精钢,用料并不比自己经常佩带的宝剑差。

”您试一试。“马万里将一摞铜钱放在了桌上,示意左良玉试一试刀锋。

左良玉右手轻挥,刀刃准确的砍在了铜钱之上,铜钱立时被劈成了两半,四散飞舞开来。

”好刀,果然是把好刀。“左良玉收回刀看着刀锋称赞道。左良玉已经看到刀锋在砍赤铜钱后没有一点儿破损的痕迹。

”这把刀就是要卖武器的那些人制作的。据说所有的武器都可以达到这种程度。“马万里对这把刀很有信心。他在家中已经请护院的武师看过,并做过试验,因此左良玉砍开铜钱他一点儿也不吃惊。

”果真如此,我倒是可以向他们购买一些这样的刀剑,只是不知价钱如何,我能不能见见他们。“左良玉知道越是好东西越贵,如果太贵自己买不了太多,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那些人是我的朋友,他们答应以不太贵的价格将武器卖给我,如果左将军要见他们的话,我可以找时间约他们。“马万里先强调对方是自己的朋友,告诉左良玉不要想越过自己与对方直接交易,倒不怕左良玉与张楚他们见面。那些山西商人再大胆也不敢这边从反贼手中买武器,那边把自己抛开直接将武器卖给朝庭的军官。

会谈的结果令人十分满意,两人成功的完成了利益交换,这世上一切都是生意,如果有足够的利润的话,所有的道德、法律规则都会被抛弃到一边。

为了尽快的完成交易,马万里决定还是安排左良玉与那些山西商人见上一面,于是派人送信给余春光说明了左良玉的情况,询问能否安排张楚和王继杰等人与左良玉见面。

接到信的余春光却很是纠结,这事情现在是越弄越大了,先是打了世子,现在又要安排张楚这个大反贼头子与朝庭带兵的副将见面,这也太疯狂了吧。没办法他只能去问张楚应该怎么办。

张楚倒很轻松,自己还没有和大明的武将直接面对面,他决定见一见这个历史名人。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起赚钱

张楚决定要见一见左良玉,统计局的人立即忙碌了起来,会面的地点就让他们很花了一番心思。既要方便双方见面,又要确保安全。最后地点选在了开封城内的一间客栈,这件事余春光不适合出面,也不和余计商行牵扯上任何关系,一定要确保余春光和商行的安全。

左良玉对于见面地点并不十分在意,开封城对他来说还是十分安全的,四起的流贼到如今也没能威胁到开封。

在马万里的引见下张楚终于见到了左良玉这个将来的明末大军阀,此时的左良玉只比张楚大了十几岁,从关外血雨腥风的战场调回到河南,准备开启他人生的新篇章。整个人都显得意气风发,再加上魁梧的身材俊朗的面容,让张楚一见之下立时感到颜值上又被碾压了。

王继杰和张楚站在左良玉面前,王继杰标准的商人样貌出现在这个场合并没有更多的引起左良玉的注意。倒是张楚这么年青就和马万里这样的大商人混在一起,令左良玉不由多看了他几眼。左良玉见张楚生的白净斯文,但眉宇之间不经意间却显露出一种杀伐之气,那是只有上过战场见过血的人才有的气质。本不应出现在这种商人子弟身上,左良玉对张楚增加了戒备之心。

“大家里边座,难得这么好的机会大家认识。“马万里见双方只是互相观察不说话,气氛有点儿尴尬立即出言解围。

张楚和王继杰与左良玉见过礼,一起进入客栈开始商谈交易的事情。

武器和盔甲的样品被抬了进来,左良玉一件件仔细的查看着,眼睛里不由放出了光。他是从战场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