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保安-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延长知县是谁?是不是已经殉国了,为什么没有人上报?”崇祯皇帝激动的站了起来,一县之地被贼人占了四年竟然没有人上报。
“延长知县是马子州,他的下落众说纷纭,有说他殉国了,也有人说投了贼,但都不能确定,不过听说在贼人中有一个被称为法院院长的人,所有的刑名事务都归他管辖,地位相当尊贵,只依律例审理案件,连贼首张楚都不能干涉,并且办事十分公道,被当地百姓称为‘马清天’,有人怀疑那人就是马子州。”曹化淳面无表情的继续说道,话说道这个份上皇帝震怒肯定上免不了的,最好别在这个时候表现出对些事的任何想法,不然会将皇帝的怒火引到自己的身上。
“你怎么会对这些事如此的清楚,当时为何不向朕禀报?”果然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面向曹化淳追问着。
“我也是刚刚知道这些事情的。”曹化淳敢紧将自己撇清。
“是何人告诉你的?”崇祯继续追问道。
“启禀圣上,朝是御史周连启的就是陕西延长人氏,其在老家兄长的庄子就曾被贼人攻破,人的性命虽然保住了可家财被抢劫一空,周御史始终想要找机会报这破家之仇。在不久前他将些事告知了我,希望我找机会禀明圣上。”曹化淳今天所说的也是早有算计的。周连启为了能让曹化淳在皇帝的面前为自己说话,也没少花银子。
“那周御史为什么不早上折子请求朕出兵剿贼?”崇祯皇帝还是发现了其中的疑点,家都被人抄了,为什么要等几年才说出来。
“这事还和原三边总督杨鹤有关。”
“和杨鹤有关,莫不是杨鹤从中阻挠,包庇贼人。”崇祯皇帝的怒意更浓了。
“这倒不是,是因为杨鹤曾将张楚招抚归顺了朝庭,周御史看在为国效力的份上当时没有再追究张楚。”周连启并没有将因为兄长被扣在延长而不敢得罪张楚的事告诉曹化淳,而是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解释前几年没有出声。现在张楚已将他的兄长放了回来,可以放心大胆的与张楚为敌了。
“又是这个杨鹤,讲什么招抚,这伙贼人一个个招而复叛,没有赶起到一点儿好的作用。”崇祯皇帝恨恨的说道,完全没有想当初他是大力主张招抚的。
“对这个张楚的招抚倒与其他反贼不同,不能说明完全没有作用,张楚被招抚后杨鹤授予了他延长守备的职务,当年后金入寇京师之时,张楚还带兵进京勤王,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曹化淳可不想因此得罪杨鹤,杨鹤虽被流放,但他和儿子还在朝庭里为官,门生故交一大帮,也是不小的事例。所以曹化淳尽量为杨鹤说着好话。
“进京勤王,还有战果朕怎不记得了。”崇祯回想着当初后金入寇京师之事,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官军的节节败退,那的什么战果如何可言。
“圣上还记得,后金军在滦州城被火烧之事吗?”曹化淳给皇帝提着醒。
“哦,确有些事,当年朕还下旨赏赐过他们。”崇祯皇帝感到有些无奈,为什么当年拼死保卫自己的人又变成反贼。
“京师勤王之后张楚辗转回到延长,开始还算安份,没想到近年又反叛了朝庭。”
“这么重要的事地方官员和锦衣卫都是干什么吃的?怎么没有人向我汇报。”崇祯皇帝对朝中官员的仇恨又加了一层。
“官员方面的原因我不清楚,现在锦衣卫已大不如前了。”曹化淳这倒不是为锦衣卫说话,现在锦衣卫早就没有了往日的荣光,魏忠贤倒台之后,朝中文官借机报复,许多锦衣卫的人被打成阉党,韩野上下一片对锦衣卫的声讨之声。锦衣卫没了先前的待遇,行事也低调了许多。自然也就没了先前的执行力,消息早不如当初灵通了。
曹化淳现在管着东厂,而东厂名义上又是锦衣卫的上级,他不希望锦衣卫变得更加不堪。
提到锦衣卫,崇祯皇帝想到今天找曹化淳来要说的正事于是说道:“你管着锦衣卫,锦衣卫不行了,你为什么不严加整顿?”
第二百七十章 养你有什么用
崇祯皇帝对于自己的大臣们对他的刻意欺瞒感到十分愤怒,转头又想到了锦衣卫的问题,严厉的责问曹化淳为什么对锦衣卫不进行整顿。
崇祯皇帝这一问将曹化淳吓得不轻,这蒙蔽圣上的锅他可背不动。
曹化淳也是心里苦,却不能说。
崇祯登基后大力打击阉党,朝中大臣借机消弱锦衣卫。必定谁也不喜欢有人天天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连自己每天睡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运动都清清楚楚,而且还有权随时抓去审问。
在文臣强大的舆论攻势下,锦衣卫成了人人喊打的阉党的帮凶走狗。
动不动就喊锦衣卫迫害忠良了,锦衣卫欺压良善了。锦衣卫的行动到处受限,更要命的是皇帝被身边的大臣们所影响,从心底里就认为锦衣卫没有一个好人。
曹化淳作为宫内管理东厂的大太监,名义上锦衣卫也在他的领导下,几年来连东厂的太监们也在夹着尾巴作人,更别说锦衣卫了。东厂和锦衣卫都失去了原有的作用,皇帝接收消息的渠道也就剩下了大臣的奏折这一个途径。
如今曹化淳听到皇帝又要整顿锦衣卫,心中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心想您有完没完。
“我一定对他们严加要求,使他们遵纪守法,不到外边祸害百姓,打扰朝臣。”曹化淳小心翼翼的回答着崇祯的话。
“我不是责备你们的意思,现在锦衣卫受多方掣肘,处境尴尬,但该干的事还是要干的。”崇祯皇帝看出曹化淳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这也难怪,长期以来皇帝对东厂和锦衣卫都是以打压为主,所谓的整顿与收拾没什么区别。
“我等一定肝脑涂地为圣上办事。”曹化淳不明白皇帝要干什么,先拍完马屁再说。
“你找一下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在锦衣卫中抽调精锐,派人出去。着重调查灾荒地区流贼情况,将所得情况整理直接报入宫中。”崇祯皇帝现在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大傻子,被朝中的大臣骗的团团转,大臣们全力声讨锦衣卫、东厂,他就打压着锦衣卫、东厂抬不起头来。结果他变得又聋、又哑,眼睛还瞎。大臣们教他裁撤驿站,现在宫中对外的反应速度慢了下来,下边的情况报不上来,圣旨传不下去。
看来这帮大臣真的想将他当作一个木偶摆在这里,完全听他们的摆布。
心有不甘的崇祯皇帝决定反击,他现在能想到的也只有锦衣卫和东厂,这些天子的近臣才是真正忠心向着皇帝的,其他的人还真没有可以信赖的了。
不过大臣们长期对他的灌输使他还对锦衣卫有着很强的戒备之心。只要求锦衣卫加强收集流贼情报,没有敢提让他们监视大臣和办理案件。
“是,我这就去办,一定将差事办好,让万岁爷安心。”曹化淳敏锐的感觉到这是崇祯皇帝对锦衣卫态度的重大转变。皇帝抛开朝臣而让锦衣卫单独办这事,说明皇帝已经对朝臣开始不信任了。这么多年皇帝终于知道谁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曹化淳心中有点儿激动,却没有让自己的脸色有变化,只是跪在地上领旨。
“我知道这几年锦衣卫和东厂都受了许多委曲,你们好好办差,事成之后我会给你们奖励的。”崇祯皇帝没有白使唤人的道理,但他手头实在是拮据,拿不出银子,只好口头安慰几句,开了个空头支票,答应事成之后有奖励。
没想到就是这句安慰的话让曹化淳早已感激涕零,爬在地上连连叩头谢恩,嘴里的话都有点儿说不利落:“谢谢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曹化淳小心的从屋内退了出去,崇祯皇帝心中多少好受了一点儿,幸亏还有身边的这些太监能够忠心为自己办事,不然真没办法知道现在天下究竟怎么样了。晃晃自己发胀的头,崇祯皇帝重新拿起桌子上的奏折看了起来。
曹化淳离开皇帝的房间走在路上,脸上已满是笑意。皇帝终于又开始信任东厂太监们了,这几年的苦日子可算熬到头了。
回到自己的住处,曹化淳立即命人去传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指挥使是锦衣卫最大的官,听到曹公公叫也不敢怠慢。骆养性一路小跑的来到曹化淳的房间,施礼之后满脸堆笑站在那里等待曹化淳的指示。
“圣上养你有什么用?你们这些锦衣卫是白吃饭的吗?”曹化淳端坐在那里,脸上早以没有了先前的笑容,十分严厉的对骆养性说道。
“属下办事不利,请曹公公恕罪。“骆养性吓得一下子跪在地上连连磕头,他不知道什么事惹曹化淳生气,但他知道这曹公公是他惹不起的人,曹公公随便一句话就能让他丢了差事,甚至没了性命。
“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曹化淳并没有让骆养性起来而是追问到。
“锦衣卫是圣上亲卫,效忠于皇上。”锦衣卫的职责太多骆养性一下子也说不全,不过他很聪明,效忠于皇帝肯定不会错,同时也不让曹化淳抓住把柄,顺着他的话骂人。
“你们是怎么效忠圣上的?近年来你们给圣上提供过什么有用的信息。”曹化淳心道,小兔崽子你倒是成精了,知道堵着我的话说,你不说我就没办法骂你了吗?你说不说我都照骂不误。
“这。。。。。。。”骆养性还真被问的无话可说了,锦衣卫本来就是朝庭的情报部门,收集情报是本职工作,曹化淳问的没有问题,问题是这几年锦衣卫真的没给皇帝提供过什么有用的信息。锦衣卫被排挤,从人员到经费当然没有了保障,没有钱和人外边的信息收集不来,大家没有升迁的希望,干活的也就少了,对朝臣的监视更无从谈起,事还在做却不敢将结果告诉皇帝,要不然又落得个迫害忠良的罪名。骆养性被曹化淳问的一时无法可说。
“我这次叫你来不是要治你的罪的,而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曹化淳见把骆养性敲打的差不多了才说道。
“什么好消息?”这时候还有好消息,骆养性都有点儿不相信。
“皇上有差使交给你们办了。迅速派得力的人去山西、陕西一带摸清反贼的情况,这件事关系到锦衣卫的将来,一定要办好。”曹化淳严肃的说道。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世袭百户
骆养性见曹化淳说的郑重更不敢轻视这次行动,收起脸上的笑容挺身说道请公公放心,公公吩咐的事我一定会办好的。”
看着骆养性的态度曹化淳很是满意,这才放缓了语气说道这次是圣上想起派锦衣卫办差,说明在圣上心中我们还是有用的,这个用处的大小就要看这次差办的样,办好了,锦衣卫还能恢复昔日的辉煌,办砸了你们就还继续夹着尾巴做人吧。”说到这曹化淳还是不放心,继续说道有道是闫王不差饿鬼,不能让办差的人白跑,这个月给我的孝敬就不要送了,留下来赏给去办差的人吧。”
“小的怎敢缺了您老的孝敬,这赏钱由我来出。不会亏待他们就是了。”骆养性更明白了这次行动在曹化淳心目中的重要性,连爱财如命的公公都说要拿钱出来,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回,虽然只是说说,骆养性说也不敢```小说`。eu。少了曹化淳的银子,这也是难能可贵了。
“好好办差,终有一日我们要恢复东厂和锦衣卫往日的荣耀。”曹化淳站起身来望着窗外,信心十足的说道。
骆养性望着他的身影感觉曹公公一下子高大了起来,声音虽然尖利却也令人振奋。
“公公放心,我会尽全力将这次差事办好,不辜负您的信任。”骆养性恭恭敬敬的说道。
告别了曹化淳回到的锦衣卫衙门,骆养性从刚才的兴奋中冷静了下来。这次还真如曹化淳所讲,如果做好了就能重拾皇帝的信任,锦衣卫的境遇就会大为改善,可骆养性也觉得这次差着实难办。要去的地方可是流贼四起的地方,还要深入到流贼内部,总不能拿一些道听途说的敷衍皇帝,如果被流贼了是会掉脑袋的,因此此事难就难在派人前去。这个人既要胆大不怕死,又要能力强。
骆养性在屋子里直转圈,这个人选问题还真把他难住了,这次办差肯定要派个人当头领,带人前往。可他手下现在这些锦衣卫的千户百户们不是靠花钱买官上来的,就是世袭的草包。一天到晚除了敲诈百姓,吃喝嫖赌也不会干,别说去就是听说了这个差事,也会吓得尿了裤子。这帮东本的斤两骆养性清楚的很。
在屋内龇牙咧嘴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人锦衣卫百户郭志一。
郭志一今年已三十多岁了,是锦衣卫世袭的百户,他们家干锦衣卫这个行当应有好几辈,上百年的了。他顶替他老爹入职锦衣卫也有十几年的光景,自幼练武身手不。对于锦衣卫内的各种手段门道也很清楚。干活没有问题。只是到他老爹这一辈家道已开始败落,传到他这里,手上没剩下几两银子。又要摆那官员的架子,日子过的越来越清苦。并且郭志一可能小时候他爹让他上过几年私塾的故,整个一个死脑筋,同事们去敲诈商家弄点儿零花钱的,他都不参与。最后落得不但日子过得紧张,连巴结上官的钱都没有,十几年下来在百户的位子上始终没动。不过办起事来确很认真,对于朝庭也十分的忠心,得不到好处还拼命的干活,所以他经常被同事取笑,长了这些笑谈也传到了骆养性的耳朵里,以前骆养性不以为意。现在想来他还真符合前往山西的条件,让他去是个合适的人选。
打定主意,骆养性立即派人去叫郭志一。
郭志一急匆匆的赶到了锦衣卫衙门,指挥使大人招见他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在锦衣卫干了十几年,真正的与指挥使大人搭上话也没有几次,他的上面还有千户管着,指挥使大人根本不用直接给他下命令。
指挥使大人也是世袭,同样是接过老爹的班,但接班和接班是不一样的。指挥使和小小的百户是天上和地下的差别。
到了衙门的大堂,郭志一对着在堂中高座的骆养性施礼,然后起身肃立。他偷眼观察了一下四下的情况,见大堂内只有指挥使大人和他两个人,其他人肯定是被命令退了下去,看来今天的事还不小,不知是福是祸。
“郭百户,你做这个百户多长了?”骆养性准备从人贪婪的本性入手,让郭志一心甘情愿的去山西走一趟。人只有愿意去做才能真的将事情办好。
“到如今已有十五年了。”郭志一不知指挥使大人为何有此一问,但还是老老实实的作了回答。
“你就不想弄个千户的干干?”
“属下能力有限,并且家中杂事较多需要养家,没能升迁。”郭志一不能说因为我穷才没有升上去,但心中又有不平所以只说了因为要养家才没有升迁。
“现在在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摆在你面前,如果事办成了你升为千户并不困难。”骆养性决定以利诱之。
"机会虽好,但我怕能力有限办砸了大人的差事。”郭志一明白,往往这种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肯定没好事,所以还没等骆养性说出来,郭志一先开口找托辞,可以不参与这件事就别参与这些,不管有多少好处,这都是个坑。
“郭百户乃是世袭的百户,郭家为皇家服务了多年,忠心为国应是世代相传的精神,当国家有难是否应站出来,为皇帝分忧。”骆养性心想还想跑,你不起贪图官位的心,也逃不出我用国家大义画的这个圈。作为同样世袭的锦衣卫,对于这些世袭的家庭还是有所了解的,世袭之家虽然有高低贵贱的不同,但这些家庭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决定了整个人生要从事的职业。锦衣卫终君报国也是世代相传的。
“匡扶社稷,义不容辞。“郭志一站直了身子大声的回答。”我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