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保安 >

第75章

大明保安-第75章

小说: 大明保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楚见这么一个大人物站在自己的面前,感到这次没有白来。

李自成出生于万历三十四年,今年只有二十五岁,比张楚大不了多少,已是三十六路义军中一路的首领,外号闯将,这时闯王的称号还属于高迎祥。

李自成看到张楚同样十分激动,张楚岁数比他小,地盘比他大,手下人比他多。在几年的时间混成这样,几乎是李自成的偶像。

现在的李自成还没有称霸一方的霸气,反而经受了太多的生活磨难。

李自成的本名叫李鸿基,小名叫黄来儿,传说李自成出生时,他父亲梦见一个黄衣人进入土窑,就给他起了个黄来儿的小名。这个传说暗示李自成有帝王之相,早晚要当皇帝。

帝王之相没能改善李自成的生活,他童年时被舍入寺庙当了小和尚,还给地主放过羊。二十一岁的时候无依无靠的他应募到银川驿站当一名驿卒,负责照看马匹,好歹有口饭吃。就这样的日子也没过多久,之后崇祯皇帝登基了,崇祯皇帝自登上宝座起,手头就没有富裕过,崇祯元年有大臣给皇帝出了个主意,没钱咱们精减驿站,李自成就这样被裁撤下来失业了。

没了工作的李自成只能借债过日子,借钱总要还的,到期他还不起债,被债主告到了县里,县令把他抓了起来,他在亲友的营救下跑了出来,这还不算完,他出来后把债主杀了。

杀完债主回家发现了另外需要杀人的事:他的脑袋绿了。他的妻子韩金儿与同村的人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身上背着两条人命,他只好逃走,与侄儿李过一起到甘肃投军。在后金入寇京师之时他随军勤王到了京师,长官却扣着军饷不发,引起士兵哗变,李自成才正式加入了义军的队伍。

李自成找张楚倒不是为了见一下心中的偶像,他要向张楚买马。

李自成在当驿卒时就是负责照看马匹的,对马匹很了解,也很有感情。这两年的征战也使他更加重视骑兵的建设,总想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义军主要是流动作战,有了骑兵既可以突袭,也可以在敌人强大时逃跑,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他看到张楚的骑兵羡慕的不得了。张楚说有马可卖,李自成动了心,在会盟结束时找到张楚准备买一些马匹。

张楚听了李自成的来意十分高兴,这总算是开张了,立即同意以比市价还低的价格卖给李自成马匹,双方很快谈好了这笔交易,李自成的队伍这时还很弱小,财物不是很多,所以只买了二十匹马。

张楚心想少一点儿也没关系,只要开了张,与李自成建立起联系,以李自成的能力壮大队伍是早晚的事,以后会有大生意做的。

张楚立即命令卫士从备用的马匹中选出二十匹好马交给李自成。

李自成叫过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将领交付了银钱,并给张楚介绍说:“这是我侄儿李过,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派人与他联系。”

李过是李自成的亲侄子,与李自成同岁,只不过比李自成小一辈,掌管着李自成军中的钱粮。

张楚热情的跟李过打着招呼说:“你好,以后要多加联系啊。你们光买马,不买点儿武器铠甲?”

李过笑笑说道:“我叔叔最喜欢马了,这不买完马,我们也没钱了。”

“钱不是问题,我先赠送你们两套铠甲和一些兵器,等以后你们有了钱,随时来买,我都欢迎。”张楚少有的大方了一回。

李自成叔侄高高兴兴的带着马匹兵器走了。

张楚望着李自成的背影感叹:“真是乱世出英雄啊,只有在这天下大乱之时才能造就李自成这样的英雄,不然李自成没准会在驿站养一辈子马。这么个大英雄的脑袋怎么总是被绿呢?”

李自成脑袋被绿不只一次,在加入义军后他又娶妻邢氏,之后邢氏和李自成部将高杰通奸,后被李自成发现,邢氏与高杰一起投降了朝庭,当然这件事现在还没有发生。张楚在想,要不要提醒李自成一下,最终他决定还是算了,现在说这话有被打的可能。高杰也是个人才,投靠朝庭后一路官至总兵,他想方设法招兵买马保存实力,在明朝末年成为了有影响力的军阀。明朝灭亡后,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被封为兴平伯,与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并称为江北四镇,如果李自成不被绿的话,这历史是不是会改变很多。

张楚摇摇头打消了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没了高杰肯定还会出现其他的什么人,历史是很任性和固执的。

张楚又在义军中打听了一下魏学的情况,还好在这场大战中魏学没有跟王嘉胤在一起,他跟随着王自用在后方,这次没有来这里,整个人安然无恙,张楚这才放下心来。

看着义军都走得差不多了,张楚也带着队伍返回了中阳。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府谷征战,中阳还有许多事务需要他亲自去处理,他也有点儿想念朱济世了,这个秀才将地方上的事情打理的不错,该表扬表扬他了。

曹文诏消灭王嘉胤的胜利使自己升了官,却葬送了另外一个人的仕途,这个人就是三边总督杨鹤。这场胜利使皇帝看到了剿灭流贼的希望,说明招抚政策是失败的。招抚失败当然不是皇帝不对,肯定是有人办事不利,这个人就选了杨鹤,杨鹤不但被罢了官,还被投入了监狱,三边总督出缺,洪承畴继任了三边总督。洪承畴上任后改杨鹤的“边剿边抚”为“全力清剿”的方针,全力进攻义军。这时陕西总兵王承恩、甘肃总兵杨嘉谟等部勤王兵,先后被调回陕西参加追剿。官军齐集陕西,集中兵力进攻陕西农民军。

现在的洪承畴是既有权又有兵,整个人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决定要大干一场。他最想干的就是找曾经修理过自己的张楚报仇。

于是大队的官军向着延长开来。

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事重启

张楚到了中阳屁股还没坐热,郭西园的调查局就传来了情报。洪承畴已接任三边总督,统领各路剿灭农民起义的兵马。上京勤王的陕西总兵王承恩、甘肃总兵杨嘉谟等部被调入陕西,刚刚打败王嘉胤的曹文诏也由山西退回了陕西。

洪承畴将各地的官军都集中在了一起,这是要准备一场大的行动。种种迹象表明,洪承畴的目标是保安军占领的延长地区。

洪承畴这次下了大本钱,王承恩、杨嘉谟两位总兵带回勤王兵马有八万之众,加上曹文诏的三千骑兵以及洪承畴自己的兵马,官军就有十万多人,摆出一种碾压一切的态势。

而张楚的保安军全部加起来只有四万多,还分散布置在从延长到归化城以及山西的大片地区。驻守延长县的只有一万多保安军,离着最近的榆林地区只有五千人,骑兵大队还远在府谷和归化城。

形势严峻,每一步都关系到保安军的生死,自成立以来保安军还没有面对过如此多的敌人。

张楚将在中阳的朱世济、李毅和郭西园找来紧急的商量应对之策。

在听了张楚介绍的形势之后,朱世济、李毅、郭西园没有作声,三人陷入思考之中。张楚没有催促,静静的等着他们发言。

“如果将延长的人员撤过黄河怎么样,凭借黄河天险能够抵挡一阵子。”朱世济先开了口,他认为敌我力量悬殊,很难在延长战胜敌人,所以有了撤退的想法。

“可这一撤我们在延长这几年的建设就全毁了,官军比流贼还不如,延长的百姓就要受罪了。我们部队不能让百姓白损失,要不我带队打他一下子试试。”李毅虽明白双方的力量对比,就这么退了也是不甘心。

“现在敌人大军都集中到了延安府,根据传回的情报分析,敌人最大的可能就是要进攻延长,敌人的数量是我们的几倍,这仗很难打。”郭西园说着他掌握的情况。

“我们不能跟敌人硬碰硬,也不会轻易的将延长白送给敌人。我们不但要守住延长,还在消灭进犯之敌。朱秀才你在民政系统立即进行总动员,转入战时状态。集中物资支援陕西的战事,工厂全力开工生产武器弹药,民兵集结起来作为地方上的守卫力量,中阳的部队我要带走大部,在延长与敌人决战。你立即安排人员通知延长靠近敌人的周边乡镇实行坚壁清野,撤离百姓,那里将成为主战场,尽量减少百姓的损失。”见三人的反应与自己的预料差不多,张楚不再讨论战与不战的问题,而是直接进行了战事的安排。”李毅你和我一起渡河到延长县,带兵打击入侵之敌。西园你的统计局要和部队的侦探部门相互配合,掌握官军的动向,官军人数众多,不可能总是聚成一团,我们要掌握每一股官军的人数以及带队将官的情况,然后一股一股的将他们吃掉,官军的人数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战役的成败有大部分都依靠你们的情报是否准确。“

三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了自己要做的工作。

张楚最后感慨的说:”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将这饿殍遍野的延长建成了现在的模样,我们管辖的地区终于没有因为饥饿而死的人。工厂生产出了急需的武器和生活用品,兴修的水利在这大灾之年保证了庄稼有收成,百姓正在为能够吃饱饭而努力生产,谁想破坏这一切都要问一问我们的枪答应不答应。我们保安军成立以来都是在打顺风仗,没有面临如此险境,考验我们战士意志品质的时候到了。我们一定能坚持住,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会议结束,三人离开准备去了,张楚又将手下军官招集了起来,布置他们在战士中进行战斗动员,鼓舞士兵的斗志。

张楚除跟随着自己的骑兵外还要从本地抽调一万人马跟随他出征,一万人离开家乡渡河参战,思想统一很重要。

同一时间,官军方面洪承畴也在积极地为进攻做准备。十几万大军的粮饷、武器问题就够他忙一阵子。还要分派各路军马的任务,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洪承畴开启了满负荷的工作模式。

曹文诏当兵出身,作为武人他对读书的文官有着天然的敬畏,自打他调到山西作战后,与洪承畴配合就很好,这个很好就是洪承畴往那里指曹文诏就向那里冲,而且没有一点儿怨言。

洪承畴命他由山西返回陕西,他带着人急行军赶到了延安府。洪承畴要打延长县,他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先于他人将队伍带到了延长县境外驻扎下来。

曹文诏作战积极却并不鲁莽,对于没有交过手的保安军他保持了足够的谨慎小心。为了摸清情况,曹文诏命令关宁铁骑中的一个队长带着五十名骑兵深入到延长境内刺探情况。

骑兵队长丁猛,人长得五大三粗,看上去就是勇猛无比的样子,他在边军征战多年最终活下来,不光是靠自身的勇力,他的头脑很灵活,作战经验也十分丰富,只是没有背景,这么多年来只做了个队官。不过真正作战时官长还是需要他这样有能力的人。所以洪承畴第一个就将他派了出来。

丁猛带着人小心翼翼的一点儿点儿的深入到了保安军占领的村庄附近。

他们从关外调入陕西、山西剿贼,对保安军的情况一点儿也不了解,只知道保安军占领延长已有两年多,陕西官军竟然毫无办法。看样子保安军还是有些实力的。

曹文诏的三千官军刚刚打败了几万流贼,队伍中自然滋生起了一股骄傲情绪,不把贼人放在眼里。丁猛却不这么想,一再叮嘱手下小心。

现在已是崇祯四年的五月,田野里的庄稼一片绿油油,长势良好,官军士兵大多也从事农业生产,见到这么好的庄稼也是心中喜欢,其他地方都被旱灾困扰的时候延长农民也不知用了什么方法将庄稼种的这么好,只要再过些日子就是丰收的季节了。

丁猛他们从田地中的道路走过,没有发现一个下地的农民。难道他们已发现了我们,丁猛更是提起了十二分的小心。

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事重启

张楚到了中阳屁股还没坐热,郭西园的调查局就传来了情报。洪承畴已接任三边总督,统领各路剿灭农民起义的兵马。上京勤王的陕西总兵王承恩、甘肃总兵杨嘉谟等部被调入陕西,刚刚打败王嘉胤的曹文诏也由山西退回了陕西。

洪承畴将各地的官军都集中在了一起,这是要准备一场大的行动。种种迹象表明,洪承畴的目标是保安军占领的延长地区。

洪承畴这次下了大本钱,王承恩、杨嘉谟两位总兵带回勤王兵马有八万之众,加上曹文诏的三千骑兵以及洪承畴自己的兵马,官军就有十万多人,摆出一种碾压一切的态势。

而张楚的保安军全部加起来只有四万多,还分散布置在从延长到归化城以及山西的大片地区。驻守延长县的只有一万多保安军,离着最近的榆林地区只有五千人,骑兵大队还远在府谷和归化城。

形势严峻,每一步都关系到保安军的生死,自成立以来保安军还没有面对过如此多的敌人。

张楚将在中阳的朱世济、李毅和郭西园找来紧急的商量应对之策。

在听了张楚介绍的形势之后,朱世济、李毅、郭西园没有作声,三人陷入思考之中。张楚没有催促,静静的等着他们发言。

“如果将延长的人员撤过黄河怎么样,凭借黄河天险能够抵挡一阵子。”朱世济先开了口,他认为敌我力量悬殊,很难在延长战胜敌人,所以有了撤退的想法。

“可这一撤我们在延长这几年的建设就全毁了,官军比流贼还不如,延长的百姓就要受罪了。我们部队不能让百姓白损失,要不我带队打他一下子试试。”李毅虽明白双方的力量对比,就这么退了也是不甘心。

“现在敌人大军都集中到了延安府,根据传回的情报分析,敌人最大的可能就是要进攻延长,敌人的数量是我们的几倍,这仗很难打。”郭西园说着他掌握的情况。

“我们不能跟敌人硬碰硬,也不会轻易的将延长白送给敌人。我们不但要守住延长,还在消灭进犯之敌。朱秀才你在民政系统立即进行总动员,转入战时状态。集中物资支援陕西的战事,工厂全力开工生产武器弹药,民兵集结起来作为地方上的守卫力量,中阳的部队我要带走大部,在延长与敌人决战。你立即安排人员通知延长靠近敌人的周边乡镇实行坚壁清野,撤离百姓,那里将成为主战场,尽量减少百姓的损失。”见三人的反应与自己的预料差不多,张楚不再讨论战与不战的问题,而是直接进行了战事的安排。”李毅你和我一起渡河到延长县,带兵打击入侵之敌。西园你的统计局要和部队的侦探部门相互配合,掌握官军的动向,官军人数众多,不可能总是聚成一团,我们要掌握每一股官军的人数以及带队将官的情况,然后一股一股的将他们吃掉,官军的人数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战役的成败有大部分都依靠你们的情报是否准确。“

三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了自己要做的工作。

张楚最后感慨的说:”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将这饿殍遍野的延长建成了现在的模样,我们管辖的地区终于没有因为饥饿而死的人。工厂生产出了急需的武器和生活用品,兴修的水利在这大灾之年保证了庄稼有收成,百姓正在为能够吃饱饭而努力生产,谁想破坏这一切都要问一问我们的枪答应不答应。我们保安军成立以来都是在打顺风仗,没有面临如此险境,考验我们战士意志品质的时候到了。我们一定能坚持住,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会议结束,三人离开准备去了,张楚又将手下军官招集了起来,布置他们在战士中进行战斗动员,鼓舞士兵的斗志。

张楚除跟随着自己的骑兵外还要从本地抽调一万人马跟随他出征,一万人离开家乡渡河参战,思想统一很重要。

同一时间,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