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朝鲜-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良带着一个排的战士出去,过了半个多小时后就与战士们带着血迹回来了,不用说都知道他们去做了什么。开枪也许会惊动附近经过的敌人,所以只能用军刺,这让不少战士脸上都露出了不忍的神色。我能理解他们,在战场上杀死敌人他们可以眉头也不皱一下,但是现在对付的却是手无寸铁的俘虏
休息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我又把部队拉了出去,战士们全都只带一把枪、少量的子弹和一把铁锹,其余的装备全都丢在村子里留下几名战士看着,因为这回咱们是去扛很重的炮弹。
来到烈女山扒开隐藏炮弹的山洞,从里面扛出一箱箱的炮弹,就在大爷的带路下朝沙长里的方向走去。
距离不是很远,大慨一个小时后就来到了这片长、宽都有几百米的开阔地,据大爷说,沙长里与赤重里之间,就只有这块开阔地算是大的,于是我就大胆地猜测,将来那个会给志愿军造成重大的损失的炮兵营阵地就设在这里。
据说就是因为有这个装甲炮兵营的火力掩护,导致志愿军两个军六万多人都无法突破前线的那道防线,全部挤在一个狭长的地带进又进不得,撤退又没有命令,美国佬的飞机对没有防空能力,而且密集排列的志愿军士兵群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和扫射,造成志愿军惨重的伤亡,最后只有一个侦察连和一个营得以突破。
当然,这种状况是不会再发生了,我很快就命令战士把炮弹分成几堆深埋在这片开阔地里,然后每堆炮弹堆里都附加上两个炸药包,再牵上长长的引线,当然,引线也是埋在土里的
虽说有很多战士都对我的做法充满了疑惑,也问过几次,我也不多做解释,只跟他们打了几下太极,战士们只以为那是机密,随后也就不多问了。
做完这些后,战士们这才回村庄去整理好装备与乡亲们告别。虽说这时已经是深夜了,但村里的百姓不知是从哪得来的消息,全村的人都来为我们送行,还不时递上一些吃的,嘴里不停地嘱咐着战士们要小心、要回来看他们,战士们虽然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但还是感激地频频点头。
大爷取出了一枚勋章交到我手里,正当我疑惑不解时,陈良转告我说,这枚勋章是他儿子的遗物,大爷一直冒着生命危险保存着它,他希望这枚勋章可以一直跟着我们,等到我们彻底打败伪军的时候,将这枚勋章挂在汉城最高的房子上。
我默默地接这枚勋章,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因为我知道,自己似乎永远也无法帮大爷达成这个心愿,只怕将来等着大爷的注定是失望!
走出了村口,战士们不停地回头与前来相送的乡亲们挥手告别,走出这一段路时特别慢,似乎也特别快,最后在战士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乡亲们终于消失在冰冷漆黑的夜色中
至此,第四次战役结束,此战志愿军进行了坚守防御、战役反击和运动防御多种样式的作战,历时87天,歼敌7。8万余名,使敌人平均每天要付出900人伤亡的代价才前进1。3公里。志愿军胜利地完成了防御任务,赢得了时间,掩护了战略预备队的集结,为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役,志愿军战斗减员5。3万余人。
第五卷第五次战役第一章炮兵营
第一章炮兵营
绿叶天,烂泥地,在世人的描绘中春天总是一番欣欣欣向荣的景像,但我真的不喜欢朝鲜的春天。虽说在这春天里可以看到一些久违的绿色,但是那地上、树上缓缓融化的积雪,把整个世界都变成湿漉漉的一片,就像刚下过一场大雨一样。
战士们隐藏在距离赤重里几公里的一片森林里,在这座山的山顶,我们可以远远地监视着一条通往议政府的公路和那个已经被埋下了炮弹的开阔地,一旦美军的炮兵真的在那里布设阵地,那就是我们发挥作用的时候。
事实上我选择了这个地方做为隐蔽处还有一点私心,因为我知道战役一打响,四十军就会以每小时八公里的速度从这附近实施穿插任务。那时说不准我还可以回到自己部队了。
第五次战役虽说大多数都是由刚入朝的部队打的,首批入朝的部队连续打了四次战役后,都已经疲惫不堪的到后方休整去了,但还是有少数的几支伤亡不大的部队继续参战,比如说我所在的四十军就是一支。
好久没看到虎子、赵永新他们了,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说来也奇怪,当初在部队里时就希望一个人自由自在的没人管,但是现在当真在外面自己拉起一支部队做山大王了。心里却像是少了点什么东西似的,做什么都不坦实。
就比如说这几天,我似乎就只能带着部队在坑道内躲着,晚上都很少把部队拉出去,就算拉出去了也没办法有什么动作。在外面的敌人不是一个团就是一个师的,这一打起来那还不是拿着鸡蛋去碰石头!
就一个装甲炮兵营吧!我不敢期望我们这支连队能在战场上发挥出多大的作用,毕竟在这动不动就是出动几十万人的战场上,我手上这支一百多人的队伍就像一只蚂蚁一样的弱小。我心里就在想着,第五次战役投入的志愿军和人民军加起来甚至都有一百万了,是一支名副其实的百万大军,而我们这支部队只占其中的万分之一。所以咱们如果能消灭一支美国佬的装甲营的话,那按比例来说也足够了吧!
而我们所要做的似乎也不太困难,就等着美国佬的炮兵营在那开阔地上布好阵地,然后就把引线一点,嘿嘿
我无聊地从坑道的原木上坐了起来,融化的雪水让坑道内的泥土泥泞不堪,根本就无法躲人,所以战士们只好在坑道底也铺上了一层原木,虽说加大了工程量,但是还别说,比起以前那种坑道可好多了。当然,如果不是战士们进进出出时踩得“地板”到处都是烂泥,那简直就可以称得上干净舒适。
顺着凹凸不平的“地板”走出了坑道,外面树上的积雪就像下雨一样往下滴着水,要不是周围依旧寒冷的空气,和地上、树上还没有完全融化的积雪,我都要把这里当作热雨林了。
我随手抓起一顶放在坑道外的竹笠戴在头上。就朝坑道口的一颗树走去,那下面星罗棋布地摆着几十个的竹筒,正一滴一滴地接着从树上掉下的水滴。我选了一个没有虫子也没有树叶的竹筒,然后把里面的冰水一饮而尽。
竹笠、竹筒,甚至还有蓑衣,都是战士们在闲暇时折腾出来的玩意。要说志愿军战士那野外生存能力,还真是没得说。随随便便用些竹子啊,叶子啊还有说不出是什么植物的“毛”,就可以折腾出这么多玩意。就算没有锅也难不倒他们,他们把竹节打开一个小孔,然后把米和水从那小孔里灌进去,接着把那竹节架到火堆上烘烤,过了一会儿把那竹节剖开后,竟然就是香喷喷的竹筒饭,那个香啊!可比现在餐馆里买到的竹筒饭地道多了。
这种生存能力是与战士们从小就生活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分不开的,我记得现代时就有一个学者说过一名这样的话:“越是原始的国家就越打不败!”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意思就是对于现代化的国家,只要把电站一炸那工厂就瘫痪了,用惯了现代化电器的百姓就没法活了,而对于原始的国家似乎就没什么影响。但是他没考虑到的是,原始的国家。有跟别人一较长短的力量吗?
“轰轰”一阵阵炮声从远处传来,震得树上的水珠、积雪像雨点一样的往下掉,弄得站在树下的我有些狼狈。陈良从坑道里抢了出来,为我披上了一件蓑衣,虽说在这大晴天披上蓑衣有些怪异,但这似乎还真的有必要。
“连长!”陈良也跟着朝炮声传来的方向望去,有意无意地说道:“那边还在打哩,听炮声好像少了许多,也不知道是啥情况了!”
“嗯!”我点了点头随口应了声,心里却知道那是美军在跟志愿军抢着著名的“堪萨斯线”。
所谓的“堪萨斯线”就是从临津江口开始,经过板门店,斜穿三八线,从涟川北一直到华川水库。这基本上是一条在三八线北侧20公里左右、与三八线基本平行的战场线。
“堪萨斯线”宽184公里,其左翼可以依托大海,而华川水库宽达16公里,也是一个军事上防御的依托,从而可以共同构成威胁中国军队的指挥与补给的三角地带。
这条线是一条最短的,也被证明是最容易防守的一条线,如果美军能在这条线上站稳脚跟修筑了工事,那么以他们先进的武器装备可以轻松地挡住志愿军百万大军的进攻,没有海军、空军的志愿军将被挡在这条线以北没有发展的可能。而美军却可以随时利用海、空军的优势在我军侧后实施登陆,志愿军将再次面临着被赶出朝鲜的危险。
事实上,美军四个国民警卫师(按国民警卫师编制每师1。8万人)两个正规师约5万人已经调到日本,另外伪军3个师3。6万人正在日本接受训练,合计15万余人,随时准备着对我军侧后实施登陆作战。
老总正是感觉到了这些危险,才在没有做好准备、国内兵力尚未全部到达预定作战地点的情况下仓促发动了第五次战役。有人把第五次战役看成是老总数十年戎马生涯中为数不多的失算,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
“连长”这时任凤有也顶着一顶竹笠跑了出来,他朝远处的硝烟望了望。听着零零星星的枪炮声不由有些担心道:“连长,这仗不会打不动了吧!那咱们还不是要在这打游击打上一辈子了?”
陈良不由切了一声:“前些日子是谁说要与反动派斗争到底来着?咋啦?才蹲这么几天就蹲不住了?”
“谁,谁,谁蹲不住了!”任凤有不服气地回答道:“俺就是有些想大部队了,咱们在这整天尽是看着反动派在道上走来走去却又不敢打,蹲在那又湿又黑的坑道里都快发霉了,战士们心里也都犯嘀咕哩!”
“连长”陈良想想也是,不由在一旁建议道:“不如咱们去给敌人搞搞破坏啥滴,炸炸公路啊,破坏下铁跑啊,要是命好说不准还能碰到军火库让咱们炸他娘滴”
“今天几号?”我不答反问了一声。
“这个”陈良迟疑了下,接着很快就回答道:“二十一号!”
“唔,那就明晚吧!”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就下命令道:“让战士们做好准备,明晚行动!”
“是!”陈良和任凤有两人闻言不由面露喜色的敬了个礼,接着就兴奋地四处奔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各个坑道的战士,不一会儿坑道里就隐隐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我不由苦笑地摇了摇头,向来习惯于打运动仗的他们,一打起仗来整天都是在外面跑,哪里试过像现在这样又不打也不跑地蹲在坑道。何况这下足足憋了七、八天,可把他们给憋坏了。这下一听到明晚就可以出任务,个个都兴奋得要命。
只不过他们心里想的任务。跟我想的任务却有点不一样,第五次战役,那可是一场交战双方伤亡都是最惨重的一场恶仗啊!此仗之后,双方都对对方的战斗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役。
第二天黄昏,天刚入黑我就带着全身都插满了伪装的战士们出发了,目的地不远,半个多小时后就到了。这时战士们才惊讶地发现,目的地就是上次我们将炸弹埋下的开阔地,虽说战士们心里个个都有疑问,但出发之前我就跟他们说明。这次任务是潜伏、打伏击,不允许战士们说话和移动暴露目标,所以战士们也不多问,在我的命令下按排分成三队潜伏在开阔地旁的三座小山的反斜面上,并找到了几天前隐藏在土里的引线。
我还是与往常一样,与任凤有那个排一组,潜伏在正对着开阔地的那个高地上,并且排在队伍的第一位,任凤有就趴在我的旁边,有干部带头战士们才能心安!
潜伏并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地上融化的雪水会慢慢渗入我的棉衣,让我感到有些寒冷,而且还产生一种湿漉漉的不适感。唯一的好处是,我可以依稀看到开阔地另一端的公路。我轻轻地把步枪拿了上来,想透过瞄准镜观察一下公路的地形,但是由于坡度的原因怎么也不能如愿,这让我有一种再往高处再爬一段的欲望,但是想想在行动之前我曾下过死命令,一旦潜伏后就不许任何战士移动,所以我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说起潜伏仗很多人就会想起为了不暴露目标而让火焰活活烧死的战斗英雄邱少云,但那是51年的事,距现在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到现在为止,志愿军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挖战壕打伏击倒是不少,但是潜伏作战只怕还是头一回,特别是像我现在这样,敌人还没来就未卜先知的潜伏在他们的阵地上就更是前所未有了。
所以战士们似乎有些不习惯,黑暗中不时地传来几声唏唏嗦嗦的声音,让我意识到战士们有些耐不住性子了。他们心里一定是在奇怪,这四周连个人影都没有,咱们趴在这一动不动到底为的是什么?
正在暗自担心时,远处的天空中突然升起了三颗红色的信号弹,接着一道道亮光划过漆黑的夜空,霎时喀秋莎火箭弹发射时那特有的“霍霍”声响彻了整个朝鲜半岛,不一会儿随着一阵轰响,远处腾起了一道道橙红色的火光,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条长长的火线自西向东横跨在朝鲜半岛上。
第五次战役终于打响了。
这场景不仅是那些守在防线上的美军没有见过,就连趴在我身旁的志愿军战士也没有见过。如果不是因为碍于命令,他们肯定会吃惊地站起来指手划脚的。
刚入朝的军队装备的都是苏式武器,这些“喀秋莎”火箭弹想必就是出自志愿军新组建的三个火箭炮团之手了。二战时美军没有尝过这种威震敌胆的火箭弹的滋味,想不到在这朝鲜战场上却终于知道了它的厉害。
半个小时后炮声终于了下来,虽然听不到声音,但是战士们都可以想像得到,志愿军几十万大军在炮声还没有停的时候,就对敌人漫长的战线上展开了排山倒海般的冲击。我想那个场面一定十分壮观,但同时又有些庆幸自己没在那个战场上,因为我知道,他们要冒着枪林弹雨徒步渡过那正处于半融化状态的临津江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天晚上在175高地上的寒冷,让我想起了差点就被冻没了的双腿,想起这些让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虽说前线上打得一片火热,但是我们潜伏的地方却是一片寂静,有时甚至还会听到几声昆虫的叫声。
反正也没什么事做,我也就胡思乱想着,麦克阿瑟应该是在十几天前被解职了吧!坐上他的位置的当然是在朝鲜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李奇微,而接替李奇微第八集团军司令的,则是他选中的范弗里特。
美军中有人说范弗里特是个“乱世英雄”,他是一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将军。他的从军生涯不怎么走运,二战快结束的时候还是一个团长,但是在诺曼底登陆时却交了好运。据说当时他所在的师作战很不顺利,五天以后全师还在海岸边没有进展,德军的反击令全师出现巨大的伤亡。眼看这个局部的登陆就要失败的时候,视察前线的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决定把第二十九师现任师长撤了,让范弗里特团长代理师长,于是,“全师就像苏醒了一样,前进了”。
于是很快他就成了正式的师长,接着又升为军长。
对范弗里特,更让志愿军们熟悉和痛恨的,还是范弗里特弹药量这个绰号,范弗里特出色的继承了李奇微“火海战术”并将其发扬光大,对于有可能出现中国军队的地方,他总是不计弹药的把它炸成一片焦土,以至于战后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