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异时空之中国崛起 >

第166章

异时空之中国崛起-第166章

小说: 异时空之中国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俄罗斯人与日本人莫明其妙地打了起来,倒是给了刘一飞一个快速拿下锦州的好机会。说真的,刘一飞、张海洋等人。并没有想到会如此顺利地解决问题,他们只是认为,两条疯狗在那里打架,如果不赶去凑一凑热闹的话,实在是有点儿亏了。至于兵不血刃拿下锦州,完全是机缘巧合,当时俄罗斯人以为可以凭着在六家子一带构成的工事暂时拦住共和军的进攻狂潮,如此一来,他们就有着足够的时间,把已经打得山穷水尽的日本军队全部歼灭掉,然后退入锦州,关上关外的大门,集中全部力量击退日本军队。以尼古拉二世的预想,俄罗斯在关外有着三十九万部队,而且,还有一些部队正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往关外跑,正常情况下,把日本人全部赶到朝鲜半岛、甚至于直接赶下海,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如此一来,他就有了几个月的时间从欧洲本土往远东地区增兵,并进而击败共和军。彻底控制住整个远东地区。

只是没有想到,共和军第二集团军的攻击速度如此之快,火力如此之强,六家子那儿的工事,几乎是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害得正在强攻塔山的俄罗斯军队只能立刻撤离。但是,第二集团军追穷不舍,一路跟着俄罗斯军队北上,并在还有大量俄罗斯军队还没有入锦州城的情况下,尾随追击直接进入了锦州城,庞大的工事群还没有发挥其作用,就直接落入了共和军的手中。

共和军面前,是一片肥沃广袤的黑土地。由于清政府保护所谓龙兴之地的政策,使得这片黑土地上人烟稀少,面积如此之大,可是人口却不足千万,还没有内地一个省份的人口多。要不是这段时间,关内一些汉人实在活不下去了,冒着砍头的危险硬闯关东,这里的人口就更少了。人口少,面积大,物产丰饶,这里的人过着的是相当舒适的生活。黑土地上,种啥长啥,棒打山鸡瓢舀鱼,经营好的话,养活数亿人口没有问题。如果把黑土地的概念延伸到黑龙江以北甚至于一直延伸到北冰洋的话,那里的矿藏资源和森林资源之丰富。足可以让人笑掉大牙的。这是上天赋予中国的宝藏,在原世界里面,这片宝藏中的很大一部分,被一个可恶的强盗抢走了。刘一飞不想让悲惨重演,不想让上天赋予的宝藏成为中国人永远的遗憾,所以,就算俄罗斯人没有参与此次的侵华战争,刘一飞都会想方设法与俄罗斯开战的。只是现在,俄罗斯人自动送上门来了,如果不好好地把这个超级强盗剥掉几层皮的话,刘一飞就对不住跟着穿越过来的一千号弟兄了。

共和军君临大地般出现在黑土地上,原本撕杀得热火朝天的两条疯狗,都谨慎地停止了动作。共和军由于长途奔袭作战,给养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在抢占了锦州周围的几个重要据点之后,也无奈地停止了前进,黑土地上,终于恢复了平静。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平静只不过是暂时的,只要两条疯狗还在中国人的土地上,只要这两条疯狗还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共和军前进的脚步就不会停止,别说西伯利亚了,整个亚欧大陆,都将响起共和军冲锋的号角。

黑土地是暂时恢复了平静,不过,战事还将继续下去,既然日本已经进行了全民总动员,豁出去要跟共和军打到底,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只要明治这个老家伙还没有低头宣布无条件投降。只要东京这座罪恶的城市还没有落入中国人的手中,那么,战事就将继续下去,就算再艰难,就算重建共和国需要再多的资金,中国人都得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这,就是有没有宣布全民总动员令的区别。对中国人来说,以前跟日本的战争,顶多只能算是局部战争,不过现在,战争已经发展到中日这两个百年宿敌之间的全面战争了,就算砸窝卖铁,都得打下去。

虽然中华共和国没有进行全民总动员,不过,中国国民却已经自发地总动员起来了。他们省下了一切可以省下的钱,放弃了购买奢侈品,放弃了口福之欲,自发地把省下来的钱送到政府的损款箱里面,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努力地支持着政府去打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不但普通国民如此,那些商家更是迸发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纷纷捐款,使得王卫国总理的钱包日渐地鼓了起来。自日本宣布全民总动员令到十五号为止,只不过短短几天的时间,国民自发的捐款就达到了数百万中元之多,整个国家的注意力,都转到对日本进行惩罚性打击身上了。国民们如此热情,让刘一飞高兴得眉开眼笑,可是,王卫国总理对此却忧心忡忡的。国民们有爱国热情是好的,可是,重建中国,需要国民们的全力支持,如果大家把钱都捐到军事方面,在需要钱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反倒是不好。因此,在征得刘一飞和刘永福两位总统的同意之后,王卫国总理特别发表了讲话,呼吁大家理智地捐款,并请国民们放心,中华共和国政府有着足够的经济力量,把这场战争打下去。王总理的话让国民们安心了不少,不过,捐款热潮却一直延续下去,一直延续到战争最终结束为止。

黑土地上出现了短暂的平静,可是,海上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呢。十二月初,日本人就已经知道了共和军海军中将许辉率领“武汉”号、“南昌”号两艘战列舰和“济南”号、“兴化”号两艘巡洋舰离开广州的情势,可是,自打以后,这四艘强力军舰就好象失踪了一样,再也没有消息了。

对此,日本海军大臣松岛六十五忧心忡忡,他自然知道,中国舰队是朝着日本列岛进发的,只不过,他不知道中国人的目标是什么。按理说,中国人应该直接攻打东京湾,在日本海军内部,支持这一想法的也大有人在,就连天皇明治也认为,东京湾才是日本海军接下来最重要的防御地区。可是,松岛六十五却并不这么认为,现在对日本人来说,最关键的不是拿下关外,而是如何把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所有军队撤回本土。那可是近三十万的精锐陆军啊,日本精锐陆军本来就只有二十二个师团七十多万,在锦州战役中已经损失了四万,在与俄罗斯人的战争中又已经损失了三万,现在算起来,顶多也就六十五万左右。也就是说,关外的部队,占了陆军精锐部队的近一半,这些个部队如果无法调回来的话,本土的防御就将出现大问题,他们海军也绝对不会有好日子过。现在,海军和陆军是绑在一块儿的两条疯狗,那一方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必然会对另一方产生致命的影响,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松岛六十五认为,既然连自己都看到了这一点,那么,中国人不可能没有看到。也就是说,对于日本人来说,现在保证对马海峡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毕竟,现在这个海峡可是维系着日本本土与朝鲜半岛甚至于与关外联系的唯一通道,一旦这个海峡被中国人控制住,那么,朝鲜半岛和关外的三十万大军,将因为没有后勤和援军而陷入混乱之中,不是被中国人吃掉,就是被俄罗斯人全灭。无论载在那个国家军队的手中,对日本人来说结果都一样,都将是一次灾难性的打击。明治和井上次朗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一段时间来,日本在关外已经采取了守势,就连已经越过乌苏里江和鸭绿江的十万大军也停止了进攻,开始慢慢地与俄罗斯军队脱离接触,想尽办法退回到朝鲜半岛。至于刚刚抵达朝鲜半岛的那二十万大军么,倒是好办一些,他们才进军到平壤一带就收到了回撤的命令,现在正在向对马海峡方面赶。也就是说,只要时间足够,只要日本护航的舰队实力足够,那么,这三十万大军就可以赶回本土。至于还在关外的十万大军么,如果能够赶回一点点,明治就已经相当满足了。

问题是,时间即不在日本人这一边,日本舰队的实力,也有点儿上不了台面。中国舰队早就已经出发,估计了一下,如果他们一直往对马海峡赶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在东海北部一带,虽然松岛六十五还没有收到有关中国舰队行踪的任何消息,可是,他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中国舰队那可怕的杀气。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松岛六十五,终于感受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他手头上是有六艘战列舰和二十艘左右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单单从吨位上讲,要比中国舰队强大了起码三倍。可是,跟着中国舰队打了几年的仗,松岛六十五清楚得很,吨位上的所谓优势,对中国人来说,根本半点儿意义也没有。四国海军联合舰队,一百二十艘军舰啊,单单战列舰就有二十艘之多,结果呢,才不过几十天时间,喂鱼的喂鱼,被俘的被俘,一艘也没有剩下。也就是说,就算他松岛六十五把所有的军舰都搁在一块儿跟中国舰队硬拼,其胜负顶多也就三七开,日本舰队明显处于下见。倾巢出动都处于下风,那么,日本舰队要同时守住两个关键海域,其难度可想而知了。

已是十二月十七号,侵扰日本多日的寒流总算是过去了。这股寒流来得有点儿莫明其妙,朝鲜半岛和中国那儿都没有出现寒流,偏偏日本列岛就出现了寒流。此次寒流让日本政府有点儿措手不及,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估计,单单冻死的日本国国民就有数万之多,金钱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这对本来就已经处于困境的日本人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媒体上,已经有人在暗示说,此次寒流是上天对日本的一种惩罚,是天照大神给日本政府的一种暗示,日本或将从此以后走入真正的寒冬,说不定永远也无法翻身。

照理说,这样的评论,是不可能出现在媒体上的,日本政府对媒体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别说说这些丧气话了,就连质疑天皇的话也不能说。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来,情况有了变化,时不时的就有媒体不顾大局发表一些不利于天皇的言论,而这些言论,让本来就已经惶惶不可终日的日本国民的士气更是直线下降。宪兵队对此进行了多次的搜查,抓了几个记者,封了一些报纸,可是,发表这些言论的都是小报纸,封了后再申请一个就是了,日本政府一直想向外标榜他们是个民主的国家,自然也不敢把这些小报小刊全部封掉。松岛六十五大将隐隐约约觉得,这里面有阴谋的味道。只是,是谁在暗中搞鬼,松岛六十五想不明白。如果是中国人的话,这一切都相当正常。只是,如果没有日本大员帮忙的话,中国人不可能有着如此大的能耐。战事不利,流言纷纷,使得这个一向脾气不好的天皇陛下的宠儿,更是觉得浑身发凉。

积雪初化,道路泥泞不堪,从外国进口的小轿车,喘着粗气,好不容易开到了皇宫门外。虽然松岛六十五是明治的宠儿,跟明治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可是,他仍然不敢大摇大摆地坐车直闯进皇宫里面。松岛六十五下了车,向守卫打了招呼后,踩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朝议事殿走去。他得跟明治好好地商量一下海军舰队的实力分配问题,说服明治把舰队派到对马海峡一带。虽然成功的可能性极小,明治对东京湾、或者说对自己皇宫的安全看得相当重,在他的心目中,东京湾比百万日本军队的死活都更重要。只要东京湾在手,只要东京在手,他明治就仍然是君临天下的天皇,而不会如以前那些天皇那样,只不过是一个被人供在神坛上的木偶而已。对此,松岛六十五是有点儿异议的,只是,他根本就不敢说出来。更让松岛六十五吃惊的是,明治天皇的这种看法,在日本相当的有市场,大部分的人,包括陆军和海军的一些高级军官都认为,保护东京湾,保护天皇陛下的安全,远比三十万大军的安危要重要得多了,所以,大部分的政界和军界的大佬们,都对天皇命令把海军全部放在东京湾表示理解和支持。当然,就算他们不理解,不支持,也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要知道,日本的宪兵是不讲什么道理的,那些个东西一向只听天皇的话,谁都不怕,谁都敢抓,这几年来,被宪兵抓走后踪影全无的政界和军界人士,数都数不过来啊。

第二百八十八井上与明治

第二百八十八井上与明治

身为明治天皇的宠儿。松岛六十五大将自然觉得,宪兵是不会对自己怎么样的,他有义务把自己的想法向明治汇报一下。至于自己的这些想法到底是对还是错,那不是他的问题,他所做的一切,可全是为日本着想的,其实,也是替明治着想的。

得到允许后,松岛六十五大将躬着腰,亦步亦趋地走进了议事殿。他发现,议事殿里面除了明治外还有一个人,正是陆军大臣井上次朗大将。从两个人的表情上看,好象明治和井上次朗之间的商谈进行得非常顺利,虽然都是一付沉着样子,不过至少,两个人表面上看起来还相当和气,没有脸红脖子粗,也就是说,两个人没有起冲突。

这让松岛六十五颇感奇怪,按理说,现在整个日本最着急的。应该就是明治和井上次朗了。要知道,被困在中国境内和朝鲜半岛的四十万大军,可是明治和井上次朗的心头肉啊,少了那一块,都够让这两个心痛上老半天的。可是现在,这四十万大军几乎是含在中国人的嘴巴里面,只要中国人一抽出空儿来,这四十万大军能够逃出来的估计不多,可是,这两个人怎么一点着急的样子也没有?

心中疑惑,可是,松岛六十五的礼数却一点儿也不差,向明治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问了几声好后,再跟井上次朗打了招呼。别看松岛六十五平时相当的嚣张,可是在礼数上,他还是多少懂一点儿的,他知道,明治最喜欢有礼数的人,特别是对他明治有礼数的人。井上次朗的职务虽然跟他相仿,可是,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前辈啊,当了二三十年的大将,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威望可是比他松岛六十五要大得多了。

明治挥了挥手,语气平静地说道:“松岛君,别再多礼了。坐下吧。”

等松岛六十五坐定之后,明治直接问道:“松岛君,你们有没有中国舰队的消息?”

松岛六十五海军大将摇了摇头:“到现在还没有,天皇陛下。关于中国舰队的最近的消息,仍然是两天前的那个。两天前,有渔民在德之岛西部的海面上发现了一支多达四艘的舰队,经过证实,正是中国舰队,包括两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据那个渔民说了,中国舰队以十节左右的速度朝着北面挺进,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中国舰队的消息了。包括设在奄美大岛、口之岛、中之岛以及平岛上面的观察哨,都没有发现中国舰队的踪迹。”

明治点了点头,想了一会儿,十分肯定地说道:“很显然,中国舰队应该是朝着东京湾前进的,如果他们在宝岛和奄美大岛的中间穿过,不走大隅海峡路线,的确是不会引起我们注意的,这两个岛中间的渔船不多。偶尔漏过也是相当正常的。”

松岛六十五摇了摇头:“天皇陛下,我认为,他们并没有奔向东京湾,而应该是直接赶往对马海峡的。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对马海峡现在才是我们应该全力防守的最主要方向。东京湾有大量的岸防工事,海军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应该把海军的主要力量都投放到对马海峡去,只有这样,才能够吓堵中国舰队,把困在中国境内和朝鲜半岛的三十万军队接回来。”

井上次朗微微一笑:“松岛君,我刚才刚刚跟天皇陛下讨论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人应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