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龙腾-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之协商,当然那些需要立刻决断的事情是要排除在外的。
因此淮王在战时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唐军的实际作战,每一回他比阵上疯的周保其实也远不了多少。在他眼中这十万唐军皆不负精锐之名,作战勇敢,战术动作极为熟练,且还是经验丰富服从性极佳,尤其是周保的麾下士卒。似乎比起刘仁赡将军的清淮军还要略胜一筹,与之相比自己精炼的那一万士卒就有着更大一些的差距了,如此一来李从嘉看的就更为细致了,他要吸取所有的长处以利练兵。
而每当战斗结束,淮王的身影总会第一个出现在阵亡士卒尸体所在的营地,第二便是伤病营,边镐与众将最为赞赏的就是淮王的这一点,虽然李从嘉不是医者也不会医术,可作为这支军队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当受伤的士卒们看见王爷在第一时间前来对他们嘘寒问暖之时,那种感激可想而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还可以缓解伤兵们的痛苦。
边镐放着庐州城不攻,只是不断拿下周边的县城,而在应对刘从文不断派兵的袭扰之中,齐明远的五千精锐骑兵再度向李从嘉展示了这个兵种强大的战力与机动性,在平坦地形的交锋之中,这五千骑兵绝对是敌军的噩梦,就是一万步卒也难以与之相抗!
庐州城易守难攻,强行攻打不但会造成所部士卒的重大伤亡更会影响唐军高昂的士气,周围县城的防御强度显然与之不成比例,在兵力战力装备占优的情况下边镐选择的战术是逐步蚕食,歼敌主力,此处早在战前他就对淮王有着详细的解释与分析,李从嘉对之业十分认可,战术这个东西没有百战百胜的,都虞侯的选择则极为实用。
在林仁肇为李从嘉描述庐州之战时也曾提到过这一点,但当时楚王李景达心气正盛,伐楚之战太过顺利了,他的选择是强攻,从战术上而言也不能说错,对唐军的优势楚王还是看的清楚的。可他与都虞侯的不同之处就在事后的应对,边镐能够算到刘从文的种种举动提前做出安排制敌先机,而李景达则是朝令夕改处处落后,两相对比优劣之势极为明显,也在战局上体现出来,在边镐极为有力的侧翼保障之下,加上周保强悍的攻击能力,唐军的进展显得是秋风扫落叶。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在李从嘉眼中都虞侯边镐对孙子兵法的运用可谓深刻。之前他便说过,刘从文最佳的应对便是以庐州城为根基与唐军展开对耗,利用坚城的稳固加强汉军的机动来抗衡,可也许是上一次庐州之战太过顺利让刘从文也如同李景达一般犯上了犹疑的错误,面对唐军的攻势他的应对始终过于呆板,一旦唐军的攻坚战能力体现出来之后。原本最强一点的庐州城因为他患得患失的心理反而成了汉军最大的抱负,四万守军龟缩其中毫无作为,这亦是边镐善兵之功。
到了大唐保大十一年三月初七,唐军已然完成了对庐州周围七处县城的肃清,进而合围庐州,到了此时边镐的战术又变成了围而不打,此处虽是兵法之中的雄城,但却也是南汉从大唐手中夺取不久的,人心上绝不安定。很难做到众志成城。因此围城的时间越长对城中守军的信心打击就越大,假如没有援军前来他们的士气终有一天会被耗尽,但设若对方派援兵前来,边镐的战术就立刻会演变为围点打援!
拿下七处县城加上几十场互相之间的攻守,唐军的损失在一万五千左右,但以此为代价边镐取得的成果是歼敌三万,作为攻击的一方战损可以达到一比二足见他战术运用的巧妙!如果此时将南汉换成后周说不定还能依靠兵力的雄浑派出强有力的援军来击破唐军外围的围困,但南汉的国力岂能与后周相比?战局至此唐军已然是必胜了。
战前的准备细致。战局中随机应变、无论优势劣势皆能保持冷静的思路,坚定的贯彻自己之前制定的战略。庐州一战,都虞侯边镐用他的指挥为李从嘉展现了一位名将应该具备的所有素质。也让淮王对这个时代的战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他而言此处的收获是极为巨大的,在之后的江淮之战中他要面对的柴荣与赵匡胤曹彬等人很可能就是边镐这样的将领,想要与之对抗守住江淮绝不是轻易的事情,因为那是后周。一旦战事开启,李从嘉就会变成此时战场上的刘从文。
因此在和边镐商讨请教战局之时李从嘉是经常会把自己代入到弱势的一方去考虑问题,这一点也让都虞侯很是欣赏,假如能够做到想敌之所想再提前做出针对性的安排便可百战不殆。他也没有吝啬向淮王传授自己的经验与对战局的把控,刘从文的败局是败在了战略上。一开始太过重视庐州城的得失导致了整个战局的走向,由此便可见开战之前制定战略的重要性,因为战术方面你有着丰富的经验的话是可以随时根据敌军的调整而做出改变,而战略一旦制定就很难调整了。
军事上的问题最后不一定是要靠军事手段来解决,但手段是必须的,又过了半个月庐州城之中的汉军已然是士气低落,按边镐的布置即使刘从文孤注一掷弃城而走也不可能突出重围。此时李从嘉的老师高越与冯延巳却到了庐州,他们是封李璟之命前来与南汉使臣谈判的,战局到此汉王也坐不住了,刘从文与数万精锐是他损失不起的。
从三月二十二到三月二十九,谈判桌成了庐州战事延续的战场,李从嘉身为主帅自然也会加入其中,不过比起之前的战事这场谈判对他而言就显得有些乏味了,因为高越冯延巳二人前来之前李璟早就有了授意,淮王也没有什么发挥雄辩之才的余地。而在他眼中如此大胜之下父皇的要求有些过于轻微了,怎么连漫天要价坐地还钱都不会?
最后淮王这个后世的谈判专家还是稍稍发挥了一点作用,这一点作用就是将南汉的赔偿从黄金三万粮食十万石增加到了四万与十五万石,冯延巳与高越都在上书之中称赞了王爷的应变之能,但在李从嘉眼中这只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倘若全权交给他,这个数字至少还要翻上一倍,就是谈判他也会让南汉在今后几年之中无一战之力!
至此庐州战事顺利结束,唐军大获全胜,事后论功行赏上柱国龙虎大将军征南大元帅李从嘉乃是首功,此处得到了全军上下的一致肯定,包括边镐周保等战功赫赫的将军在内,也许淮王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出色的军事能力,可他的信人用人却是大家都能感受到得,而且淮王的放权绝不是一味的偏信,正是边镐对全局的完善谋划与应变才会如此,李从嘉可以不干预指挥,但你一定要能拿出过硬的安排。
有功必赏,李璟给李从嘉的赏赐正是他多要来物资的一半,对此淮王大笔一挥,自己分文不要,所有的赏金粮食都用来抚恤此次大战中受伤阵亡的士卒,犒劳有功之臣,此举一出全军上下为之大振,大唐淮王再度声名鹊起,第一才子之外又多了一个名将之姿的评价。
而李从嘉本人绝未因此而有任何的亏损,光是名声与人心他就足够收回投资了,而且千万别忘了南汉在这些所在的府库,经过伐楚之战的经历,那些贪墨舞弊之事淮王行来亦是得心应手,而在此战中都有很大收获的众将又岂会在此处与主帅过不去,自然是皆大欢喜!
三月二十八,江淮传来喜讯,淮王妃周娥皇为李从嘉诞下一个麟儿,保大皇帝亲自为这个皇孙起名为李仲寓,原本为儿子起名是李从嘉的事情,可他真的忘了历史上自己的儿子叫什么名字,交给父皇也是表达敬重之情,要知道这也是李璟的第一个皇孙,自然格外重视,当然李从嘉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个儿子却比历史上早来了七年!
大唐保大十一年四月初八,李从嘉率领大军自庐州凯旋而过,此次父皇之病加上意外所得庐州之战让淮王得到了诺大的名声与实实在在的巨大好处,亦变向增加了他的实力以及在朝中的地位,李仲寓的到来更让李从嘉两世为人的人生变得完满,在信心大增的同时他也不断警醒自己运气不会一直常伴的,接下来才是关键的所在。
五代龙腾第三卷,我可翻云且覆雨终!
第两百二十八章 轻舟快马返泗州
大唐保大十一年四月二十一,上柱国龙虎大将军征南大元帅淮王李从嘉率领南征大军凯旋而归,保大皇帝李璟率领群臣出永定门五里相迎,对李从嘉而言这已然是极大的礼遇了,除了此次的确是大获全胜之外,李璟也要通过此举来展现国威,一扫因病以来的阴霾。
如此礼遇之下淮王李从嘉的表现是诚惶诚恐的,大殿之上一直在备述都虞侯及众将的功劳,还不忘带上兵部尚书韩熙载的后勤之力,在群臣眼中六皇子完全没有半点飞扬跋扈的模样,而是虚怀若谷毫不居功,不愧是大唐第一才子,就是为将也是周公瑾一般的儒将。
对这个称号李从嘉倒是颇为欣赏,当然比起李璟的另一项认命它就不值一提了,禁军统领神武将军齐明远由于此次作战有功,且在金陵已然驻扎六年,特提升为镇北将军建武军统领!虽然之前原统领张从久已经被留在了庐州作为镇将,但齐明远依旧是李从嘉最希望见到的建武军大将人选,两次作战之后二人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信任。
更换统领之后,两名副统领也调往别处,但李璟并未立刻宣布替任的人选,李从嘉知道此乃一招二用,这两个位置是留给朝中各方势力争取的,唯独不会包括他淮王殿下在内,而暂不任命让齐明远一家独大也对他尽快掌握这支军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可以说也是一次各方势力的洗牌,李从嘉得到了最大的利益,接下来就是平衡。
在齐明远担当建武军统领之后,驻地和所辖并未改变,只是多了一条,一旦后周来袭。建武军就要归淮王统帅,此一条没有在大殿上进行明示,李璟给了李从嘉一道密旨,也对齐明远有过交代,此事对淮王而言也绝不是坏事,他的风头出得够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原本锺皇后还要留李从嘉多待一些时日,但周娥皇刚刚产下皇子,六皇儿第一次当爹还是要尽早赶回江淮才是,因此大殿议事完毕之后李从嘉便是轻舟快马奔赴泗州,李璟与锺皇后赏赐了皇孙李仲寓极多的金银器物,也会由林公公专程带人送往泗州,倘若不是皇后的身份,锺皇后都要亲自去一趟了,这可是第一个大头孙子。
两世为人终于有了第一个后代。可想而知淮王此时心情的激动,一路狂奔之下不过五天功夫就到了泗州,知府张弛幕僚徐铉李平以及黄慎等人都前来迎接,李从嘉一一与之相见尽皆勉励一番,他不在江淮的这一段时间众人都是各尽其职,尤其黄慎,这一次江淮的税收被他借淮王大胜南汉的声势完成的极为完美,还乘机除掉了几家地方上鱼肉百姓的恶霸。由于“天耳”的出色表现,所有案件都是铁案如山。黄慎下手丝毫不留情,共计取下来一百多颗人头,有屠夫之称!
众人都知道淮王喜得贵子,此时不能多加打搅,门前相迎则是应有的礼数,因此寒暄之后都是劝淮王先回府中见过皇妃。李从嘉闻言本因欣然相从,却见徐铉李平的面上有欲言又止之色,不由停下脚步。
“李先生可是有何急事要与孤说?”二人中又以后者为甚。
“呃,禀告王爷,前番平之所研略有所得。便与徐张二位大人商议用之于春耕之中,其时王爷正在庐州酣战,未敢轻扰,故……故……”李平看了徐铉一眼这才言道,可说道最后又有些吞吐。
“哦,李先生所研有所得了?哎呀先生,如此重大之事怎不立刻报与孤得知?”李从嘉闻言当即就是心中一震,李平研究的农田增产之事可不是小事,哪怕一亩多打上百分之十的粮食全江淮加在一处就是可怕的数字了,记得当初自己还叮咛过一有所成立刻告知的。
“回王爷,此乃属下之失,原以为此事不如庐州战事,因此未向王爷禀告,且、且那时已然春耕在即,泗州到庐州一来一回太过耗费时日,因此只得与徐大人商议先行在泗州附近试之与一半的农田,此都是属下坚持,与人无干,倘若今年不见成效,属下愿当其罚!”看见李从嘉的神色李平心中就是一阵后悔,淮王果然对此事异乎寻常的重视,远非自己以前那些上官可比,说到底还是自己有错。
“此事非先生之失,过失在孤也,当时只是说了一句,时间又是极为紧急也难怪三位如此,这次春耕先生之法用了泗州多少土地?”李从嘉见李平面上先是窘迫随即转为后悔也大概知道了对方的心意,自己说是说了,却没有重复强调,李平之前所受的打击又多,到了关键时刻不免犹豫,能有这番决断已然不错了,岂能是他的错?
“王爷之言实在令属下汗颜,此次大约用了一半,据下臣去岁实行所得,假若操作得当天公作美的话,应该可以增产两成……”李平闻言更是一片愧色的深躬为礼口中言道,淮王确是非同寻常。
“一半,两成?哎呀先生,当真是奇才啊,徐先生与张大人亦是当机立断,好、好,只不过有关此事下回定要细细与孤报来,对了李先生,你说要操作得当,那此法可曾派人推广下去,是否在其后还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之处?”李从嘉闻言当即一喜,徐铉与张弛能够做出这个决断已经不易了,今年先行试验一下成果却也是谨慎之举。
“王爷说的是,哦,不敢当王爷称赞。属下和徐大人张大人已然派人到各个县乡教授百姓,属下还想下去巡查各处详观各地之情。”李平也是颇为兴奋的言道,谁不希望自己的成果得到重视。
“哈哈哈哈,好,孤有各位相助真是幸也,李先生说的是,此事重大你还要多吃些辛苦,徐大人、张大人。我看可以给各个县乡传令,必须严格按照教授之法为之,这一次李先生下去视察,倘若哪一个县乡执行不力,其首官都要问责,严重者撤职查办!”李从嘉闻言一阵大笑随即面色一正言道。既然成果出来了推广就一定要及时。
“是、是,下官立刻去办。”徐铉与张弛闻言都是躬身言道。
“好,此事详细当要随时报来,辛苦李先生了,等你回到泗州再召集各地司农所之首要前来随你学之,假若今年可如先生所言,明岁孤定当向父皇请旨意在我大唐全境推广之,备述先生之功!”李从嘉颔首道,还有两年。江淮大战之前一定要将李平之法推广全局。
李平之事妥善解决定下视察之后李从嘉当然要立刻回到淮王府,这边早就得到了淮王进城的消息,王府上上下下已经准备妥当,远远的见到那一匹通体雪白的宝马飞驰而来,“王爷回来了”的声音立刻变成一串从大门之处直接传到后院,人人脸上也都有着喜色。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从李从嘉步入府门的那一刻起恭喜之声亦是连绵不绝,自己半年不在家中却是多了不少的仆役与侍女,这些都是尤四在金陵调教好之后送来泗州的。都是一再经过考验之人,要还是以前的规模那么偌大的王府就显得太过空旷了。
“赏赏赏。”李从嘉也是一路走一路散着红包。喜得麟儿的他可不会在此处节省,当然红包也用不着他去散,王耀飞与赵元其身上装了许多,可是实打实的一两白银,很多并非以前王府的仆役拿到之后都很是吃惊,王爷气度就是非凡。这赏银都是如此的大方。
快步行到内院门口周娥皇已经带着流珠窅娘等一众女眷在那里候着了,看着自己分别已久的如花美眷李从嘉也是心潮澎湃,生育之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