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415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415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名显权微的咨议院副院长,就是因为……

猛然间,杨度想起了那年与曾广钧、夏寿田游碧云寺数五百罗汉的往事,又想起秋雨秋风中与湘绮师访马王庙时胡三爹的即兴拆字,都说自己今生有宰相的福分。现在看来,如果自己抓住机会的话,拜相的希望已不再渺茫了。

二十年了,醉心帝王之学的杨度,终于看到一展胸中之学的这一天终于要来到的时候,他怎能不激动不兴奋?他甚至想:面向南方,遥望着云湖桥大喊一声。

“恩师,弟子就要圆你老的梦,将你老的学说变为现实了”

接着他又想到,如果襄助陛下颁布“钦定宪法”的话,其实就是把一条通往富强的光明大道重新铺展在中国面前。杨度相信自己多年信奉探索的君宪制度应当是拯救中国的惟一道路。对于这个问题,他原本看得清清楚楚:中国民智低下,二千多年来一直是皇权统治,只有强君立宪制度才与国情最为接近,实行虚君宪政,必定给国家带来混乱,在过去的几年中,袁世凯等人无不渴望着拥有更多的权力,现实早已证明自己原来的分析完全正确。

虽说陛下健在,以陛下之明自能控制局势,而一但将来,君弱臣强,势必导致政府内乱,而最乐意看到中国兴起内乱的,莫过于外国列强了。他们正好趁火打劫,只有君强臣强方能相辅相成

现在国内争论立宪,如不尽快立宪的话,势必将引内乱,现在制定出一部好宪法来,制定一部“钦定宪法”,便可让大家都依法行事,国家自然会很快强盛起来的。而有了宪法作持,自己这咨议院副院长,自可……

做这件事一切都是对的,惟一不妥之处就是自己又得挨一次骂。但杨度气塞了一会儿后,很快便通畅了。

“既然有志于从政,还怕别人骂吗?商鞅、霍光、王安石、张居正,千百年来骂他们的人史不绝书。平心而论,他们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无论怎样诋毁都是否定不了的。就算自己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吧,如果真的为国家谋求了一条通向富强的道路,后人自然会谅解的,甚至还会赞扬。退一万步说,毁了自己一人而换取了整个国家的利益,这个“毁”也是值得的。当年曾文正公办天津教案,不就是一个毁了自己而成全国家的先例吗?他的苦心,世人以后也越来越看清楚了。”

心下自语着,杨度终于想通了,最后他重语一声。

“一个政治家要的就是这种富于自我牺牲的博大胸襟,就让我来做中国第一真正政治家吧”

一句话吐出之后,杨度咬了咬牙根,决定不顾一切去做这件事

“但……绝不能让张茂杨那些人讨得便宜”

夜色很深了,万籁俱寂,但此时伏于桌案前的杨度毫无睡意,此时他正奋笔疾书着“钦定宪法”的优处。略带凉意的晚风使头脑更为清晰,他不断的在脑海中将日本“钦定宪法”之例与中国现实联系在一起。

“……宪法为国根本,今,我国民智未启,即开国会……”

在杨度书写着“中国之宪当以“钦定宪法”为上”的时,他清楚的知道,张峰等人在报纸上看到这篇文章时会是何等之怒,他清楚的知道,一但这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自己便可以直接进入陛下的视线中,到那时,陛下岂会忽视自己这个“首开公倡“钦定宪法”之河”之人,这也许将是自己晋身内阁的一块敲门砖。

“陛下,以杨皙子之才,他又岂会忽视这一机会”

张峰微笑着,尽管他提出了“钦定宪法”的建议,但是最终这个建议发布出去,最好还是由其他相对中立之人发布最好,而杨度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茂扬,你为什么会选择杨皙子”

吸着雪茄烟,陈默然笑看着张峰,自己这个司法大臣,心思的慎密、谨慎远胜他人,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陛下,杨皙子是当今中国鼓吹立宪最烈者,又是立宪研究会会长,对付立宪派之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看着陛下,张峰笑着,当初在立宪之风初起时,陛下,甚至特意嘉奖那些立宪之人,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咨议院中众人想“合法立宪”的心思给打消了,毕竟他们只是“帝选咨议员”,但同时还肯定了他们的“忠君体国”之心,那便是子之矛攻子之盾,现在自己不过是旧法重行而已。

“杨皙子有晋身之愿,值此“劝进”之功,他又岂会忽视,而且……”

沉默着,最终张峰还是没说出调查局有杨度的“黑档案”,只是话峰一转说道。

“他岂会想不通这不仅是臣的意愿,同样也得陛下默许了,为了抢这“劝进之功”,他自会写出鼓吹“钦定宪法”的文章,到时政府只需要从中配合,适当推波助澜,一但势成,陛下即可下旨,广泛参照各国即成法律,以定国宪,同时可设贵族院,并设立宪法取调局,负责中国宪法撰写”

“贵族院?”

眉头一跳,陈默然看张峰,帝国建始后,虽说出于需要,自己的确册封了数百名贵族,但在册封时,在很大程度上,自己偏重于军人,而在高等世袭贵族之中,以军人为多,而对于普通赐予贵族,又以教师为多,仅仅只在过去一年之中,自己就册封上千名爵士,其中大半为教师,而目的就是想通过皇家的承认,让他取代传统士绅。

毫无疑问,这个贵族院恐怕和英国的贵族院没什么分别,都是以世袭高等贵族为议员,这势必会导致大量军人进入上议院。

见陛下沉默不语,张峰隐约能猜出陛下的心思来。

“陛下是担心军中贵族进入贵族院?”

未回应他的问题,陈默然依然沉默着,大量军人进入上议院并不是一个什么好事,至少对于信奉“军人非政”的自己而言,这意味着军人界入政治。

“陛下,军人非政的原则不可抛弃”

首先,张峰先肯定了这一点,在考察南美诸国时,对于南美诸共和国中,军人弄权可谓是颇有了解,军人介入政治的后果谁也无法预料,南美的军变频频,军人总统屡见不鲜皆是军人参政的后果。

“所以,设立贵族院后,军队中的世裔贵族必须要做出选择,是退役成为贵族院议员,还是作为军人,当然贵族院内可以为他们保留议席,一但他们退役,自然可进入贵族院,这样便可以限制军官介入政治……”

看着陛下,张峰又继续解释着自己对于贵族院的设想,对于贵族院的设想,他更多的是参考着英国贵族院的构成。

“陛下,设立贵族院,还有其它的好处,当资深官员或者商界巨子的子弟,如果要进入政界,他们将比平民具有更大的优势,尤其是掌握了人事权的资深官员,稍一不慎便会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以父传子、子传孙,或者变相的父传子、子传孙的方式,把政治遗产传承下去。因此,这貌似的公平,其实恰恰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因为实际上平民子弟和精英子弟的起跑线是并不一样的。一个精英子弟参加竞选,他可以有雄厚的财力支撑,或者有深厚的人脉可以调动,至少“他是某某的儿子”也是一种能吸引广大选民目光的噱头;这一切,都是平民子弟都没有,要他们和拥有这些优势的精英子弟同台竞选,看似公平,实际上平民子弟永远都是在吃亏。”

作为司法大臣,张峰所相信的只有两个字“公平”,在他看来,设立贵族院不仅可以保证“钦定宪法”获得通过,同样也可以保证最起码的政治公平,保证贵族、富商之子与平民在未来的政治之中,虽不能占于同一起跑线上,却能保证他们得到“基本的公平”。

“而设立贵族院之后,却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以英国为例,英国的贵族们大多都是自幼受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父母作为贵族院的议员,在政坛有广泛而深厚的人脉,而且他们自幼便受到政治氛围的熏陶,对政治运作可谓驾熟就轻。

这些贵族子弟倘若和平民子弟同台竞选,就胜算而言,大多数平民子弟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无论是在资金上的或是政治运作上,甚至在知名度上。但是,根据英国的选举制度,贵族因为可以进入贵族院成为议员,所以他们是不能被选举为下议院的议员的。也就是说,贵族院的存在,令贵族子弟没有资格和平民子弟同台竞选。不仅如此,贵族们甚至连下议院选举的投票权也没有,也就是说,他们被完全地排除在了英国选举政治以外,这样便可以保证,在贵族之外,有着向上流通的通道不为贵族所堵塞,陛下,尽管决定选择“钦定宪法”,但是如何平衡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利益,将在设立政治结构中,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

“茂扬,在这一点上,英国人考虑的到很周全”

第一次听说英国贵族院制度详解陈默然点头称赞道,事实上,在设立贵族的问题上,自己曾犹豫很长时间,或许是因为后世对“官二代”恶感,才使得自己对贵族并没有什么好感,一直以来自己都在考虑着如何弄出一个合适的“贵族法”,以使得那些“贵二代”父辈留下的政治资产,并不会对其他平民子弟构成威胁。现在看来,不管贵族院制度是什么样子,它透露出来的解决社会政治公平问题却是自己无法忽视的。

“陛下,而且贵族院中不仅有世家子弟,同样,对于那些出众政治家也有可能通过被册封为终身贵族甚至世袭贵族而进入贵族院,最终,视需要可由陛下直接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甚至总理大臣”

最终,张峰又提出了贵族院的另一个好处,他看着陛下。

“而现在,最重要的一点是,贵族院绝不会通过任何不符合陛下和中国利益的钦定宪法”

第229章青春期(拜大年!)

第229章青春期(拜大年!)

青春这个东西,就是太空闲了,有时候真是太无聊了,而且还充满了能量,偏偏这种能量还不受大脑的支配。

过剩的而不受大脑控制的力量,就是青春,年长者嫉妒,年少者羡慕的力量。

自民族光复后,如果说,执政府或是帝国政府最值得称颂的是什么,对于不同的人都有新旧不同的答案,对于民族主义者来说,他们眼中,政府最值得称颂的是国家部分权力的收回以及民族的光复,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帝国政府未免也太过穷兵黩武了。

人与人总有着不同,但这些人却有一个共同点,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从执政府时期直到帝国建元三年以来,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与重视超过历朝历代任何一个时期。

而体现这种重视的,除去全民的小学义务之外,最能展现中华帝国教育成果的,恐怕就是云集于南京的十余所“帝国”与私立大学,帝国大学、帝国行政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帝国教育大学、帝国工程学院,帝国医科大学、帝国外国语大学、帝国交通大学、帝国农业大学,而以私立大学中,由陛下直接出资创办的“皇朝大学”同样不逊于这些“帝国级”大学,而这些大学,但凡是公立大学,都是免费就读,而且补贴伙食费,而皇朝大学等私立大学虽收学费,但却向优等生提供奖学金。

十余所大学,三千六百余名中外教授、七万五千余名在校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过去三年,中国教育的进步,同样的,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同样被这个国家所期待着,因为他们是这个国家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在整个国家各行各业充斥着从德、美、英、法聘请的教授、学者以及技术人员的时候,自然整个国家都在期待着这批“真正大学生”的毕业。

以我的脑子到底擅长做什么呢。

几乎是从进入大学,研读机械工程开始,危南便开始为这个问题烦恼不已。至少不擅长的方面他是知道的,那就是那些普通的机械课程,他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机械工程,至少不喜欢理工科的乏味。

“虽然知道不学习是不行的,不过还是不喜欢那些东西”

在日记里,危南如此写道。对于德语教科书,总是会让他感觉到头痛,尽管因为大堂哥的原因,他选择了理工科,而且想学好,但他发现自己的兴趣却完全不在机械工程上。

做为一名皇朝大学的学生,他清楚的知道在各个大学内,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要做中国第一。

研究机械工程的话,就要成为中国第一的机械专家。所以,尽管他们会用很多时间讨论政治,但是在绝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会拼命努力,以便让自己成为“中国第一”。

不过在危南看来,中国第一已经有了,那就是那个曹仕京同学。

尽管他在皇朝大学中,是有名的共和派,但是却没有任何人可以否认他在机械工程上的天赋,有时候很奇怪,明明一些人很用功,很努力,一些人并不怎么用功,甚至不努力,但是他的成就却远超过其它人,就像曹仕京就是这种人。

早在两个月前,他就成功的独立研究出一种用来改造旧式天轴、地轴机床的电机传动设备,而其它人却还都在学习之中,所以,很多同学都相信,他很有可能就是未来中国第一机械专家。

不过,尽管如此,危南还是不想放弃,他清楚的知道,学理工科是大堂哥的要求,对于那位大堂哥,他可谓是敬畏有加,对他的要求从不敢违背,但要从事没兴趣的事情,却让他感觉非常郁闷,所以在读了一年之后,便生出了转专业的念头来。

晚上,危南看着同宿舍的王浩泽结束了晚自习,就说道,

“想和你商量件事情”

要商量的就是这件事,转专业。

“你看我的脑子适合去搞哲学吗”

王浩泽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同学,然后又认真摇摇头。虽然和常人相比,在发现事物的真相方面自己的这位同学有着卓越的才能。

“阿南,你缺少一种哲学家特有的气质,嗯,就是缺少一种灵性”

王浩泽这样评论道,在他看来,自己这个同学、好友,根本就没有成为哲学家的可能,虽说中国在过去的几百年中,没有诞生过一个哲学家,但正因如此,才需要更具灵性,否则根本就没前途可言。

“我看你不行”

王浩泽再一次认真的重复道。

听到这里危南的脸色越胀越红,开始了自我辩护。

“我并不是不具备这个能力。只不过在我心里一直有种东西在妨碍他们的产生”

“什么东西妨碍你啊?”

“就是……反正,有一种东西,我知道,我清楚的知道,有一种东西在妨碍着他们”

危南认真的回答道。

他一直觉得自己有成为哲学家的潜力,而每每心里产生一些灵性的时候,总会被另一些东西冲淡。

“你也答不出一个所以然吗?”

“嗯”

“其实,你做机械这方面也不错,你很努力,有时候做机械工程,就贵在认真与严谨上,你有这个特性即便是成为了中国第一,也能……”

听他这么说,危南又面带难色。他知道现在全是靠着大堂哥的资助,如果没有大堂哥的资助,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在皇朝大学读书,皇朝大学是一所精英学校,在这里理工科反而是弱项,不过,他们却在未来有可能成为精通理工科的官员,只有如此,他们才能进入政府工厂履行管理职责。

“可,可是我,真的不喜欢……”

听到好友这么说,王浩泽不由的吼道,

“你这人,真是没出息,真想不通,危南中校,怎么能有你这么一个弟弟,不喜欢就可以不坚持吗?难道军人都喜欢死亡吗?他们也不喜欢,还不是……”

朋友的训斥让危南自己也感觉到自己说的话似乎有点懦弱,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了。就在这时突然一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