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119章

逆明1644-第119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钱谦益这个时候却沉默了,引得黄道周对其冷哼了一声便不再理会,说到底,自从钱谦益亲自烧毁东林书社,黄道周就一直看不起钱谦益,认为他贪生怕死,贪恋权势!

朱慈烺没有理会黄道周,只斜了他一眼后便一甩袖口:“哼,退朝!”

……………………………………………………

254。第254章 推行革新

朱慈烺这么一走,马士英顿时就瘫坐在地。

良久,马士英才无奈一叹,缓缓站了起来,向着金銮殿外走去。

“首辅大人慢走!”却是黄道周叫住了马士英。

“黄阁老请慎言,老夫已经不是首辅了,如今不过是一普通平民尔。”马士英显得有些颓废的说道,他确实觉得有些累了,现在什么都不想管了。

黄道周看着马士英此刻的样子,竟然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他能说什么,原本他与马士英一同告老,但皇上却只同意了马士英没有理会他,他们二人一个曾经出身东林党,一个曾经是东林党的死对头,本就有间隙,如今间隙更大了。

“马首辅言重了,你虽然告老,但也是从首辅之位退下来的,叫你‘首辅’无不妥。”黄道周肃然道。

的确,每一个告老的朝臣,都可以保留他们告老之前所在职位的尊称,一般向马士英这样的人,就算告老回乡,当地的父母官也会把他供起来,不敢有任何怠慢,这是一种众人默认的规则,谁都不想自己告老退休了之后,真个成了‘平民’。

“马首辅放心,虽然皇上并没有让老夫也告老,但老夫不会就此妥协,就算舍掉这条老命,也势必劝说皇上收回成命!”黄道周说得极为坚定。

马士英自然不会怀疑黄道周的坚定,做为礼部尚书,其实黄道周比他还要固执。

“哎………老夫过几日就要回乡下去了,黄阁老保重!”马士英本欲言又止的想对黄道周说些什么,但片刻只叹息了一声,没有把那些话说出来。

马士英说完,便直接转身往宫门方向走了。

黄道周皱了皱眉,觉得马士英的态度似乎有些……………,总之,黄道周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当即,黄道周也不多想,只收拾了心情,往御书房方向走去,想追着朱慈烺再行劝说。

其实马士英刚才似乎是一下子想通了,觉得皇上革新祖制,并不一定就是错的,他想出言劝说黄道周不要跟皇上再对着干了,且看看皇上革新的成效也无妨,但他刚才就是因为阻止皇上更改祖制才辞的官,那样的话怎么好说出口,这才化为无奈的一声叹息。

马士英是什么都不想管了,他确实感觉到有些累了,反正首辅他也当过了,当今皇后名义上还是他的义女,皇后所生大大皇子自然名义上也是他的外孙,有这两层关系存在,马士英忽然觉得,他当不当这个首辅似乎已经无所谓了。

朱慈烺当然不可能见黄道周,任由黄道周在御书房外面跪着。

次日,朱慈烺连下数道圣旨。

因为马士英告老辞官,兵部尚书一职空了出来,朱慈烺第一道圣旨便是任命李岩为兵部尚书。

第二道圣旨,朱慈烺任命吏部尚书钱谦益为新一任首辅。

第三道自然就是推行军制革新的圣旨,朱慈烺让李岩牵头,刘宗周和钱谦益从旁辅助,共同推行革新。

朱慈烺这几道圣旨都是有自己的考虑的,军制革新最重要的便是兵部,想要推行,就必须要兵部全力配合,而李岩是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升任钱谦益为首辅,那是因为朱慈烺考虑到‘平衡’,满朝文武,有一半的人反对军制革新,若是这些人真个团结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会给革新带来很大的阻力,钱谦益就是分化他们的一颗老鼠屎,因为钱谦益是随同马士英和黄道周一起反对革新的三位阁老之一,但立场并不是那么坚定,如今马士英告老,反对革新的一方就只剩下钱谦益和黄道周,而因为钱谦益成为了首辅,自然不可能由黄道周领头,以钱谦益不坚定的立场,以及有些拖拉的行事方式,黄道周必然孤掌难鸣,难以成事。

果然,因为钱谦益不坚定的立场,革新虽然遇到一些阻力但还是能有条不絮的进行。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革新进行到一定程度,黄道周等人就算在反对,也没有用了,还会为了稳定局面,不得不无奈配合。

历朝历代,任何一次改革都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混乱,朱慈烺这次的军制革新也不例外。

卫所制度最主要的便是‘军屯’,军户有自己的土地,但这些土地全部都是属于朝廷所有的,卫所一旦取消,军户便不在是军户,理论上自然不能在耕种朝廷的土地,如此倒是引发了一些混乱,不过随后朱慈烺下旨将以前军户的土地全部无偿分配给军户,立刻便将混乱压制下去。

另外的混乱则是来自于军户当中那些有军职的百户,旗总之类的人们,这部分人非常庞大,大明军队并非每个百总手下都有百人,甚至许多百总手下只有十几人,有些旗总更是光杆一个,但不妨碍他们有军职在身,而朱慈烺的常备军和守备军一旦确立,不可能安置得下这么多原先卫所里面百总旗总之类的基层将官,这些人的去留立刻就成了问题,若是安排得不妥当,造成的混乱同样不好平息。

朱慈烺与李岩等人商议过后,决定以多发田产和补偿一些银两为利,安抚这些人,如此一来,虽然还有人不服,不过到底已经是极少数,翻不起任何大浪。

当解决了这些事情后,朱慈烺好不容易在上次抚恤一事中抄家抄到的近两百万两银子又全部用做一空了,国库再次空得能够饿死老鼠,好在军制革新终于得以顺利推行下去。

一个月后,以十二个常备军和十八个守备军为大明主要的军事力量正式确立。将领职称以应龙军为参照,依次设立军长,参将,千总,百总,旗总,什长等基本领导职务。

十八个守备军自然是以分散守备地方为主,军长几乎没有任命,而十二个常备军当中,六个应龙军,第一军被派往徐州防备清军,第二军被派往湖北武昌随时策应四川的秦良玉和河南的红娘子,另外四个应龙军和六个还以冷兵器为主要配置的普通明军则全部聚集在南京城周围随时待命。

经过这次革新,大明军队调度的灵活性大增。同时,为了提高普通明军的战斗力,朱慈烺下旨抽调不少应龙军前往教授应龙军的基础训练方法,最后更是让那些被调过去的应龙军士兵直接留在了原地成立执法队,专门执行军法,至此,大明所有大军都全部被朱慈烺牢牢掌控住,令行禁止。

………………………………………………………………………………………………………

255。第255章 铁血锄奸队

大明军队经过了这一次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稳定和磨合,好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待局面稍作稳定之后,朱慈烺便考虑起了另一件事。

徐州大战,清军趁雨意外攻入徐州,虽然最后仍是大明获得胜利,但却也让大明前后近三十万将士折损徐州城内,惨胜!这一切皆因三个人而起,李化熙,蓝恬,张涛三大汉奸之故,这三人,朱慈烺必杀之,哪怕是让他们多活一天,都让他觉得如鲠在喉!

应龙军第四军驻地。

“二哥,你知道皇上为何突然召你一个人进宫吗?”送走刚来宣读口谕的公公,冯厚敦好奇的对着陈明遇问道。

一般来说,他们三兄弟都是一起的,更是以大哥阎应元为主,皇上要召见也应该召见大哥阎应元,而这一次竟然单独召见陈明遇,不得不让人好奇。

“我也不知道,事先并没有预兆。”陈明遇摇了摇头说道。

“或许这是明遇的机遇也说不定。”阎应元笑着说道。

“大哥你知道?”冯厚敦看向阎应元。

阎应元摇了摇头:“不知道,皇上的圣意不是我们能妄加揣测的,不过,皇上乃圣明之君,总不会是什么坏事就是了!”

三兄弟一同点了点头,不错,不管圣意如何,总不会是什么坏事。

当即,陈明遇跨上一匹战马,便往皇宫方向行去。

“末将陈明遇,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

“谢皇上!”

陈明遇站起来后,便微低着头站在那里,等在朱慈烺的吩咐,神情中充满沉稳。

朱慈烺暗暗点了点头,陈明遇这股沉稳正是他所需要的。

“明遇,前段时间徐州大战,朕听闻你受了点伤,现在好了没有。”朱慈烺开口问道。

“回皇上,全好了,谢皇上关心。”陈明遇拱手拜谢道。

“朕有一件事要交代你去办。”朱慈烺点了点头说道。

“徐州大战,因为清虏意外破城之故,导致我大明将士折损超过三十万,甚至差点惨败于清虏之手,导致数千万百姓遭到践踏,这一切皆因汉奸出卖,朕甚恨!恨不得将所有汉奸千刀万剐!”

“朕此次召你前来,便是打算成立一支‘铁血锄奸队’,深处北方,专门惩处那些卖国求荣,出卖民族的汉奸,首要便是铲除李化熙,蓝恬,张涛三人,最好能将他们带回京城,朕要将他们千刀万剐,以慰藉徐州战死的数十万将士!”朱慈烺说到此,眼中杀机爆射。

“这个任务非常危险,你可有胆量去完成!”朱慈烺盯着陈明遇。

“回皇上,末将领命,誓杀尽天下所有汉奸!”陈明遇听完朱慈烺说言,毫不犹豫的回应道。

这样的任务让陈明遇热血沸腾,汉奸人人痛恨,陈明遇更甚,想到因为汉奸的缘故,徐州大战数十万将士战死沙场,北方数千万汉人正在被清虏奴役,陈明遇的心都在滴血。

不仅仅是李化熙,蓝恬,张涛三人,更有范文程,洪承畴,孔有德,吴三桂等………………这些帮助异族奴役汉人的汉奸,都该千刀万剐。

“好!朕现在就封你为铁血锄奸队的队长,从三品,队员一百二十人,任你在各军中挑选!”朱慈烺大笑道。

“谢皇上恩典!”陈明遇叩拜道。

朱慈烺之所以选中陈明遇来办这件事情,便是看着陈明遇沉稳冷静,胸中又有热血的性格,他相信,陈明遇定能将这件事情办好。

无论古时还是近代,汉奸都是对民族危害最大的人,甚至超过异族本身,当年,若不是有汉奸存在,满清不可能在关外发迹,更不可能连年骚扰大明边疆屡战屡胜,现在更是得以践踏大明半壁江山。

要知道,满人满打满算不过八十万人,全民皆兵也不过十二万,大明万里江山,县府过千,若不是有汉奸存在,满人飞上天去也不可能统治这片江山,奴役上亿汉人。

当陈明遇回到第四军驻地的时候,阎应元和冯厚敦毫无意外的前来询问。

虽然知道事关重大,为了稳妥起见,不宜泄露给太多的人知道,但因为朱慈烺并没有说要隐瞒,同时也是陈明遇对兄弟三人的信任,所以他只微微斟酌了一下,便对阎应元和冯厚敦说起了皇上交代的事情。

“这是好事啊,二哥,一转眼你就成从三品大官了,领的还是专杀汉奸的差事,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冯厚敦笑着说道。

从三品确实是大官了,毕竟都赶上地方守备军一个军长的品阶了。

朱慈烺将全**队划分为常备军和守备军,其中常备军军长品阶是正三品,守备军军长的品阶则是从三品。

“明遇,这是皇上交代的差事,好好干,或许有一天你的成就比大哥还高也不一定。”阎应元笑着拍了拍陈明遇的肩膀。

“是的大哥,明遇晓得,也请大哥和三弟暂且不要把这件事情说出去,以免汉奸们提前有了防范!”陈明遇郑重的点了点头,同时交代道。

“二哥放心,这关系到二哥的安全,我和大哥绝不会透露出去的。”冯厚敦拍了拍胸膛保证道。

数天时间,陈明遇拿着朱慈烺的圣旨到各军去挑人,锦衣卫也挑了一些,都是一些武艺高强,有特殊手段的好手,让被陈明遇挖了墙角的将领心在滴血,很快,便召集齐了一百二十人,个个都是好手。

有这一帮好手在,‘铁血锄奸队’很快成立,在经过一番特殊训练之后。于大明中兴元年八月四号,在陈明遇的带领下,铁血锄奸队全体成员深入北方,准备清除汉奸,第一战便是北京城,那里聚集了几乎所有最大的汉奸,更有他们第一次任务的目标,李化熙,蓝恬,张涛三人!

……………………………………………………………………………………………………………………………………………

256。第256章 锄奸(一)

北京城,一座大院,蓝恬张涛两家数十口人居住在这里。

自从徐州大战回来,蓝恬和张涛的生活极度不好过,满清似乎忘了他们一般,别说承诺的侯爵了,连他们原先的参将之职都没有。

蓝恬和张涛也不敢去问,毕竟徐州大战毕竟败了,他们半点功劳都没捞上,满清怎么可能会理他们,日子实在是太悲惨了。

“蓝兄,我悔不当初啊,清虏果然是清虏,竟然言而无信!”张涛一脸悔恨。

蓝恬沉默不言,只是深深的叹息了一声,心里同样后悔不已。

徐州大战满清输了,满盘皆输,把他们二人也连累到了,大明他们是不可能回去了,大清也难有他们的立足之地,想当初,他们二人若是一心跟随大明的话,如今依然是一个参将,却不像此时,不三不四,连家人的生活都快难以为继了。

只可惜,不管张涛蓝恬二人如何后悔,他们都回不了头了,世上没有后悔药,所造成的苦果必须要自己吞下,这将是他们承受不起的代价。

“大人,张涛蓝恬二人身边没有任何护卫,是否立即动手!”在一处隐蔽之地,一名锄奸队队员对着陈明遇说道。

“不,张涛蓝恬二人身边没有任何亲信守护,想抓他二人很容易,但李化熙才是最重要的,李化熙势力不小,亲卫众多,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让李化熙察觉有了防备,还是先抓李化熙!”陈明遇沉静的分析道。

“是大人!”那名队员回答道。

李化熙当年足足带了四万兵马投降满清,后来满清扩军,李化熙也得到一些利益,麾下大军足足扩至八万人,虽然在徐州大战中伤亡大半,但李化熙麾下依然还有两万余人亲卫上千,势力不小,陈明遇想要击毙李化熙,并不容易。

“李化熙那边的情况如何了。”陈明遇眉头微微一皱问道。

话说陈明遇等人来到北京城已经近十天了,打探清楚目标三人的详细信息后,就一直等待机会动手。

“回大人,据监视的人回报,李化熙太过谨慎,每天除了上朝外几乎都不出门,而且每次出门也至少带数十名亲卫,根本没有机会动手。”一名锄奸队队员非常郁闷的道。

李化熙疑心很重,徐州大战失利,让李化熙看到了大明重新崛起的条件,这让李化熙心目莫名的生出恐惧,因为李家毕竟背叛了大明,李化熙担心早晚有一天大明会找他清算,所以自从徐州大战回来之后,李化熙把自己的安全视在第一位,极力避免自己有任何危险的情况发生。

“不,在城内就算有机会,我们也不能动手,太容易引起清虏的注意了,一旦清虏反应及时关闭了城门,我们就算杀得了李化熙,也会成为瓮中之鳖,很可能全部折损,得不偿失,必须像一个万全之策才能动手,最好能把他引到城外,如此一来,要杀他不仅更容易,还不会惊动清虏,是最稳妥的做法。”陈明遇沉吟了片刻,露出一丝为难,做为锄奸队的队长,陈明遇希望保住所有队员,而不是为了一个李化熙就冒着全部折损的危险,得不偿失,皇上也不会允许这样做的。

“大人,在城内想找机会都难,想把狗贼引到城外,这简直太难了吧!”一名锄奸队队员翻了个白眼,他不怕死,只要杀死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