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明1644-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弟,三弟,大哥怕是要对不起两位兄弟了。”看着城外如此多的清军,阎应元也不敢说能守得住泰安多少天,一旦城破,可想而知便是自己兄弟三人的下场。
兄弟三人不用多言,陈明遇和冯厚敦也知道阎应元的意思,阎应元原以为能带着两位兄弟一起在泰安干一番事业,却想不到反而是害了两位兄弟身陷此绝境。
“大哥说哪里话,我们兄弟三人当年结拜的时候就曾说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与同日死!况且能让清虏调集如此多的人马攻打,足以让我们兄弟三人名垂青史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冯厚敦说道。
“是啊,大哥,能跟清虏战一场,我们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陈明遇也笑着说道。
“好兄弟!”阎应元感动,随后大笑。
“哈哈哈哈,好,二弟说得对,能跟清虏在这里战一场,我兄弟三人也不枉此生了。清虏势重,就算守不住泰安,也誓要让清虏在此崩掉几颗牙齿!”
兄弟三人无所畏惧,身为大明的一员,他们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绝不向清虏异族低头,兄弟三人下定决心要在泰安县跟清军死磕到底。
五万清军由阿济格亲自统领,整军之后,准备再次攻打泰安。
“本王亲自督战,小小泰安,我看你能撑过几个时辰!传令,给本王将所有大炮推上前去,轰击泰安!”阿济格森然一笑,下令道。
四十多门大炮全部被缓缓向前推去,黑乎乎的炮口直指泰安城墙。
“不好,是大炮!”阎应元惊骇得睁大了眼睛,这些大炮虽然都是老式的旧炮,但泰安城墙比不得大城的城墙,可经不起一两天的轰击。
“大哥,情况极为不妙啊,怎么办!”陈明遇问道。
泰安县原本虽然也有四门老旧铜炮守城,但都太过久远了,根本不能使用,泰安根本毫无还击清军炮火的能力,只能任由清军大炮轰击,这般下去会有大麻烦。
“无法,唯有死战!”阎应元咬牙道。
阎应元守城很有一套是不假,但面对清军的大炮他也想不出任何办法,总不能派人出城捣毁清军的那些大炮吧,恐怕还没等派出去的人接近大炮,就被无数清兵砍成肉酱了。
半个时辰后,清军的四十几门大炮全部就位,并且装填完毕。
“给本王开炮!”阿济格狞笑的下令道。
“轰轰轰……………”
四十几门大炮同时怒吼,铁球击打在泰安的城墙上,砖石飞屑,整片城墙都跟着颤抖,无比骇人。
清军集中火力轰击一段城墙,看来是打算打开一个突破口,放骑兵杀进城内,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泰安县必然瞬间沦陷,泰安危在旦夕。
…………………………………
129。第129章 泰安血战(下)
阿济格虽然不将汉旗军的伤亡放在眼里,但为了避免出现反弹,所以并没有狠到让汉旗军冒着炮火攻城,直至经过了将近一个时辰的炮击,大炮发烫停歇了之后,阿济格才开始命令汉旗军攻城。
“杀…………”
清军第一波攻城便有万人,声势浩大。
经过了清军四十余门大炮近一个时辰的炮击肆虐,此时的泰安城墙上,碎砖无数,近三丈高的城墙表面更是出现许多被炮弹摧残而来的大大小小的坑坑洼洼。
“清军停止炮击了,快,快上城墙守城!”刚才因为清军只是炮击,并没有让底下士兵冒着炮火攻城,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阎应元下来大部分士兵到城墙下躲避,如今听到清军大炮停歇了,必然开始第一波攻城。
除了留下大约一千五百的预备队外,三千多人随着阎应元登上城墙阻击清军攻城。
“咻咻………”
“啊…………”箭支如雨,不断朝城上城下飞射,不时有人中箭,发出惨叫,这是无比血腥的一幕。
清军的二十几架云梯开始架设到城墙上,士兵密密麻麻的围在云梯下一个接一个的准备登城,随着云梯最前端的一个清军被砸了下去,后面的清军不断往上爬。
也有个别清军士兵侥幸登上城墙,但他绝对还没来得及高兴,便立刻就会被城墙上的泰安守军一拥而上砍成数节,非常凄惨。
双方惨烈攻防,任何时候,攻城都比守城艰难,阎应元毫无疑问在守城方面很有一套,泰安守军和攻城清军的死伤对比达到惊人的一比五的程度,这大大几乎超出了正常的攻守双方伤亡比的一倍。这得益于阎应元各种各样几乎称得上毫无瑕疵的安排,能把守城人力发挥到最大,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守军伤亡而更多的杀伤城外攻城清军。
这第一波攻防大约持续了一个时辰的样子,清军的大炮温度降了下来,又可以开始轰击了。攻城的清军如潮水般退了回去。
“不好,清军又要开始用大炮轰城了,快下去躲避。”眼见清军开始装填炮弹,阎应元等三兄弟立刻带领大部分将士下城躲避。
“轰轰轰…………………”清军四十余门大炮再次怒吼,声响震天,城池摇晃。
城墙上只留下了一百多人监视,但近一个时辰的轰击,还是有十几个被炮弹直接擦中,或者被飞射的碎砖石打中,当场身亡,或者残废,许多遗弃在城墙上来不及运下去的被打成肉酱,这一幕非常骇人,吓瘫了不少新招募的青壮。
随着第二,第三波清军攻击之后,城墙第四次被大炮摧残,天色渐渐昏暗了下去。
“轰轰轰…………砰!”
终于,在清军第四次炮击结束的时候,泰安的城墙已经岌岌可危,那一节被大炮重点关注的地方甚至已经出现许多裂缝,最上端的墙面也被炸塌了近一仗,清军最多只要再有两轮炮击,这节城墙必然全面塌陷,形势危急。
“这面城墙怕是要塌了,怎么办啊,大哥!”陈明遇看着快塌陷的那面城墙,无比阴沉的问道。
“三弟,你动员一些百姓,在即将坍塌的那段城墙设置一些拒马等物,确保一旦城墙被炸塌,能阻挡清军铁骑的冲锋。”阎应元吩咐道。
“是,大哥!”冯厚敦立刻下去动员百姓。
此时此刻,阎应元也没有多余的办法了,只能听天由命,泰安能守得住一天算一天,照他设想,最多再有两至三天的时间,朝廷若是派兵救援山东,应该能赶到,若是朝廷没有派兵救援……………
身在泰安,阎应元也是知道皇上御驾亲征左良玉反军,但被围了这么多天,阎应元也不知道安庆那边的战局进行得怎么样了,所以虽然了解山东对于朝廷的战略地位有多重要,可他也不能确定,在皇上调遣了几乎全国兵马与左良玉决战的情况下,朝廷是否真还有多余的兵力支援山东,所以他不愿意去想。
哎!无论朝廷有没有派兵救援,他阎应元都尽了自己身为大明一员的本份,在此地拼死抵抗清虏,无愧于朝廷,也无愧于民族!
阎应元心中坚定,有了必死的决心,不愿意在多想,阎应元沉默的看了看星斗全无的夜空,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份,天气早就冷了下来,刺骨的寒风在夜晚吹得特别欢快。
“呼,呼………………”突然,寒风呼啸,漆黑的夜空突然飘起了许多白点,这是下雪了,而且越下越大。
“下雪了!”清军大营,看着这场越下越大的大雪,又看了一眼几乎快要坍塌的泰安城墙,阿济格冷然一笑,夜晚攻城极为不利,反正泰安城墙也快塌了,他不着急,待明日一早雪停了,最多在轰击两次,泰安必破!
“停止攻城!”阿济格下令,随即转身回到自己的中军大帐避雪。
许多士兵如蒙大赦,谁也不想冒着天黑和大雪攻城,毕竟又是天黑,又是大雪,这危险程度可比晚上高了近一倍。
经过一天的时间,泰安守军便伤亡过千,虽然也给清军带去了数千的伤亡,但清军人多,可以随时补充,而泰安人少,几乎死一个少一个。
泰安城楼,阎应元和陈明遇正在观察清军的东进。
“大哥,今夜的这场雪好大,你看清军似乎不准备连夜攻城了。”陈明遇指着远处的清军大营笑道。
清军若是不准备攻城,自然再好不过,他们最主要的目的是拖延时间,让朝廷能有调集兵马北上救援的时间,虽然他也不确定朝廷正在跟左良玉决战的时刻,是不是真能够派兵救援,但至少也要给自己和泰安百姓一个值得期待的念想吧。
阎应元点了点头,清军既然不打算连夜攻城,那么今夜便可以让将士好好休一晚了。
兄弟二人皆心情沉重,他们很清楚,依照泰安城墙现在的形势,城墙时刻会清军的大炮被轰塌,到时候数万清军一拥而入,大战定然无比惨烈,或许明日过后,泰安就不保了,他们兄弟三人也将实现结拜时的誓言,真个同年同月同日死了。
“二弟,你后悔吗?”阎应元突然突然问了一句。
“大哥怎么还说这样的话,我与三弟早就跟大哥说过了,我们兄弟三人能一同在这里跟清虏战一场,已经不枉此生,该感到荣幸才是,又怎会后悔。”陈明遇笑着说道,非常真诚。
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但有一点,迟早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能为了保卫国家疆土抗击侵略的异族而死,他们觉得很值,这是民族大义,死得其所,他们不枉此生,又怎么会后悔。
阎应元和陈明遇相视一笑,期待明日大战的到来。
突然,就在这一刻,阎应元注意到了城外远处清军大营的一幕,心中猛然一动,嘴角也渐渐勾起了一丝笑意,或许还能有什么变故也不一定,清军想在明日攻破泰安,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嗯?大哥你莫不是想到了什么好办法!”陈明遇注意到阎应元的神色,双眼微睁,大喜的问道。
“不错,你看那里!”阎应元笑着朝清军大营的一处指去。
陈明遇顺着阎应元指去的方向看去,看了好一会才看明白,笑着问道:“大哥是想派人秘密出城,偷袭清营,炸毁清军大炮的弹药?”
“然也!”阎应元笑着点了点头。
随后双眼微微一眯,紧接着又说出了一句让陈明遇面色为之一变的话道:“不过不是派人前去,而是我一人单独前去,必能一举成功!”
……………………………………………………………………
130。第130章 惊险袭营(上)
由于天空下起大雪,火药容易因为混杂了雪花而受潮,所以清军将全部的火药和炮弹都集中堆放在了一起,百余个箱子堆了足有将近两米高,最上层用甘草遮盖,遮挡雪花。 应元注意到堆放在最底层的有一箱火药可能是因为木箱质量不过关而裂开了,许多火药沿着裂缝洒落在地。
也不知道是因为清军压根没有发觉这一点,还是根本不以为意,但阎应元很清楚,这是一个绝佳的良机,一旦这些火药和炮弹全部被毁掉,那么清军的四十几门大炮就会立刻变成废铁,从而失去继续轰击炸塌泰安城墙的能力,若是清军单靠人力攻城的话,阎应元有信心至少能多守住泰安两天。
“大哥不可!”听闻阎应元竟然打算独自一人亲自去偷袭清军大营,捣毁清军大炮的弹药,陈明遇大吃一惊。
“这太危险了,大哥你乃是大军统帅,绝不能以身犯险,还是让兄弟我去吧!”陈明遇坚决反对,绝不想让阎应元冒险。
“咦!大哥,二哥,你们在争论什么?”就在这个时候,冯厚敦设制好拒马回来了,一来便看到阎应元和陈明遇在争论,连忙奇怪的问道。
陈明遇立刻将阎应元的打算简单的跟冯厚敦说了,想让冯厚敦和他一同劝说阎应元。
“大哥,这太危险了,还是我去吧。”冯厚敦听完之后立即皱眉,也不同意阎应元冒险,并且和陈明遇一样提出自己代替阎应元前去。
“三弟,还是我去………”
这下又轮到陈明遇和冯厚敦争论了,都想自己替对方冒这个险,其实谁都知道,就算能完成任务,也几乎是九死一生,但三兄弟没有人惧怕,都争着抢着,毫无畏惧的想让自己去做这样危险的事。
“两位兄弟都不用争了,还是我去吧。”阎应元伸手拦在争论中的陈明遇和冯厚敦两人之间制止,神情极为严肃,还没等陈明遇和冯厚敦二人再提出反对,又继续说道:“两位兄弟皆知,我们三人当中我的臂力最大,箭术也最好,只有我去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这关系到泰安明日的生死存亡,不容有失!两位兄弟难道还要与我争!”
“大哥………………”
阎应元无比坚决,不给陈明遇和冯厚敦在反对的机会,转身对着一名士兵吩咐道:“你立刻去找一根绳索过来。”
那名士兵点了点头,不一会便取来一根十余米长得绳索,可以从城墙下方到城下还有多余。阎应元拿着自己的专用强弓以及一瓶火油便准备下城。
“大哥你!”陈明遇和冯厚敦同时朝阎应元喊道。
阎应元面无表情的回过身来,但没有说话,眼睛里里却透着无比的坚定,不容拒绝。
陈明遇和冯厚敦嘴唇动了动,最终没能在说出劝说的话,而是双双深吸了一口气,勉强露出笑容道:“大哥保重!祝大哥能一举成功,安全归来!”
“借两位兄弟吉言,大哥去了!”阎应元笑了笑,看了远处清军大营一眼后,抓住绳索快速纵身而下,短短一个呼吸便沿着绳索来到城下,由于漆黑的夜色掩护,数百米外清军大营里的清军没有任何发觉。
壮士一去,不知是否能够归返。
清军大营离泰安城墙大约有五百米左右的距离,阎应元来到城下后,在夜色的掩护下快速朝着清军大营接近,四百米,三百米,二百米……………………
越来越临近清军大营,阎应元不得不小心谨慎,因为一旦不小心被巡营的清军发觉的话,不仅计划不可能实现,他自己的性命也会不保,非常危险。
阎应元趴在地上,眼睛死死的盯着两百米外的清军大营,由于大雪,阎应元的身上很快沾满的雪花,如同雪人。虽然有夜色的掩护,但这么近的距离,阎应元也只敢缓缓爬行前进,终于,阎应元来到了离清军大营只有一百米的距离,而清军对方火药的地方离清军大营的边缘大约也有三十米的距离,总共一百三十米的距离。
由于阎应元异于常人,力气比普通人要大上许多,加上用的又是专用的强弓,这一百三十米的距离毫无疑问在阎应元的强弓射程之内。
清军大营门口,许多地方都设有大约三米高的观察哨,以观察四周的情况,防止敌人偷袭。
“嘶~,这雪他娘的太大了,真是冻死老子了…………”一名观察哨上的清军士兵被冷得浑身有些发颤,根本懒得时时刻刻观察周围的动静,因为他并不认为泰安城里的大明守军敢出来偷袭,泰安的守军太少了,敢出来偷袭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根本就是找死!所以,几乎所有观察哨的清军士兵都没有多少警惕性,只顾着不时朝冻僵的双手呵气取暖。
“哼,清军大意,乃天助我也!”阎应元趴在雪地里,背后全是雪花,若不注意看的话,根本看不出是一个人趴在那里。
阎应元取出两块布团,用火油浸湿后,包裹在两根箭支的箭头处,之所以是两根,因为他虽然对自己的箭术有信心,可这种情况下不容许有任何失误,所以他多准备了一根箭支,预防第一根箭支没有一次命中的话还有补救的机会。
阎应元趴在雪地上,死死的盯着一百三十米距离外那堆放着的火药,原本那最下层的有一箱火药被上面几箱的重量压得裂出了一条裂缝,许多火药洒落了出来,但由于一直下着雪,那团散落在外的火药已经被大雪覆盖了大半在不射可能就来不及了。
阎应元估摸着具体方位,又感应了一下风速,随即取出火折子将两支箭支上的布团点燃,顿时,漆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