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游龙戏唐 >

第315章

游龙戏唐-第315章

小说: 游龙戏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间,让朝野间的舆论充分酝酿之后,方才借着这么股势头,召集从三品以上大员议事,力求出兵攻伐一事能顺利通过朝议。

“陛下圣明,微臣以为吐蕃身为属国,却屡次无礼犯我边疆,此大害也,此番更是密丧不报,足可见其心已异,较之高句丽更甚,当诛!”

许敬宗最擅长的便是揣摩圣意,这一听李恪言语间明显暗示了要趁机出兵讨伐吐蕃之意思,自不会错过这等媚上之大好机会,头一个便冒了出来,高呼要战,慷慨激昂无比,就宛若他真能率军轻易踏平吐蕃一般。

“陛下,老臣以为许大人所言甚是,似吐蕃这等蛮荒之国,尽管屡犯我大唐天威,自当诛灭,老臣愿率军平之,肯请陛下恩准!”

许敬宗话音方才刚落,就见武将队列便有一人昂首阔步而出,赫然是久已不在朝堂上发言的左领军大将军程知节——老程同志自贞观四年灭陈子明一战之后,再也不曾上过阵,就连绝大多数大唐名将都参与过的数征高句丽之战,他都没能捞到战事可打,早已是被憋坏了的,加之明了新军组建在即,自不会不清楚错过了此番,他怕是再也不可能有上阵建功之机会了,此际跳出来争抢领军之权,也就属再正常不过之事了的。

“程老将军之勇,朕素来是知晓的,年逾花甲,尤有报国之心,甚善!”

李恪对许敬宗的出列一点都不感到奇怪,毕竟他之所以会用许敬宗,要的便是这厮的知情识趣,至于老程同志的突然杀出么,李恪可就深感意外了,不过么,其之所言既是符合己心,李恪自是不吝好生嘉许其一番的。

“陛下,老臣以为趁人之国丧之际攻其国,实有不教而诛之嫌,断不可为也!”

眼瞅着李恪如此嘉许程知节,就此开战之心已显,侍中于志宁可就有些沉不住气了,疾步便从旁闪将出来,高声谏止了一句道。

“嗯?”

一听于志宁此言如此之刺耳,李恪的脸色当即便有些个不好相看了起来,尽管不曾出言呵斥,可一声冷哼里却已满是毫不掩饰的寒意。

“于大人此言谬也,那吐蕃本就是蛮夷之国,屡次犯我大唐天威,皆因先皇宽仁,方才准其为属,今,其国主既丧,依礼自当尽早呈报朝廷,此上下之分际也,断不可违逆也,而今,其既不尊我大唐天朝,讨之乃该当之事也,何言不教而诛哉?”

许敬宗就是一溜须拍马之能手,这一见李恪龙颜不悦,立马便心领神会地出言驳斥了于志宁一通,还别说,这厮心思口才都极为了得,所言所述确是不凡几分道理。

“陛下,微臣以为吐蕃国确是该伐,然,此际恐非大动干戈之时也,还须得谨慎绸缪了去方可。”

许敬宗这等言语一出,李恪虽不曾出言嘉许,可面色却是就此缓和了下来,个中之意味无疑是明显得很,一见及此,陈子明的眉头不由地便是微微一皱,只是这当口上,身为首辅大臣,他自是不好直接出面跟李恪高唱反调,无奈之下,也只能是悄悄地对站着武将队列里的苏定方使了个眼神,旋即便见苏定方昂然出了列,朝着李恪便是深深一鞠,满脸恳切之色地进言了一句道。

“此话怎讲?”

在场的文武百官中,除了陈子明之外,就只有苏定方是真正跟吐蕃军交过手的,他既是有所言述,李恪自不能不加以重视,尽管心中其实不喜得很,却也不曾给苏定方脸色看,仅仅只是不咸不淡地吭哧了一声。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不宜轻动之理由有三:其一,趁人之丧而伐,无论何等借口,皆属不义之战也,于我大唐泱泱天朝之风范有悖,殊为不妥;其二,吐蕃雄踞雪域高原之上,地势险峻,山高路远,乃易守难攻之地也,我大唐之军虽精锐,骤然登高,将士之身体状况恐有大碍,十成战力恐只能发挥出六成不到,错非能一击便灭其国之主力,否则难有胜算可言;其三,其国主虽丧,诸宿将皆在,摄国辅政之禄东赞更是老而弥坚之辈,其战阵之能或许不及我大唐芸芸诸将,可用之于稳守却是绰绰有余,纵使我大唐全力攻伐之,也恐难以遂下,战事迁延一久,于社稷实有大不利焉,有此三条在,故,微臣以为此际尚不到灭其国之时也,还请陛下三思则个。”

苏定方本人其实是主战的,原本还有心借此番舆论高涨之势争取一下统军出征之帅印的,为此,可是专程去拜访了陈子明一趟,却不曾想一向主张对吐蕃强硬的陈子明此番却根本无攻伐吐蕃之心,不单没同意苏定方的请求,反倒是让苏定方在朝议时出面呼吁反战,对此,苏定方一开始也自不解得很,经陈子明耐心说服之下,这才同意了陈子明的要求,这会儿所言所述自然全都是出自陈子明之意思。

“唔……,定方之意,朕知晓了,懋功。”

李恪本人虽不曾统军上过阵,可对于军略却还是知道一些的,此际听得苏定方如此说法,心中虽觉得有道理,但却并不打算就这么放弃了趁吐蕃虚弱时灭其国之想法,自是不会对苏定方之言加以置评,仅仅只是含糊地敷衍了一句,便即点了兵部尚书李勣的名。

“老臣在。”

听得李恪点了名,李勣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紧着便从旁闪了出来,躬身应诺不迭。

“定方以为此战不可为,卿对此可有甚看法么?”

李恪很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己那么点军略能力在苏定方这等宿将面前根本不够看,哪怕心中其实不认同苏定方的见解,也自不会有所流露,更不可能真赤膊上阵去跟苏定方辩个高低,这等事么,还是交给懂行的人去办为妥。

“陛下明鉴,老臣对苏大人所言实难苟同,于老臣看来,此战可胜!”

在此番廷议之前,李恪便已曾跟李勣私下商榷过一回了的,是时,李勣便是一力主战者,没旁的,概因李勣与程咬金一般,都已看出了新军组建完毕之后,就再也没了他们这批老将们发挥余热的机会了,此时再不争取,那就只能回家养老去了,而这,显然不是李勣所愿见之局面,故而,哪怕明知苏定方所言乃是正理,他也断然不会附议,值此李恪见问之际,李勣自不会有丝毫的含糊,旗帜鲜明地便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564章 何须急战(二)

“嗡……”

李勣这等与苏定方针锋相对的言语一出,殿中文武官员们顿时便起了一阵骚动,没旁的,概因大家伙都知晓这两位素来政见不合,彼此间互相瞧不顺眼,旧怨颇深,往年大多是李勣在压着苏定方,可自打陈子明崛起于朝堂之上起,这等情形就反过来了,双方间几回在廷议时正面交锋,都是李勣处在了下风,然则具体到眼下么,却又不好说了,毕竟李恪点名要李勣出面,明显是站在其一方的,而苏定方的背后无疑便是陈子明这尊大神,双方间的意见之冲突无疑将会影响到朝局之演化,自是由不得群臣们不为之着紧万分了的。

“哦?卿既言可胜,那就为朕详解一二好了。”

李恪根本没理会群臣们的骚动,嘉许地点了点头,很是和煦地吩咐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老臣以为可战者有三,其一,吐蕃本我大唐属国,却屡犯我天威,今,更是匿其国主之丧不报,是为不大敬,我大唐伐之,乃以有道伐叛逆,大义在我;其二,其国虽有地利之优势,诸多宿将尚在,国力不弱,然,其国周边皆敌也,南有白兰、东有吐谷浑、北有于阗,此三国皆与吐蕃有旧怨,我大唐若决意出兵,三国必会起而响应,此得道者多助也;其三,吐蕃军自恃其强,素称勇悍,其实不过尔尔罢了,较之我大唐强军,差之远矣,今,若令吐谷浑出兵挑之,必可引得吐蕃军大举出动,而我大唐则可趁机击之,一战败敌,而后以精骑尾随杀入其国,不给其喘息整顿之机会,当可毕其功于一役!”

李勣这些年来过得可谓是极为的憋闷,愣是在兵部尚书这么个位置上熬了四任,都没能再进上一小步,参与的战事不算少,却总是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没能捞到多少的战功,不仅如此,还屡有小败,军中第一人的位置早已被陈子明等一众后起之秀所取代,再这么蹉跎上几年,他人生的最大目标——拜相怕是永无实现之可能了的,正因为此,尽管明知此际不是攻伐吐蕃的最好时机,然则李恪只一微透出有出兵之打算,李勣立马便起了附和之心思,自打跟李恪私下谈过之后,这几日来,他可是没少琢磨着战略战术,这会儿说将起来,言之有物自也就不足为奇了的。

“嗯,懋功说得甚是,朕听着也自颇觉有理,卿等且就此议议好了。”

李恪可是个很记仇之人,当初他登基未稳之际,吐蕃人可是曾趁火打劫了一把,如今轮到吐蕃幼君上位,他自是想着扳回一局,加之对大唐的国力有着绝对的自信,征伐之意甚坚也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了的,这不,李勣的话音方才刚落,他便已是有些个迫不及待地表明了支持的态度。

“陛下圣明,老臣愿率军出征,不破此獠誓不收兵!”

“陛下,臣以为此战我大唐必胜,臣愿为前驱!”

“陛下,微臣请命出征,肯请陛下恩准!”

……

大唐尚武,诸将自是从不惧战,这不,一见李恪的态度是如此之鲜明,程咬金、张士贵等一众老将们顿时全都激动了起来,纷纷出列求战不休,嚷嚷声就此噪杂成了一片。

“陛下,老臣以为诸将不惧战乃我大唐兴盛之保证也,实是可喜可贺,然,窃以为此战还是须得慎重为上,倘若战而不能胜,则恐西北边陲就此难宁也,老臣恳请陛下三思。”

眼瞅着诸将们这么一踊跃请战之下,李恪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几分,明显有着就此拍板定案之趋势,御史大夫来济可就有些按捺不住了,紧着便从旁闪了出来,高声进谏了一句道。

“狂悖,我大唐之强,又岂是区区吐蕃所能比拟的,大军一到,自可将此蛮国碾成平地!”

“来大人休要妄言,我军未动,便即言败,此何居心,嗯?”

“张大人说得对,以我大唐之强,又岂会不胜,来大人所言不过杞人忧天罢了,妄语也!”

……

见得来济这么不合时宜地冒出来唱反调,张士贵等一众老将们的暴脾气可就全都爆发了出来,一个个扯着嗓子地呵斥不已,那等气咻咻的样子分外的吓人,就差没撸袖子给来济来上一通子老拳了的。

“尔等休得妄言,此军国大事也,非是市井殴斗,岂能不慎之再慎!”

来济可不是个好脾气的主儿,并未被众将们的群起而攻所吓倒,梗着脖子便与众将们争辩了起来,尽管只有一人,可气势上却并不见弱。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争议既烈,姑且先行搁置,且待来日早朝时再议也不为迟。”

有着前世的记忆在身,陈子明比谁都清楚吐蕃对大唐西北边陲的威胁有多大,若是真能一口气灭掉吐蕃,陈子明自不会有丝毫的迟疑,然则在新军组建完毕之前,陈子明根本不以为光凭着眼下的唐军之实力真能平灭得了雪域高原,纵使能,只怕国力也会因此消耗殆尽,而这,绝不是陈子明所愿见之结果,问题是李恪明显是主意已定,当庭与其唱反调显然不合时宜,正因为此,陈子明无奈之下,只能是大步从旁而出,高声地提议了一句道。

“唔……,也罢,那就先议到此处好了。”

见得陈子明站将出来,李恪的精神立马便是一振,无他,概因在李恪看来,陈子明定然是会支持开战的——李恪之所以对吐蕃深怀警惕,起因正是陈子明曾说过该国狼子野心,乃大唐之边患,在必除之列,前番大唐之所以会出兵救援白兰部,也正是陈子明一力之主张,如今有了灭吐蕃之良机,陈子明理应会欣然赞同才对,却不曾想从陈子明口中说出来的居然是暂缓此议,虽不是很明确的反战之表白,可意思无疑便是那么个意思,对此,李恪自是不解得很,却又不愿当庭跟陈子明有所冲突,楞了片刻之后,方才勉强同意了陈子明的提议,而后么,也不等群臣们再有甚表示,不悦地一拂袖,便即就此转入后殿去了。

“陈大人请留步。”

李恪这么一走,廷议自也就进行不下去了,群臣们三三两两地便往殿外行了去,陈子明也自不例外,只是还没等其走到殿门处,就听身后传来了何欢的招呼声。

“何公公有事么?”

陈子明循声回首望了过去,见来者是何欢,立马便猜到了其之来意,不过么,却并未有所流露,仅仅只是面色淡然地拱手致意了一句道。

“陛下口谕,请大人到御书房一行。”

何欢哪敢真受了陈子明的礼,忙不迭地便退开了小半步,而后方才恭谨地道出了李恪的口谕。

“臣遵旨。”

一听果然是李恪有召,陈子明也自不敢稍有耽搁,行了个礼之后,便即疾步赶去了御书房,这才刚从屏风后头转将出来,就见李恪正自面色阴沉地端坐在龙案的后头,明显就是在生着闷气,心中自不免有些个好笑不已,但却不敢带到脸上来,紧着便抢上了前去,恭谨万分地行礼问了安。

“朕若是不曾记错,卿尝多次与朕言曰;吐蕃乃虎狼之邦,在当诛之列,今,其国正虚,恰是破敌之良机,卿为何执意不愿战,且给朕一个理由。”

李恪明显是气得不轻,根本不曾叫起,就这么任由陈子明长鞠而立着,口中问出来的话语更是寒气十足十。

“陛下明鉴,微臣确是说过吐蕃在当诛之列,然,如今时机尚未成熟,盲目而动,实徒劳无功也,若因之影响到新军之组建,却恐得不偿失,故,微臣以为此际不宜轻启战端,窃以为以我大唐国力之强,一旦各兵器工坊投入运营,快则一年,慢则两载,新军必可成军,到那时,无论是灭吐蕃还是破高句丽,皆在反掌之间,又何须急战哉,此微臣之浅见耳,还请陛下圣断。”

饶是李恪的语调极寒,然则陈子明却并无丝毫的惧色,不慌不忙地便出言解释了一番。

“唔……”

听得陈子明这般说法,李恪原本甚坚的征伐之心当即便不免有些动摇了起来,只是又不甚情愿就这么错过了趁虚破敌之良机,但见其沉吟了良久,也自不曾就此下个决断。

“陛下可还记得与微臣的五年之约么?”

见得李恪迟迟不曾有所表示,陈子明也自无奈得很,不得不出言提醒了一句道。

“唔,是朕想差了,此事便就此作罢好了。”

这一听陈子明提到了五年之约,李恪的身子不由地便是一震,这才惊觉自己这数日来的执着实在是有些不值当,脸色不由地便是一红,自不会再固持己见,这便摆了下手,面有愧色地便将征伐吐蕃一事彻底搁置到了脑后去了。

“陛下圣明。”

李恪此言一出,陈子明紧绷着的心弦立马便是一松,也自不曾再多言啰唣,仅仅只是恭谨地称颂了一声了事……

第565章 浮华之鼎盛(一)

李恪最终还是决定暂不征伐吐蕃,尽管后续几日里,程知节等诸多将领再次纷纷上了请战之本章,李恪也不曾再有动摇,只言火候未至,让诸将们耐心等待时机,除此外,再无多的解释,对此,诸将们虽都微有怨言,却也没得奈何,只能是就此偃旗息鼓了去。

永隆三年二月初六,吐蕃报丧使者终于赶到了京师,言称其国赞普松赞干布已于去岁十一月初一病故,幼孙芒松芒赞继位赞普,愿与大唐睦邻友好,永为属国云云,并解释之所以迟来报丧,乃是因大雪封路,以致无法通行之故,帝好言安抚了来使一番,诏令将松赞干布之雕像陪侍昭陵,并着芒松芒赞承袭西海郡王之位,赏赐金银珠宝若干,以示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