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5 >

第7章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5-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传诵和赞美,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就是根据他们的事迹发展起来的。 

     宋朝这一败之后,辽国又出兵10万,再次南侵,被北宋几位边将张齐贤、 

尹继论、李继隆小胜几次,有一次更把耶律休哥打伤了,这才退走,不敢大 

举南侵了。从此,辽宋双方战事基本平静。在这段时间里宋朝一是与西夏冲 

突,二是发展经济。 

     公元997年,太宗病死,真宗赵恒即位。真宗即位后,虽励精图治,又 

有寇准等大臣的辅佐,但由于边疆不宁,加上内地官员荒淫残暴的劣迹而导 

致人民反抗之举经常发生,所以国势反而不如太宗时强盛了。 

     寇准是华州下邽 (今陕西省渭南县)人,从小聪明好学,为人正直。年 

轻的时候考中进士,后在地方上和中央政府里做官。寇准做事,刚强果断, 

很快受到宋太宗的信任。宋真宗曾任命毕士安为参知政事。毕士安向宋真宗 

谢恩,宋真宗说:“不用谢恩了,我马上要任命你做宰相呢。”并问他:“谁 

可以跟你一道担任宰相?”毕士安回答说:“寇准天资聪明,又忠义,能处 

理大事,我不及他。”宋真宗又问:“听说他刚强任性,听不进不同意见。” 

毕士安说:“寇准一心为国,主持正义,反对奸邪,所以好多人讨厌他,说 

他的坏话。如今北方边境不得安宁,正应该重用像寇准这样的人。”就这样, 

宋真宗任命毕士安和寇准为宰相,共同对付辽国的入侵。 

     宋真宗景德元年 (1004年),辽国调动20万大军,打到靠近黄河的澶 

州 (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县西南),澶州是北宋的门户,直接威胁着宋朝的都 

城汴京。告急文书象雪片似地飞向汴京,宋真宗召集群臣,商量对付的办法。 

参知政事 (就是副宰相)王钦若是江西人,他从自己的利益着想,主张放弃 

汴京,把都城迁到金陵。另一个参知政事陈尧叟是四川人,主张把都城迁到 

四川的成都。他们都为了自身的利益主张迁都逃跑,避开敌人的锋芒。另外 

还有其他一些大臣提出另外的建议。 

     这时候,一个大臣站起来说:“主张迁都的人,应当杀头!现在上下齐 

心,要和敌人决一胜负。怎么能提逃跑的事呢?陛下应当趁这个时机亲自出 

征。为什么要放弃京城远逃呢?京城一失,人心崩溃,敌人长驱直入,天下 

还保得住吗?”宋真宗回头一看,这个大臣就是宰相寇准。 

     宋真宗想了一想,觉得寇准的话不错,但他仍然心有余悸,怕自己一旦 

亲征,会有被辽国俘虏的危险。寇准上前来进一步讲明宋军具有抵抗敌人的 

实力,这下宋真宗才真的下了决心亲征。 

     这年的11月份,宋真宗率领文武大臣准备到澶州北城。随行的有大队人 

马。刚刚到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听到南下辽军兵势强大,一些随从大 

臣吓坏了,趁寇准不在的时候,又在真宗身边进谗言,劝真宗暂时退兵,避 

一避风头。宋真宗本来很不坚决,一听这些意见,动摇起来,又召见寇准, 

问到底应该怎么办? 

     寇准严肃地说:“主张南逃的都是懦弱无知的人。现在敌人迫近,人心 

动荡。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可后退一寸。如果前进,河北各军士气百倍; 

如果回兵几步,全军就溃退瓦解,敌人紧紧追赶,那么大宋的江山就完了, 

陛下想到金陵也去不成了。” 


… Page 28…

     宋真宗听寇准说得义正辞严,没话可说,但是心里还是没底,老是怕这 

怕那,心慌得很。寇准看到这种情况,决定用计激励宋真宗的抗战决心。 

     寇准走出行营,巡视军队的时候,正好碰到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寇准对 

高琼说:“您受国家栽培,该怎么报答国家?” 

     高琼说:“我愿奋勇杀敌,以一死报国。” 

     寇准连声赞叹,就带着高琼又进了行营,重新把自己的意见向宋真宗说 

了一遍,并且说:“陛下如果认为我的话不对,请问问高琼将军!” 

     高琼在旁边接着说:“宰相说的话是对的。禁军将士的家属都在东京, 

都不愿南逃。只要陛下亲征澶州,将士们肯定信心倍增,为国为家都应该留 

在东京。我们决心死战,肯定能够击败辽兵。” 

     宋真宗听了高琼的话,沉吟半响,还没开口,寇准紧接着又说:“机不 

可失,请陛下立刻动身!再晚就来不及了!” 

     在寇准、高琼和将士们的一再催促下,宋真宗才决定动身到澶州去。 

     这时候,辽军已经三面围住了澶州。宋军在要害的地方设下弩箭。辽军 

主将萧达兰带了几个骑兵视察地形,正好进入宋军伏弩阵地,宋军弩箭齐发, 

萧达兰中箭丧命。 

     辽军主将一死,萧太后又痛惜又害怕。她又听说宋真宗亲自率兵抵抗, 

觉得宋朝暂时不好征服,就有心与宋朝讲和了。 

     澶州城横跨黄河两岸。宋真宗在寇准、高琼等文武大臣的护卫下,渡过 

黄河,到了澶州北城。这时候,各路宋军也已经集中到澶州,将士们看到宋 

真宗的黄龙大旗,士气高涨,欢声雷动,打退了辽军的围城部队,并且将辽 

军追击到很远的地方。 

     萧太后派使者到了宋朝行营议和,要宋朝割让土地。外加金银布帛。 

     其实,宋真宗并没有抗辽的决心。早在他亲自出征以前,就派一个叫曹 

利用的官员,秘密到辽国进行谈判。辽军因为宋军越战越强,而自己又不断 

受到挫折,处境越来越不利,就同意和宋朝议和。 

     一开始寇准坚决反对议和,主张乘胜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些主和派便放 

出谣言,说寇准想利用军队,为自己夺取权势。在这种情况下,寇准没有办 

法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好同意议和。 

     要议和,就得每年给辽国一些银子和绢。给多少呢?宋真宗对派去议和 

的曹利用说:“如果不得已,即使每年给一百万,也可以答应下来。再多就 

不能答应了。” 

     寇准私下一再嘱咐曹利用说:“虽然皇上许诺给百万银绢,可是,你答 

应的数目不能超过30万。超过这个数目,我就杀你的头!”曹利用也是一位 

有爱国心的官员,他与辽国经过艰难谈判,终于在第二年(公元1005年)年 

初,宋辽双方订立和约,规定北宋每年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因为 

这次和约是在澶渊 (即澶州)订立的,所以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 

     和约订立以后,一些人问曹利用每年送给辽国多少银子,曹利用伸出三 

个手指头,宫廷内误传为三百万。宋真宗大吃一惊,说:“太多了!”接着 

又说:“姑且了事,这样也可以。”等到知道确切数字以后,这个一心妥协 

的宋真宗高兴极了,认为这是宋朝谈判的“胜利”,还亲自写了诗表示庆祝, 

根本没想到这是一个屈辱的条约。 

     打这以后,宋朝统治者加紧向人民榨取更多的银绢,付给辽国。百姓的 

负担加重,生活更加痛苦了。 


… Page 29…

     由于寇准和其他一些将领的坚持抗战,北宋到底避免了更大的失败。宋 

真宗也觉得寇准有功劳,挺敬重他。但是原来主张逃跑的那位王钦若却在宋 

真宗面前说,寇准劝真宗亲征,是把皇上当赌注,孤注一掷,如果皇帝被抓 

住了,简直是国家的一个大耻辱。宋真宗一想起在澶州的情景,真有点后怕, 

就反过来怨恨寇准,竟把那忠心耿耿的寇准的宰相职位撤了。 

     此后,辽国统治者每年获得大量银绢,并不满足。到了宋仁宗庆历二年 

 (1042年),辽兴宗又扬言要发兵南下。宋仁宗连忙又派人去谈判,答应每 

年再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又一次向辽国屈辱求和,辽国这才作罢。北 

宋朝廷软弱无能,在外族入侵时只能退让妥协。 

     从979年,太宗伐辽到1004年辽国萧太后伐宋,前后共25年。这25 

年中,辽宋两朝兵戎相见你来我往,大小数百战。单是重大的战役就有高梁 

河之役、澶州会战,直到澶渊之盟时,算是基本结束,至少两国短期内不会 

再起战争,两国边境上的人民也可以安居乐业,努力发展生产了。第二年正 

月,真宗大赦天下,放河北各地强壮士卒归农,对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 

展确是起了好的作用,同时,双边设置榷场,互通贸易,对民族交流、民族 

融和也起了促进作用。但如果站在北宋的立场上考虑,那么澶渊之盟是弊多 

利少的短浅之见了_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鉴于五代中权臣大将篡位的教训,杯酒释兵 

权,削夺了朝中与他一起打天下的诸多大将的兵权。他说:“要想富贵,不 

过是想多积些金钱,满足自己的娱乐,使子孙不再受苦罢了,没有旁的意义。 

我为你们打算,何不抛却兵权,出守边藩,买些良田美宅,为子孙立定个永 

远不动的产业,养些歌童舞女,伴着日夜饮酒欢娱,就借此安安乐乐地终享 

天年。我再和你们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忌,上下相安,世代亲睦, 

这样不是很好吗?”于是这一番话便成了宋朝的基本国策,就是经济上优待 

官吏,在政治权力上却抑制他们的发展。因此,这样造成的后果,一是官吏 

人数愈来愈庞大;二是政府财政为支付官员的俸禄开销也愈来愈大,故而经 

常发生财政困难。现在,每年给辽国30万巨款,外加其他物资,因为有了先 

例,以后与西夏与金国的冲突也都以此方式解决,国库更为空虚,接下来对 

社会的不良影响是可以想象的。赋税过重导致农民起义,内忧外患使王安石 

变法出台,以后更直接影响到靖康之变。 


… Page 30…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重大成就,通 

常都把它说成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这些光辉成就,直至今天,仍然是 

我们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这些发明,造纸术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这不仅表 

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显示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如蔡伦等人的钻研 

精神,放射出我国古代文明的光辉。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传说在五六千年以前的神农时 

代,人们就知道“结绳记事”。到了黄帝时,史臣仓颉“初造书契”。这些 

传说,虽不可尽信,但是说明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文字,就有了书写文 

字的需要。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的陶器上都有原始文字。有了 

文字,就要求有记录文字的工具。商周时代,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和羊牛的 

骨头上,或者刻在青铜器上,也有刻在石头上的。今天考古出土的甲骨文、 

青铜器的铭文,就是用龟甲兽骨和青铜器作为书写文字的材料保存下来的。 

春秋时候,笔出现了,刀笔并用,把字刻或写在竹简木牍上。最早的笔叫“聿”, 

是蘸了漆写字的。有了笔,很快就有了砚,那是用来调漆的。秦朝守长城的 

大将蒙恬改进了笔,做成了现在我们常见的毛笔。笔改进以后不久,墨出现 

了。用砚磨墨,毛笔蘸了墨写字,就比用漆方便多了。 

     甲骨和金石,数量有限,况且使用时又笨重,书写既不方便又费工。所 

以到了春秋战国和秦汉以后,随着纺织业的发展,人们便用竹简、木简作为 

书写材料了。竹简、木简,书写文字比起甲骨、金石方便多了。我国古代史 

籍中,有许多关于用竹简、木简书写文字的记载。汉武帝末年,在孔子家宅 

的墙壁里发现战国的竹简。《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古书,最早的本 

子就是写在竹简上的简策。以后历代都有古代竹简、木简的发现。最多的是 

1930年在居延地区发现汉代木简一万多枚,就是通常说的《居延汉简》。 

     解放以后,战国至汉代的竹简、木简、帛书出土的更多了。1957年在河 

南信阳长台关古墓中发现战国竹简 

     229枚。 1959年甘肃武威磨嘴子六号汉墓出土竹木简 

     490枚。至于几枚、几十枚出土的地方就更多了。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4940多 

     枚,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古代兵 

书,也有《管子》、《晏子春秋》等著作。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 

汉墓出土竹简、木牍600多枚、帛书十余种,其中帛书内容为《易经》、《老 

子》、《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和天文、历法、五行、杂占、数术等 

方面的书籍,还有两幅地图。1972至1974年,在甘肃居延出土汉简近二万 

余枚。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发现竹简1155枚。 

     这些出土的大量竹简、木牍和帛书,充分说明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是用 

竹、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的。 

     所谓的简,就是经过削制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简是通称,具体地说,竹 

片称简,木片称札和牍。人们为了保存和使用,把很多简编缀在一起,称为 

策。“策”和“册”通用,“册”字就是把竹简或木牍用绳联结在一起的形 

状。古代把用竹简或木简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册或策,如 《战国策》,就 

是记录战国时事的书。 

     当时对一般记事就是写在竹简上,对于一些重要文告或著作,就要编缀 


… Page 31…

成册。我们今天把一本书叫做一册,也是由这演变来的。 

     战国至秦汉时期,人们除了用竹木做书写材料外,同时也用缣帛。缣帛 

是用丝棉织成的织物,把文字写在缣帛上,然后卷起来保存,后来称它为帛 

书。当时把写成的帛书卷在一起的,称为卷,今天把一本书称为一卷,就是 

从这发展来的。 

     传说汉代初期有一种纸叫做幡纸,可以代替竹简来写字。当时许多皇帝 

的诏书都是用这种纸写出来的。这种幡纸的制作材料很精良,是丝质的絮纸, 

而不是后来使用的真正的纸。汉代以后,既然把丝絮做的絮纸叫做纸,以后 

也就把书写文字用的缣帛叫做纸了,时间一长,纸就成为用于书写材料的专 

用名称了。 

     在西汉和东汉时期,还有一种比较昂贵的纸叫“蔽其鼻”纸,这也是一 

种用丝绵制成的纸,这种纸产量少,成本高,只能供皇帝和大臣们使用,老 

百姓根本用不起,还不能成为社会上广泛使用的书写工具。这种絮纸,是从 

漂絮中得来的。古代养蚕抽丝,好的蚕茧,用来抽丝,次茧用作丝绵。在制 

作时,要在水中漂洗,漂洗完把丝绵拿走以后,遗留在曝晒的篾席上的丝绒, 

便形成一层薄薄的丝膜,晒干后就成为絮纸,当时用以写字的絮纸,就是缫 

丝生产的一种副产品。 

     作为书写文字材料的竹木和缣帛,比起甲骨金石来说,是进了一大步, 

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