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5 >

第9章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5-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4年,在甘肃省武威县旱滩修水利工程时,发现东汉墓,其中出土有 

木俑、牛车、木盒等物,在木车模型上粘附有带字的古纸,这可能是蔡伦改 

造技术后生产的纸,墓的年代和蔡伦生活的年代完全相符。墓的主人不是上 

层社会的人,而是一般平民,可见纸在当时已广泛普及到民间。 

     东汉末年,在蔡伦造纸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已能生产出优质名纸。 

有一个叫左伯的人,他生产的左伯纸,在东汉末年和张芝造的笔、韦诞造的 

墨,成为文坛名品。东汉末年,曹操派人到蔡文姬处请她写字,蔡文姬要求 

送来纸墨,可见在纸的使用上,已普遍到各个领域。纸的普及,对东汉学术 

和文化的发展,直接起了推进作用,尤其是对古代文献典籍的保存,提供了 

方便条件,也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影响。这种造纸技术以后传到中亚、西欧、 

东方各地,对世界文明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 

     蔡伦自永平末年入宫侍卫,历经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等五代 

皇帝,三十多年间,忠诚于职守,得到历代皇帝的信任。从小黄门至中常侍、 

长乐太仆。在这期间,他改进造纸技术,推广造纸术,使纸成为书写材料, 

又监修经传。 

     延平元年 (公元106年),安帝刘祜即位,邓太后摄政,蔡伦继续得到 

邓太后的信任,侍卫有功,封为龙亭侯,封地在汉中郡龙亭县 (在今陕西省 

洋县东)。封侯以后,蔡伦更是尽心竭力。蔡伦不久也升为长乐太仆,即长 

乐宫的卫尉仆,地位很高,在少府之上,蔡伦做了太仆以后,可以直接承接 

太后旨意,朝廷一些政务,很多经他处理,因此蔡伦的声势也随之显赫起来。 

     邓太后从幼年时,即读诗书,留心经史,入宫以后,曾就曹大家 (即班 

昭)学习经书和天文算数,白天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夜晚便诵史读经,学习 

每至深夜。从西汉以来,儒家经典,多系儒生整理加以传记。这些儒生,大 

都是各依家法和师说进行诠释,结果造成经传中文字上有许多脱漏和谬误。 

邓太后发现后,认为这种谬误会影响国家典章制度,必须加以校正。 

     蔡伦自幼读书,对于经史多所通晓,加上他做事认真负责,因此派他负 

责监修经典。蔡伦奉旨后,天天亲至东观主持校雠事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 

作,全部经史校雠完毕。安帝对这项工作很为称赞,对蔡伦赏赐葛布若干, 

以作奖励。 

     永宁二年 (公元121年),蔡伦的政治靠山邓太后死去,安帝开始亲理 


… Page 36…

政务。不久,安帝命令官员对自己的亲生祖母宋贵人被害致死一事进行追查。 

此一案件发生在很早以前,当时蔡伦曾参与案件之中,所以追查一开始,安 

帝便要求当事人之一蔡伦到廷尉那儿接受调查。蔡伦当时是在窦太后的威势 

之下,被迫去考查审理宋贵人姊妹,而造成宋贵人之死。对于这件事,蔡伦 

深深认识到自己应负重要责任。蔡伦是一个正直敦厚之人,感到自己所做的 

这件事,是一种耻辱,无颜到廷尉处受审,在十分内疚的心情下,沐浴后整 

理好衣冠,便在家中服毒自杀了。这样,一个对人民具有很大贡献的发明家, 

终因参与宫廷斗争的罪责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但是由他改进的造纸技术却永 

远被人民所称颂,并且对祖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撇开蔡伦在政治斗争中的功过不问,让我们详细而全面地考察一下蔡伦 

改进造纸术所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 

     蔡伦改进造纸术时试验成功的那一套操作过程,后来的人又不断地加以 

改进和完善,造出来的纸越来越精美。造纸用的原料,也因为各地方的出产 

不同,又有所扩大,如出产藤的地方,用藤皮作造纸原料;出产竹子的地方, 

用竹子作造纸原料;出产楮树较多的地方,用楮皮造纸;沿海地方,用海苔 

造纸。 

     造纸术的改进,对笔、墨、砚的要求提高了,使得笔、墨、砚也不断地 

有所改进,文房四宝之间形成了十分密切的关系。造纸术的改进,写字容易 

了,著书写文章的人越来越多,文化更加飞速地发展起来。造纸术的改进, 

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东汉以前,中国 

已经有了一些书法家和画家。东汉以后,有成就的书法家和画家更多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纸的用途也逐渐多起 

来,它不光是文房四宝之一,并且也能作包装食物和其他物品等用途。在日 

常生活中,就是没有文化的人,也是离不了纸的。 

     造纸技术的外传大致是分以下两个阶段先后进行的:首先是我国生产的 

纸张或纸制品 (书籍或画幅等)被带往国外,其后是造纸的技术向外传播。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是向东传入朝鲜的。我国与朝鲜只有一江之隔,人民 

间往来密切。中国造纸术大约是在四世纪末叶传入朝鲜的;从那时起,朝鲜 

人自己造纸,以满足各阶层用纸的需要。后来经由朝鲜,造纸术传入日本。 

     日本所采用的造纸术与中国的基本相同,只是在生产实践中又有所改 

进。 

     到了唐朝时期,我国造纸术经由大食传入了西方世界,而产生了巨大影 

响。 

     12世纪,欧洲可自造纸。其后,德国古登堡印刷所的建立,刺激了造纸 

业的发展。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对纸需要量骤增,读书看报的人多了起来, 

纸开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起了积极作用,为欧洲文化的迅 

速推广发展提供了条件。 


… Page 3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