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夫-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想着,与曹操携手走入许昌城门口,在一众文武无限羡慕的目光中,只见一旁的曹德同时对他连连点头,显然是看到曹信安然无恙,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曹信的军队军容肃穆,万夫营更是其中的翘楚,在偌大的许昌城,进入的同时,很多文武甚至百姓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此时或许是因为曹操过于高兴,一路上不断拉着曹信攀谈着,显然没有在意这一点。
“喂喂,那人就是曹信将军吗?”
街道两旁各自一排重兵压阵,阻隔住百姓的围观,而此刻的曹信等人似乎享受到了胜利之师的待遇,一路上不断有人叫好着。
却是更多的百姓,不乏开始议论起来。
“好像就是这个曹信,不过与传闻中不同,竟然这么年轻……”
“据说此次汝南一战,又是此人率军击破了汝南黄巾,让曹公的势力扩展到了豫州!”
“有这么厉害么?”
“那还有假,曹信之名此刻兖州何人不知,便是天下诸侯都听说过他的名字,想想那天下第一的温侯吕布,还不是败在这曹信的手里,落荒各地?”
“你这么说……这曹信果然不是一般人……”
“切……这是自然了,恐怕此次曹操必定会越发器重他,没准还能成为兖州第一大将呢!”
“当真?”
许昌通往议事大厅的郡府中。
似是刚下了一场雨的关系,石台上不时产生了些许的青苔。
曹信随曹操率先步入正厅当中,许久未来,似乎已经一年多的时间,倒是很多摆设在曹信的印象中都没有变,既没有过多奢华的摆设,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金鼎银柱,有的只是一群散落的书架,和一堆堆兵书。
这就是曹操的正厅,曹信不觉欣然一笑。
不过比起往常来,此刻的正厅当中,倒是摆上了很多的酒食,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
宴席宣然落座,时间不到半晌,所有的角落全都坐满了人。
除了曹信,还有曹德、夏侯惇、荀彧、程昱、夏侯渊、曹仁、李典、乐进等等等等,在偌大的正厅中列席排开,尽皆望着主位上的曹操,一脸的笑意。
“今……黄巾大败,安民身为……征讨汝南之主将,在敌十倍于己时,毅然大败黄巾,收获全胜,今日,安民率军以乘胜之军回城,我等自当为安民接风洗尘,今日自当不醉不归,尔等以为如何?”
“是啊……是啊,曹信将军当浮一大白,呵呵呵……”
“没错没错,今日不醉不归!”
曹信此刻坐在一侧列席的次位,贾诩则坐在曹信的身旁,经过又一场大胜,曹信的地位似乎也开始产生了一丝变化,与同侧首位曹德一同坐在一起,但对于这种场面,曹信显然并不是很擅长。
随着众多的文武重臣随着曹操举杯之际,这一刻,曹信倒是发现唯独一个人,没有再现场……
“安民,这下你可一说了吧?”
突然就在这一刻,还没等曹信举杯,此时的曹操端坐主位上,同时一脸笑意的望着他……
作者感言:
首订太给力了,万夫首订直逼1000,这让我有些受宠落惊,没说的更加努力码字,月票神马的都砸过来吧!!
作者:益侯
第168章献计夺帝(一)
郭嘉没来,虽然自己与对方没什么交集,但身为曹操帐下的头号谋士,也是这三国当中唯一能与诸葛亮、贾诩、周瑜想提并论的人物,曹信还是倍加关注的。
不过郭嘉天生身子就不是很好,估计是此刻正在家养病吧……
“安民?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们了吗?”
举着酒杯,这一刻曹操望着曹信不禁轻笑着道。
突然一怔,看到此刻满堂文武尽皆望着自己,却是看到一旁的老爹显然也是轻抚着胡须一脸笑意的模样,曹信当即明白过来。
“主公……可是问末将为何等待时机方才出兵汝南?”
一句话说出的同时,主位上的曹操同时双目一亮,连番点了点头,更是武将席位顿时沸腾起来。
李典当下起哄道:“是啊,将军,你今日倒可以说明了吧,为何当日迟迟不肯出兵,竟然等到黄巾贼兵力雄厚时方才用兵?”
同一时刻,乐进也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苦笑着追问道:“当日差一些我等二人就犯了军中大忌,曹信将军你可不能再卖关子了,呵呵呵。”
“是啊,安民兄长,说说吧,让做弟弟的我也好好见识见识。”曹昂同时附和起来。
一阵一连串的问题如流星般狂轰乱炸过来,曹信此刻倒是没想到这些人会问的这般踊跃,一时间竟是找不出什么切入点解释清楚,当下不禁有些尴尬起来。
显然,这些人的疑惑是有道理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此刻曹信率军已经取得了大胜,所有的疑惑并不是质疑,而更是一种出于欣赏的好奇。
六月出兵曹信硬是将出兵日期拖到了九月份,要说六月份刘辟、何曼等人才刚在汝南站稳脚跟不久,只聚众八千黄巾,按理说当时攻打合情合理,也比五万黄巾时拿下汝南容易的多。
可曹信就是在九月出兵,当黄巾已经强大到五万时,甚至还向曹操保证十日内破得汝南,而表面来看这无疑是荒诞的,但曹信确实做到了。
而这也是最让众人好奇的一个点。
略微沉默了片刻,曹信在此刻所有人的关注之中,当即一笑,便是看着主位上的曹操,缓缓的说道:“主公有所不知,黄巾贼,输……就输在兵多上……”
正厅显然浮现出了一丝哗然。
“哦?此话何意?”显然对于曹信的话很是感兴趣,曹操当即双目一亮,追问道。
轻笑着,曹信此刻在曹德等人的注视下,面容一怔,旋即开始正色道:“末将之所以六月不出兵,是因当时黄巾贼将、刘辟、何曼、龚都之辈乃初到汝南,虽未站稳脚跟,但其八千人众尽皆乃黄巾十年转战之精锐……”抿了一口酒,曹信接着笑道:
“当时我若攻之,不禁令黄巾贼临阵大敌,而齐心而攻我,甚至不会顾及任何危险,大不了击退我,虽得罪了主公你,也但可离开汝南,黄巾贼……黄巾贼……从不固守一城之得失,大多似流寇而战……”
“而此时刘辟这些黄巾占领汝南,一者可依地而战,古人言狡兔尚有三窟,这便是黄巾贼十年来依靠之战法,末将若早早攻之,汝南八千黄巾必群起而合力,要想一举剿除并非易事,二则,黄巾贼若真被我所灭,区区八千众行动迅速,亦不会被我等全歼,只会败退,然者我军一旦松懈,黄巾必定去而复返,久而久之,即便是占据了汝南,必定久久不得安宁,忙于剿贼而不得治理……”
“那……为何又到九月份方才讨伐?”曹操不禁赞叹的问道。
点了点头,曹信道:“九月攻之,虽拖延了三月,但此时刘辟等辈已经松懈良久,况且刘辟、何曼等人本就互相猜忌,外合里不合,我若六月攻伐,这几人到会齐心坚比顽石,但我若拖延三月出兵,三月见我不攻,这几人必定原形毕露,互相攻伐,就算从新摒弃前嫌,然其心早已不和!这便是敌军未战之第一败,人和。”
“好!”一声赞叹,曹操不无好奇的看着前者,继续问道:“那安民……你又……为何在五万时方才说时机稳固?难道这五万人还不足八千?”
“哈哈哈哈哈……”一声大笑,此刻顿时从曹信的口中发出,见后者如此询问,曹信当即也是看到众人不解的神情来,当下大声笑道:“主公,黄巾贼!贼也,贼越多民怨越大,五万人短短三月不到便聚集汝南一地,便足见汝南无甚所惧啊,呵呵……”
“曹信将军的意思,可是说粮草、器械、之故?”此时望着曹信,对面列席中的荀彧,当即捋了捋胡须,笑道。
点了点头,曹信看到对方的样子,方才双目一亮,“文若军师所言极是,但此仅为一……”
“哦?何为一?又何为二?”
眼中闪过一丝自信来,曹信当即看着众人,不紧不慢的说道:“一者,正如文若军师所言……的确是这粮草、器械之由,黄巾贼仅仅初到汝南,便不自量力,大举强制募兵,然刘辟等未曾考虑粮饷,原本八千人的粮草,竟要片刻间养活五万人,还有器械,黄巾贼无马匹来源无朝廷共存之武器,大多都是抢来劫来,八千黄巾本来就毫无盈余兵刃,便是聚众五万,其他士卒如何作战?自当是无兵无刃,无甲胄防身、既无训练又徒增粮草辎重负担,岂不是敌军之盲从扩军,以利我军之天时否?”
“再者这五万黄巾管制……”显然越说越是铿锵有力,在众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中,曹信一一井然有序的解释过来,“五万黄巾,如何治理?刘辟、何曼等辈黄巾旧将本就不多,又互相猜忌,粮草徒增负担,便强抢粮草,民怨积深,便是作战,原本那八千黄巾精锐本是比肩官军之骁勇之士,然一旦盲从增兵则不仅影响了行军步伐,直至阵型大乱,毫无管制可言,五万人?反倒累了八千精锐成了一群虾蟹之师。这便是地利。原可这八千精锐可按地势而战,狡兔三窟于我军周旋,可一旦这军制混乱,黄巾贼便失去了汝南的地利之险……”
“天时、地利、人和……黄巾贼,皆不战而败!我军……又有何不胜之理?”
此刻仿佛大厅中顿时陷入了一阵死寂当中一般,不仅是曹操还是厅内所有的文武,尽皆在此刻陷入了一段放空之中,却是一个个方才反应过来,随即又是一片哗然。
“好……好啊……”主位上,曹操半晌才怔怔的点了点头,看着曹信目光都有些惊奇起来,却是前者一番言语过后,不禁对左侧列席首位的曹德,无尽的赞叹道:“仲操……你教的好儿子啊……”
默然身子一颤,曹信这一刻方才同时回过神,旋即尴尬的看了一眼身旁的老爹,而此刻的对方只是骄傲的点头附和起来。
“好,好一个曹安民,片刻间将敌军看得如此透彻……好!果然没有辜负我的信任。”
“主公过誉了,末将万不敢当……”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过多,不过见此刻的曹操这个反应,曹信倒是有些释然了,毕竟只是说了该说的话,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
“且不知如此这般,汝南一地的百姓会如何看待与我?”当下似是心情大好,曹操不禁满饮了一杯,看着曹信一脸喜色的道。
微笑着,曹信道:“陈留时,我曾跟李典、乐进两位将军说过,从善而从兵,从恶而穷兵,志小者望乎大兵,志大者望乎大义,这数月来黄巾贼烧杀抢掠夺无恶不作,汝南早已民怨激愤,黄巾贼望乎大兵,只懂得兵马人数的众寡,却不追求大义之道,弄得汝南一地哀鸿遍野,我军举大义之师,平定汝南,汝南百姓必定还主公百世恩德,这亦是拖延三月出兵,我军所得之人和……”
“末将李典,当时误会了曹信将军,当真该死,还望将军恕罪!”
“末将乐进……亦误会过将军一时,还望将军海涵啊……”
突然席位间,还没等曹信说完之际,一旁的李、乐二人纷纷起身作揖,显然一副极其激动的样子。
“额……这……”
便就在此时,还没等曹信反应过来之际……
“曹信侄儿,我曹仁也曾误会过你,你可千万不能怪我啊……哈哈哈哈哈,我先向你赔罪了。”
“曹信将军,我亦不该怀疑你,告罪了!!”
“告罪了……”
“告罪告罪……”
一瞬间,似乎有些莫名其妙。是的,对于曹信来说很些意外。
此刻,无数文臣、还是武将,都纷纷起立向着曹信一边不断拱手大声告罪着,显然完全没有注意到此刻正是宴席,一瞬所有人看着曹信的目光,都从起初的好奇变成了此刻的佩服,不禁对于前者的运筹帷幄深深刮目相看。
“诸君不必,曹信授不得诸位如此大礼。”连连还礼,曹信当即有些举足皆措。
而便在这一刻,同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曹操当下与此时的曹德对望一眼,随即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一丝笑意,当下摆了摆手叫众人坐下,显然前者看到这一幕很是欣慰的模样。
而这一刹那,曹操同时收起了所有的笑容,望着曹信,这才正色道。
“好了,安民,今日宴席,一者是为你接风洗尘,二者,便是要听听你的意见……”
刚从这一幕回过神来,曹信站起的身体坐了回来,不过还没坐稳,便又是听到这话,身子不禁再次挺了起来。
“主公要问我?”
点了点头,曹操同时道:“不错,我有一件大事,想要找你商量商量,此时必须要询问你不可,先前我已询问过奉孝和文若二人,他们都给了我一样的建议,我倒想听听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
第一次,似乎是第一次,主公主动询问起自己的样子。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至少曹信有些触动,自从自己在曹营效力以来,这还是对方首次亲自想要听听自己的建议,这种感觉显然是奇怪而新鲜的。
不过在众目睽睽之下,曹信可不敢大意,毕竟连郭嘉和荀彧都给了曹操同一样的建议,显然自己若是说错,那还真会有一些难看,但从另一个角度,曹信还真想知道,什么样的建议,郭嘉和荀彧二人分别在不同时间段,给了曹操同样的看法。
正在此时,主位上,曹操当即说道:“陛下东归洛阳,此刻已离开了曹阳一地……我想问安民你……”
豁然便是仿佛一瞬之间,曹信猛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仿佛是下意识的反应一般……
“请主公立刻率军到洛阳,迎奉陛下……此事切不可拖延……”
“咔嘣——”一个酒杯的落地声。
就当曹信话音未落的同时,席位中,荀彧猛然身子大震,而此时主位上……
曹操更是一脸的精芒骤现,同时似是欣喜,又是一脸不敢相信的点了点头,看着前者极是毅然的坚定模样,不禁低声喃喃道:“奉孝和文若亦是如此说的……”
这声音,小的甚至只有曹操一人才能听到。
作者感言:
精彩剧情马上来临哦,新书期月票很重要,还是求一下月票,侯爷跪求啦!!!
作者:益侯
第169献计夺帝(二)
一天前。
郭嘉府邸,内院主卧。
“主公……嘉有恙在身不能见礼,还望主公海……涵,咳咳咳咳……”
卧榻之上,一个面容憔悴的苍白青年不断咳嗽着,显然一副颇为俊美的脸上,透露出一丝病态的虚弱。
“无妨……无妨,奉孝无需起来。”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曹操脸色略微沉重的说着,一边将一个被子盖在了对方的身上……
曹操的举动很随意,但身为主上对于下属的照顾显然是倍加的细致,看着对方越咳越是厉害,不禁眉头大皱着。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此刻,后者的脸上不经意间闪过一丝感动来,随即又消散而去,看着面前的曹操,当即虚弱的问道:“主公此次前来,应不只是来看望嘉的吧……”
见对方这么一问,曹操同时一愣,随即点了点头,“嗯……在议事厅,我刚得到消息,如你所言,曹信果然赢了。”
“咳咳”再次轻咳了两声,郭嘉憔悴的脸上当即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容,笑道:“如此甚好……咳咳,主公啊,我曾言曹信将军年纪虽轻……但论其智谋,当可比嘉和文若尤胜几分,此一战得胜……呵呵,实不足为奇也……”
“哦?奉孝难道你早就知道此子之才略?”轻笑一声,曹操接道。
“咳咳……难道主公此刻不对其刮目相看吗?”郭嘉憔悴的脸上同时一笑,反问道。
“呵呵呵……早不该将次子埋没了……”
“主公说的是……”
“好了,奉孝你的身体要紧,切莫说过多的话,早日将患疾养好,待得痊愈时,我自带你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