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监-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一切的一切,现在都是过眼云烟,却象一个响亮的耳光,把的袁崇焕的脸打的火辣辣的,看什么人都感觉人家都是来讽刺挖苦看自己的,无论是喜笑怒骂任何表情,他都会不由自主的往那个方向‘努力’。自己就象一个大骗子一样,骗取了大明帝国的荣誉,现在被袁可立一战给揭穿了。
所以这样闷着头只顾赶路,相对而言,袁崇焕的行军速度就快了一些。带来的一些将军也不敢多说什么,特别是曹文昭狠狠的警告过曹变蛟,不要给袁崇焕添乱,躲避,不要出现在他的视野之内。这没心没肺的东西可是真敢跑过去找袁崇焕庆功去,那可就真糟了。
而从四川石柱征兵四千,共八千余人的秦良玉也赶到了大同,欲越过边墙,援兵勤王。秦良玉这次有了皇上的恩准,回到四川石柱,人还没回去,兵源就已经准备充足了,她在石柱的威望很高,亲乡们都愿意把家里的男丁交给她,哪怕是为国捐躯,也是无怨无悔,这份情义正是白杆兵所向披靡的最主要的原因,一颗绝对的军魂在这个部队里,那就是秦良玉的个人魅力所在,她的精忠报国,她的爱兵如子,好的事必争先、、、、、、
第三百零六章 草原会战1
但很可惜,石柱就那么一点人,能够抽出的兵丁的确不太多,这翻了一倍,已经是极限了。
八千也不少了,秦良玉适中的想到,皇上并没有给她名额限制,意思是随便他征兵,这让她很感动。这是被人信任的感觉,特别是当今圣上,这种肯定让她感觉到相当的自豪。
虽说征战无数,但还真是第一次带如此多的人马,本来准备赶赴京城,但皇上此时和蒙古人对峙的消息被他在北上的路上听到了,越听越让虽是女流之辈但却以精忠报国为已任的秦良玉不放心,他对大明帝国文官体系的效率早已麻木了,不管皇帝发没发勤王召书,既然当臣子的知道了皇上有难,没有不千里驰援的道理,她当然要不计关山万里也要飞奔而去,所以她也来到了大同。
从贵州北上到如今,这一路上她听到了许多关于皇上的消息,撤辽饷、免税收、压水井、搞赈灾、打归化等等,更有连锦衣卫都能以三千战六千全歼建奴十五个牛录,这些消息太多了,让她一时都消化不了,这个时代变化太大了。皇上再也不是以前的皇上了,所作所为更象是一个活佛而不是一个天子。如此英明果敢的圣君却被大臣们如此不负责任的扔到了草原之上,独立面对二十倍的蒙古联军,这些大臣们肯定是皇上追辽饷追的紧了,才背地里下黑手,不发兵救皇上的。所以她去岱海的心思更加的强烈了,短短的时日就来到了大同。
锦衣卫后续的二千人也同日到达。现在的锦衣卫可不是以前那个谈虎色变的特务组织了,人家的小尾巴也翘起来了。南苑走出的锦衣卫成了整个帝国的英雄人物。这怎么可能不让锦衣卫们扬眉吐气耀武扬威呢?
跟着东厂干了这几年,除了收拾一下官员,就落了一个为虎作伥东厂鹰犬的名声,其它的是名也没有,钱也没有。但现在呢?一是皇上的提携,把自己真正的当成了亲军看待,苦虽然苦了点,但身体素质上去了。技能也提高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再则说了,以前的醉生梦死那是实在没事干,无聊所致,现在前有净军的标杆、后面有一大帮的锦衣卫新军,在西山玩了命的训练。好在皇上念旧,给南苑锦衣卫先行备了武装,否则被那帮新兵蛋子赶上了,这一辈子都很难再追了。而钱财上面也是以前收入的三四倍之多了,当然那灰色收入是不计算在内的。有锦衣卫老一出面做的生意,那是样样赚钱。给下面的兄弟们也都按月分润,但有一条,拿了这钱,以后不该拿的钱是一分不能动,否则没有任何情面可讲。直接的卷铺盖走人。
这次调动,去山海关的人就没有一个敢抱怨的了。而眼前的这些来山西大同的,当然是相对训练比较好的了。本来这些人还自喜呢,但上路以后,却传来了下一批锦衣卫三千人全部去袁可立部,那更让人脸红。没有伤亡立大功,这是何等诱人的机会啊。
但想想还是跟着皇上身边的好,无论何时何地,皇上的恩宠、圣眷才是重中之重。
这样四支队伍的到达可让宣大总督大皱眉头,这些客兵的后勤算谁的?这年头谁都不富裕啊。好在最要命的锦衣卫人家是自带的粮草,有‘皇家商团’保证着供需。
得罪了谁他张总督也不敢得罪了锦衣卫,那是悬在当官者头上的一把钢刀,面对他们还真没有几个人敢提起勇气来说声不字。巴结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这么怕?苍蝇不盯无缝的蛋,这年头但凡是当官的,都是那有缝的。说句不该说的话,但凡够上九品的实权官职,拉过去先砍了头,再查案,冤假错案将无限接近与零,当然得按明太祖制定的法律。
而最能打的秦良玉那八千人,也是带足了钱粮,人家后面有皇上,本来给的就是无限编制,但石柱的男丁的确抽的太多了,真的凑不够了,别处的男丁,秦良玉还不太想用,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这一个小集团才是秦良玉需要的团结。所以皇上给的一些安家费还没用光呢,再加上贵州剿匪时所得的许多战利品,那更是一个大数,钱粮方面现在可是充足的很。
但那辽东的二万五千人,可是走到哪里吃哪里,他们也不象秦良玉一水都是步兵,他们是关兵铁骑,一人一马,人吃马嚼的吃的可是不少。
总督只好先给皇上发个光报,皇上还是很大度的,三四万人马还是养活的起的,朝廷不差饿兵,没钱雇用什么保安呢?直接让他们在大同驻扎休整一下,所需粮饷由皇商供给,最后自己买单。
京城的‘皇商’们这段时间都急的皱眉头了,自从岱海一战后,就没仗打了,供给也停了,战利品也没有了。虽说十八家钱庄会在这里面捞块地种种,自己也想啊。但皇上那边不开张他们也是无法,只能乖乖的呆在这大同城,耐心的等候着,果然皇天不负苦命人,真的让他们等来了一单大生意。三万五千人的供给,还包括二万五千匹战马的草料,这可是相当可观的生意啊。
朱由校的打算本来是等打完岱海一战后,再见这些将要去陕西平叛乱的将士们,但卢象升哪里会同意如此的浪费兵力。现在训练已经有了一些成效了,何可纲、满桂这样相对熟悉草原、又熟悉神弩等武器,更加熟悉骑兵的将领也可以放出去了,由他两人带着锦衣卫和速度不差于蒙古的关宁铁骑,这场仗就有了扩大战果的可能性。
所以卢象升向皇上请示,由满桂和何可纲两人从水路跳出蒙古的包围圈,潜回大同,而后,带领着锦衣卫、关宁铁骑一起前往伏击地点,每队分五百锦衣卫,对于逃走的蒙古各部,那根本就是无敌的存在,根本不怕有什么危险。
朱由校一听也觉得不错,但在这大草原上,想从大同出关神不知鬼不觉的躲开蒙古人的耳目然后设伏,可真是难上加难了,甚至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更何况草原之上哪里有路可以让你设伏啊?骑着马的蒙古人在草原上哪里不是路?
可知道蒙古人现在打的就是围点打援的战术,对于周围的一切,肯定会就一切的手段去牢牢的掌握着,朱由校甚至都怀疑他们会不会用那传说中的老鹰来充当空中‘预警机’。
既然如此倒不如利用蒙古联军欲围点打援这个要点,让白杆兵和五百锦衣卫一起前来岱海,这样白杆兵就一下从近战强兵,变成了拥有远战和近战的队伍。那样一旦和蒙古联军的‘打援部队’相遇,肯定也会让分兵前去的蒙古军好好的惊喜一番的。
现在从吊斗之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蒙古军又重操旧技,把单人大盾这样的东西又使用起来,相信那些盾牌兵对上白杆兵,就算是冲到了近前,也一样讨不到什么好。要知道白杆兵那种长矛一样的白杆上可是带个钩子的,什么大盾不让他一下子给钩一边去了,到时候无论是锦衣卫们来个配合射击,还是白杆兵来个挺进刺杀,都够蒙古兵喝上一壶的。
水浑了才好摸鱼,有白杆兵吸引着蒙古军的眼球,那关宁铁骑就有机会趁机潜入到达阻击地点。当然这也就是有机会而已,就算是到不了,相信以他们的机动能力,也不会落入蒙古人的伏击圈。而后关宁铁骑可以在这大草原上去跑跑马,随便的转转,想信那就会给蒙古人制造一些麻烦。
把这个观点和卢象升一分说,看看有没有和他的埋击计划有什么冲突之处。卢象升一听,这样把水搅浑了,蒙古人估计会感到皇上这边勤王部队会越聚集越多,提前动手的可能性会变大。
这段时间,蒙古大营那边,近二万人相当辛苦的弃了骑兵这个兵种,而变成大盾兵,或者是步兵,宁可把机动能力抛弃了,而变成步兵配合着冲车推进攻阵,操练的也是有模有样。看来对冲破阵地准备的是越来越充分了,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
目前两军对峙已经有十天时间,这里面透着邪性,两军不战而操练部队。明显对守阵一方是不利的,世上没有攻不破的堡垒,虽然说皇上种种布置的确是犀利、坚固的很,但现厉害的阵地也总有破解之道,多少自吹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插上敌人的战棋,更别说是这一处小小的阵地了。世上没有必胜的战争,一切均有可能,还是把主动权放到自己的手里好一些。
若不是有岱海这个湖泊的存在,卢象升都能把朱由校先打晕了带走,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蒙古人现在依仗着冲车和持盾步兵慢慢的层层推进,说是一点威胁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卢象升就对皇上这种观点认真的考虑起来。
第三百零七章 草原会战2
而卢象升以前所想的利用冲车的弱点所在,引诱蒙古联军来攻击,然后来个设伏痛歼,那是因为皇上手中的战车在驾驶、射击都还没有真正成型,所以追击估计是不成的。现在有了这只关宁铁骑部队的加入,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自己的重创蒙古联军的战略思想更是容易得到发挥,这人多自然有人多的好处。
于是对朱由校说:“皇上,与其这样慢慢的等待,倒不如放白杆兵和关宁铁骑带着锦衣卫一同前来,三万五千人的兵力也是相当不弱。有白杆兵的近战强悍;拥有神弩被武器的锦衣卫远攻防守能力的犀利;有铁宁铁骑不输于蒙古的机动性,这三支队伍的整合,其据有的攻击、防御性完全的可以在碰上蒙古军时有着绝对的优势。若蒙古军不带大盾兵前往,二千装备神弩的锦衣卫在有着安全保障的前提之下,完全可以射杀所有进攻之敌之敌,即便是蒙古只是守,锦衣卫也可以倚靠他们的护卫层层推进攻击,直至杀败他们,而后关宁铁骑进而掩杀。若蒙古方出动大盾兵迎击,因为大盾的机动性差,而锦衣卫则是有战车随行的,白杆兵本身就是步兵,那蒙古兵的机动性肯定是差的,这样凭借着速度游击。大盾兵一旦有隙和大队脱离,关宁铁骑则可以上去咬他们一口狠的。如此这般,这三万五千人的到来,倒是可以施展皇上所说的削苹果战术了。”
朱由校的削苹果战术其实就是外围游击战的一种俗称,再大的苹果也经不起不断的削皮,而对现在的岱海蒙古联军来说,配合上锦衣卫的白杆兵、关宁铁骑可谓是当之无愧的苹果刀了,只要战术运用的到位,一沾即走,事了随身去,千里不留行。
遇到大队人马有克制神弩的东西的,那就闪人,然后再骚扰。寻找机会。若没有克制神弩的装备,那就痛下杀手,吃掉。这样下去三番五次的挑逗蒙古联军,就象是削苹果一般,虽然只削皮。但小胜积大捷。也是一种相当爽快的战术了。卢象先仔细的把自己的思想给皇上汇报了一个详细。
“爱卿此言正和朕意,现在观察蒙古联军训练的大盾兵也就是五六千人左右,一旦把这些人调出,朕这边也可以做做进攻的样子。甚至是利用水兵,运一支千人左右的部队到其两翼来助助阵。如此蒙古军必然感到首尾难顾。”朱由校听了也是深以为然,整天被人家堵着也不是个事,倒不如活动活动。虽然说现在的气势尚可,但长期被堵着。战士们这心里也会有想法的。
“出击之事只要沿着湖边,可进可退,倒无须担心安全,皇上好计策。”卢象升素知皇上大胆,训练水兵也是为了有朝一日得以大用,现在果然不出所料的提及到了。
就这样,朱由校把何可纲、满桂招了过来,给他们详细的分说一下,让他们回到大同如何如何。由何可纲统领锦衣卫。给了何可纲一个锦衣卫同知的官衔;而满桂则统领二万五千关宁铁骑,因为满桂本身就是宁远总兵,这些人有一些本身就是他的手下,也好领导。
而此战由秦良玉全权指挥,三支部队尽数归于其帐下。目的就是不断的在外围消灭蒙古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决战。其后勤保障由皇商们供给。
只所以把秦良玉安排到统帅的位置上,主要是因为其有帅才之故,虽然没有接触过。但其不败的战绩的确让人佩服,而其他人也只能是打打酱油的勇将而已。若把此事交给满桂这样的人。那这仗就没法再打下去了,打仗靠的是统帅的脑子,战士的手脚,武将只是一个传令人员,或者说是一个起到骨干作用的兵。这个观点当然只是朱由校一个人的,他可不敢说出来,伤了大将的心。
这里面没有提袁崇焕的事,在朱由校眼里,一个文人跟着打什么仗啊,回去想着治理一下地方,发展一下经济、建设好公用设施等干一些利民利民的善政多好!受那沙场征战的罪干什么啊?再说了,你是块打仗的料也好,象人家卢象升,天生就是为打仗准备的。治理地方也不一定能有什么成效,但无论是运筹帷幄还是冲锋陷阵,都是一把好手,这才是适合的帅才。但相反,你不是,只是凭着一腔热血而已。更何况这一腔热血也在辽东那残酷无情形势面前给降了温,变成了只知道钻营、迎合朝廷及阉党的人物,你说你一个东林党人,整天想着给老魏造的那门子生祠啊?这个大明的主人是朱由校!你巴结他有什么用?最后应付差事一样搞出来个五年平辽计划,弄了一地的汉八旗。
还是给张圣旨,随他自愿,一是以后跟着卢象升后面从头的学习军事,但官位、身段都得放下;二是直接回北京找孙承宗安排个闲职,混吃等死。二条路随便选择,这也是朱由校对袁崇焕的考验。才能还是有的,勇敢也有,这都是必须肯定的,但与绝世帅才比起来,相差太多了,也就是个平庸之才罢了。而且心思摆的也不是太正,权术心思占了他的一大半精力,整天想着的就是勾心斗角,但对象不是敌人,而是战友。不是赵满矛盾,就是毛文龙反叛。你说你打好仗就行了,扯这犊子干嘛呀?若他不能从基层干起,这样的人,朱由校将永远搁浅。
何可纲、满桂被朱由校交待了又交待,要把战略的主题思想给秦夫人吃透了,此次是在外围打游击,不是跑过来会师的。让蒙古人不断的感觉到痛,蒙古人攻的时候要依靠锦衣卫的神弩来防守杀敌;不攻之时,利用铁骑袭挠。不要挠痒痒,而是挠的他满脸是血!让其既感觉到疼痛难忍,又不会玩了命的报复,和秦良玉这边死嗑,又不想放过秦良玉,这就是挠的意义。
第三百零八章 草原会战3
这些游击的招数都是蒙古人的老祖宗以前惯用的招数,现在要如数的用在蒙古人身上,难度不是一般的小,所以就需要指挥者的战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