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光熹-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人现在虚弱了,只是以前有汉人把匈奴人从强盛打到衰落的的教训摆在那里,谁也不敢保证汉人又出现精明的皇帝,然后又把刚刚振兴的鲜卑打倒。故而有大汉无比强大的震慑力摆在那里,马贼又何必冒着得罪汉军的危险抢掠,再者说装备精良久受训练的汉军是那么好冒充的吗?
不过头人心中还是有些不明白,以往汉军编制中很少出现异族,纵是使用异族也是让异族独立成军,绝没有出现过眼前这种怪事。
“五月九日,以羌渠为首的二十多万兵马进犯大汉北地郡,由于叛徒出卖关口,北地郡陷落,北地郡百姓惨遭匈奴人抢掠杀戮,十一日,叛徒出卖三辅西大门萧关,匈奴人蜂拥三辅,所犯罪孽罄竹难书。明知道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还敢趁我空虚侵我汉地,英明的大汉骠骑将军马上做出以彼之道还失彼身的指示,血债血还,天经地义。”
这个部落头人看似想了很多,其实只是短暂的一瞬间时间,就在他第三次借助擦汗偷看凌武时,凌武开口了,而这番话不啻于当头一棒,头人心中一边忘记了羌渠曾经的恩惠,大骂羌渠愚蠢如猪,一边飞快转动脑说道:“尊敬的大人,羌渠发疯找死可和我们这个部落没有关系,您看,我们部落精壮族人可都呆在这里,所以,请求您高抬贵手放过我们一马,我们以后肯定是大汉最好的朋友,不不不,我们一直是大汉最好的朋友。”
见凌武正在思考他的提议,头人感到了生存下来的希望,私下恶毒咒骂着凌武和汉人,甚至恶毒的企望羌渠在三辅多杀一些汉人为他出气报仇,口中却献媚道:“小人见大人也不是汉人出身,既然大人能带领汉人出战,那么能不能给小人一个追随大人的机会?”
“胡扯!老早就是如假包换的汉人,老的汉人身份可是得到过英明神武的骠骑将军承认的,你算什么东西,竟敢质疑老的汉人身份!”
深思中的凌武脸色骤变,犹如被踩着尾巴的小猫一样,倏然挥动马鞭劈头盖脸给头人几鞭,然后手握马鞭指着面部鲜血纵横的头人吼道。
“老是第一个归附骠骑将军的新汉人,知道吗?第一个!告诉你,骠骑将军在幽州又吸纳一批新汉人之后说,除了我们之外其他的异族纵使主动依附骠骑将军,也不能享受我们汉人的全部权益了,也就是说他们将会低人一等,对,骠骑将军说他们只是二等公民!而匈奴人则连二等公民的权利也没有,骠骑将军早就下达了对待匈奴人的政策,灭族!让匈奴在天下各族中除名!”
假如这个头人不自作聪明把凌武当做在汉军中服役的异族,以凌武能够立下无数功劳证明挺好使的大脑,自然不会残酷镇压这个没有参与进犯汉人的小部落,他还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部落立下更大的功劳。
遗憾的是,不明底细的头人无巧不巧的触动了凌武最大的伤疤,他不知道凌武付出巨大的代价,每次表现的比真正汉人都激进,无非是想让大家忘记他异族身份,使天下汉人都把他当做汉人看待。
不过,凌武生气归生气,暂时还没有下令屠杀,因为他还在盘算着利用这个部落的价值,可惜,部落头人的下一个举动则把这个部落陷入了死地。
听到让匈奴在天下除名这句话,头人没有理解凌武说的只是让他们变成二等汉人的意思,自以为清醒意识到祈求这一条路估计行不通,只有反抗才会有条活路,于是他决定反抗。
就在他身形刚刚回缩,翻滚着后退招呼大家和汉军战斗之时,十几支娇小的弩箭深深刺入他的身体,爆出十几簇小小的血花,然后趴在地上抽搐两下就停止了一切动作。
几乎在头人身中连弩死亡的同时,四面包围部落的汉军在最后暮色中,对着手中有武器的匈奴人,不管是男人或者是女人,但凡手中拥有武器能对汉军造成伤亡的匈奴人放开了手中的机括。
五千弩箭连接五轮,两万五千支短小的弩箭厉啸不断,形成一阵令人头麻的嗡嗡声。数分钟之后,两万五千支弩箭射击完毕,原野中除了轻微的几声呻吟之外,再也没有一点声音。
凌武看了一眼原来躲在匈奴战士后边,现在恍然变成木头,被汉军连弩惊吓得一动不动的匈奴老弱女人,他面不改色的对战士们做出一个上前清理战果的首手势,然后就向一座即将搭建成型的帐篷走去。
走进帐篷门口,凌武看了一眼端着水盆和端着美酒的仆从,脸上洋溢着满足之色站定,跟随他二十几年的仆从老练的帮助他卸下铠甲,然后匆匆洗把脸手执一樽美酒来到了案几旁,借着牛油灯的灯光翻开了一本兵书。
凌武一边小口小口品味着美酒,一边极其认真的研究者兵书,外边女人和小孩的惨叫一点也不能让他分心,因为他深知在这支军队中刘谦的命令就是天,没人敢违抗刘谦的命令,他也不敢。
军中平时禁酒,就连他这样的高级军官每天也只敢饮用一樽酒,喝多了教导系统立刻会上报刘谦,下场是解除军职到刘谦身边当侍卫一年。离开战场一年不能立功,这个谁受得了,为此大家都非常珍惜每天这一樽酒的享受。
“禀报大人,河边雾水太大,兄弟们特意找来两个女人给你驱寒。”
一樽酒将尽,帐外响起在凌武听来很怪异的声音,凌武摇头一笑,心道大夏天驱寒,这么烂的借口也难为大家了,毕竟刘谦军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既知道大家迫切的心情,凌武也不做恶人,反正刘谦早早就下达了指导意见,当下说道:“留下一个就好,剩下的留给兄弟们畅快吧!”
“诺!”
随着帐篷外的应承,帐内多了一个姿色尚佳的匈奴女,凌武见此满意的点点头。
这种事情,对于曾经是羌族中的大部落零吾部落头人而言,很是司空见惯。当年各部落相互征伐中彼此享用战败部落女人非常频繁,凌武作为族长自然少不了这种好处。不过,自从做了汉人之后,这种情况就改变了,三军之帅刘谦非常反感这种事情,凡是触犯者杀无赦,在刘谦严酷的军法制度下,刘谦军上下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好处,至少对于投靠刘谦军的凌武来说,这是第一次。
这名匈奴女大约只有十六七岁,凌武原来还准备效仿汉人规矩怜香惜玉一番,然后在共赴巫山**,可是当营外传来一阵阵原始**之乐时,三个多月没有亲近女的凌武控制不住心底的渴求,立刻像饿狼一般把看似娇小的匈奴小美女扑倒在地。
凌武军不折一人,五千军卒在荒野上集体狂欢的时刻,还有一只汉军正在荒野上瞎逛。
这支军队是韩遂和马腾带领的一个支队,他们没有耿忠和凌武那般幸运,太阳下山夜幕降临也没有见到半个人影。
好在太阳西下不久,荒漠东边的云团中跳出了一轮弯月,准确说这轮月亮已经不是弯月,而是大半个月亮。
以韩遂的看法,天黑了就安营扎寨,等天明养足精神在执行军令也不迟。平时一贯听从韩遂建议的马腾这次却有了不同意见,他认为,他们没有遇到匈奴人,其他几只军队说不住也没有遇到,为了夺取首战大功多付出一些也值得。
韩遂看看明晃晃的月亮,也认为马腾说的有道理,大军只是稍微停顿休息进食之后,然后又出发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戌时两刻,前方探哨终于发现大军十里外有点点火光。韩遂马腾大喜,立刻加强斥候侦查力量,不久后得到准确消息,那是一个匈奴部落在围火吃饭狂欢。
韩遂马腾马上兵分数路绕着大大的包围圈对着火光处的部落而去,狂欢的匈奴人没有注意到即将来临的危机,很多人还在讨论部落勇士这次能从汉地带回来什么好东西,待汉军完成包围圈突然杀出时,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突袭之战,战斗结束的很快,这些匈奴人的下场基本上和遭遇耿忠凌武匈奴人差不多,不同点是韩遂制止了手下士兵马上取乐,鼓动全军和一千多名匈奴女整顿部落四散的牛羊。
韩遂和马腾都带过大军,他们考虑问题角度和一般将领不同,他们知道这次远征军粮是头等大事,张掖苦寒,输送来的粮草一定不会太多,大军想要在此征战讨伐就必须以战养战。没有粮食士兵吃不饱饭,一切都免谈,只有手中控制着充足的粮草,以汉军的兵力战力多少女人都能抢来。
几天后,第一阶段战斗结束论功行赏时,不管耿忠和凌武取得了远远超过韩遂马腾的战绩,贾诩还是重重地奖励了韩遂马腾,把他们的功劳和耿忠并列记功。
五百五十三章并州攻势
西线凉州军团跋涉沙漠向匈奴进军之时,远在并州也发生着一连串的战事。
连夜攻下壶关之后,黄忠没有停顿,连夜带领骑兵坠在穆利的后边,而后一举击破穆利的残军活捉了穆利。当夜,在穆利见识过黄忠神鬼莫测的武艺和刘谦军强大的战力之后,老老实实带领黄忠在拂晓前来到屯留城,在生命威胁下欺骗了他大哥穆顺,诈开了屯留城。
屯留城守将穆顺见此,惊恐之下放弃城池,带领守军逃窜而去。穆顺刚刚逃到位于屯留城北侧的襄垣,黄忠的骑兵紧随其后也到了襄垣城。当时襄垣城门还没有关闭,结果又让黄忠得到了襄垣城。
有了这次教训之后,穆顺不敢大意,不走大路走小路,一路狂奔终于在天黑时赶到了襄垣北边的涅县,平安进城,没有闹出还没有站稳脚步又被刘谦军追上并被赶出来的丑剧。而黄忠也害怕孤军深入遭受伏击,待在襄垣等待大军到来,然后再收拾逃进涅县的穆顺。
此刻,刘晔和吕布达成互不侵犯盟约之后,张颌率领着大军一路保护军人家属慢慢向并州跋涉,而负责谈判的田畴和关羽颜良文丑飞快来到了并州。
刘晔决定,等河东郡和河内郡平定,由吴辽和凌操向东驻守防止吕布和其他诸侯,并州方面,张颌到达壶关之后,将负责滏口陉和壶关的战事。其他的军队,马上大跨进向北移动,除了卡在行进大路上的城邑,其余的城邑一概不准攻打,待拥有优势兵力的步兵卡断驻守在太原的张扬通往雁门郡的后路之后,再回头一一收拾包围圈的张扬军。至于太原西边则暂时不予理会,不怕张扬向西运动,因为西边是未来大军步兵主要进攻方向,只要张扬向西逃亡,他只有在大军逼迫下进入匈奴地一条路,当然是一条绝路。
随后,大军除了在阳邑遭到顽强抵抗之外,通往太原东线的其余小城池都是主动打开城门,大军很快就切断了张扬通往雁门郡的道路。
张扬起初见负责切断雁门郡的军队规模不大,妄想快速歼灭这股数千人的骑兵,殊不知落入了刘晔的计谋。当他带领三万步骑出城之后,就遭到潜伏的重兵伏击,一举失去了手中全部的机动兵力,战后只有一百多人跟随他逃亡太原。而他之所以能顺利逃出包围圈,完全依仗于一员小将,这名小将叫做张辽。
张辽是并州雁门郡人,很早就听说过吕布过人的战绩,少年人崇拜英雄,吕布如此厉害自然成为了少年张辽心目中的大英雄。
可惜,历史被刘谦改变了,当张辽在雁门郡服完兵役前来投效吕布的时候,吕布跟随丁原去了雒阳,让张辽扑了一个空。
原来,张辽准备离开并州前往雒阳寻找吕布,不巧他的身手却被张扬看重,张扬安慰张辽说,如果张辽在张扬军中立下大功劳的话,等吕布回来一定会更加赏识张辽,并说到时候他愿意为张辽亲自请功云云。
张辽认为张扬说的有道理,眼下他只是一个无名之辈,就算见到吕布,吕布也不一定待见他,不如现在张扬这里立下军功,到时候有张扬为他美言,效果一定比他主动投效吕布的好,于是就留在张扬这里。
张扬带领百余残兵回到太原城之后,刘晔并没有主动攻击太原等控制在张扬手中的城池,而是欺负张扬没有机动兵力,只留下一部分军队看着张扬,让大军向北快速收拾了雁门郡。至此,刘谦军基本上控制了并州最富饶的三个大郡,有了立身并州的根本。
收服雁门郡之后,刘晔又派出几支军队加强了井陉等交通要道,这才回过手来对付张扬控制的城池。
防守城池总起来占优势,不过这也要看守城军队有没有援军说话,外有援军守城士卒就有胜利希望,而没有援军的城池不管如何坚固险峻,总会被攻城方所破。仔细说来,这也算是一个心理问题。
时下,并州十分孤立,就连平时和张扬交情不错的吕布也翻脸了,张扬军就陷入了孤苦难依的状态中,尽管刘谦军围城只有几天,可是知道没有援军的张扬军开始恐慌,纷纷劝说张扬向西而去。
古城难守这个道理张扬也懂,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就决定舍弃太原,向并州大城晋阳而去。
刘谦军对于张扬逃亡一点也不介意,只是把张扬向晋阳逃窜的消息传递给还在张扬军控制中的几座城池,其中就包括穆顺所驻扎的涅县。
这些城池守军听说了张扬放弃了太原,心道太原如此坚固张扬还要放弃,他们这些小城池就不要想了,除了穆顺之外,其他的城池纷纷向刘谦军献城。穆顺倒是没有献城,而是带领人马向张扬学习,向西逃窜想和晋阳的张扬回合。
对于穆顺的举动,刘谦军也没有理会,一直等到穆顺到了晋阳之后,刘晔才带领大军来到晋阳,光明正大给了张扬三个选择。
第一,张扬军向刘谦军投降,随后张扬军可以享受刘谦军一切待遇,然后和刘谦军一起向西运动歼灭匈奴。
第二,刘谦军可以给张扬军打开东去的道路,让张扬军平平安安离开并州,不过张扬必须答应一个条件,就是让刘谦军在张扬军宣传西征匈奴的事情,主动加入刘谦军的张扬军士兵张扬不得干涉。
第三,张扬军只要愿意跟着刘谦军和匈奴人打仗,可以保持全部建制,战后愿意加入刘谦军欢迎,愿意离开并州去其他地方欢送。
张扬听说之后,经过一天一夜思考,最终决定采用第二条。
如果没有其他两条,实在坚持不下去投降刘谦军也不是不行,只是有了其他两个条件,张扬绝对不会采纳第一条的投降。
当然,第二条和第三条必须建立在刘谦军讲信用的基础上,但是关于刘谦军信用的问题张扬最不担心,不说以前传说的刘谦如何一诺千金,看看最近刘谦军愿意用冀州兑换高顺就知道了刘谦军的信用。
第一条没有采纳的必要,第三条在张扬看来也有问题。
第三条表面看起来非常好,可以让张扬保持建制,好像对张扬非常实惠。但是就因为条件太好,才让张扬怀疑刘谦军一定包藏祸心,一定是想在战斗中消磨他的实力。处处让他啃硬骨头,说不住匈奴人没有死光他就成了光杆司令,甚至小命也没有了。
第二条张扬也知道有弊端,不过在没有援军被包围情况下,这一条相对还是他最能够接受的。弊端在于张扬军是由并州弟组成的,而并州弟多少都对匈奴人怀有仇恨,很多人都恨不得把匈奴人灭族。
眼下,刘谦军用舍弃冀州幽州集中兵力的旗号攻伐匈奴,非常符合并州弟的价值观,肯定能吸引并州弟踊跃加入刘谦军。不过,张扬也有他自己的考虑,这支军队他毕竟带领多年,很多士兵因为利益感情等原因,不会轻易被刘谦军忽走,故而张扬咬着牙才选择了第二条。
事实的结果是张扬不知道刘谦军中有一个教导系统,更是从来没有领教过教导系统洗脑的厉害。在教导系统带着许多榜样现身说法,在老神棍无数法术及对刘谦神话下,张扬仅存的两万人马硬是被忽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