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光熹-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割完,在荀彧安排下,两人见到了小刘辩。小刘辩见面非但没有因两人当初曾准备反对他,而对两人又什么不满,反而隐晦的承认了老子刘宏以前的错误,并且向两人请教了不少治国之策,然后将其中好的建议记下,当着两人面送到尚书台请朝臣商议后拟旨。
小刘辩如此宽厚的秉性和礼贤下士纳谏如流的品格,让两人着实羞愧了一番,而后两人当即感动的对小刘辩效忠,而小刘辩也非常信任的把幽州符节交给了两人。
去往冀州途中,两人才从小刘辩器重感动中消退过来,醒悟两人的幽州是从刘谦手中拍卖而来的这一档子事,不过两人的表现也正如刘谦意料的那般,他们最后也没有找到刘谦说些什么,而是老老实实的愿意做汉家忠臣。
汉家忠臣不等于他们就必须听刘谦的话,这也是他们最后一点对刘谦的反抗之心。因为他们早就明白,自从他们觐见小刘辩之后,他们再也没有把幽州当做个人私产,但是刘谦位高权重可能危及大汉这一点,两人还是深深戒备没有忘记。
两人筹措钱财耽搁了不少时间,而后又在雒阳盘桓了好几天。在雒阳耽搁时间没办法的事情,就是不算他们交割物资拜见天子耽误的两天,由于他们两人名气大朋友多,告别仪式多一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幽州不能依靠他们两个人支撑起来,在雒阳城中找一些帮手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这些帮手安排家眷等等麻烦事也需要一些时间。
如此一来,等两人带着庞大的车队到达幽州的时候,刘谦这厮三辅大战已经进入了收宫阶段。到了幽州之后,两人见到幽州被战乱折腾得田地荒芜,并没有气馁,因为两人都是内政比较高的文人,他们相信三年之后就能打造出一个欣欣向荣的幽州来。
可是,随着对幽州户籍核查,得知刘谦这厮从幽州就转移出二十多万口之后,两人的心就有点变凉了。
当时,幽州由于地处北方,气温不如中原,故而田地产量一直差中原冀州很大,这一点对于幽州发展已经很不利了。知道地理位置对幽州发展不利,两人当时想着幽州地大人稀,只要鼓励大家多开采荒田,只要大家愿意付出百倍的汗水,幽州还是能够发展起来的。
幽州人口原来就少,总共也不足百万口,不提战乱死亡的,刘谦一次就从幽州弄走了二十多万,这简直等于极度严重抽取了幽州的血液,让幽州从此变成了一个严重贫血的病人。如此一来,两人还如何好意思说三年内让幽州繁荣起来的话来。
刘谦从幽州迁移人口的事,发生在拍卖幽州之前,这样令两人想找刘谦麻烦都没有借口,因为刘谦当初拍卖的时候也不可能知道幽州最后落入他们两人手中。
明白不能找刘谦出口恶气后,两人只好面对现实,最后互相安慰道,晚几年就晚几年吧,我们最后还是能够让幽州繁荣起来的。
两人互相安慰后,就开始埋头整顿幽州各项内政了,可惜,不久后幽州发生了鲜卑入侵的事情,却又一次击碎了他们还没有痊愈的心脏。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忽然想起来,幽州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幽州了。
以前幽州有一个让异族胆寒的公孙瓒,后来因为刘谦十几万雄兵驻守幽州,致使鲜卑人几个月来一直不敢来幽州生事。后来,鲜卑人听说幽州换了新主人,就抱这试试看的心理来到幽州赌一把,赌赢之后见幽州新主人软弱可欺,就逐渐放肆起来,步子一点点向幽州腹地迈进,有此甚至来到了幽州治所蓟城耀武扬威。
二孔也不是没有采取驱赶鲜卑人的军事手段,两人各自让手下大将带兵驱赶鲜卑,可惜两人手下不是不习惯和游动的骑兵作战,就是能力低下根本不是鲜卑人的对手。
为了保住幽州向刘谦还债,同时更为了给幽州民众一个交代,两人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决定聘请鲜卑人的克星公孙瓒来到幽州,两人也知道刘谦不是省油灯,没有好处不会让公孙瓒前来,于是两人还为刘谦准备了一份大礼。
得知鲜卑人在幽州作乱,早就知道二孔回来请他帮助的刘谦心中立刻乐了。说来刘晔早就算计到未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为此早早就给刘谦拟定了对策。
在对待异族这一点上,二孔明显小看了刘谦。
刘谦知道他的势力离开幽州,鲜卑人必定会骚乱幽州,当初就想留在幽州两万人马防范鲜卑。可惜,刘谦这个想法却遭到所有人反对,理由很简单,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刘晔认为,与其留下军队让人猜忌,还不如等待幽州新主人向刘谦主动求救,刘谦不但可以顺利出兵而且还能占据天下大义。
刘谦想了想,认为如果发自内心的好意让人误会为歹意,确实很不划算,就勉为其难将幽州军队全部撤了出来。
虽然刘谦军撤离了幽州,可是刘谦却时刻等待二孔前来救援的消息。
二孔派出王修向刘谦救援,王修当初听说刘谦在函谷关,就从幽州马不停蹄跑到了函谷关。等到了函谷关一打听,听说刘谦这厮已经打完了胜仗,已经跑到并州五原郡去教训鲜卑人了,王修自然不敢怠慢,一路紧赶慢赶就感赶到了五原。
昨天,王修终于见到了苦苦寻找的刘谦,献上大礼后就向刘谦讲明了来意。大意是说,二孔希望刘谦派遣公孙瓒作为雇佣军前往幽州帮忙,如果刘谦兵力不足的话,还可以让公孙瓒在幽州本地募兵,雇佣军一切费用均由幽州方面承担,并在此基础上按人头给刘谦计算雇佣费。只要能赶走鲜卑保幽州边境安定,二孔请求公孙瓒长期在幽州驻军,为此给刘谦带来的损失另外计算。
刘谦听说王修只要公孙瓒,和他原来的预料有所差别,就以公孙瓒正在执行秘密任务为由,暂时将王修安排了下去。为了不让王修猜疑刘谦的诚意,刘谦还大方的减免了雇佣军一半的雇佣费。至于为何不全部减免?和前面的担心一样,刘谦怕好事做过头了,最后让二孔对他白白猜忌。
刘晔早先给刘谦谋划过,刘晔以为派往幽州的军队最好由关羽或张颌率领。至于刘晔为何希望关羽和张颌出任,而不是在辽东非常有声名的公孙瓒,无非是嫌公孙瓒是个野心很大的人,公孙瓒在辽东有群众基础,如果让公孙瓒回到辽东扩大军队,公孙瓒就有了名正言顺的名义壮大。这样下去,公孙瓒未来极有可能变成一个割据一方的大军阀。
如果只是刘晔一人这样说,刘谦还会有一些犹豫,可是等到贾诩也持刘晔相同意见后,刘谦就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了。为此,当王修只要公孙瓒前往幽州,不好立刻做答复的刘谦只有暂时搁置了这个问题。
作为刘谦军的主人,刘谦很清楚这次派军前往幽州可不是单纯驱赶震慑异族问题,而是要求带兵将领一边打压异族练兵,一边趁机壮大这支队伍。这支队伍必须时常前往异族内部进行拉练,因为未来刘谦北伐鲜卑就是以这支军队为主力之一。
正因为这支军队未来对刘谦非常重要,故而刘晔和贾诩才不希望事情出现波折,最后不但没有达成军事目标,还培养出来一个不听话的军阀,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五百八十四章吞并大草原方略
刘晔贾诩都属于汉末三国顶尖的谋士,他们的意见刘谦不得不特别重视,他可不想成为历史上很多不听属于劝告最终变成反面教材的失败者,为此就开始放弃公孙瓒,而在关羽和张颌之间选择一个最佳胜任者。但是,今天这场亲眼目睹的震撼性投降之后,刘谦顿时改变了看法,决定还是让公孙瓒前去幽州驻守。
决定之后,刘谦也没有独断专行,而是特意将贾诩和刘晔请过来,将他心中所有的想法说给二人,然后请二人帮助他将后续有缺陷的地方给弥补上,让公孙瓒之行成为完美的战略。
刘谦想要公孙瓒出任幽州驻军长官的理由如下。
第一公孙瓒在辽东异族有巨大的震慑力,由于公孙瓒特别仇视异族,如果公孙瓒知道刘谦让他在幽州驻军的目的是为扫平鲜卑做准备之后,公孙瓒最大的可能是全力支持刘谦,而不是专门想着割据一方不听刘谦调遣。
第二,就算公孙瓒野心颇大不服管束,只要刘谦的势力一直保持全盛发展势头,公孙瓒就算是有别样的用心,他也不得不慑服在刘谦百战百胜的强势下,不敢轻易的露出来。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谦认为公孙瓒这个人的性情和他差不多,需要的是上司绝对的信任和放权。为了证明这一点,刘谦特意拿他和小刘辩对比。
由于小刘辩对刘谦给予全部信任,对刘谦军事方面的处理一贯赋予全权,从来不会以天子身份对刘谦指三道四,让刘谦充分感到了小刘辩的信任。正是这份信任,又让野心很大的刘谦不愿意对不起小刘辩,一直很卖力给小刘辩打天下,全心全意要将小刘辩塑造为大汉中兴的圣明皇帝。
自从公孙瓒投奔刘谦之后,刘谦对公孙瓒一贯特别的优待,交给公孙瓒作战任务后从不指手画脚,一切战术由公孙瓒独自安排。刘谦这份对公孙瓒的绝对信任,就使公孙瓒铭记于心,为此一直对刘谦忠诚度很高。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刘谦又提到了教导系统在军队中的独特作用,由于教导系统建立的比较早,而且刘谦属下所有军队都建立了完善的教导系统,未来在雇佣军中建设教导系统公孙瓒也没有话说,这样就能更大保证了雇佣军对刘谦的向心力,最大可能杜绝了公孙瓒自立门户的可能性。
贾诩和刘晔了解了公孙瓒在异族面前巨大威慑力之后,又听刘谦说得确实很有道理,再加上幽州方面又是明确点名公孙瓒,于是最终同意了刘谦的决断。
为了弥补刘谦此举的一些可能对刘谦不利的缺陷,两人向刘谦建议,所有雇佣军军官正式任命前必须来到刘谦这里接受培训三个月,不然不得升迁。另外,为了加强教导系统在雇佣军的影响力,他们要求刘谦让老神棍襄楷主持雇佣军教导系统建设重任。
对于两人补充的意见,刘谦很认真的接受并大受启发,由此决定正式建立军校的决心。
刘晔贾诩提出的第一条意见,一下子让刘谦想到了后世建立军校的必要性。其实关于建立军校的问题,刘谦很早就想着手建立,不过他长期在外作战不能出任军校校长的缘故,这才一直拖着没有正式着手建立。
按照刘谦的设想,等战局基本上稳定下来后,刘谦就会在雒阳建立一所军校,因为历史原因的影响,军校校长一职必须由他出任。如此一来,军队中基层军官和高级军官,不管来自哪里,最后都会变成他的门生,这样他就可以通过门生轻松的控制属下军队。
现在贾诩体内既然提了出来,刘谦为了不让公孙瓒看出他们防范公孙瓒的意图,就决定立刻向全军下达建立军校通告,命令所有军队中即将升迁的军官必须来到他身边接受特殊培训。
为了将这种制度变成真正军校制度,刘谦特别请老将军孟益卢植和有些不太支持他的皇甫嵩为军校教官。同时命令留守雒阳的荀攸和马日磾,立刻在雒阳周边选取一个地理位置不错的地方建立军校,务必于明年春天所有战役前建设完毕。
安排完建设军校的事情,刘谦觉得他确实有必要见一见老神棍襄楷了,可是出乎刘谦所料,当刘谦命人寻找襄楷前来时,属下却告知襄楷在刘谦到达五原之后远游了,他们带回来的只有襄楷临别时留给刘谦的一封信。
刘谦接过襄楷专门留给他的书信,心中十分不解,襄楷在刘谦军付出这么多,又在甄宓的事情上装神弄鬼,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刘谦另眼相看吗?但是现在刘谦来了,他为何有故意躲避着刘谦不见呢?
带着团团疑云,刘谦打开了襄楷的书信,读过之后刘谦先是紧皱双眉,寻思一会之后,刘谦又乐了,心中连连感叹这个去了益州的襄楷真是一个奇人。
明白襄楷要和他祸福与共闯下去,刘谦也就不再为襄楷创建雇佣军教导系统的事情担忧了,他相信等见了襄楷之后,在他主动请求下,襄楷绝对会完美的完成他交代的任务。
忙碌完这些必须做的琐事,刘谦没有让人传唤公孙瓒来他这里,而是拎着一坛好酒专门去拜访公孙瓒。
公孙瓒听到刘谦特意前来犒赏他,心中对刘谦的满意度又提高了不少,激动中连忙请刘谦进入大帐。
刘谦哈哈一笑道,山上空气清爽正适合饮用烈酒,很是亲热的拉着公孙瓒就爬上了一座山峰。
公孙瓒见刘谦如此不把他当做外人,心中更是温暖一片。
由于母亲是小妾出身,公孙瓒自幼在家族中并不招待见,也可以说公孙瓒的童年并不是美好的回忆。可是家族冷漠的环境并没有让公孙瓒自我封闭下去,为了摆脱这种不利的环境,稍微成年的公孙瓒就发挥了北方人特别的豪爽,尽力用这种豪爽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公孙瓒这个策略很成功,他很快得到了很多人称赞。但是只有公孙瓒知道,他这种豪爽只是一种假象,其实他内心世界在幼年时受到的创伤,早就让他变成了一个特别冷静的人。
很多人盛赞他豪爽,无非是公孙瓒付出了大量金钱,用金钱让很多人变成了他的酒肉朋友罢了,真正能理解他志向和内心的人,公孙瓒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后来,公孙瓒名气大了,依附赞美他的人就更多了,可是清醒的公孙瓒知道,这些人只是想从他手里取得好处罢了。
这种情况一直等到公孙瓒遇到了刘谦。
起初,公孙瓒对于少年崛起的刘谦其实并没有多少好感,甚至他还相信刘备贬低刘谦的分析,认为刘谦只是一个运气特别好而不择手段的小人。后来,心高气傲的他在冀州失败,不得不向刘谦请罪,这才算是和刘谦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通过这一次见面的一番长谈,特别是刘谦对于异族的许多独到见解,竟然远远超过了公孙瓒想象的极限,还有刘谦独有的亲和力,迅速拉近了公孙瓒和刘谦的关系。
此后,两人相继又就异族问题进行了几次长谈,通过对刘谦不断的了解,公孙瓒渐渐认识到刘谦很多方面居然和给他很像。比如在对待异族方面,刘谦的手段也是非常血腥。在谈话的时候,两人时不时就会蹦出一句灭尽异族,这样不谋而合的话语让两人的心又拉近了一些。
随着对刘谦的了解加深,公孙瓒渐渐发现刘谦其实比他更高明,刘谦不但以杀戮震慑异族,而且还欺骗异族实行同化,然后又让这些新汉人将屠刀对准其他异族,这一招以夷制夷的手段可比他高明多了。
不过,每当刘谦赞扬公孙瓒敲碎异族俘虏关节,以及对异族俘虏实行宫刑劓刑比他只会砍头高明的时候,公孙瓒心中就会浮出知已难觅的心情,将刘谦当做天下间他唯一的知己朋友。
见到刘谦还是一贯的热情,公孙瓒原来怀疑刘谦以前在他面前做作的想法不攻而破,再联想到刘谦这厮眼都不眨的对匈奴全族百万多人口实行种族灭绝,公孙瓒发自内心佩服刘谦这个不足二十岁的年轻人。
草原夏日风景不错,特别是在今年这样多雨的年份,青木生长的特外的茂盛。盘坐在阴山山头,一边饮用烈酒,一边俯视一眼望不到边的苍茫草原,其中自然别有一种豪迈的韵味。
刘谦知道公孙瓒直脾气,也不多做铺垫,饮酒间,手指直着北方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原野,双目绽放着向往之色道:“伯圭兄,你可想过,我们的子孙成为这块土地上的主人?”
“想过,就怕他们只贪爱中原的繁华,不喜欢这块不能出产粮食的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