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卑鄙军阀 >

第31章

三国卑鄙军阀-第31章

小说: 三国卑鄙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时代很残酷,很野蛮,根本没道理可讲,造反失败的代价很大,杀你是没商量滴!

残存下来的黄巾军劫后余生,开始打探自己的亲人,儿子寻找父母,父母寻找儿女,见到熟人千方百计地查询。

到了这个时候,刘展留在中原的暗棋开始发挥作用了:“去幽州寻找吧,只有幽州的征北将军没有杀俘虏,落在其他人的手里就不要找了,根本就没有指望了。”

于是,征北将军刘展的仁义被广泛流传,大批寻找亲人的人流向幽州进发。没有土地的人、生活没有着落的人也向幽州进发。

这个过程虽然缓慢,却一直没有间断过,人流开始向幽州慢慢滴迁移,有的是从河北进入幽州,有的是从山西进入幽州,后世闯关东的一幕提前在这个时代上演。

目前幽州已经开始实施人口管制了,进入幽州的人是要进行登记的。

“年龄多大,祖籍何处?”

“二十一岁,青州朱家屯张富贵。”

“来幽州找人还是定居。”

“找我父亲张继德。”

“还有没有其他相熟的人?”

“有,同村的张三、张贱仁、张德丑。”

“嗯,拿着这个路引到那边一群人集中,有人会带领。”

“嗯,能找着吗?”

“呵,看你的运气了,祝你好运。”

进入幽州的几条主要关卡,每天都是络绎不绝的人流,进来的人登记后,就被按照祖籍编组分流。

得亏了这些人不是一下子进来的,要不然光安置这些人,就会大伤脑筋的。是人就要吃饭、穿衣、居住,这可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幽州将人群分为三六九等,年轻力壮够条件当兵的、有特长的、识字的,就被安排在合适的地方。

那些年老体弱的分几亩地,自己养活自己,孤儿被集中在一起有专门负责的机构。

随着刘展手底下的项目不断地增加,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挖矿需要人手、盖房子需要人手、砖瓦厂需要人手、炼铁的需要人手、铺路架桥需要人手、屯田需要人手、各式各样的作坊需要人,用人的地方海了去了。

原先那些黄巾俘虏,自从变成刘展的家奴以后,刚开始是出大力干活的。现在可幸运了,有能力的人迅速得到提拔,摇身一变成了管事的人,就算是能力差一点也能管几个手下。

所以啊,就算是当家奴也得分给谁当呀!

肥如这个幽州大粮仓、大财库终于如期建成了。

果然逐了刘展的意,搬迁居民的时候,闹出偌大的动静。

谁也不愿意离开居住习惯了的地方,地方官好生劝服,将汉民迁往事先准备好的安置地点,并做了一些相应的补偿。

这个地方可不是光汉人在此地居住,此地是汉族人和其他民族的人混居之地,像这种不同民族之间混居的地方,在幽州随处可见,大概幽州是汉朝末年,居住最混乱的地方了。

剩下的一些少数乌桓部落的人,当然不愿意搬迁,闹腾了好久,终于被不耐烦的地方官员强行迁走。于是,肥如变成了幽州大粮仓、大财库的消息不胫而走。

经过近半年的翻新、改造,动用了数千人的艰辛努力,五月,肥如粮仓终于改造完毕开始运营。

一车一车的粮草开始入库,除了粮草还有一些金银也存放在此处,只不过运送金银比较隐蔽而已。

再隐蔽也瞒不过有心人,有人发现肥如这个大粮仓,竟然还放置金银等财物。

也许是有人不小心、也许不经意间,有些运送的车辆侧翻,将满车的金银洒落一地,在官兵的吆喝下,众人赶紧收拾装车,就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

安排、布置这些事情,对于像田丰和刘烨这种高智商的大才来说,真是小菜一碟,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自然。

没有人知道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其用心险恶令人发指啊!

肥如这个地方就是后世的迁安附近,这个时代,此地是汉族和乌恒人混居之地,在此地建设如此巨大的粮仓,没少受到各级官员的指责,万一出现不测,那可是整个幽州的巨大灾难!

尤其是幽州这地方太不安宁,经常受到边境周边范围内的异族劫掠,现在建设了一个如此巨大的粮仓,岂不是给那些异族树立了一个非常醒目的标的物吗?要抢劫不用再去其他地方了,这个地方有现成的粮食和财物,岂不更省事。

更有甚者痛骂当官的昏庸无能,净出骚主意,若是没有粮仓还好,有了粮仓那些乌桓人能不眼红吗?此地以后岂不是更多的让乌桓人侵扰,从此再无安宁的日子啦!

幽州是汉朝最北边的边陲地方,由于;这里毗邻北方各少数民族;因此,幽州的事物,既离不开帝国朝廷,也少不了与外族的分分合合。对帝国的历任执政者而言,幽州无疑是让他们最头疼的一块国土,因为这里有着最为纷乱复杂的势力。

如此巨大的粮仓;若是被劫掠;幽州人可真是没饭吃了吗?对于这些指责;刘展知不知道呢?

当然知道!刘展的下一个目的,就是想一劳永逸地解决异族问题,刘展可不想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幽州需要一个安全的后方。

但是,能解释吗?当然不能!即不能给自己的敌人说,同时,就算是自己人也不能说,万一透露出去可就捅了马蜂窝了,刘展深深滴知道舆论的力量,在任何时候都是要人命滴!

刘展这戝货的黑心肠,也只有极少数几个心腹知道,其他的人是万万不可让其知道滴!

不管外面狂风暴雨,刘展闲庭信步。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进度让人很满意。刘展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再过几年,当乱世来临时,自己在幽州这里就是整个大汉在平静、最安全的地方。关上门,自己就是一方大军阀,身后有广袤的土地。

乱世啊,这就是自己的本钱。。。。。。

第七十六章议事

随着中平四年的渐渐临近,幽州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这个时刻,刘展再一次召集部下议事。

将军府,刘展当中就坐,丑汉典韦像一座黑铁塔立在边上。堂下左边文官,右边是众武将。不过,这一次多了许多新面孔。

堂下肃静以后,刘展开口说道:“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是彻底解决幽州的安全,巩固大汉的东北疆域。

大家都知道幽州非常复杂,各民族杂居,汉民族经常受到异族的侵犯和洗劫。下面先让大儒蔡中郎简单介绍一下幽州几个较大异族的情况。”

蔡邑走出来对着上下一拱手,说道:“现阶段,对幽州威胁再大最主要两个大的少数民族是乌桓和鲜卑。

这两个民族,都是殷商时期一个叫“东胡”的少数民族后裔。西汉初年,匈奴单于冒顿带兵消灭了东胡,据说东胡剩余的族人分别逃往“乌桓山”和“鲜卑山”,并从此繁衍生息,他们也以各自的山为族名,乌桓族和鲜卑族就这样诞生了。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说乌桓人是夏的后人,而鲜卑族是从兴安岭内迁过来的。

拓跋鲜卑最初生活于大兴安岭深山中,当时的拓跋鲜卑部族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发达的畜牧业,仍处于原始游猎经济时代。

由于深处大兴安岭,限制了部族的进一步发展,后来拓跋鲜卑首领率部众离开大鲜卑山,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谋更南徙,未行而崩。

此处的大泽是由大片的沼泽地及众多的小湖泊构成,并不适合游牧的鲜卑部族,所以他们继续南迁。

因为气候变冷变干,使得乌桓、鲜卑部族面临牧草减少、灾害频繁的恶劣环境,他们不得不南下寻找新的宜牧地区。。。。。。”

我国秦汉时期处于温暖湿润期,但是从当时气候变化看,西汉中期以后,气候就逐渐趋于寒冷。这种严寒天气同样波及到北方草原地区。

后来,匈奴击破乌孙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冻死数万人。曾经是草原霸主的匈奴都无力抵抗自然灾害,更何况是乌桓、鲜卑。虽然史籍没有明确记载他们面临的自然灾害,但是从匈奴的情况可以推断,乌桓、鲜卑的生存状况同样很严峻。

由于地处东北,首当其冲就是严寒天气。寒冷天气的持续,使得地面冻土加厚,牧草生长期变长,不利于放养更多牲畜。另外,严寒天气会导致旱灾、蝗灾增多,使得草原上草木尽枯,赤地千里,牲畜死亡。作为游牧部落民族,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南迁,靠近中原地区,寻找更适合的宜牧地区。

蔡邑略一停顿让众人消化这些内容,然后继续说道:“乌桓和鲜卑都居住在原匈奴地区,东汉中期,乌桓族其中一个头领率领族人内迁,被获准定居在幽州几个郡附近,并且负责招揽其他乌桓人前来投靠,就此开始,其他乌桓人逐渐加入内迁行列,汉朝国土之外的乌桓人很多都内迁进来了。

这些内迁的乌桓后来在幽州逐渐发展出三个大据点,即辽西国附近的辽西乌桓,上谷郡附近的上谷乌桓,以及辽东国附近的辽东乌桓,一般统称为三郡乌桓。

内迁的乌桓人尽管曾经长期受到汉朝的庇护,但是并没有真正感谢过汉朝给予他们的帮助,三郡乌桓实力最强大,经常带领其他各个小的内迁部落参与抢劫郡县,甚至勾结叛党发动叛乱。但是现在由于朝廷国力力有衰退的迹象,根本无力顾及这些乌桓人的胡作非为,所以他们相当肆无忌惮。”

“当然,乌桓也不都是这样,内迁的乌桓人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被汉朝征为士兵,他们一般都驻扎在幽州的各处边防,零散的被编制在很多部队中,时常会被派遣抵抗乌桓或鲜卑人的入侵。因此,可以这样说,到目前为止,乌桓族还仍然处于极度零散的分裂状态,一部分留守塞外故土,另一部分内迁,零散分布于幽州的各郡县,有的跟别人抢汉朝,有的跟别人保护汉朝。总之,目前这个时期的乌桓还是相对较弱,但是,他们的骑猎水平却不敢小视。”

大堂内众文武静静地听着蔡邑的讲述,这些事情有些人知道,但大部分人还不是很清楚,头一次听到如此详细的描述,尤其是那些来自中原内陆的一些文武。

蔡邑还在继续讲述:“鲜卑的情况比乌桓好很多,北匈奴没落后,鲜卑占据了原来匈奴的故地,乌桓内迁后,鲜卑又占有了他们的土地,鲜卑族因此而逐渐有复苏、强盛的迹象。

总之,是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原因造成了乌桓、鲜卑部族的南迁,使得他们不得不南下寻找更好的宜牧地区,以至于扩展到汉族居住的区域。

乌桓与东部鲜卑南迁前,主要活动于西辽河流域的森林草原地带,北起西辽河北岸巴林左旗,南到西拉木伦河以北,西起大兴安岭南段、七老图山,东至辽源。在此范围内,主要包括西辽河、大小凌河流域、燕山山地等地理区。

且西辽河一带多沙丘,南岸就是科尔沁沙地,其间有草原低地与冲击平原,是半农半牧区。西面靠大兴安岭南麓,东麓的地区多森林,南方的燕山地区由中低山丘陵与盆地构成。

在这个多元的地理环境中,他们的主要经济生态区是大兴安岭东麓、东南麓与大小凌河、燕山北麓的丘陵森林与草原地带。由于放牧需要依季节而转换不同草场,且照料牲畜、寻找草场与水源、应对季节变化与灾害等需大量人力,故在多山多丘陵多森林野兽的地理环境,他们不可能蓄养较多牲畜。作为游牧民族,这样的地理条件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蔡邑大略的将乌桓和鲜卑的情况介绍了一番,使众人对此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原来这些乌桓族和鲜卑族都是从北部寒冷的地区迁来的,占了大汉的领土还要作乱,留不得啊。

第七十七章秘密扩军

刘展觉着差不多了,于是接过来话题说道:“乌桓和鲜卑这两个异族在幽州算是比较大的,咱们幽州还有其他许多民族,这些都可能成为幽州混乱的源泉。但是,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将这些为题全部解决。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序的、有步骤分主次解决。更重要的是我们汉民族在幽州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全部算起来异族的总人数要比汉人还多,我等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初步的打算,第一步要先解决离我等最近的乌桓,而且,他们对汉民族的威胁也最大、最直接。如果顺利的解决了乌桓的问题,那么,我们后期的问题解决起来相对的容易一些。”

“主公,目前的现状;幽州境内的乌桓族许多人散居在各处,甚至有些人已经与当地的汉族人通婚,情况比较复杂,这些人是不是要区别对待呢?”

田丰作为幽州太守,对乌桓比较了解,出列提问。

“嗯,幽州境内的情况是有些复杂,这样吧,我提出一个原则性的大概作为参考,诸位可以据此细化一个方略作为今后的行动指导,诸位以为如何?”

“如此甚好,主公请讲。”

“首先,乌桓这个异族是要连根拔掉的,这是个大原则。凡是已经与汉族通婚的乌桓人区别对待,几代人已经基本汉化的也可以区别对待,赐以汉姓,只要不触犯我大汉法律;即可按照汉人对待。

其他的乌桓人,男人和女人要绝对的分开,女人嘛,要分三六九等,各有各的用处。男人中年轻力壮的也是有用的,劈山、开路、挖矿这些苦力活需要大量的人手,愿意参加绞杀鲜卑人的乌桓人;可以保留家眷,以他们的家眷作为人质,功劳足够了可以回家团聚。”

听到刘展的最后一句话,关羽站了出来:“听主公的意思;还要用乌桓人替我们打仗,我幽州有自己的军队;何必要用乌桓人呢?”

“呵呵,乌桓铁骑甲天下,虽然我幽州也组建了骑兵,可是别忘了,这些骑兵还没有经过实战的考验,就算是打过仗也还是嫩鸟,离悍勇的突骑兵差远了。

幽州的军队基本上以步兵为主,步兵与骑兵相抗天生处于劣势。下一步要对付鲜卑族,没有强悍的骑兵;可是要吃大亏的!”

刘展这么已解释大家明白了,额,这是要利用乌桓骑兵对付鲜卑骑兵啊!主公很邪恶啊!不过我们喜欢。

倒是田丰等文人有些担心,这不,刘烨有些沉不住气站出来了。“主公,这个方略属下倒是没有意见,可是对使用乌桓铁骑倒是有些担心,现在的朝廷;不就是大量的使用乌桓铁骑吗?如此,不是恢复到老问题上了吗?”

“不一样的,首先,我等现在考虑的是战争以后的处理手段。经过战争以后,乌桓这个异族大量的控弦之士伤亡殆尽,善战者所剩无几,所以,乌桓这个异族已经不存在了;有神么可担心的。

这些善战之士;要想保住他们的家人,要么努力奋战,要么与其他的乌桓人一样,如何选择是他们自己的事情。额,还有一点,等到与鲜卑人打完了仗,乌桓铁骑还能够剩下多少就难说了,呵呵。”

众人一想,的确如此,既然说到战争以后的事情,而不是现在,那么经过战争以后,乌桓这个异族的男人究竟能剩下多少真很难说,估计翻不出什么大浪滴!

“不过,我要提醒各位,刚才说的话,都是建立在我们幽州胜利的前提下,诸位应该想到,我幽州现在能战之士,也就不足五万人,其他的新兵人数是不少,可是都没有经过战争的经历,很难说他们的战斗力如何?

再看一看乌桓人,控弦之士没有十万也差不多六七万之多,且都是骑兵力量。双方对比一下可想而知,这一仗打好了则罢,打不好麻烦不小。”

刘展此话一出,顿时惊得堂下之人一身冷汗,泥马,光考虑胜利以后的事情,没有考虑到,万一战争不顺利怎么办?

不说那些武人,连文官也觉着力量对比悬殊,这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